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錯,只是立場不同,這才是《十月圍城》好看的原因

2021-01-09 三叔說故事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這是《十月圍城》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同時也是整部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電影中無論是三教九流,還是上層名流,為了革命,他們都前僕後繼的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而縱觀全局我們可以發現,整部電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反派,有的只是因為立場不同而戰鬥的一群人。

一邊是效忠朝廷的清廷武將閻孝國,一邊是勵志改革的新社會革命者。到底誰對誰錯?我們現在當然可以說閻孝國這種人是愚忠,可是站在那個年代,革命就一定能夠拯救國家嗎?恐怕連革命者自己心裡也一片茫然。

這部電影真正感動我的,不是什麼民族大義,反而是那些小人物。影片中李玉堂四處尋求高手保護孫文的時候,總會問一句「你不想知道你保護的是誰嗎?」,在李玉堂眼中,他覺得這些人能夠保護孫文這樣的革命領袖,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可惜沒有!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底層大眾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混口溫飽。做工得,當夥計的,拉黃包車的,對他們而言,有飯吃,有地方住就行,什麼革命,什麼拯救國家,他們沒有這樣的志向,也不關心國家未來會怎樣。

雖然這些小人物最終都為保護孫文而死,但卻跟什麼民族大義無關。黎明演的落魄公子為是一把鐵扇的尊嚴和為愛求死的解脫。巴特爾演的大和尚僅僅是因為一飯之恩,甄子丹演的小混混則是為了女兒,謝霆鋒演的阿四,則是為了報李家視自己為己出的恩情。這些人,沒有想過民族大義,沒有想過拯救國家於危難,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便是小人物的邏輯。

我們總說革命不是一個人的革命,是一類人的革命,是四萬萬人的革命。這四萬萬人中,更大的一部分人是像阿四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他們也許根本沒讀過書,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名族大義,但是在像孫中山先生這樣的有志之士的帶領下,他們最終擰成一股繩,這才是革命的意義所在。

在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很有特點的人物,就是負責刺殺孫文的閻孝國。閻孝國並不是那種迂腐的清廷派,相反他接受過西式教育,可即便是如此,他仍然堅定地選擇報效那個已經岌岌可危的朝廷。很多人說閻孝國愚忠,可是我不這樣認為,也不覺得他有錯。

閻孝國深受西方教育同時又忠君報國,他和他的老師雖然站在了對立面,但是從本質上來講,兩個人都是為救國,為了讓國家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只是閻孝國是像讓清朝廷越來越好,而他革命黨人是想推翻清廷,重新建立一個更好的國家。那些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固然值得被歌頌,但是像閻孝國這種忠君愛國的有志之士,同樣值得我們尊敬。

無數革命黨人為了探索中國的未來而獻出了生命,中國因為有了這群人,才有了現在的強大。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革命共和是先進的,但是在當時,別說是閻孝國,恐怕就是革命黨人自己都不知道中國的明天在哪裡。

什麼是先進的?什麼是正確的?五千年來,每一個新崛起的朝代都認為自己是先進的。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他們認為的未必對!所以才會有閻孝國這種人的存在,他當然知道清朝廷早已岌岌可危,他也知道清朝廷已腐朽不堪,但革命黨人走的路未必就是光明大道。他只是想通過努力,讓清廷這座大廈能夠堅持下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閻孝國的這種愚忠,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當然,因為一部電影的時長有限,所以不能將所有故事線都交代明白,所以難免有些瑕疵。比如很多人提到的孫文明知道是暗殺,卻不選擇更改時間地點,明擺著就是為了製造後面的戲劇性衝突。

但是整體來說《十月圍城》仍然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每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飽滿。歷史是偉人書寫的,但卻是每一個小人物造就的!

