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性觀眾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姐姐或是浪姐)時,他們究竟在看什麼。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一位男性朋友,對方答:張含韻和金莎。為什麼喜歡這兩個人呢,「酸酸甜甜就是我,很甜啊」。
怎麼看鄭希怡,陳松伶呢。「沒印象。」他想了想,補了句「好像屬於年紀比較大的」。
還喜歡誰呀。「黃齡吧,唱歌好聽,很可愛的。」
上述答案僅代表我這位朋友的個人觀點,但他對這檔節目的偏好及關注點,或許已經代表了大多男性朋友。
《網易新聞·數讀》在直男聚集地虎撲做過一項統計,從提及《姐姐》30位女藝人的近11萬條帖子中,分析男性群體對他們的認知。結果,張含韻是「酸酸甜甜」,一部久遠的電視劇《神話》代表了張萌、白冰和金莎三位。至於金晨、藍盈瑩等相對年輕的女藝人,都流於對顏值的探討。
這顯然不是《姐姐》想要的。至少,是與它旗幟鮮明主打的女性價值所不符的。
01
《姐姐》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為女性,尤其是30歲以上女性發聲的節目。它的宣傳文案這樣寫道:
三十而立/在時光的洗鍊/時代的鏗鏘中/我們不斷更新/對世界/對生命提問的能力;
三十而立/我們從每一寓言裡/辨認自己/也認識他人的內心他人的真理。
降低女性對年齡的焦慮值,鼓勵該群體真實自如地面對世界,可以說「三觀很正」了。
但節目的價值觀似乎只停留在了宣傳文案裡。或者說,這些旗幟鮮明的口號,更大的意義是營銷。本質上,這還是一檔未能免俗的綜藝節目。
刻板,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導演曾問寧靜,聽說過「真香」嗎。大意是,寧靜總在最初拒絕節目組設定的一切,跳舞、統一服裝等等,但最終都會興高採烈地接受。
我始終認為,氣場強、又自信的寧靜,決不是因為喜歡跳舞、統一服裝本身,而是對隊友們的喜愛,悄然湧起的集團榮譽感所作的妥協。
這份妥協,本質上正是節目組困在思維定勢中的產物,即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女團,技能是唱跳俱佳,標準是整齊劃一,形象是靚麗養眼。
朝著這個既定路子做綜藝的導演們,正按照《青春有你》的範本,給這些30歲+,已具備個人魅力的女藝人們穿上學生氣十足的練習服,讓她們對抗年齡與生理帶來的客觀鈍感,演繹年輕的活力。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初評級中,阿朵曾表達過關於民族與未來的音樂理念,訴求是重新定義女團。在節目錄製前的採訪中,阿朵也說過,既然是姐姐,應該在某些方面比妹妹更厲害吧,有很多過往經歷的情況下,會有很多的沉澱、智慧。
「一個女孩子,如果沒有經驗,就會傻乎乎的,這沒關係,如果一個女人,她要是有智慧,哇那在一起就不得了了。」
迄今為止,節目的看點在哪裡呢。
顏值姣好、相對年輕的《大碗寬面》組,因為更顯活力,足夠趨近於標準女團,是當之無愧的優等生。
《艾瑞巴蒂》組滿足了人們對一群女明星撕X的所有想像。作天作地的黃聖依,「楊超越式」的張雨綺,瞎指揮的張萌,起鬨的劉芸,「難搞」的女明星們啊,直接把組長氣哭。
成熟女藝人對女團的創新想像,對智慧集結的期待,在節目裡沒有找到落點。芒果TV太懂觀眾需要什麼了——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十個女人,嘖嘖嘖,想都不敢想。
02
「端碗藝術家」黃曉明在觀看了姐姐們積極努力訓練的場景後,由衷地讚美了一句:無意中,她們又重回了自己年輕的時候。「那種不服輸的心,倔強的心,不服輸的人是不會老的。」
等等,我一直以為,30歲+的成熟女性,正確的人生態度,是直面年齡,享受閱歷與智慧帶來的成就感——就像節目文案說的那樣。
曉明有什麼錯呢,從芒果TV,到大多數女明星們自己,從頭到尾也沒意識到,真正的30歲+應該是什麼樣吧。
或者說,你非要從一群十指不沾陽春水,甚者有三個保姆幫忙、仍能哭訴做媽媽好難的女明星身上,尋求年齡焦慮的認同感,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姐姐》這個項目其實立項很早,早在今年年初,就有一份招商文件流出,芒果TV擬邀請的女藝人名單裡,有宋茜、宋佳、Angelababy、江疏影、張雨綺、楊冪、王心凌、秦嵐、張歆藝、戚薇、張含韻、沈夢辰等等。
除卻話題人物張雨綺、芒果TV自家人張含韻、沈夢辰等,這份初意向的名單,怎麼看都和現在陣容出入不小,就跟麥當勞的漢堡宣傳海報上偷偷標註的一行小字般:圖片僅供參考。
