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為什麼要用怪異可笑的熒幕形象?

2020-08-27 一隻貓眼裡的人生百態

卓別林,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卓別林的經典形象】

美國喜劇學派在整個默片時代一直是備受讚譽的,因為有卓別林。請記清楚哦,他是英國人,土生土長的英國草根喜劇大師。

他頭戴高高的禮帽,濃密有致的眉毛,深邃眼窩裡靈活命令的眼睛,高聳鼻梁下一撮鬍鬚,滑稽可愛。手持一根細細的拐杖,是他的標配。邁著蹣跚的八字步踽踽獨行。

喜劇能夠深入人心的人必定有著不一樣的經歷,比如卓別林。




卓別林的早年經歷以及努力】

六歲,他的父親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這個需要被保護的男孩兒獨自站了起來,這個年紀也本應該在父親身後學習如何成為一名男子漢的。

悲傷是來不及的,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他明白。他需要活,和所有底層人一樣。

他現在可以賣花,稍大點可以做招待,再大點可以做雜工,他體驗著人民的酸甜苦辣。

在12歲那年,他開始正式接觸表演,加入了一個巡迴演出的劇團,學習表演技能,磨鍊自己。七年後,他已經是一名出色的喜劇演員。接著又在英國生活和學習了12年,終於在24歲時跟隨劇團到美國演出時,遇見了他此生的伯樂~美國喜劇電影之父麥克·塞納特看中,介紹他在自己的啟斯東電影製片廠籤訂為期一年的合同。

(圖為卓別林流浪漢與狗)

卓別林深知機會來之不易,並非常感謝塞納特的推薦與信任,自然十分認真刻苦的參與即興喜劇的訓練,他之前的磨礪也加以綻放,進步飛快。



卓別林經典流浪漢形象的誕生】

很快他開始接演一部名為《陣雨之間》的喜劇短片,主要講了一個勇敢的流浪漢和一個紈絝子弟為爭奪一個美麗的姑娘而發生爭執的小故事。卓別林就扮演那個流浪漢。

在化妝室準備的卓別林,開始構造這個流浪漢該有一個什麼樣的外貌特徵?什麼樣的穿著打扮?什麼樣的舉止行為?該如何化妝?如何準備?等等。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

他開始焦急的在屋裡走來走去,突然看到了一個演員胖胖的特大號褲子忽然有了靈感~他迅速套上,並用繩子紮好褲腰。接著又找了一件比自己小一號的外套穿上,又找了一頂小號的圓禮帽戴上。又拿出一雙特大號的翹頭大皮鞋穿上。

(圖為卓別林早年戲團劇照)

他盯著自己,感到似乎少了點什麼,他站在穿衣鏡前託著下巴,細細打量著自己……「對了,鬍子!流浪漢怎麼會沒有鬍子!」他興衝衝的找到道具箱,翻出了一截鬍子一綹鬍子,他睜著眼睛往後縮了縮脖子,頭像瞬間安了彈簧一樣左右快速均勻有節奏的抖動著……他相當滿意。

於是他放鬆起來,甚至哼起了歌,他開始活動四肢,準備上場。臨出場時順手掂了個立在櫥櫃旁的雨傘。

當他拄著那把雨傘拐杖時用鴨子一樣的腳步蹣跚的出現在觀眾面前時,立刻引起鬨堂大笑……至此,小流浪漢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一直在做夏爾洛】

後來,他又被舉薦進入愛賽特公司學習,繼續進步,經過一段時間沉澱與積累,最終,他建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自己同時兼任製片人,編劇,導演,演員並且還自己作曲。他是全能的,他要演繹自己的東西,此時,他的作品有很多:《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臺生涯》《城市之光》《淘金記》等等,直到《香港女伯爵》這些眾多的影片始終被一個叫「夏爾洛」這個執著追求的流浪漢所貫穿。

(圖為大獨裁者劇照)

法國一位早期達達派作者用小說體裁以及童話才有的情趣為這個流浪漢寫了傳記《夏爾洛外傳》。這在當時的影片史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卓別林的夏爾洛形象是多麼的出彩。



他是政治的犧牲品】

在美國,他功成名就。他拒絕加入美國國籍,他是草根階層他一直替草根階層發聲,他同情人民嘲諷權貴。自然,他的這種左派立場遭到了美國政府秘密打壓。胡佛甚至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搜集卓別林情報,並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

