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企業明冠新材

2020-12-24 享迎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明冠新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

太陽能電池背板,是一種位於太陽能電池組件背面的封裝材料,憑藉其優異的耐高低溫、耐紫外線輻照、耐環境老化和水汽阻隔、電氣絕緣等獨特性能,用於在戶外環境下保護太陽能電池組件抵抗光、溼、熱等環境因素對EVA 膠膜、電池片等材料的侵蝕,起耐候絕緣保護作用。公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背板由氟膜或耐候PET 膜、聚烯烴類薄膜與PET 基膜通過膠粘劑複合形成。

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掌握了一系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複合膜材料類產品的配方及生產工藝,並以此為依託陸續開發了鋰離子電池用鋁塑膜、特種防護膜、POE 膠膜等產品,將相關技術拓展至多個應用領域。報告期內,公司的鋁塑膜、特種防護膜、POE 膠膜等產品已實現了批量生產及銷售,並隨著對上述新產品研發及生產的持續投入,上述新產品及其業務將有望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太陽能背板主要用於太陽能電池組件背面的封裝,主要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主要分為晶矽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其中晶矽太陽能電池應用最為廣泛。晶矽太陽能電池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材料為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片經過串聯後通過太陽能電池背板、邊框等封裝保護形成太陽能電池組件,再配以控制器、安裝系統支架等部件,形成光伏發電裝置

光伏發電產業鏈:上遊原材料行業,包括生產電池片的矽料、矽棒等,生產背板用的氟膜、PET 基膜和聚烯烴類薄膜等;中遊包括玻璃、電池片、邊框、背板、焊帶、EVA 膠膜、接線盒以及由其組合而成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安裝系統支架、逆變器等;下遊為應用系統環節。

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業為光伏發電行業的子行業,是光伏發電產業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光伏發電產業鏈中處於中遊,其上遊為氟膜、PET基膜和聚烯烴類薄膜等原材料供應產業,下遊為太陽能電池組件產業。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業的發展依賴於光伏發電產業整體的發展狀況。

21 世紀初以來,在德國、西班牙開展上網電價補貼(Feed-in Tariff)政策的帶動下,歐洲太陽能光伏應用得到快速發展。2011年以後,中國、日本、美國在太陽能光伏應用領域開始發力,成為了驅動全球光伏應用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7 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全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98GW,同比增長28.95%,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已經超過402.5GW,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傳統市場,如美國、日本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0.6GW 和7GW,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同時,新興市場也在不斷湧現,光伏應用在亞洲、拉丁美洲進一步擴大,如印度和巴西2017 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約為9.1GW 和0.9GW。2018 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再次達到100GW 左右的水平。由於中國光伏市場出現了一定下降,由2017 年的53GW 左右下降到2018 年的45GW左右,但中國之外的其他市場由2017 年的48.6GW 增長到2018 年的54.9GW,增長幅度超過17%,高於2017 年的15%。2018 年全球光伏市場由2017 年的98.9GW 增長到100GW 左右,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00GW,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經過一年的鞏固,2019 年度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14.9GW,累計裝機容量到達627GW。中國光伏市場連續兩年收縮,由2017 年的53GW 左右下降到2018 年的43.4GW,再到2019 年的30.1GW。然而,中國的累計裝機容量204.7GW 依舊領先全球,佔據全球總裝機容量約1/3。中國之外,全球總裝機容量由2018 年的58.8GW,增長到2019 年的84.9GW,接近44%的年增長。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 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GW,到2050 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光伏行業發展潛力較大。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與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於2020 年3 月發布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 年版)》,預測情況如下:光伏發電在很多國家已成為清潔、低碳、同時具有價格優勢的能源形式。不僅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區,在中東、南美等地區國家也快速興起。2019 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市場達到120GW,創歷史新高。樂觀情形下,預計2020 年、2021年、2022 年、2023 年和2025 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140GW、155GW、165GW、175GW 和200GW。

按照每GW 安裝量對太陽能電池背板的需求量為530 萬平方米進行估算同時考慮雙面組件對市場影響,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和2025 年對應的太陽能電池背板需求量分別為5.72 億平方米、5.85 億平方米、5.89 億平方米、6.19 億平方米和7.01 億平方米,太陽能電池背板市場整體前景良好。

2010 年後,在歐洲經歷光伏產業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2017 年,我國光伏新增併網裝機量達到53GW,同比增長超過50%,累計併網裝機量高達130.25GW,位居全球首位。2019 年,受政策影響,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下滑至30.10GW,同比下降32%,累計光伏裝機併網容量超過204.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十四五」期間,隨著應用市場多樣化以及電力市場化交易、「隔牆售電」的開展,新增光伏裝機將穩步上升。

