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使女到皇貴妃一生無子,「有才無德」的高晞月何以盛寵18年?

2020-12-25 蘊靈心理

「晞月格格人如其名,東方未晞,月色風霜。如此美貌,賜黃金百兩。」

弘曆第一次見到晞月時說的這句話,似乎一語成讖地暗示了她今後的人生:再美好再有才,哪怕位及皇貴妃,在他心中,也不過價值「黃金百兩」而已。

在《如懿傳》中,晞月從雍正六年進府,一直到乾隆十年逝世,獲得了將近18年的盛寵。

如果一定要將這18年的盛寵剖成兩半來看,那麼其中一半源於家世,另外一半則源於她的美貌和才華。

如果一定要給她的一生做個總結,那麼「從使女到皇貴妃」,是她身份地位的改變,「一生無子」,則是她最大的遺憾。正可謂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所以今天我們就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一下高晞月的一生,看看她的「得」與「失」,都是為何?

1、晞月之「得」:活在家世鼎盛的時候,一路榮華高升

歷史上的慧賢皇貴妃,就像《甄嬛傳》裡交代的那樣,最開始是以使女的身份陪伴在寶親王左右的,也就是《如懿傳》裡所說的「格格」——通房侍妾的意思。

而《如懿傳》開頭,雍正之所以非要讓弘曆收了晞月為格格,是因為那時候她的父親高斌不僅是兩淮鹽運使,更是江南河道總督,一邊管理鹽務,一邊管理水務,既有經世致用之才,又有治理水患之能。

雍正看到高斌身上的才能,預料到他將來必定會成為朝廷重臣,所以才要未雨綢繆地和他結成親家,這其實也是在幫未來的乾隆收買人心。

而晞月最開始之所以只能當一個侍妾,而不能與青櫻同為側福晉,則是因為那時的高氏一門還是漢軍旗包衣出身,而高斌在朝廷上的地位也還沒有到可以抬旗的地步。

但是那時的晞月,就像她的父親一樣志得意滿,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所以才會在剛嫁進潛邸的第一個晚上,就對身邊的侍女說「我就不信了,我還能一輩子就是個格格。」

此時的她,嬌豔得如同迎風的花朵,兀自盛開在陽光之下,既沒有太多的憂慮,有沒有太深的心機,一切都剛剛好。

六年後,由於高斌治河得力,在朝廷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乾隆朝的直隸總督(相當於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省長)。

要知道,在我國古代,治理水患是歷代君王都頭疼的事情,而高斌能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極為出色,就是在幫皇帝解決一樁心頭大患,所以他自然有著極大的不可替代性,而他的女兒高晞月被超拔為側福晉,後來又封貴妃,也是理所應當。

接下來從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一年這段時間內,高斌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所以高晞月在宮裡也是活得有聲有色,盛寵無人能及,所住的宮殿是「福澤鹹聚」的鹹福宮,所穿的衣物是江南上貢的軟緞,就連養的寵物,也是珍貴的孔雀。

一直到最後,哪怕乾隆知道了她曾經謀害皇嗣,嫁禍他人,也依然沒有褫奪她貴妃的尊榮,而是在她死之前繼續晉封為皇貴妃。

由此可見,高斌當時在朝中的位置依然無人可以替代,所以她的女兒才得以保全最後的顏面。

除了家世的支撐以外,晞月一生盛寵不斷,也是因為她嬌柔的外表以及自身的才華吸引了乾隆。

在《如懿傳》原著當中,乾隆是真心寵愛晞月的,因為她溫柔可人,會撒嬌,又精通詩詞,善彈琵琶,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她都是嬪妃當中的第一人。

所以乾隆不僅給了她和「貴妃」這個位份相匹配的寵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還十幾年如一日,未曾對她感到厭倦,這些寵愛當中,不僅有對她家世的忌憚,更有對她本人的青睞。

但也正是因為貴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寵愛,才縱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又因為沒有子嗣對別人心懷妒忌,所以一步步走向了深淵。

