2020年第一天,陳歐在微博上發問:新的10年肯定會更好的,對吧?評論區裡聲音一片,陳歐鮮少回復,面對外界的質疑他同樣如此。
街電一直被外界看作陳歐和聚美優品的轉型之作,但競爭對手怪獸充電卻在2019年的平安夜宣布,正式完成高達5億元的C輪融資,入局者中還有鼎鼎大名的軟銀願景基金。有媒體稱,怪獸拿到錢,街電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這樣的質疑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2017年5月,聚美優品以3億元入局街電科技,在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初次登場,就被人調侃「不務正業」。王思聰更是在朋友圈發表了「吃翔賭約」。
那是共享經濟成為全民熱詞的年代,單車、汽車、雨傘、板凳……網上甚至有人公開兜售男女朋友,萬物似乎皆可共享。而隨著產品的愈發多元,共享經濟似乎也成為泡沫經濟的同義詞,鮮少有人發現潛藏在亂局中的真需求,陳歐算是其中一個。
價格戰,跟還是不跟?
有數據顯示,超七成城市人口患有電量焦慮症,尤其在當下,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向移動端遷移,手機有電帶來的安全感,不亞於兜裡的鈔票。
但在2017年,共享充電寶仍前景不明,爭議不斷。陳歐很快發現蘊藏在其中的機會。他用百億級市場、剛需、高頻、用戶量大來描述共享充電寶的特徵。這種在他眼中如水電煤一樣重要的基礎需求,正是通往優質線下的入口。2018年,街電首次實現年度盈利,成為首個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共享充電寶品牌。
截至2019年上半年,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份額中,街電以40.5%佔比排名行業第一,而小電、怪獸及來電佔比分別為23.6%、20.9%和11.7%。
有人說,街電的成功是陳歐和聚美優品的一場翻身仗,也預示著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崛起。資本總是逐利的,2019年美團點評開始在全國布局共享充電寶業務;同年年底,怪獸充電獲得以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的C輪融資,融資總額達5億元。
怪獸充電在2019年底的成功融資,被業界看成是可能打破共享充電寶市場格局的一把重錘。拿到錢的怪獸充電勢必要發起大舉進攻,搶地盤、搶用戶、搶資源,價格戰一觸即發,2020年更是決勝關鍵期。同樣身處頭部地位,街電不可能坐懷不亂,若被迫跟進價格戰,再算上一季度因肺炎疫情導致的運營成本損耗,年內或難以盈利;若不跟進,街電的市場份額必然不斷被擠佔,領先的行業也就地位不保。
所以,對街電來說,打不打價格戰、跟不跟投,都不太可能獲得絕對利好的結果。
慢亦是快,陳歐有這個耐心嗎
在陳歐最新一條的微博下,有網友評論:「慢亦是快,耐心不是每個人都有,低成本,高效率,聚美優品成不死鳥。」
查看陳歐的商業腳步不難發現,最近幾年他開始變得低調,相比於為自己代言時,製造全民熱詞,陳歐的節奏確實在放緩。據福布斯中國透露,陳歐在最近一次回復給他們的郵件中曾多次強調,聚美並不止是一家電商公司,已經轉型為一家時尚科技集團。
陳歐口中的轉型就是聚美已經倡導多年的多元化戰略。母嬰電商、綜藝影視、智能家居……有人說他在玩票。2018年,聚美優品投資的寶寶樹成功上市;同年,聚美優品投資的電視劇《溫暖的弦》網播量突破70億,在版權收入、品牌植入及倒流上均表現出色。
1月12日,陳歐再次拋出私有化要約,以每ADS20美元的價格收購聚美優品所有公開發行的普通股。一旦私有化要約完成,聚美優品將會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在股價遲遲不見起色的情況下,私有化或是聚美優品不得已的選擇,儘快脫離上市框架限制、安心孵化新業務可能是陳歐最想達成的夙願。
未來十年,街電能不能救聚美不好說,有沒有新業務再讓陳歐重回高光時刻也未可知,現在能看到的、能肯定的是,陳歐沒停步,曾不慎跌入谷底的他還在攀爬,雖然這次有點低調,有點不像大眾認識的陳歐,但看好未來的樂觀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