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蚩尤的後裔的問題,我們就要先知道蚩尤是什麼人,只有了解了蚩尤的情況,我們才能知道蚩尤後裔的情況。
蚩尤的身世
因為黃帝和蚩尤所處的時代過於久遠,我們現在流傳下來的多是民間傳說,具體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其實已經不可靠了,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從歷史的傳說中摸索出一些蛛絲馬跡。
我們可以先看下「蚩尤」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說,蚩從蟲,蟲其實就是它,它就是蛇。蟲字上面是止,就是腳趾頭的意思。所以蚩的意思就是蛇咬你的腳。尤是災難、罪過的意思,如「以儆效尤」,從這裡又可以引申出怨恨的意思,如「怨天尤人」。
其實蚩尤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蛇災。
當然,以上並不是我憑空臆測,而是根據甲骨文和金文來理解了,我們要理解遠古時期人們的想法,其實很多都要回到甲骨文和金文的層面去研究,才容易發現規律。
蚩尤是九黎地區的領袖,那麼為什麼會有九黎這個名字呢?也許是「蛇災地區的人」的意思,也或許是蚩尤的敵人對他的稱呼。
當然,尤還有突出的意思,如「尤其」、「尤物」等,而蚩尤很有可能就是蛇災特別泛濫的地方。遠古時期的人類是非常怕蛇的,這種對蛇的恐懼很可能已經寫在了我們人類的基因裡,很多人天生就怕蛇。而蚩尤被人認為是「蛇災泛濫地區」的人,這就說明他對於很多人來說既是異類,又非常地可怕。
那麼蛇特別多的地方會在那裡呢?顯然不會在北方,而是南方,尤其是南方潮溼的氣候,是最適合蛇生長的環境,所以我們也可以推斷,蚩尤是當時我國南方部族的首領。
在我們留下的所有傳說中,蚩尤都是一個很可怕的人,據說他們人面獸身,吞沙吃石,還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遇到這樣的對手,誰能不膽戰心驚呢?
蚩尤的後裔
至於蚩尤的後裔去哪裡了,我們可以從傳說當中找到很多線索。至於那場大戰的具體情況,如今我們也無從考證了。
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說法不一。第一種說法是先是黃帝和炎帝大戰於阪泉,然後與蚩尤大戰於逐鹿;第二種說法是蚩尤先進攻炎帝,然後炎帝打不過,找了黃帝當救兵戰勝了蚩尤;第三種說法是蚩尤直接挑戰黃帝,黃帝應戰並戰勝了蚩尤;第四種說法是炎黃二帝大戰蚩尤,在阪泉大戰了三次。
而戰爭打的可以說是非常地激烈,雙方都用了大殺器。蚩尤找來了風伯雨師改變了天氣,黃帝請出了天女旱魃對抗洪災;蚩尤布下了漫天大霧,黃帝的戰車上裝了指南針走出了大霧。黃帝能最終獲勝,還是九天玄女的幫助,這些說法我們也只能當是神話傳說了,總之就是最終黃帝獲勝。
在黃帝戰勝了蚩尤後,仍然對蚩尤心有餘悸。根據流傳下的記載,黃帝在戰勝蚩尤後,出巡的時候是坐著戰車,下有騰蛇上有鳳凰,前有虎狼後有鬼神,駕車的是大象,拉套的是虯龍,護駕的是畢方,在前面清道的是蚩尤。
那麼蚩尤不是死了麼?怎麼又成了馬前卒?其實這點來說,根據遠古時期的習慣,如伏羲部落的首領叫伏羲,炎黃兩個部族的族長都叫炎黃,所以蚩尤部落的族長就叫蚩尤了。這裡的蚩尤其實就是蚩尤部落的族長,並不是被黃帝殺掉的那個蚩尤,而是戰敗後被黃帝收編的蚩尤部族的族長。
蚩尤部落被黃帝打敗後,一部分被黃帝收編,一部分退回了南方,直到西周時期,他們還被稱為黎民,這些黎民其實也是我們的祖先之一。
所以寫到這裡,我就能回答蚩尤的後裔去了哪裡的問題了,其實我們中華民族在遠古時期是三個部分組成了,黃帝、炎帝和蚩尤,其實今天的我們都是炎黃和蚩尤部落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