2、晞月之「失」:一手好棋淪為敗局,含恨而終心有不甘

人生一世,總是有得必有失。晞月也不例外。

她的榮寵皆因家世和美貌這些外在之物而來,這也就註定了,她這一生只能活在表面,卻得不到實質性的東西,比如說愛,比如說別人的真心。

而晞月之所以會以悽慘的結局收尾,說到底也與她的「糊塗」有著很大的關係:識人不明、用人不明,就連害人,也是害得不清不楚。

晞月從進府的那天,就下定決心要依附於富察氏。

這一方面是因為富察氏家族鼎盛,根基深厚,依附於她有利於高氏一族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晞月在弘曆心目中的地位遠不如側福晉青櫻,所以她只能依附於更為強大的嫡福晉,才能確保自己的利益。

如果高晞月真的像《延禧攻略》裡傲慢的高貴妃一樣,跟誰都不對付,那麼她不管是在潛邸還是在宮裡,日子都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只因父親高斌得罪了一個太后,她的病就得不到太醫的救治了,如果再得罪富察皇后,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高晞月依附於富察氏的初衷,其實跟金玉妍一樣,都是不得已的選擇。只是金玉妍始終跟富察氏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也能夠理智地分析她的為人,而晞月卻犯了一個「識人不明」的錯誤。

明知雙方是因利益而結盟,卻依然沒有防人之心。只聽素練一聲吩咐,都沒有當面跟皇后確認過,就敢巴巴地跑去害人,髒了自己的手不說,最後連指證對方的證據都沒有。

也許她又糊塗又驕橫的性格,就適合成為別人手中的一把「刀」吧。

就連在害人這件事情上,她都是那麼的不清不楚、糊裡糊塗。

只是聽見一個來歷不明的小太監訴苦,就覺得他日後能為自己所用,聽到他獻上來的計策時,也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小太監而已,哪裡來的這麼大的膽子,敢謀害皇嗣?

金玉妍挑撥她去收買阿的時候,她也不曾想過,金玉妍為什麼對阿箬的家世情況了如指掌,為什麼知道的父親在高斌手底下做事,她了解得這麼多,究竟是想做什麼?

就這樣,她稀裡糊塗地成了別人的棋子,而懵然不知。

最後還是被她害了一輩子的如懿,來告訴她這一切的真相。

可憐晞月這一生,害的人不曾害過自己,而真正害自己的人,她又引以為摯友和靠山。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爛,最終只能心有不甘,含恨而終。

結束語:

高晞月的一生,從潛邸的使女一直到一人之下的皇貴妃,活在家族最鼎盛的時候,也活在父親高斌的榮光裡,十八年來盛寵不衰。

可她卻一生無子,而且「有才無德」,雖然熟悉詩詞歌賦,音律樂器,但卻不懂得最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以至於害了不該害的人,最後只能靠一個奴婢給自己報仇。

真是可憐又可嘆!