目前,國內光伏背板生產企業的市場格局已逐漸清晰,形成以本公司、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性的太陽能背板生產企業。

一、國內知名太陽能電池背板生產企業

明冠新材成立於2007年,光伏背板膜起家;2010年鋁塑膜業務開始立項;2013年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鋁塑膜實現量產;2020年科創板上市。

二、業務分析

2016-2019年,營業收入由4.01億元增長至9.46億元,複合增長率33.12%,19年同比增長9.11%,2020Q3實現營收同比下降11.03%至6.11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26億元增長至1.05億元,複合增長率59.25%,19年同比增長19.32%,2020Q3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63%至0.7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由0.23億元增長至0.81億元,複合增長率52.14%,19年同比增長2.53%,2020Q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73%至0.60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由-0.22億元增長至1.40億元,19年同比增長185.71%,2020Q3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2.17%至0.32億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太陽能電池背板實現營收8.84億元,佔比94.11%;鋁塑膜實現營收1880.78萬元,佔比2.00%;防護膜實現營收3213.41萬元,佔比3.42%;POE膜實現營收436.69萬元,佔比0.47%。

2019年前五大客戶實現營收5.30億元,佔比56.08%,其中第一大客戶隆基股份實現營收2.29億元,佔比24.16%。

三、核心指標

2016-2019年,毛利率由23.7%下降至18年低點20.96%,19年提高至24.46%;期間費用率17年上漲至高點9.02%,18年下降至低點5.34%,19年上漲至6.45,其中銷售費用率17年上漲至高點4.6%,18年下降至低點2.96%,19年上漲至3.63%,管理費用率由4.15%下降至18年低點2.05%,19年上漲至2.64%,財務費用率17年上漲至高點1.92%,隨後逐年下降至0.18%;利潤率17年下淨值低點6.26%,隨後逐年提高至11.09%,加權ROE由6.35%提高至18年高點,19年略微回落至17.64%。

四、杜邦分析

淨資產收益率=利潤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由圖和數據可知,17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的提高,18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至高點主要是由於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共振提高所致,19年淨資產收益率略微回落是由於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出現回落。

五、研發支出

2017-2020H1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074.84 萬元、3,351.19 萬元、3,732.30 萬元和1,303.89 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49%、3.87%、3.95%和3.82%。公司重視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加大了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總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看點:

光伏背板隨著光伏行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的鋁塑膜、特種防護膜、POE 膠膜等新產品及其業務將有望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相關焦點

