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喜劇大師卓別林寫給妻子的詩,《致烏娜》。
卓別林這個名字,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四月,也剛好是他的誕辰。他扮演的那個流浪漢的形象,總是穿著一條與身材不符的肥褲子和一雙大皮鞋,手裡舞著一根手杖,頭戴一頂圓形禮帽,嘴上留著一撮小鬍子,邁著鴨子步走路,讓人一眼看過就很難忘記。這個模樣,也被後人不斷模仿。
周杰倫的歌曲《鞋子特大號》裡唱的就是今天的主角查理•卓別林。「我戴著圓頂禮帽鞋子特大號,我手拿拐杖留著鬍子大家好」這短短的幾句歌詞就描述出一個清晰的「小鬍子」的形象。
我還記得高中周五興趣課在語音教室看《摩登時代》,英語老師力排眾議給我們放了一部「雖然沉默但對你們學英語有好處甚至對你們做人都有好處」的電影。那天我笑得前仰後合,回到教室還止不住地回味。同桌問我有什麼那麼好笑?我說:原來卓別林那麼好笑。
卓別林好笑,不是他的樣子好笑,是他精準地捕捉到了人性和時代的交叉點。在那個點上,我們可以像笑別人那樣開懷地笑,但是再一回味,我們會沉默,會反躬自省,會笑中帶淚。這大概就是卓別林的魅力吧。
查理•卓別林出生於1898年的英國倫敦,他的童年無疑是灰色的。幼年喪父,母親精神病發作,沒人照管的他進過孤兒院,當過乞丐,做過小報童,也給人當過傭人,最後在一個遊藝場裡掃地打雜,同時也在默默地學習其他演員的表演。童年的孤苦經歷,成為了他後來創作的一個又一個都市裡的小人物的寫照。
在《查理•卓別林》傳中,大量的描寫了他童年的時光和成名的過程,但在感情上,描寫的筆墨卻不多,更多的是他一筆帶過,因此可以看出上了年紀後的卓別林並不想過多的去談論這些女性,或許前期出現在他身邊的女性更多的只是他人生中的過客,而他最後一段婚姻卻是時間最長的。
卓別林一生有過第一個結婚念頭的便是初戀海蒂•凱麗,但最後,卓別林卻沒有和凱麗結婚,或許是置氣,卻錯過了對方,但多年後當卓別林聽到凱麗的死訊是,卻痛不欲生。
都說初戀是美好的,但卻更是苦澀的。而後卓別林和一些女性有過感情,但多半是衝著他的名氣而來,畢竟他當時的名聲可說是影響力極大,就連我們小時候,誰敢說沒看過卓別林演的小鬍子,他演的流浪漢這些形象可說是細緻入微哦,可說是深入人心,這些都來源於他童年時的經歷。
而那些和他產生過感情的女性,大部分都成為了他電影中的女主角,有的離開他後便馬上出書——《與查理•卓別林零距離》多麼可笑,感覺不是愛情,更多的卻是想從他身上獲利的人罷了!
而在卓別林54歲時,他也遇到了真正屬於他的那個女子,奧娜•奧尼爾,她比卓別林小36歲,18歲的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嫁給了卓別林,此後奧尼爾的父親沒有再與他女兒說過話。
兩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長,也非常幸福,兩人在對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奧尼爾找到了一個愛自己的父親角色,而卓別林則找到了一個忠實於自己,並在他在公眾中的信譽不斷降落的時候安慰自己的人。而後近20年間她為卓別林生了8個孩子,她一直陪伴在卓別林身邊。
在卓別林和烏娜結婚之後,卓別林一改平日作風,開始了腳踏實地的生活,在別人一片不看好中,這次婚姻以足夠長的時間延續下去,直到卓別林的死亡。卓別林後來說,他的夢想是「一生想過浪漫生活」。
許多人感慨卓別林和烏娜著名的老少配,卻不知他們經歷了多少的波折,世俗的目光,彼此生活習性的改變,父女反目,政治的重壓。卓別林夫人這個稱謂,讓烏娜成熟與堅強起來,共同經歷的苦難將倆人牢牢地捆在一起。
雖然撇開銀幕的熱鬧之外,卓別林的私生活及公眾生活也收到了外界或好或壞的評價,但絲毫不影響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個文化偶像的閃光存在。
直到今天,卓別林的作品裡還有許多等待被一探究竟的人性光輝與對當時年代的時事洞察,而他個人的幽默魅力是其中永不被磨滅的光芒。他是一代喜劇之王,從過去到未來都不會被否定,作為一個從無聲片時代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他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依然是難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