你怎麼看晞月的一生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三國前期,董卓的首席謀士,有才,無德,卻忠心
    在《三國演義》中,三國前期的李儒,其實可算是一個有才、無德、卻忠心之人!1.有才李儒有才,是董卓的首席謀士,也是董卓的親信,董卓遇到大小事都和李儒商議,因而董卓憑藉李儒之才對峙天下十八諸侯,打敗過曹操追兵,並挾天子以令諸侯,作亂京城。
  • 「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所以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大海無量這幾個「無」,都是突破和超越的意思,表示程度高到無法形容,是一種無上的境界。一間屋子,有的部分是牆壁,無的部分是房子內部,可以住人;在牆壁開一隻大洞,這牆壁無的部分可以做窗戶;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家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無為」,「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而無不為」。天地無言,萬物自然生長。無為,不是沒有為,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而為,不妄為。只要有為,都是刻意的,就會有跡可循,到了無為的境界,似乎感覺不到人為的痕跡,一切都是那麼自然。
  • 《清穿之盛寵皇貴妃》康熙: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有權!蘇爽甜到爆
    好不容易混了N年,她發現她的世界裡出現了賈元春、林黛玉、劉羅鍋、和珅等一干人物,於是她悟了,她不只是清穿,她還到了一堆書的世界裡面……《清穿日常》作者:多木木多簡介:1,吃……吃喝喝那些事。女主本來可以有空間的(但我寫不出來,一寫到空間就犯設定狂癖,文會歪到十萬八千裡外);她也可以有系統地(為了她我去玩了網遊,但還是寫不出來,設定癖一發不可收拾)。
  • 「女子無才便是德」上句是什麼?
    這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意義,被歪曲的太久了。看古裝電視劇,好像都會提到一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仿佛女子只要不讀書,沒有才華就是品德高尚。那麼為什麼還會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流傳甚廣呢。其實這句話被斷章取義了。這句話加上前半句,應該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解釋一下:希望一個有為的男子,要以德行為主,以才幹為輔,女子雖然很有才幹,但是一點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視若無,這是有德行啊。
  • 《如懿傳》高晞月下線:這一生錯愛痴愛,不如不愛
    高晞月在臨死前穿著朝服見了乾隆最後一面,她說的一番話頗有深意:「臣妾這一輩子如痴夢一場,後悔也來不及了。只盼望著下輩子不要落入帝王家,清清靜靜的嫁了人,相夫教子,也做一回賢德良善之人。」高晞月算計乾隆在我看來是報復和斬斷情絲,痴愛錯愛了那麼長時間,到最後卻什麼都沒得到,空空一場,不如不愛,不如對這個薄情人狠心一些。
  • 清代貴妃晉級皇貴妃,到底有多難?這一條件最難滿足,還必須滿足
    首先,清代皇貴妃雖然和皇后正常配置員額等同,但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皇貴妃卻並不常設。清代後宮,在四種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成為皇貴妃:1、獲皇帝盛寵清順治十三年,順治皇帝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由,將獲得其獨寵的董鄂貴妃晉封為皇貴妃,並將冊封詔書公告天下,以示恩寵。同時,因當時的孝康皇后和順治皇帝感情不睦,順治皇帝便將執掌後宮的部分職權賦予董鄂氏,幾同副後。
  • 《如懿傳》高晞月悽涼落幕 深宮痴夢都成空
    今日,高晞月人物特輯驚喜上線,展現了童瑤臺前幕後對這個角色的打磨。慧貴妃飛揚跋扈肆意一生 落幕之時終了悟在花團錦簇的大清後宮,高晞月一出場就拿了一手好牌:家世過硬,才藝出眾,容貌昳麗。而且開始的定位也很準確——緊密圍繞在琅嬅身邊。因此高晞月的後宮之路可謂是一帆風順。但門第顯貴的高晞月向來不是皇帝的最愛,而是皇帝拿來「維穩」的關鍵。
  • 美華裔交通部長趙小蘭:身居高位卻無子無女,光鮮背後是一生遺憾
    的  但是趙小蘭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有一生的遺憾,沒有體會為人母的感覺,一生無子無女,趙小蘭的一生給世人演繹一場最真實的人生戲劇。  之後趙小蘭於2001年被總統布希提名為美國勞工部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同時也是第一位亞裔女部長。
