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傳奇:一代名臣,四朝元老,700年後墓被挖開,出土過億珍寶

2021-01-18 稗史候說

古墓見證歷史,一個四朝元老的傳奇故事。

1952年7月的一天清晨,安徽省休寧縣老縣城南門附近有一群工人正在施工。傍晚時分,工人高某從地底下挖出一塊金燦燦的金片,金片雕刻精緻相當精美。高某和工友們繼續深挖下去,從地底下1米多深處挖出了一座青磚古墓,古墓中並排著兩口棺木,墓室中堆滿了大量金銀器物。

古墓挖出金銀,不知誰喊一聲「搶」頓時大量人群湧入古墓之中,人群爭搶金銀器物,很快古墓就被破壞得不成樣子,出土的兩口完好的黑漆棺木也被人拉走拆掉當柴燒。第二天,有群眾到當地文管部門舉報,在南門附近挖出古墓遭到哄搶,大量文物已經流失,讓文管專家趕緊前去看看。

情況緊急,當地文管專家立刻趕往現場調查,施工方按照名單一一核對人員,收繳流失的文物。經過反覆勸說和教育,工人們交出了部分搶到的文物。但仍然有大量文物流失,因為當時參與哄搶的人員還有不少社會上的人,究竟是誰拿走了出土文物已經很難查清。還有那棺木,有可能是金絲楠木的也不知所蹤,可能已經被燒掉了。

出土的瑪瑙杯

經過收繳和清理,墓中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金器、銀器、玉器,這些文物非常精美,有葵花金盞、六角金杯盞、瑪瑙杯、玉卣等多件文物,還有一條玉帶和一套御仙花金帶。這些金銀器物,構造精美、器物古樸完整,堪稱金銀器中的珍品。

文管專家對古墓進行深入發掘,結果從丟在墓中的墓志銘可以發現,這座古墓是南宋工部侍郎朱晞顏夫婦的合葬墓。在宋代,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受賜金帶,從墓志銘來看就證明了這一點,朱晞顏是工部侍郎出土的金銀器物配得上他的這個地位,尤其是那一條金帶。

出土的玉卣

朱晞顏御仙花金帶,由1件帶頭、圓形鎊、帶尾等8件方形銬等組成,帶頭呈不規則長方形,長14釐米、寬7.7釐米、厚度0.9釐米,重41克。外圍邊框鏨刻三角形和圓點紋組 合的幾何形紋樣,框內飾3朵浮雕式纏枝蓮紋。圓形銙帶一側有孔,銙直徑為7.5-8.3釐米,厚2.5釐米,重66.8克;方形銙長8.8釐米、寬8釐米、厚2.5釐米,重98.6克—103.4克。

御仙花金帶

帶尾又稱之為撻尾、鉈尾或者魚尾,尾端略呈圓弧形,長16.1釐米,寬9釐米,厚2.5釐米,重202.8克。整條金帶之上,正面均裝飾著浮雕式纏枝花卉紋,上面的花朵數量為3、5、9朵金花。這條金帶均採用唐宋時期比較流行的金銀器錘揲高凸花工藝製作而成,花卉圖案由花朵、花枝、花葉三部分組成。金帶的花朵形體碩大飽滿,呈橢圓形狀,花蕊、花瓣、花萼等均採用凸浮雕鏨刻技法,花葉子呈羽狀葫蘆形。

御仙花金帶

朱晞顏夫婦墓中出土的文物堪稱精品國寶,這條金帶尤其如此。根據史料記載,朱晞顏是安徽休寧城北鶴山巷人,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中進士,朱晞顏圍觀34年,歷經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為名副其實的四朝元老。

朱晞顏官至工部侍郎兼實錄院同修撰,兼知臨安府,封休寧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朱晞顏為官正直清明公正,非常有政績。史料記載,朱晞顏在湖南靖 州永平縣任縣官時,政績和官聲非常好,當地百姓紛紛為他修建生祠。朱晞顏兩次調任廣西做轉運判官,他出重拳打擊走私鹽鐵的販子,嚴懲貪官汙吏,深得百姓愛戴。

出土的金盞

朱晞顏後來又擔任了靜江(今廣西桂林)知府,他在知府任上治理靈渠,疏通航道,便利了靈渠交通和灌溉,造福當地百姓。 朱晞顏不僅是一位好官,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的詩共有224首存世,收錄在《全宋詞》之中。在今天桂林的龍隱洞中,還有朱晞顏的三幅詩歌題壁。

朱晞顏的夫人洪氏是南宋名臣洪皓之女,嶽父洪皓任禮部尚書時出使金國,被扣荒漠十五年,堅貞不屈,全節而歸,被譽為「蘇武第二」。朱晞顏的妻弟洪邁是《容齋隨筆》的作者,朱晞顏有孩子三男一女,三個兒子都官拜侍郎,女兒嫁給了南宋名臣汪綱為妻。可以說,朱晞顏一家都是名人,都是當時精英階層。