《大獨裁者》上映後的第七年,卓別林拍攝了他的第二部有聲片《凡爾杜先生》。描寫的是銀行小職員凡爾杜,忠心耿耿的幹了20年受盡剝削。在一次經濟危機中被踢出銀行,為了養家餬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後因殺人而被捕判處死刑,他說:「殺了一個人就說這人是罪犯,殺了幾百人的人卻被認為是英雄在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威,就能獲得成功。」

(圖為卓別林凡爾杜劇照)

自然,這部片子中凡爾杜的演講使美國民眾滿腔憤慨,電影聯合會本打算禁了這部影片,但由於朋友們的幫忙,還是得以公映,但現場卻是一個審判場一樣,有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加入美國國籍?他說:「我是做國際買賣的,75%的收入是美國之外的,而美國卻從中抽取不少稅款,按理,我應該是你們尊貴的客人。」……

(圖為凡爾杜劇照臺詞)

這場公映結束後,世界大戰第二戰場就開闢了。自然,美國一些地區激進團體要求嚴禁放映《凡爾杜》。票房可想而知。此時卓別林已經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凡爾杜何嘗不是千千萬萬的受苦民眾的代表?可是他們被鼓動了,他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圖為凡爾杜劇照臺詞)



他從偉大的人類悲劇出發,創造了自己的喜劇體系。】

他開始遊歷各國,享受大自然的饋贈,體會風土人情……他成就了夏爾洛也最終回到了夏爾洛,或者就是夏爾洛。

夏爾洛這個形象除了出彩和深入人心還有什麼?卓別林是如何評價這個小流浪漢呢?

(圖為卓別林劇組拍攝的照片留念)

卓別林說:「我發狂的愛夏爾洛,他是我畢生的知己,是我最苦難時候的朋友。」

我把這可憐的小流浪人,這怯弱,不安,挨餓的生物誕生到世上來的時候,原想由他造成一部悲劇的哲學,造成一個諷刺的,幽默的人物,手杖代表尊嚴,鬍鬚表示驕傲,一對兒破靴子子象徵世間沉重枷鎖的煩惱!」


(圖為卓別林經典形象照片)

