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記者從威海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省政府於近日下發《關於<威海港總體規劃>(局部修訂)的批覆》,對威海港威海灣港區、南海港區總體規劃修訂進行了批覆,標誌著新形勢下威海灣港區和南海港區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據介紹,威海市將在「十四五」期間著力推動10個大項目建設,總投資約142億元,助力打造精品港區。
根據《規劃》,威海灣港區將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貨櫃、客滾、郵輪業務,著力打造公鐵水一體的多式聯運及航運高端服務產業,聚力成為功能完善、安全綠色、設施先進的精品港區;南海港區的發展重點則將以服務新區臨港產業為核心,大力拓展臨港及周邊地區貨源,重點培育散雜貨、液貨和LNG運輸,承接威海灣港區散雜貨功能轉移。
威海灣港區作為威海港的主要港區,是「環海發展」的重要節點。《規劃》將威海灣港區定位為威海市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航運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港區,同時明確威海灣港區今後將以客滾運輸、貨櫃運輸為主,並安排本地生產生活所需煤炭、成品油等運輸,條件具備時發展旅遊、物流、商貿、信息等現代服務功能,逐步將散貨運輸功能遷移。
南海港區作為威海港最具發展潛力的大型綜合性港區,是威海港的重點發展港區之一。《規劃》將南海港區定位為我市實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是實現港區功能調整、新舊動能轉換以及發展臨港產業、帶動地區經濟的重要資源和依託。在功能上,南海港區近期以雜貨、通用幹散貨、液體散雜貨等中轉運輸和促進區域內臨港工業開發為主,遠期逐步拓展大宗散貨、貨櫃、原油等運輸方式。
根據《規劃》對兩港區功能的重新定位,努力將港口打造成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總投資142億元的10個大項目建設。
其中,圍繞發展貨櫃項目,大力推動威海港威海灣港區二突堤工程及10萬噸航道工程;儘快完成威海港南海港區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工程及5萬噸級航道工程;積極推動南海港區LNG泊位和配套工程及威海港國際郵輪碼頭工程建設。
加快推動臨港產業發展方面,威海市將打造優勢明顯、集聚強勁的臨港產業帶。其中南海港區將重點做好南海LNG接收站項目前期準備,確保儘快啟動項目建設,並推進LNG綜合利用產業園區、東北亞LNG加注中心等一體化產業鏈項目的規劃建設。
與此同時,威海市還將繼續完善港區集疏運體系,擬採取優化關鍵節點、疏通道路擁堵點,增加新通道、挖潛與提升周邊道路運能,暢通微循環、協同提升幹路與支路道路運行效率,完善港區集疏運體系,提升集疏運能力。(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杜曉瑩/文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