肖像hua

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四月,朱晞顏在任上病逝,夫人洪氏也在一百多天後去世。嘉泰元年(1201年)三月二十二日,朱晞顏夫婦被安葬在休寧縣城南門楓林園(啤酒廠東側一帶田裡)祖墳右側。這座祖墳是朱家的墳地,明朝嘉靖年間位於城外。

後來為防止倭寇進擾,休寧縣修建新的城牆時才把墳墓圈進了城中。隨著城市發展,原本葬於郊外的朱晞顏夫婦墓,成了休寧老縣城南門附近的一座古墓,直到700多年後的1952年才被工人挖出來。

出土的金碗

朱晞顏四朝元老,一代名臣,政績和詩文才學俱佳。他的一生堪稱傳奇,朱晞顏之墓被挖開,出土的大量金銀器物堪稱國寶。他的這些精美的陪葬器物,見證了宋代文物的精美,也見證了一代名臣的輝煌。這些出土的金銀器物,其市場價值過億。

自此,南宋名臣朱晞顏之墓的發掘傳奇,落下帷幕。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妖墓」,出土眾多國寶,很多現代科技都無法複製!
    中國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盜墓賊肆虐,導致許多文物墓穴被毀,但也有不少被政府及時發現,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將歷史的神秘呈現在人們面前,其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應該就是長沙馬王堆漢墓了吧,一個時隔兩千多年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的墓穴,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震撼,甚至有人將這裡稱之為「世界第一妖墓」,因為它出土的太多東西都太讓人震撼了。
  • 晚清名臣丁寶楨墓疑現身山東濟南,現場出土兩個頭骨
    繼明代內閣首輔徐階墓在浙江湖州被發現之後,清末名臣丁寶楨墓疑現身山東濟南。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6月11日中午,山東省內各家媒體都向用戶推送了這樣一條新聞《晚清名臣丁寶楨的墓地在山東電力一公司工地被發現》。隨後,山東多家媒體先後發布消息,介紹考古現場情況。
  • 最寒酸的皇帝墓,面積大小如廁所,出土了兩件國寶
    2013年4月份,在江蘇省的,考古專家們卻發現了這樣一座帝王陵,這可能是考古專家見過的最寒酸的帝王陵,面積只有三十多平米,可能相當於某些大戶型的廁所面積。
  •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這些稀世珍寶你了解多少?
    《如果國寶會說話》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 這些稀世珍寶 你了解多少?快來測試!你對國寶了解多少?人頭壺紅陶材質由仰韶文化先民製作於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1953年發現於陝西省洛南縣靈口鎮焦村遺址你知道人頭壺為什麼會哭嗎?
  • 嘉峪關魏晉墓出土一塊普通磚頭,因為一件事,竟成傳播度最高國寶
    秦磚漢瓦是中國傳承了千年的建築材料,如果說古代留下的任何一塊磚頭都是國寶,這個絕對是搞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過去剩下的磚頭太多了,可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在嘉峪關地區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塊普通的墓磚,可是在墓磚上卻有一幅特殊的畫,竟讓這塊墓磚,成了一級國寶,而且是知名度最高的國寶
  •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原標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1、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  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  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玉質瑩潤,杯體光素,兩側各雕一螭,螭目呈三角形、獨角彎垂於腦後。螭首與雙爪搭於口沿,螭身彎曲,尾分岔與另一螭尾相繞於杯壁,杯足低矮,體呈圓形。
  • 國寶「馬踏飛燕」從武威出土,絕非是一種偶然
    國寶「馬踏飛燕」自甘肅武威出土,並非是一種偶然。銅奔馬的形象與漢武帝苦苦的追尋的「天馬」形象非常接近,因此,銅奔馬也常常被稱作是「天馬」。有學者結合出土的《天馬行空圖》及長沙馬王堆帛書《相馬經》,甚至提出了應該將其改名為「天馬逮烏」。然而,「天馬」究竟來自何方?
  • 14:00【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三季 11-25】
    12 水晶綴十字鐵刀 《如果國寶會說話》:又見唐刀 這把竇繳墓出土的唐刀,卻是中國境內迄今出土唯一完整的唐刀。這是因為,唐代不允許私藏武器,所以,也不見武器隨葬。
  •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
  • 這把劍從春秋大墓中出土時,專家面面相覷:怎麼可能在這裡出現!
    其實,這處墓葬為春秋時期虢國貴族墓群,早在1956年修建三門峽水電站時已經被發現了。此前保存比較完好,所以未進行考古挖掘,但這次的墓葬已經被破壞,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同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門峽市考古隊聯合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 湖北4件文物亮相《如果國寶會說話》告訴你曾侯乙尊盤為何難複製
