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長沙一名31歲男子跳橋不幸身亡事件刷遍了朋友圈。
從後車的行車記錄儀可以看到,男人跳橋時的那種毫不猶豫和決然,據悉該名男子是在早上開車送完妻子上班後跳橋的,是什麼樣的壓力,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名才31歲的男人,不顧父母親戚,不顧妻兒子女,決然走上了這條絕路了!!!
同樣的悲劇還時不時的在我們的朋友圈、在頭條裡出現:
如今生活條件提高了,但幸福指數並不高,人活著感覺太累了,不到萬不得己,誰會輕易輕生!
再來說說另外一個故事:
一個中年男人失業了的故事
中年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
但他仍然每天按時出門和回家。男人夾著公文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來。他在公園的長椅上坐定,愁容滿面地看廣場上成群的鴿子。到了傍晚,男人換一副笑臉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男人這樣堅持了5天。
5天後,他在一家水泥廠找到一份短工。那裡環境惡劣,飄揚的粉塵讓他的喉嚨總是幹的。勞動強度很大,幹活的時候他累得滿身是汗。男人全身沾滿厚厚的粉塵,他像一尊活動的疲勞的泥塑。
下了班,男人在工廠匆匆洗個澡,換上筆挺的西裝,扮一身輕盈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女人就奔過來開門。滿屋蔥花的香味,讓男人心安。飯桌上女人問他「工作順心嗎?」他說:「順心,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女人嗔怒,卻給男人夾一筷子木耳。女人說,「水開了,要洗澡嗎?」男人說「洗過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來的。」女人輕哼著歌,開始收拾碗碟。男人想:好險,差一點被識破。疲憊的男人匆匆洗臉刷牙,然後倒頭就睡。
中年失業了,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每天仍裝在正常上下班的樣子。 這樣的故事,相信在很多中年人身上或曾發生過。
中年男人為什麼越活越累
男人從一出生起那小小的肩膀上似乎早早的就被烙下了頂梁柱的烙印。在中國社會,男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有擔當,男兒不能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從小,父母和社會對男孩子和女孩子的評價體系就不一樣。
隨著男孩子長大,你會發現現在社會對男人的評價體系越來越單一,越來越苛刻:獲得成功,才是個好男人。而現在社會對成功的定義的標準就是賺很多錢。
可事實上,男人不是不求上進,而是有時候確實只能那樣。
對大部分的男人而言,獲得成功才是好男人的評價標準根本就不適用,因為在很多時候,不是男人不願努力,而是男人已經拼盡全力了,可卻只能這樣了。我們要懂得,社會是由普羅大眾構成的,並不是每一個努力的人,都能成功的,有時候運氣真的很重要,能獲得成功的畢竟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對成功的評價標準過於單一,讓男人的負擔越來越重,也就越活越累。
男人的苦很多人不會在意也不會理解
特別是男人到了中年,一個家庭裡,最苦的一定是男人,因為這個時候的男人,不僅上面有老的要贍養,下面還有小的需要養育,一個家庭過不下去了,女人還得找男人麻煩,不停的找男人抱怨和指責,一切的壓力到最後,還是到了男人身上,所以男人不可能不苦,他們不過是沒有表達出來罷了。
「呵呵!你們男人有我們女人苦嗎?」
就像是男人總是錯誤的認為:「女人做家務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輕鬆事情」一樣,女人也總是錯誤的認為:「男人沒賺到錢就是不努力的結果」,特別是現在各種心靈雞湯和成功故事在手機上泛濫,「你看看隔壁老王又買了套房子」、「你看看誰家男人多能掙錢」,事實上,大家都不容易,對於夫妻而言,你會感受到苦,那麼對方也絕不會好受,所以你不能輕易去指責對方。
有的時候你看見的男人感覺他很有男人味、很懂得體貼人。其實呢,你並沒發現,在他的深處一直很恐慌,生怕自己瞬間的脆弱下來,所以他一直努力的、堅持的保持現有的姿態。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佛問:男人你累嗎?
男人答:不累。
佛問:男人你疼嗎?
男人答:不疼
佛問:男人你苦嗎?
男人答:不苦。
佛問:為什麼?
男人答:因為我是男人,我沒資格喊累,喊疼,喊苦。
佛問:那你為什麼眼角有淚?
男人答:因為我也是人,我也需要安慰,所有的,累,疼,苦,只能化為一滴淚水。
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解壓的最好辦法就是我們首先要相信並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TM就是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