相關焦點

  • 十月圍城電影評價如何?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叫做革命。」歷史的殘酷無需渲染,樸素無華越接近真實越能直擊人心,相比於後半段一個小時慘烈烈死了個乾淨,前期的矛盾爭執卻是如此的溫馨。國家國家沒有國哪有家,國難當頭哪分什麼三教九流四六九等,片子以歷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命運書寫一個宏偉的命題。在十月圍城中,無論多小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戰爭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外貌,家室有所偏袒。
  • 劇評評電視劇《十月圍城》——一曲高格調的時代賦
    這正是當下電視劇尤其歷史年代劇創作最為或缺的東西。史家秉筆,意在歸真。《十月圍城》中朝廷大員、商界大賈、革命先驅、底層草民等形象一應俱全,但作者卻並沒有鮮明站在某一階層立場上為其代言。這正是編劇團隊的高明所在。
  • 《範海辛》:立場不同,無關對錯
    其實只是立場不同而已德古拉、範海辛與安娜公主的家族,誰都沒有錯,唯一的錯誤,就是各種的立場不同,德古拉有他的苦衷,安娜公主家族的艱辛與心酸,範海辛的信仰......立場、無關對錯只是苦了後人,這一戰,打了450年,整個輝煌的家族,就這樣走向了衰敗。
  • 【每日一部電影】《十月圍城》
    但《十月圍城》沒有提供這樣的主題升華空間,影片結束時的字幕,列舉了刺殺事件後革命黨策劃的一系列起義,直至最後的辛亥革命,這是要為了給這些人的犧牲一個意義上的判定,但這毫無說服力。儘管喊了很多的革命口號,但這種人為斧鑿痕跡過重的荒唐假定所造成的技術性失誤,還是讓《十月圍城》在本質上淪為膚淺的闖關遊戲。
  • 十月圍城
    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寫總結了,總是一回顧,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於是就這樣,算了算了的沒有記錄。但是不記錄就會把那已經是零星散散的都給忘記了,那我可能要更拍腦門的問自己,都發生了什麼?然後想不起來。看看這個月都拍了些什麼?國慶那天去吃了火鍋,拍了這個沙漏⏳,看著這時間動態的流,仿佛是,沙流完,自己也就完了,但也不能光等著流完是麼?
  • 《十月圍城》:我們還是需要神話的
    於是乎,《十月圍城》在一個波詭雲譎的時代背景裡,打造了一出關於救世主的神話。不過陳德森很聰明,他並沒有簡單的樹立一個高、大、全的神主牌位,而是著力打造了從財主到乞丐,從大亨到流氓的犧牲群像,用斷片切面的手法較為全面的展現了那個時代的香港風貌。所以,整部《十月圍城》看下來,便是一出仁人志士捨生取義「讓領導先走」的神話催淚彈。
  • 《十月圍城》序(第277期)
    媒體轉載請聯絡bianjubang@163.com我一直主張電視劇劇本要有可拍性,同時要有可讀性。它必須建立一套只屬於自己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我們經常糾纏於一個故事在生活中是不是發生過,或者是不是可能發生,而忽略了受眾只想從文藝作品中看到他們希望發生的過程和結果。當一個劇本做到了這點,它就既給導演、演員等二度創作提供了建構另一個世界的平臺,同時給他們制定了一個呈現這個世界的語言系統和邏輯系統。他們想改劇本是改不動的,因為一改就會系統紊亂。這就是編劇的任務和使命。
  • 《十月圍城》熱播 鍾漢良自毀形象
    由鍾漢良、張曉龍、劉小小、吳孟達等明星主演,鞠覺亮執導的民國傳奇大劇《十月圍城》正在樂視TV超級電視及樂視網全平臺火熱播出。 電視劇《十月圍城》雖然與電影同名,但劇版並沒有完全複製電影的情節,而是電影的後續。
  • 《十月圍城》——讓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明天
    不探究孫中山生平細節,不爭論他當時在中國革命勢力中的地位,這是導演陳德森和監製陳可辛早就定下的準則。影片的主角其實是一班熱血忠勇的義士,因為各各不同的原因踏入了這個「局」中,在革命志士的帶領下與清廷刺客展開了殊死血戰。全片最大的成功,就在於刻畫了這班義士的群像。在歷史上,並不是每個為革命犧牲的人都是革命黨。
  • 解讀《十月圍城》:閻孝國的忠孝難兩全,二元對立下的悲劇人物
    然而《十月圍城》就是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原因只在於它是一部群像戲。,就是複合主人公,即多個主角或沒有絕對主角的電影,由多個人物分別承擔不同的戲份比重,從而達到影片的多面性。《十月圍城》的主角是誰?是孫文嗎?我認為不是,陳德森在影片中弱化了「革命」的光輝感,甚至沒有過多的闡述何為革命,每個角色或自願或被動的赴湯蹈火,都是一種小家思想做主導的設定,這也是隱晦的忠孝思想表現。
  • 「世界盃」熱血大劇《十月圍城》將登深圳衛視,鍾漢良有別謝霆鋒