夏爾洛的可笑表達著卓別林的苦悶,這種苦澀的喜劇非得在人們笑過之後才有深刻體會。

他從偉大的人類悲劇出發,創造了自己的喜劇體系。

相關焦點

  • 《摩登時代》:卓別林表演藝術特徵,搞笑人物背後的辛酸悲劇
    查理能夠成為經典,與卓別林高超的表演技巧和對於角色的把握息息相關,他用幽默諷刺的方式揭示殘酷的社會現實,用他的表情和動作將美國默片喜劇帶向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峰。卓別林在塑造人物,特別是在他的喜劇表演中,善於設定滑稽可笑卻又可憐的人物形象,麻木機械的工廠工人,穿著窄小的禮服,特大號的肥肥褲子,一雙大頭皮鞋,一頂圓形禮帽,一根紳士拐杖,一撮小鬍子,再配上企鵝似的走路步伐,外在形象與動作都使得這個人物更加生動,喜劇效果突出。
  • 卓別林——電影喜劇史上不朽的喜劇大師
    影片中那個頭戴破舊的黑色紳士帽,身著特大號褲子,腳套一雙碩大無比、可以左右反空的翹頭皮鞋、臉上長著一小撮可笑的小鬍子、手操一根細手杖,像鴨子似的蹣跚而行的流浪漢夏爾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從他奇特的服裝、可笑的滑稽的動作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又從他的不幸遭遇中由衷地產生真切的同情之心和對不公社會的憤懣和不平。
  • 《卓別林自傳:喜劇人生》:我們不知道的辛酸史
    卓別林,世界電影史上一個永遠被銘記的名字,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他深深刻畫的流浪漢形象印在所有人的腦海裡。一條鼓囊囊的褲子,一雙大頭皮鞋,頭戴圓禮帽,嘴上一撮翹鬍子,拿著拐杖,像鴨子一樣走路......這個可愛又可笑的小丑形象,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可是,卓別林的一生卻跌宕起伏,充滿荊棘。
  • 從金凱瑞、憨豆先生到卓別林,為什麼喜劇大師更容易得抑鬱症?
    喜劇圈已然成為抑鬱症的重災區,無獨有偶同樣的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士、憨豆先生和卓別林大師等也都飽受抑鬱症的困擾。憨豆先生則是因為太過完美主義,陷入到抑鬱症的困擾中,當年在《憨豆特工》上映後,影評家們的批判聲如潮水一般湧來,讓這位喜劇大師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並且一度要去心理中心接受治療。
  • 卓別林扮演者無數,卓別林女兒:唐尼最像,他跟父親一樣讓我敬畏
    這一做法贏得了很多觀眾的支持和讚賞,但是拒絕用鋼鐵俠申報奧斯卡,並不是因為唐尼的演技不行,實際上他在成為鋼鐵俠之前,早就憑藉1992年的一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這部電影就是——《卓別林》每每討論到人物傳記片的時候,演的像不像永遠是一個熱點話題。
  • 看過《摩登時代》之後,我才發現卓別林是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
    人的機器化,精神壓力,鋃鐺入獄,家庭,罷工,不知道當時會有多少人從這部影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又會有多少人從卓別林最後一抹笑容中找到一些生存下去的希望。卓別林有聲熒幕歌舞處女秀印象深刻。無情地揶揄了整個工業時代和大蕭條,事實上整個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被卓別林殘酷地諷刺了一番。最後十分鐘的表演可以看做卓別林經典影像的濃縮,最後字幕上的幾句話讓人聯想到他們用血肉之軀在鋼筋混凝土社會艱難掙扎的悲壯。
  • TANC | 從「流浪漢」到喜劇之王,餘德耀美術館帶來大型查理·卓別林回顧展
    而童年的不幸經歷也促成了他今後小流浪漢的經典熒幕形象。展覽還帶來查理·卓別林在1952年為《舞臺之光》做準備時所繪製的一幅雜技團的草稿圖,這個形象直接源自卓別林童年時期舞臺劇的記憶,這些珍貴的一手資料也展示卓別林不同的靈感來源與創作過程。
  • LEAD 立德人物|查理•卓別林,記錄時代的喜劇大師
    卓別林的戲劇電影表現小人物的酸辛、對工業時代個人異化的反思而出名。他用鮮明的熒幕形象、深刻的社會批判價值,和獨特的電影喜劇理念,成為全世界人們所愛戴的喜劇大師,人們把他稱為20世紀最卓越的喜劇電影大師,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家。
  • 《舞臺春秋》悲劇形象梯麗:卓別林創造性藝術思想的最高成就
    《舞臺生涯》所以成為卓別林天才的最高峰,從積極的意義上說,就在於它塑造了男女主人公卡伐羅與梯麗這樣兩個有著巨大的永遠的意義的悲劇形象。如果說悲劇形象卡伐羅對人生意義問題的精闢說教是達到了卓別林全部天才思想的閃爍光輝的頂峰的話(如前分析的那樣),那麼,悲劇形象梯麗,這個敢於向傳統習俗勇敢挑戰而給我們留下永遠難忘印象的可敬可愛的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則可以說是卓別林在影片中所集中顯示的創造性藝術思想的最高成就。
  • 永遠的小人物,偉大的卓別林
    然後小妹想給你們安利一個人,把美國默片帶到最高峰的查理·卓別林。世界就像個巨大的馬戲團,它讓你興奮,卻讓我惶恐,因為我知道散場後永遠是:有限溫存,無限心酸。——查理·卓別林他似乎總是與聖誕節有緣,1898年的聖誕節,還不滿10歲的小查理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舞臺劇演員。