    (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由央視、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以新視角、微表達、引人入勝的故事,讓國寶「活起來」,其中,我省4件文物亮相,稀世珍寶曾侯乙尊盤複製之謎,備受關注。
  • 郭太師是四朝還是五朝元老
    但是,有文章中或言談中,有言郭太師為四朝元老。那麼,究竟是四朝元老?還是五朝元老?五朝元老,並非在五個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擔任過官職,那肯定不可能。而是指在五位皇帝任上,擔任大臣。民間指「一朝天子一朝臣」中之「朝,」亦是指一個皇帝之時代意思,並非是改朝換代之意。此亦是民間所言「三朝元老」或「四朝元老」或「五朝元老」之意。即做為大臣,輔佐過同姓三位、四位或五位皇帝。
  • 「風物誌」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
    明青玉雙螭耳杯,蘭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寶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明青玉雙螭耳杯「大明延長王長子夫人何氏」墓誌晏家坪出土的明墨線人物黃河石在蘭州市博物館,珍藏著一件明代青玉雙螭耳杯,這件文物品位極高明代珍寶青玉雙螭耳杯蘭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青玉雙螭耳杯出土於蘭州市七裡河區晏家坪。青玉雙螭耳杯高5.2釐米,口徑7.7釐米,底徑3.2釐米。玉料呈青色,青色中微有褐斑。玉質瑩潤,杯體光素,兩側各雕一螭,螭目呈三角形、獨角彎垂於腦後。
  • 陝西韓城發現周朝大墓,出土5000年玉豬龍,專家:掌握王權的女人
    姜子牙要求周文王親自拉輦,當時周文王拉了873步,保了周朝子孫坐了873年的天下,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陝西韓城發現了姜子牙後代的墓。事情回到2005年,陝西省韓城市東北7公裡的梁帶村,半夜玉米地經常有手電光閃爍,後來村民在下地時發現玉米地有許多探孔,村民意識到這些很可能是盜墓賊留下的。
  • 如果國寶會說話,那一定都在這些博物館裡!
    ▲金沙遺址是21世紀中國第一個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出土了1000多件精美絕倫的古蜀文物,其中的太陽神鳥金箔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圖案,內層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飛舞著四隻展翅的神鳥,好像是一副現代工藝打造的剪紙畫,充滿動感
  • 中山王墓出土珍寶19000多件!為何中山王墓中會有鮮虞族的珍寶?
    璺去世後人們便根據當時的傳統將他安葬在了很大的陵墓內,當時國家的傳統就是大力建造陵墓,璺本身平時就過得很奢侈,死了自然也是要風光大葬的,而他所在的陵墓內的陪葬品可想而知有多麼奢華。璺的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大多都是青銅器和金器銀器,做工造型都十分精美,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非常具有北方人民的民族特色。
  • 出土19件頂級國寶元青花?考古隊無一人識貨?謎底竟被外國人揭開
    或者是動輒過億的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窯?今天要講的主角當年在2005年7月12日英國倫敦的一場拍賣會上,以一千五百多萬英鎊折合兩億三千萬人民幣成交,在2011年澳門中信拍賣會上,以八億四千萬港幣折合人民幣七億三千萬成交,是什麼我想大家已經猜到了。那就是世所罕見的元青花,這個元青花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價值甚至超越了宋代五大名瓷?
  • 「蘇」南京仙鶴觀6號墓出土玉器資料圖賞
    1990年、1996年南京市博物館先後在山南麓及西麓西碼頭村發掘一座東晉墓和一座南朝墓。1998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新校區在道路施工中又發現一處六朝磚室墓群。這處六朝墓群位於仙鶴山東南麓海拔約50米的小土山的南坡,共發掘6座磚室墓葬這6座墓葬分屬東吳和東晉時期兩個不同的世家大族。
  • 不能直立的酒杯,卻異常精美華貴,出土後立即被定為國寶
    新中國成立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文物出土的新聞越來越多。一方面是社會上文物意識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則是基礎建設大規模展開,沉睡地下的文物被發掘。在它們之中,有些文物異常精美,比如說1983年在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山出土的西漢角形玉杯就是一例。 那時候,當地正在興建公寓,突然發現地基之下還有石板,顯然挖到了古代墓葬。施工隊是國有企業,紀律性非常強,現場逐級上報,終於驚動了當地的文物機構。沒想到,這還是座巨型墓葬,墓主人是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所以被稱為西漢南越王墓。
  • 遊國博賞國寶,婦好墓出土天下第一鳳不就是「有鳳來儀」嗎
    在聊婦好墓出土的玉龍時,有朋友問:婦好雖說是中國第一位女戰神,但終歸是女性,墓中怎麼會有龍呢?龍代表男性,鳳才代表女性,婦好墓中該有鳳才對。婦好墓中還真有一隻玉鳳,並且只有一隻,而龍卻有九隻之多。這隻玉鳳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玉鳳造型,也是婦好墓裝飾中最精美的一件。這隻玉鳳身體扁平、苗條、優美,通高13.6釐米,壁厚0.7釐米。與鳳的甲骨文「」相似,整體呈黃褐色,作側身回首狀,頭上有一頂鏤空的冠,圓眼,短翅長尾,尾翎分開。胸下有兩個小鏤空,背、尾的相應部位各有一和兩個長條形鏤空。腰間有一突起的圓鈕,上有小孔,可供於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