當然,倒不是說現在的陣容裡,萬茜、寧靜等不夠大咖,只是大體上說,這個陣容還是不如「招商版」有想像力的。
根據《網易新聞·數讀》針對這30位女藝人近三年作品的統計,本職是演員的寧靜、萬茜、金晨、張雨綺等人,接到的綜藝節目數量接近甚至超過她們的作品產出。此外,相當多的女藝人,已經很久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話題與流量兼備的楊冪可能參加節目嗎?女團出身的宋茜,已經在隔壁的青春版女團選秀節目當導師了。以黃聖依、海陸、劉芸、王霏霏和孟佳為代表,這裡的人們,更欠缺機會。
她們對《姐姐》的訴求絕不是成為女團,去定義30歲+的女性,她們的訴求是曝光,是話題度。
你可以看到演員王智,這位因《夏洛特煩惱》飾演秋雅一角而享有微弱知名度的演員,在《姐姐》「一輪遊」後,也能引得諸多粉絲湧向她的微博。
因為王霏霏和孟佳的關係——曾經的韓國頂級四人女團Miss A成員,B站關於該女團的視頻正在爆發。這個早期的女團資源嚴重不均等,只捧紅了秀智一人,並在2017年前後落寞解散。網友翻出早期的MV,然後無一例外地感慨起來:原來那時候王霏霏和孟佳的鏡頭這麼少啊。
無論以什麼方式,節目火了,就足夠了。
03
節目中有一個場景,女藝人們集結的籤到儀式,是找到一支適合自己的口紅,在空白紙上印下唇印。偏中性與嘻哈風的李斯丹妮陷入難關,她不怎麼愛塗口紅,更不懂口紅,一時不知如何選擇。好在同來的鬱可唯幫忙,解決了這個小麻煩。
李斯丹妮有沒有不使用口紅的權力呢?或者說,籤到是否一定需要一支口紅?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芒果TV曾因「口紅」翻車過。
去年,同樣由吳昕參與的芒果TV綜藝《你怎麼這麼好看》,希望通過關注女性生活,改造素人女嘉賓,傳達美好生活理念。但最終卻因大量節目組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生生變成了「如何將正常的女性改造得不正常」。
刻板印象之一是,吳昕一定要向一位獨身女博士推銷口紅。吳昕也因此被群嘲,在《我家那閨女》裡,她還以標榜女性獨立意志為傲,怎麼轉眼就要給別人強加「女人一定要塗口紅」的觀點?
一年時間過去了,口紅的象徵意義沒有變,但人們的火力焦點,卻淡淡地繞過了這個巨坑。
網絡輿論就是這樣沒有道理可講,人們困在信息洪流裡,輕易被點燃情緒,也會在來不及思考的時候,就輕易被浪潮裹挾推向前。
現在,這個能覆滅一切的巨浪是話題度。
曾有一份早期流出的《姐姐》招商文件中,《姐姐》這樣定義受眾:男生看一人一色的姐姐魅力,女生看30個女人的愛恨情仇。
是啊,看已成名的女明星被重新篩選,看她們用既有的資源地位,像爽文女主般翻轉練習生唯唯諾諾的本色,制霸導師與節目組,看「端碗藝術家」曉明如何在一群女人中歷險。——這本來就是大眾對這檔綜藝的期待。
做一部真正關注女性意志的影視或綜藝作品有多難?市場上不是沒有《傲骨賢妻》這樣的範本可循,也並非沒有受眾基礎。
重提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8年網友腦補《淑女的品格》,請袁泉、陳數、俞飛鴻和曾黎四位知性女藝人出演開始,人們對真正大女主戲的渴求前所未有高漲。
市場很快給予了反饋:披著關注女性生存現實的外衣,實則依然逃不脫由男性角色主導的影視作品。沒錯,我說的就是《北京女子圖鑑》、《我的前半生》等等。
最遺憾的是什麼呢,藉助大眾對「大女人」的期待,完美契合大家對「獨立女性」想像的女演員陳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但直到2020年,陳數也並沒有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
從《完美關係》到《誰說我結不了婚》,這兩部電視劇中,陳數的女性角色魅力和演技,都遠遠超出了這些影視作品本身,但她始終都是背景板式的存在:成熟、穩重、智慧,有魄力,一個完美的大女人形象。但不好意思,主角不是你,主角依然足夠「傻白甜」。
在《姐姐》的衍生訪談節目《定義》裡,張雨綺說,她曾問過導演,為什麼沒有女性題材作品。導演模稜兩可:很費勁。
究竟如何費勁是題外話了。投射到《乘風破浪的姐姐》身上,我很理解芒果TV。依照市場女團選秀樣本,打造傳統的青春靚麗女團易,思考阿朵的想法,做一支能夠真正凸顯30歲+女性智慧的女團難吧。
不過,既然這麼懶得思考,那最起碼,好好做你的爆款綜藝,別打著為女性發聲的名義。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與《百睿德》、《雲會議》均無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