    作為今年最受矚目的大劇之一,電視劇版《十月圍城》將從6月27日起每晚19:30登陸深圳衛視黃金劇場上星播出。《十月圍城》播出期間正撞世界盃,深圳衛視貼心送上由主演集體籤名的《十月圍城》限量版足球,作為收視大禮準備送給愛看電視劇的球迷。而粉絲們的激情更讓發布會現場熱翻了天,鍾漢良更在現場難得清唱了廣東民謠《月光光》犒賞粉絲,據悉劇版《十月圍城》的片尾曲《故鄉香》就由這首民謠改編並由小哇鍾漢良演唱。
  • 電視版《十月圍城》 一次符合電視劇慣性的改編
    原標題:《十月圍城》 一次符合電視劇慣性的改編   電影版《十月圍城》中,故事背景設定在1906年的10月,由義士、商人、乞丐、戲子、賭徒和車夫等組成的各界人物交織上演了一場為革命獻身的感人故事。   ■ 主創回答   問:劇中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轉化怎麼調整?   鍾漢良:在阿四還沒有假扮李重光的時候完全是一副市井小民的模樣,嬉皮笑臉、穿得破破爛爛,但李重光就不一樣了,衣著整潔,一腔熱血都為了革命。
  • 《十月圍城》幕後那些事,周星馳張國榮原本參演,謝霆鋒因戲救命
    《十月圍城》有著旁人難以理解的分量。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張國榮逝去,周星馳近乎退隱等等問題; 最終導演陳德森只能另選他人; 所以最後這才有了如今版本的《十月圍城》。
  • 小人物的顆粒感,土壤裡的歷史光輝——《十月圍城》
    這不是什麼《教父》一樣的殿堂級大片,也不是《變形金剛》之類的史詩科幻,更不是某段傳奇、某個經典,而是一段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長與死去的故事。《十月圍城》的氣勢很大,陳可辛、陳德森二人執導監製,甄子丹、範冰冰、謝霆鋒、李宇春、梁家輝、曾志偉等璀璨影星匯聚一堂。《十月圍城》的背景也很神聖,傾覆腐朽封建王朝,欲使華夏大地革新解放。
  • 電影《十月圍城》:王學圻飾演金利源老闆「李玉堂」
    雖然電影《十月圍城》聚集了「九帝一後」的超豪華陣容,但看過此片便知王學圻在《十月圍城》中戲份相當吃重,以其絕對實力承擔起了文戲「頂梁柱」的角色,與劇中眾多人物交織複雜情感,最為動情。不少觀眾表示,王學圻不虧是戲骨級演員,表演非常到位。
  • 《十月圍城》橫掃金像8獎 謝霆鋒得意王學圻失意(圖)
    陳德森表示下一部戲還是會拍得像《十月圍城》一樣。(圖片來源:信息時報)王學圻(圖片來源:信息時報)□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王曉靜前言:在前晚落幕的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十月圍城》橫掃最佳導演、影片、男配等8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 十月圍城幕後故事:無人認出張涵予,謝霆鋒是最大贏家
    十月圍城幕後故事:無人認出張涵予,謝霆鋒是最大贏家電影最初名叫《十月維城》,這個「維」取自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維,陳德森把想法告訴編劇後,編劇覺得這個名字太文鄒鄒了。於是,片名就變成了現在的《十月圍城》。《十月圍城》在香港歷史上一度創下了外景費用最高紀錄。導演陳德森為了還原民國初老香港,不惜動用4000萬資金,一比一建造了1905年的香港中環,因為建成的費用太大,導致這部電影從1999年一直推到了2009年,期間經歷了SARS流感,投資人自殺等事件,陳導自己還遭遇了車禍。
  • 小說《晚春》即將被改編成電視劇《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帶你走進「城市精神」背後一直想把《晚春》拍成電視劇,因為王建鋒覺得《晚春》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並且對宣傳陝西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前前後後把小說《晚春》讀了十多遍的王建鋒說:「《晚春》沒有直接去寫80多年前的圍城事件,而是從小人物的角度切入,通過這些沙粒般的人物的選擇與命運,繪就了《晚春》血與火的圖景。」歷史有時比現實更震撼人心。
  • 《晝顏》影評: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但是這種日子就像螢火蟲一般,美好又短暫兩人的事情敗露,被北野的妻子發現,但這一次,北野堅定了自己的心,他和妻子離婚,並對紗和許下在一起看螢火蟲的地方舉辦婚禮的承諾。當滿心地以為兩人終於可以有美好的結局的時候,北野妻子由於妒忌,人為地出車禍害死了北野。紗和悲痛欲絕,臥軌自殺。
  • 《十月圍城》熱播 吳孟達獲封「國民嶽父」
    吳孟達   江蘇城市頻道「第一劇場」播出的《十月圍城》,從開播至今收視節節攀升,鍾漢良和劉筱筱笑中帶淚的「冤家配」廣受好評,而金牌綠葉吳孟達更將時下熱門的「國民嶽父」推上了4   劇中「老狐狸」十分愛女兒   「國民嶽父韓寒」登上微博話題榜,而電視劇《十月圍城》中,吳孟達飾演的巡撫區肇新同樣駕馭不了自己的寶貝女兒區舒雲,哪怕在官場上得心應手,對女兒卻頭大不已。吳孟達的表演無疑為全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