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見過這麼任性的韓綜。
皆因它的誕生,就起源於一場玩崩了的玩笑。
明明是餐廳經營類綜藝,成員卻沒有一個人會做飯,甚至節目主創,都是看了新聞才知道自己要出演。
▲要做《姜食堂》,姜老闆竟然是看新聞才知道的
就是這麼一檔具有玩票性質的綜藝,第一季評分9.5,第二季剛開播就衝上9.7,韓國本土收視率1位。
它就是——
《姜食堂2》
姜 食 堂 2
2019
導演: 羅英石
編劇: 申孝靜
主演: 姜虎東/李壽根/殷志源/安宰賢/宋閔浩/表志勳
豆 瓣:9.7 / 10
在韓國,能夠想拍啥拍啥,還一出手就是高質量的綜藝製作人,非羅pd莫屬。
羅pd何許人也?本名羅英石,韓國綜藝界的領軍人物,一手掀起了「慢綜藝」的第一波浪潮。
憑藉《三時三餐》、《花樣青春》系列奠定地位,近兩年推出的《尹食堂》、《咖啡之友》、《西班牙寄宿》,評分就沒下過9分。
▲治癒力滿分的《尹食堂》
而《姜食堂》也被羅pd稱為:模仿《尹食堂》的失敗之作。
說是「模仿」不太準確。《尹食堂》走的是治癒路線,風景優美,歲月靜好;到了《姜食堂》,畫風突變,簡直是長在觀眾的笑點上。
「光是看這幾個人吵架,我就能笑到頭掉!」
「我的快樂噴泉!」
「給五星就完事了!」
第二季回歸,熟悉的團隊,熟悉的味道。還用說什麼呢?笑就完事了。
01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6位成員。
國民MC姜虎東(日常排位第三,偶爾衝上第二,反正第一是劉在石)、韓國綜藝萬金油李壽根、一代(高齡)男團隊長殷志源、模特演員(現國民老婆傻瓜)安宰賢,以及當紅男團Winner和Block B的兩位rapper:宋閔浩和P.O(表志勳)。
《姜食堂》第一季開在濟州島,招牌菜是滑嫩滑嫩的蛋包飯,以及比老闆的臉還要大的炸豬排。
每天熬夜敲豬排,更是給成員們留下了PTSD,「啪啪啪」的聲音至今繞梁。
▲每晚敲豬排敲到懷疑人生
第二季則選址慶州的花郎教育院,節目組將木造建築重新裝修,鋪上古色古香的地磚,廚房比大堂還要大,廚具設備一應俱全。
▲比大堂還要大的廚房
▲第二季的招牌是姜年糕
既然開門迎客,該認真的還是要認真對待。營業執照、健康證那是基本,甜點咖啡部的成員殷志源和宋閔浩還特意考了咖啡師資格證。
第二季《姜食堂》還有了主題曲《摸摸摸摸》,由宋閔浩與P.O製作。
作為零廚藝技能的團隊,想把一個小餐館經營得有聲有色,保證菜品的可口程度和穩定輸出是必要條件。
於是,毫無意外地,白老師登場!
▲白鍾元是韓國著名廚師,有十幾檔料理(美食)節目
白鍾元可謂是《姜食堂》的幕後功臣,不僅幫忙定菜單、分配人員,每次還準備厚厚的一本菜譜,詳細寫明料理步驟,手把手地教成員們做菜,真的很用心了。
第二季的定位是小食店,菜單如下:辣炒年糕+四季炸物、炸醬炒年糕、粗湯麵、餅乾紅豆冰。
▲第二季招牌菜:四季炸物和辣炒年糕
菜單雖然看起來樸素,但製作過程絕不簡單。
一碗簡單的湯麵,首先高湯就要熬製兩小時,和面則要一次性和30人分量的麵粉,先手揉7分鐘,再用腳將麵團踩均勻,大概要踩20分鐘。
▲虎東壽根甜甜蜜蜜踩麵團
四季炸物的準備工作也非常繁瑣,需要將五種蔬菜分別削皮、切碎,沾上麵粉擺好形狀,油炸至金黃酥脆。
餅乾紅豆冰則需要用擀麵棍敲打麵團,瞬間想起上一季被炸豬排支配的恐懼。
▲魔鬼般的啪啪啪聲音再度響起
成員們作為料理新手,將自己負責的菜式反覆練習再練習,調節鹹淡、控制火候,絲毫不敢鬆懈。
這就是韓式經營類綜藝的最大優點:敬業。
無論是國民MC,還是流量愛豆,在《姜食堂》裡都一視同仁,做著沒有差異的廚房勞動,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著。
不僅時刻擔心顧客對菜品滿不滿意,即使多一碗麵,也捨不得自己吃,希望多賣一碗也好。
畢竟,外面可是有排隊排了一整天的一萬名食客啊。
▲一位b站朋友的現身說法
02
也許你會問,這不就是一檔經營類慢綜藝嗎?笑點在哪?