  • 卓別林 | 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快樂,而是悲哀.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在世界電影史上享有盛譽的影視演員、導演、編劇,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會想起他塑造的經典流浪漢形象:一條鼓囊囊的褲子;一雙大皮鞋;頭戴圓禮帽;嘴上一撮翹鬍子;拿著手杖,像鴨子一樣走路……可愛又可笑的小丑形象,帶著天真、幽默、樂觀的生活態度,活躍在卓別林許多電影中。
  • 卓別林:無處安頓的靈魂與人生
    1929年的一天,卓別林收到奧斯卡評委會的領獎通知,獲獎作品是《大馬戲團》。經過評審會的激烈討論,一致認為一般的表演獎配不上卓大師的非凡成就,於是給他個「特別榮譽獎」。大師對此表示不屑,兩指捏起信紙向牆角飛去,抓起鵝毛大筆,給出答覆:少數幾個人做出的決定,對我來說絕非榮譽。只有人民喜歡,我的作品才有意義。評審會收到回復並沒太當回事,權當是藝術家可笑的清高。
  • 卓別林的悲劇
    恰逢此時,在好萊塢找出路的卓別林,通過塑造流浪漢形象,對底層社會人民的生活進行了思想性的演繹,僅一年多時間便成了國際明星。但是,當卓別林在熒幕上手舞文明棍,刻意張開他那富有個性的八字腳,把美國人逗得前仰後合的時候,聯邦調查局就已經瞄上了這位喜劇大師。由於他的作品對當時社會都有諷刺意味,所以,自然就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注意。
  • 查理卓別林
    經典流浪漢造型卓別林在他的影片中通常是天真善良的小人物,卻總能揭示底層百姓的辛酸和苦楚。小鬍子,圓禮帽,大號尖頭皮鞋,寬肥的褲腿細褲腳,細短的彎把文明杖,這一套滑稽又不合身的不知從哪個舊貨攤淘換來的可笑行頭,陪伴他演繹了世間的滄桑。
  • 卓別林用默片來完成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被賦予不同意義
    而喜劇大師在進入電影有聲時代之後,仍然堅持用默片的方式來完成的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也是如此。卓別林的代表作品很多,像是《大獨裁者》、《淘金者》、《城市之光》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
  • 女力電臺 | 卓別林:烏娜,終於等到你.
    這是喜劇大師卓別林寫給妻子的詩,《致烏娜》。卓別林這個名字,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四月,也剛好是他的誕辰。他扮演的那個流浪漢的形象,總是穿著一條與身材不符的肥褲子和一雙大皮鞋,手裡舞著一根手杖,頭戴一頂圓形禮帽,嘴上留著一撮小鬍子,邁著鴨子步走路,讓人一眼看過就很難忘記。這個模樣,也被後人不斷模仿。
  • 《摩登時代》為什麼能成為卓別林的代表作?
    《摩登時代》一直都是卓別林的代表作,為什麼這樣說呢?該片是卓別林的第七十五部影片,豆瓣有9.2的評分,在TOP250中排名102。《摩登時代》是他最後一部無聲電影,也是最後一部流浪漢電影。這部《摩登時代》是卓別林對於社會、人生、電影藝術的思考。
  • 喜劇大師卓別林和憨豆先生,永恆的經典人物,兩人誰更勝一籌?
    卓別林的一系列電影,對觀眾來說,卻是另外一種體驗。卓別林的禮服、禮帽、靴子、拐杖,小鬍子......這些外形設計是很誇張。卓別林的肢體動作(有時故意用了降格鏡頭形成快動作),也有滑稽的成分在裡面。但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的卓別林,行為動機是正常的,是符合邏輯的,是與觀眾有共鳴的。這一點,與憨豆的搞笑動機,是有本質上區別的。
  • 卓別林電影和大蕭條年代
    破禮貌、小鬍子、肥褲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不離手的拐杖……這個英國小個子用表情和動作在美國把默片帶上了巔峰,卓別林製作並出演了大量蕭條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含淚的笑」;《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等等,都在世界電影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卓別林在熒幕上塑造了最為經典的流浪漢形象,他鏡頭中的流浪漢是紳士、詩人、夢想家……是渴望浪漫和冒險的獨行俠。
  • 為什麼巴斯特·基頓在中國遠不如卓別林有名? | 虹膜問答
    | 虹膜問答為什麼只有「墨西哥三傑」在好萊塢取得成功? | 虹膜問答普通影迷如何建立自己的電影史觀? | 虹膜問答大家有任何新的問題,可以在評論中提出,我們會篩選回答。為什麼卓別林和基頓在國內的知名度存在如此大差異?大概還是和國人講究「文以載道」的影戲傳統,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對藝術意識形態化的評判標準有關。對於這種傳統和評判標準而言,強調敘事、宣教與煽情,並對下層民眾傾注著人文關懷的卓別林,就像會看門的小狗一樣,比只是單純用來觀賞的基頓更「有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