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追蹤》肖大力的文革悲劇

2020-10-23 MAG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的曾可達,作為蔣經國的親信,對國民黨、國民政府和蔣經國忠心耿耿,但是他最終被蔣經國放棄了,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是他沒有正確領會蔣經國的意圖——他把梁經倫和方孟敖作為通共嫌疑人舉報了。

曾可達作為忠誠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反共有問題嗎?沒有,很合理,但是蔣經國不是這麼想的,這兩個人對蔣經國推行幣制改革有重要作用,在蔣經國看來,幣制改革才是第一位的,反共也得讓位,再加上誰都知道他倆是蔣經國的人,只要他倆對幣制改革有作用,別說只是嫌疑人,就算坐實了共產黨也不能抓,結果這倆人被自己的心腹舉報了,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肖大力作為派出所所長跑到學校解散紅衛兵有問題嗎?沒有,維護社會秩序,很合理,但是他只想到了社會秩序卻沒有正確領會這場「嚴肅政治運動」的精神——砸爛官僚主義。

可能肖大力並沒有感受到官僚主義吧,畢竟劇中文革前的劇情裡對這方面幾乎沒有涉及,只有一個蘇大姐稍稍沾點邊兒,還是通過馮靜波之口表達的:「她不尊重人」。「不尊重人」這個評價很曖昧,肖大力也經常不尊重他,但是這兩個「不尊重」並不一樣,肖大力是因為對敵特的厭惡,蘇大姐是因為對小老百姓的輕視。肖大力被打倒了,蘇大姐也被打倒了,但是劇中的重點畢竟還是肖大力。

不少影視劇或明或暗地涉及到文革,但是套路基本一樣:戰爭年代的英雄,解放後兩袖清風、兢兢業業地工作,然後在文革中被打倒。不能否認,這種現象必然是有的,但是為什麼總講這些好幹部被打倒,怎麼就不講講那些迅速官僚化的官老爺們被打倒的事呢?

劇中有一點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劇作者是有意還是無意,劇中反映出的文革期間的社會秩序一直都是良好的,即使公檢法被砸爛了,社會還是有序地運轉,受批鬥的基本都是幹部圈子,小老百姓還是該咋活咋活。有些人在這裡這可能會有一條推論:那我們都別當領導,別當教授,不要進步啦。其實進步和當領導可以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在現行社會條件下,二者緊密相連。

最後,是肖大力沒有人情味兒的問題。我也覺得這個角色塑造中缺少人情味兒,我所說的人情味兒不是拉關係走門子——實際上,劇中的肖大力也在給自己老婆跑工作,幫別人張羅事情——而是缺少共情。例如柳葉眉哭著跟他說想強娶自己的人是個糟老頭子的時候,肖大力表現出的只是因自己說話不合適而產生的尷尬,這就太冷漠了,如果能加入憤怒等情感的表現,那麼這個角色的人情味兒也就有了。