  • 明冠新材:全球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優勢企業
    作為全球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的優勢企業之一,明冠新材(688560.SH)於今日首次公開發行A股上市。明冠新材以「專注新材料,創造綠色美好生活」為使命,有15年多功能複合材料的研發及製造基礎,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注新能源及建材交通領域先進新型材料研發和製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明冠新材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光伏背板「新星」全新啟航
    目前,國內光伏背板生產企業的市場格局已逐漸清晰,形成以明冠新材、中來股份(300393.SZ)、賽伍技術(603212.SH)、樂凱膠片(600135.SH)、福斯特(603806.SH)、回天新材(300041.SZ)等為代表性的太陽能背板生產企業。
  • 明冠新材登陸科創板:聚焦太陽能、鋰電池上遊材料 首日大漲109.70%
    明冠新材目前產品涵蓋太陽能電池背板、鋁塑膜等類別,二者分別為太陽能電池和軟包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在太陽能電池背板這一公司現有主營產品上,明冠新材將在光伏發電裝機持續增長的趨勢下取得相應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鋰電池產業鏈國產替代的趨勢下,明冠新材旗下質量穩定、性能優秀、性價比高的鋁塑膜,將有望獲得較大的成長空間。
  • 明冠新材將於12月24日正式登陸A股 太陽能背板有望加速國產替代化
    12月23日,明冠新材發布公告,公司股票將於12月2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這是繼賽伍技術後又一家太陽能背板龍頭企業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明冠新材的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
  • 明冠新材科創板上市首日大漲109.70% 持續研發加碼鋁塑膜國產替代...
    明冠新材成立於2007年11月30日,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電池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招股書顯示,明冠新材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銷售收入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90%以上。
  • 我市第八家、宜春經開區首家上市公司明冠新材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
    12月24日,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我市第八家、宜春經開區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股票簡稱「明冠新材」,股票代碼688560,發行價格為15.87元/股,本次上市流通股本3339.2613萬股。
  • 全國粘膠劑生產龍頭企業,太陽能背板材料持續供不應求,成倍放量
    回天新材:太陽能背板材料持續供不應求,膠粘劑在鋰電領域成倍放量。公司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粘膠劑生產企業,擁有高性能有機矽膠、聚氨酯膠、丙烯酸酯膠、厭氧膠、環氧樹脂膠等多種品類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及維修、通信電子、家電、LED、軌道交通、新能源、工程機械、軟包裝、高端建築等領域。此外,公司積極開拓太陽能電池背膜業務,實現了關鍵原材料PVDF膜材料的進口替代。
  • 明冠新材料IPO: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單一產品 募資4億投資三項目
    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  據明冠新材招股書顯示,本次擬發行不超過4102.2萬股,募集資金4.1億元,主要用於年產3000萬平方米太陽能電池背板擴建項目、年產1000萬平方米鋰電池鋁塑膜擴建項目、江西省光電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擴建項目
  • 透明背板替代光伏玻璃?組件廠商正在著手測試
    面對光伏玻璃的短缺,透明背板能否趁機搶佔市場份額受到廣泛關注。中來股份稱,透明背板的價格相較於玻璃有更大優勢,市場價值逐步凸顯,公司將透明網格背板作為研發重點。此外,旗濱集團、回天新材在透明背板上也有新的動作。
  • 臺虹去年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背板出貨約4GW
    歷年的第1季為軟板業的淡季,但今年首季的太陽能產業則呈現出復甦的走勢,臺虹科技累計2014年1-2月營收15.36億元,較2013年同期成長11.5%。     值得注意的是,臺虹科技在2月的營收6.74億元之中,太陽能產品業務營收3.86億元,大幅超越了電子材料部門的2.68億元,同時,2月的太陽能產品業務營收3.86億元也較去年同月大幅成長24.8%。
  • 多家透明背板大幅擴產,迎接組件強勢增長期到來
    這一時刻,透明背板的頻頻亮相,讓組件材料市場呈現了新風向。根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7月~10月,國內企業對電池和組件的擴產就高達220GW。杜邦公司推出創新型背板材料Tedlar®透明薄膜,中來股份與其合作生產的相關透明背板,以及中來自身在今年8月推出的Hauberk技術透明背板都是很好的例證。其中,中來的新品Hauberk具備兩倍於白色背板的耐紫外能力,透光率超過93%,讓透明背板成為雙面組件輕便又可靠的「透明鎧甲」。
  • 臺虹與杜邦——雙雄艱難的含氟背板推廣之路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臺系企業的工廠總有一種特質:死板、謹小慎微,但卻總讓人莫名的安心。如果你在崑山或蘇州的工廠看到一個企業門口掛著「安全生產xx日」的牌子,廠區道路用黃線嚴格限定了行走路線,那麼這個工廠十有八九是臺資企業。臺虹如此,茂迪如此。不止一次有朋友抱怨過臺灣企業在價格上錙銖必較,連他們自己都承認自己的產品價格就是高。
  • 國內改性塑料企業在5G材料布局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國內改性塑料企業在5G領域的布局。一、沃特股份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2001年,專業從事特種高分子材料、環保工程塑料的研發、生產。除此之外,PTFE是5G基站頻用高頻PCB的關鍵填充材料,沃特通過收購德清科賽51%股權布局PTFE,是國內唯一可供高頻PCB用PTFE的企業。德清科賽是業內先的含氟高分子材料企業,高頻設備用薄膜已形成量產。
  • 豪美新材:我國鋁型材行業領軍企業
    來源:紅刊財經豪美新材是我國專業從事鋁合金型材和系統門窗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及創新,相關核心技術儲備豐富,主營業務創收能力較強,客戶群體廣泛且優質。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及市場拓展,公司已發展成為我國鋁型材行業的領軍企業。
  • 公司調研|樂凱膠片光伏背板產銷兩旺 疫情緩解後繼續拓展海外市場
    該負責人表示,雖然光伏背板行業集中度較高,行業前十企業市場佔有率80-90%,但光伏背板的市場競爭激烈,下遊光伏組件廠商公開招投標,產品市場價格透明且仍在下滑,這跟光伏平價上網的行業整體要求有關,因此將壓縮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毛利率,光伏背板也不例外,各家光伏背板廠家都在比拼技術和成本。
  • 更薄的矽晶片可以製造更便宜的太陽能電池
    今天的矽光伏電池,這些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是由160微米厚的矽晶片,但通過改進處理方法,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刮到100微米,最終僅為40微米或更少,這將只需要儘可能多的矽對於一個給定的四分之一大小的面板。 他們說,這不僅可以降低單個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這可以使太陽能電池板的製造能力迅速擴大。
  • 播報:臺灣三大電信運營商大舉進軍太陽能;邁為籤訂HJT太陽能電池等...
    中華電信則表示,公司7年前已投入太陽能領域,目前對外累計建設470多座太陽能發電廠,包括臺電彰濱100MW地面型案場、臺電馬鞍山水面型電廠及正新橡膠、大江生醫、彰源企業等企業,總發電量超過280MW。對內也提升綠色能源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