  • "喜劇三劍客"謝園:享年61歲不設靈堂低調落幕,一生無子無女
    &34;謝園:享年61歲不設靈堂低調落幕,一生無子無女人這一生,終逃不過一死。娛樂圈有很多老戲骨相繼離世,讓無數觀眾為之惋惜。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著名演員謝園也在8月18日突發心臟病,經過搶救,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鬼門關。享年61歲,讓不少觀眾為之惋惜。
  • 夏雨荷的原型竟是她,一生受盡榮寵,是清朝史上唯一真正的皇貴妃
    其中,飽受史學家爭議最深的就是夏雨荷了,夏雨荷在劇中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她不僅無父無母,就連身世和家庭背景都模糊不清。 夏雨荷的歷史原型究竟是誰呢?得知真相後,很多人都表示不願意相信,原來夏雨荷的原型竟是她,她一生受盡榮寵,可以說是清朝史上唯一真正的皇貴妃。
  • 相聲演員豈能「有才無德」?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說的就是人才培養要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統一,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反觀這位相聲演員,雖然才華橫溢,但德行卻不敢恭維。這種把殘忍暴力當作段子津津樂道,自以為生動有趣,其實毫無幽默感可言,還是對公序良俗的挑釁,也是對法律規則的漠視。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 假期最無語:最美逆行者哭完、在一起沒看完、女子無才便是德
    尤其熱鬧的最美逆行者歧視女性,查了下具體內容,情節也能想起來,據說惹了女性「眾怒」,小編這種女漢子大概神經比較大條到不像女性吧,沒覺得怒,大概沒啥玻璃心。輪到一個小女孩背詩時,小姑娘驕傲的說:「我才不要背呢,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座很多人和小編一樣都驚呆了,這個驕傲的樣子,這個用詞。
  • 清朝故事:一位後宮妃嬪的晉升之路,從貴人到皇貴妃,竟如此艱難
    從貴人到嬪,魏氏不僅實現了從低等妃嬪到高等妃嬪的轉變,而且還擁有了儲秀宮「一宮主位」的特殊地位。因為前朝政事的牽絆,對後宮妃嬪尤其是富察皇后的「雨露均沾」,原本正承盛寵的令嬪突然進入到冷落時期。乾隆皇帝夜宿儲秀宮的次數越來越多,御賜賞物更是應接不暇,甚至連魏氏娘家兄弟的就業、住房、債務問題也一一解決,然後再賜府邸和田土,盛寵境況,令人豔羨。乾隆二十年,魏氏在極度恩寵之下,終於身懷有孕並於次年為乾隆皇帝生下了第一個孩子——皇七女。
  •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立誓者陳湯,卻是一個有才無德之人
    漢武帝劇照 到了武帝朝,經過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繁榮富強,漢武帝有了討伐匈奴的資本 漢元帝劇照 有才無德的性格,讓陳湯不受重用
  • 90歲郭蘭英:從藝60年,2段婚姻都失敗,至今無子無女成為遺憾
    90歲郭蘭英:從藝60年,2段婚姻都失敗,至今無子無女成為遺憾說起郭蘭英,她是娛樂圈中的老藝術家了,她從藝83年,唱過很多老紅歌,最為著名的就是火遍海峽兩岸的《我的祖國》,這首歌經郭蘭英的歌唱,頓時讓人熱淚盈眶,那深沉而憂傷的愛國心一下就被帶動起來。
  • 時隔八年,再讀《如懿傳》高晞月,終於明白她為何成為「踏腳石」
    因為她自始至終都是別人的棋子,到死都是糊塗的。高晞月也真的到死都不知道是誰害了她,死的不明不白,滿身怨氣。縱觀全書,高晞月的歹毒也只針對了如懿和海蘭。再加上她自己的拎不清,上趕著給別人當踏腳石,她的一生真的堪稱笑話。
  • 「東方神顏」尊龍的悽慘人生,一生無父、無母、無妻、無子
    他出生即被遺棄;他18歲獨闖美國;他是華人之光也曾遭國人排擠;他就是「亞洲第一美男」尊龍。而孤獨更是他一生的寫照。  他一生坎坷,而他的童年更是可以用悽慘來形容。  對於他來說,父愛、母愛都是極為奢侈的東西。甚至於,他一生都從未得到過。  在他剛出生不久,尚在襁褓的他,就被父母狠心丟棄到了大街上。
  • 天皇幼弟,相親八天訂婚,一生無子卻與妻子相伴到老
    老年明仁和美智子 等正仁到了戀愛結婚的年紀,在明仁選妃上吃過虧的皇室下定決心,正仁妃這個位子非貴族閨秀莫屬。 1964年2月20日,28歲的正仁在昭和天皇的侍從德川義寬家裡,參加了一場相親會,對象是德川義寬的侄女,津輕華子。
  • 她是雍正第一個皇貴妃,生育冠軍且穩重體貼,卻一直被誤解
    雍正初年對年氏行冊封之禮,冊文中也說「秉性柔嘉,持躬淑慎」,這是非常大的肯定。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很有可能在年妃活著的時候充當了皇帝與年羹堯之間的緩和劑,因為她一死,年家就倒臺了。二,後宮的生育冠軍《甄嬛傳》的華妃不是常年不孕嗎?歷史中並非如此。康熙五十一年,胤禛33歲,年氏以側福晉之姿進入府邸,開始了短暫的盛寵生活。為什麼說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