相關焦點

  • 《無悔追蹤》荒唐的時代悲劇的人生
    拉養車的李三被發配到門頭溝挖煤去了,實際上煤也沒挖成,好長時間沒人管,公社食堂改造,餓死了老羅的前妻和孩子,餓死了大眉子的父母,還不讓說;再接著,號召大家提意見,然後反右派;反胡風集團批鬥抓捕董老師;抄四舊,拆趙家門樓子,反對地富反壞右,批鬥金趙氏和大眉子,批鬥楊煥章,要人家的金尿壺,搜刮來的財產被張嬸私藏私分了;大煉鋼鐵,砸鍋賣鐵,除四害,抓麻雀蒼蠅;然後到了大躍進,畝產萬斤,給莊稼注射葡萄糖;然後工作組指導文革
  • 好劇大回放——《無悔追蹤》
    (點擊本文底部 閱讀原文 可以在線收看這部20集電視劇)《無悔追蹤》是1995年出品,由王志文、劉佩琦、孔琳,李冰冰主演的20集電視連續劇。主要講述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的故事。《無悔追蹤》是一部非常割裂的電視劇,一方面看過的人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喜歡的人生生不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部在中國電視史上無可爭議不能抹殺的電視劇。四十年追蹤,四十年艱辛,無怨無悔;半輩子潛伏,半輩子改造,終變新人。
  • 《無悔追蹤》四十年一場夢
    《無悔追蹤》可能是我近兩年看過的最喜歡的電視劇。已經習慣了我喜歡的演員老演些只能看精華版或者拿著抹布遮某些角色的劇,習慣了把劇當素材看,一邊看一邊想怎麼改編之。結果遇到了這部劇。這戲的好不用我多說,人物眾多的群像,個個豐滿。沒有誰是完美也沒有誰是極惡,卻生生地讓人自己生出愛恨來。
  • 《無悔追蹤》人生的酒盞
    《無悔追蹤》首播於十年前,前不久解禁之後才得重見——當權者的審美格調真是令人扼腕。初看的時候還小,只記得劇情抓人,如今重看卻回味不盡。網上看來此劇資料寥寥,有些人評價這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個人看來並不為過。    這樣的故事模式並不少見,兩位男主角一個兵一個賊,片頭裡各佔一半畫面相視,由青絲漸變到白頭。
  • 安利|我心中的國產神劇NO.1《無悔追蹤》
    片名:無悔追蹤導演:尹力集數:20集時間:1995年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是尹力執導的年代劇,由王志文、
  • 《無悔追蹤》17年寫的了,搬上來聊作記錄
    看完《無悔》之後感慨萬千,又生出看完一部寫一篇觀後感的想法兒,打算最後整理一下兒,既是一個記錄,往後有機會還可以和同好們交流交流。看《無悔》時,總有種做任務般的煎熬感,大概前期的劇情還是平淡了一些,且敘事過於緊湊以致突兀,因此我看的拖拖拉拉的也不甚感興趣,甚至看到十多集的時候中間停下了,隔了好久才想起來繼續看下去,最後因為到了高潮部分加之時間充裕,才一口氣看完。
  • 目前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少有人看過
    一些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過了很多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再刷一遍,比如這部高評分的諜戰劇,豆瓣評分9.3,這部劇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人在大時代面前的無奈
    一口氣看完了,好壓抑,簡直就是一部荒誕主義的歷史,這段黑暗歷史,電影有霸王別姬,小說有蛙,電視劇有無悔追蹤。都是經典。 人性,永遠說不清楚。 只是不知道當年那些隨意批鬥他人,無限上綱上線的人後來有沒有悔恨 醒悟。 那一代人被時代湮沒,被貼上時代的標籤,而我們這一代又會是什麼標籤呢?是網際網路? 最喜歡的人物,是那個金趙氏和李三老婆。
  • 王志文劉佩琦李冰冰的《無悔追蹤》,當時最好的諜戰劇,沒有之一
    這是一部最不像諜戰的諜戰劇,特務紮根於群眾當中,將諜戰埋藏在日常生活,沒有表面上的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卻又步步驚心、扣人心弦,臺詞沒有一句廢話,鏡頭沒有一個多餘,堪稱當時電視劇的巔峰之作,這就是《無悔追蹤》。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有一部諜戰劇,它在豆瓣評分上至今未被同類型電視劇超越,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有諜戰劇迷評價說,《無悔追蹤一言蔽之,《無悔追蹤一輩子一直敵對的馮靜波與肖大力,在大半個人生之中無悔追蹤,這其實是榮辱與共,這個「共」字,也屬於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
  • 《無悔追蹤》優秀的人,有無法阻擋的魅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無悔追蹤》是一部以諜戰貫穿始終的年代劇,開始的時候以為是諜戰劇,看著看著就會忘記諜戰,年代感太強了!印象中還沒有哪一部電視劇能把1949年到1988年那個年代拍的如此完整和寫實。兩位優秀的男主角,有一種無法阻擋的魅力。
  • 《無悔追蹤》當王志文遇上劉佩琦,一部諜戰劇,帶你讀懂那些年的中國……
    這場較量,正是電視劇《無悔追蹤》故事的主線,而兩位處於巔峰期的主演王志文(飾演馮靜波)、劉佩琦(飾演肖大力)更是讓這部精彩的劇本綻放出最絢爛的光芒。馮靜波、肖大力,以及土唐刀胡同的各色人等:車夫、學徒、剃頭匠、磨刀師傅、家庭主婦……他們都是這座城市裡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然而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卻又折射出這個國家歷史的變遷。伴隨著開國大典的氣勢磅礴,小小的土唐刀胡同也一片火熱,放眼望去,一切都是日新月異。
  • 評分最高的諜戰劇,《無悔追蹤》難以被超越,卻很少有年輕人看過
    有一部諜戰劇,它在豆瓣評分上至今未被同類型電視劇超越,得分為9.3分,該劇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我所看過的最佳電視劇
    機緣巧合,接觸到了《無悔追蹤》,短篇小說原著張策,很快就看完。小說比起電視劇來還是略顯單薄,電視劇的豐滿得感謝編劇史建全,感謝導演尹力(雲水謠),感謝王志文劉佩琦李冰冰何冰諸位演員,感謝九十年代的驚豔。一直以來,對電影,電視劇很是挑剔,尤其是後者,跨度一般更大,意味著完全看下來需要花費時間也更多。
  • 潛伏特務、敵暗我明,王志文劉佩琦步步驚心的諜戰《無悔追蹤》
    這是一部最不像諜戰的諜戰劇,特務紮根於群眾當中,將諜戰埋藏在日常生活,沒有表面上的刀光劍影、風聲鶴唳,卻又步步驚心、扣人心弦,臺詞沒有一句廢話,鏡頭沒有一個多餘,堪稱當時電視劇的巔峰之作,這就是《無悔追蹤》。
  • 無悔追蹤
    傲視天下無悔追蹤無悔追蹤,滿屏時時處處都在擰巴著,糾結著,堅持著,執念著太太太經典的一部電視劇了
  • 《無悔追蹤》劉佩琦、王志文…… 老戲骨年輕時候的樣子
    《無悔追蹤》這部電視劇首播時間是95年,當年也是轟動一時的,不過因為年代久遠,漸漸被人們遺忘,主演劉佩琦、王志文、孔琳、嶽秀清、李丁、何冰、李冰冰、娟子……在今天看來這些演員都是老戲骨級別的了這部劇講述的是從1949年至1988年,劉佩琦老師飾演的警察肖大力
  • 《無悔追蹤》他的局限
    劇確實極好,可是肖大力這個人物讓人喜歡不起來。大概在16集左右,他說他一輩子堅持追蹤一個人,時刻掛在心裡,絕不放棄,否則對人民沒法交代。這話說得太假。劇中50年代有多少人民被小罪大判,受到並不公正的待遇,肖大力沒有為人民伸張正義,也沒覺得無法對人民交代。60年代多少人民被無辜攻擊、批鬥,肖大力沒有為人民維護公義,也沒有掛在心裡。
  • 《無悔追蹤》編劇揭秘當年創作始末
    近幾年,關於《無悔追蹤》的文學評論還在繼續,有人稱讚這部小說是「警察生命美學的詩性敘事」。提及這些評論,張策笑言:「其實我寫完一部作品後,別人如何評價,我並不是很在意……」  在張策看來,文學創作是一個永遠不能停歇的思考過程,而在當年,《無悔追蹤》起到「校準了創作思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