其實,《姜食堂》並不走治癒路線。它最大的亮點,不在於餐廳經營得有多好,或者食物有多好吃,而是在於成員們之間極佳的化學作用。
但你在大笑的過程中,莫名就得到了治癒。
六位成員每個人都有梗,尤其是《姜食堂》的兩位靈魂人物:姜虎東和李壽根。兩人合作多年,默契順手拈來。
有這兩個人在,就是綜藝收視率的保證。
而第二季第一集,主題就是:姜虎東受難記(feat.李壽根)。
姜虎東,著名的前摔跤選手,轉業綜藝主持人。由於塊頭大,看起來可怕,早年(據說)脾氣暴躁,出現過不少「姜虎東受害者」。
最近幾年,姜虎東綜藝風格越來越親和,在《姜食堂》裡的口頭禪是:不要吵架,要幸福,要體貼和尊重。
▲虎東東竟然有媽粉,咱也不敢信,咱也不敢問
軟萌的姜老闆於是成了團欺,本來想使喚壽根去洗大蔥的,卻被壽根回懟:「在我洗的期間你要做什麼?」
姜老闆心裡一驚,只好乖乖地自己洗大蔥。
切蔥切得慢,也被壽根懟:「看得我都鬱悶了,怕不是要切一整天,慢吞吞的要把我給急死。」
這還是前戲,姜老闆的受難記還在後頭。
虎東第一難:粗湯麵成贈品。
前面也提到了,姜虎東負責做的粗湯麵製作方法特別繁瑣,但因為菜碼比較簡單,只有油豆腐、大蔥、茼蒿和紫菜,所以顯得特別樸素。
於是,殷志源開玩笑:不如將粗湯麵用小碗裝,直接贈送給食客算了。
李壽根也很有眼色地跟上,不斷地拿這件事逗虎東:可以吃的太多了,湯麵只能作為前菜……湯麵是沒有負擔的食物,所以贈送是最好的……
虎東因為自己立下了體貼和尊重的設定,不好違反,只好保持苦澀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虎東第二難:下水道堵塞。
虎東因為在水池子裡削甜菜,把下水道給堵住了。
發現此事的李壽根便來責難老闆:怎麼在水池子裡削皮?把下水道都塞住了啊,不知道洗碗是最重要的嗎?
之後只要虎東一接近水池子,就被揶揄:不能讓虎東洗碗,他會把下水道堵住的。
如此反覆幾次,委屈的姜老闆終於發脾氣,憤怒地大罵李壽根:이마(韓語:臭小子)。
▲罵完還是要說一句我愛你。
注意,這是真實的吵架哦。
但吵架歸吵架,從一些小細節你會發現兩人之間還是很有愛的。
壽根不僅經常關心和稱讚虎東,還貼心地給他餵飯,姜老闆要踩麵團,壽根也來當人肉支撐器。
▲踩麵團的四種姿勢
難怪李壽根有個外號:姜虎東情緒管理者。
認真地工作,也認真地吵架,所以《姜食堂》才顯得如此真實又可愛啊。
03
提到了《姜食堂》,又怎能不提《新西遊記》。
《新西遊記》是羅pd綜藝中特別隨性(隨便)的一檔旅遊節目,一共6季,曾經來過中國的西安、成都、桂林、廈門等地拍攝。有點像海外版的《兩天一夜》。
▲吉祥物神妙漢,真的不是小學生畫的簡筆畫嗎?
但無論去哪裡取景,羅pd的殺手鐧還是那幾樣,包括雷打不動的起床任務,以及在酒店房間裡玩問答遊戲。雖然是很簡單的綜藝模式,出來的效果卻極好。
而《姜食堂》的由來,一切都要從宋閔浩的食指說起。
在《新西遊記》第四季越南行中,節目組手工製作了一塊抽獎轉盤,成員需要做「大象鼻子」(自轉)15圈,再用手指戳轉盤抽取獎品。
獎品九成都是百潔布,也有一些如空氣淨化機、濟州島往返機票、龍珠(成員的收集目標)等正常獎品。
為了增加趣味性,羅pd還加上了蘭博基尼Aventador和保時捷911兩項大獎,所佔的面積大概就是一個手指印大小。
萬萬沒想到,宋閔浩憑藉極其發達的內耳前庭功能,轉了15圈之後,穩定且精準地一戳……
保時捷!
再一戳,蘭博基尼!
這操作看起來簡單,但實際很難。
另一成員殷志源在轉了15圈之後,根本連站都站不穩,節目組也在遊戲前做了好幾次試驗,基本無一成功。
▲別人轉完15圈已找不著北
但是,天賦異稟的宋閔浩做到了。
就在那一刻,韓綜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宋神指」誕生了,同時也是羅pd綜藝生涯最大的滑鐵盧。
要知道,兩輛豪車的售價加起來超過8億韓元。成員們開玩笑:換成CJ E&M(tvn所屬公司)的股票給我也行。
羅pd只好恭順地跪坐下來,向成員們道歉,並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比起錢,還是夢想更重要。
經過一番協商,雙方最終以5顆龍珠、兩檔綜藝節目(花樣青春Winner篇、姜食堂)成交。
▲《姜食堂》就此誕生
雖然看《姜食堂》的觀眾不一定看過《新西遊記》,但如果你沒看過後者,那麼毫無疑問會少很多樂趣。
所以說,《姜食堂》是有笑點門檻的。
你要是羅pd老粉,曾經看《新西遊記》系列笑出過眼淚,對各種梗爛熟於心,那麼《姜食堂》絕對能讓你笑到捶床。
如果你是新粉,那麼面對大量的老梗,你會感到隔閡。「抹茶皮膚李壽根」、「宋神指」等稱號,會讓你雲裡霧裡。
▲李壽根因為在《新西遊記》裡扮演比克,才有了「抹茶皮膚李壽根」的外號
無論是成員之間的默契,還是觀眾好感度的積累,都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而是延續於《新西遊記》(甚至是《兩天一夜》)的長久相處與配合。
也難怪有人質疑,《姜食堂》的評分是不是有點虛高?
但對於一直追羅pd綜藝的粉絲來說,打出五星的高分根本不需要猶豫。你可以說是一種盲目,但更多的是一種信任。
04
眾所周知,韓國綜藝節目相當發達,不僅種類繁多,質量普遍也高。而羅pd是少有的全能製作人,既能拍溫馨治癒的慢綜藝,也能拍爆笑的遊戲類綜藝。
《姜食堂》的廣受喜愛,除了要歸功於羅pd及他的製作團隊,6位出演者的獨特魅力也功不可沒。
姜虎東、李壽根、殷志源都是專業藝能人,綜藝界老油條,有著「只要出現在鏡頭前,就一定要搞笑」的職業素養。
▲連虎東都害怕的「舊瘋」殷志源
而安宰賢、宋閔浩和P.O雖然是演員和歌手出身,但本身也非常有梗。
《新西遊記》的起床任務和問答遊戲,才是安宰賢發光發亮的領域。各種不按常理的操作、異於常人的腦洞,讓他有了「新瘋」的外號。
▲安宰賢的爆笑誤答
而宋閔浩除了那載入史冊的「宋神指」之外,與好朋友P.O的互動也極其有趣。
在《新西遊記》第5、6季的問答遊戲中,P.O的憤怒顏藝搭配宋閔浩的一臉懵逼,絕對是經典場面。
▲請欣賞P.O的優秀顏藝
不拼不行。要知道在韓國,搞笑藝人的競爭十分激烈。
無論是演員還是愛豆,只要出演綜藝節目,就必會先接受一番綜藝培訓,包括如何做誇張的反應(大笑或驚訝)、如何拋梗接梗之類的。
就算是走高冷帥氣路線的明星,上了綜藝節目一樣要扮醜,更何況經過魔鬼一般的後期剪輯,不是諧星也能剪成諧星,人設分分鐘崩塌。
▲偶像包袱是什麼?我沒有。
連流量愛豆都如此拼,職業藝能人又怎能輸呢?
所以,搞笑藝人的身段普遍都放得極低,不計形象,各種無節操無下線。他們施展出渾身解數,只為搏觀眾一笑。
「搞笑」,是他們的最高信仰,也是他們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
▲「南韓梗王」李壽根
其實,韓國綜藝沒有什麼秘訣,不過是有著不容侵犯的敬業精神與娛樂精神。
要做到敬業,不難。但看韓國綜藝節目時,常常會被他們那種嘲笑一切、消解一切的娛樂精神擊中。
畢竟,沒有什麼東西是神聖到不能拿來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