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官與西方星座

2021-01-12 小獅Lion

說起星座,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所屬的星座了,而且可能大家對自己所屬的星座也頗有研究,而提到中國的星官,可能大多數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最多也就知道北鬥七星指引方向啥的。

現代人普遍認為西方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繁榮於古希臘,完善於古羅馬。古代巴比倫人將天空分為許多區域,並根據恆星位置和形狀提出星座。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已提出30個星座。古希臘天文學家對巴比倫的星座進行了補充和發展,編制出了古希臘星座表。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託勒密綜合了當時的天文成就,編制了48個星座。並用假象的線條將星座內的主要亮星連起來,把它們想像成動物或人物的形象,結合神話故事給它們起出適當的名字,這就是星座名稱的由來。希臘神話故事中的48個星座大都居於北方天空和赤道南北,與現在的88星座已經非常接近了。此時十二黃道星座與現在的黃道星座完全一致。

而中國星官二十八宿的體系目前文獻所知可以追溯到商周初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二十八宿在我國民間流傳甚廣,漢代天文學家曾形容為:「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踞於右,朱雀奮飛於前,靈龜圈首於後」。實際上這描述了我國中原地區初春季節黃昏不久後的天象。

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區,稱作四象,以動物命名之:

東方蒼龍: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七宿。

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等七宿。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等七宿。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張、翼、軫等七宿。

二十八宿除了作為描述季節的天象,古人更多地會認為地上萬物和天上星辰都是有密切聯繫的。張衡說「星也者,體生於地,精成於天」也代表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這種思想並非給星官取個名字那麼簡單,他在星佔中的主要作用是建立起了星官和人間事物的聯繫。

當天上某個星出現異常時,地上某個與他對應的事物也將受到影響,這樣就達到了通過窺探星空的變化,得知人間吉兇禍福的目的,如帝星收到衝撞,那麼人間的帝王可能有性命之憂,象徵農桑的星官明亮,則是五穀豐登的好兆頭。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點國學:西方十二星座,中國二十八星宿,兩個一樣嗎
    在西方星系學上,有黃道十二宮的說法。將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均分,代表著宇宙方位。依次為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每個星座都被賦予了不同的先天性格及天賦,按照月份衍生到人類性格,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星座相學。
  • 一星一世界:古今中外話星座
    三垣二十八宿「三垣二十八宿」是天體星空體系的名稱,等同於現代的天文學星座。中國古代為了觀測天象,把天空中的恆星分為幾個組,每組起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總稱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星數量大小不均等,大到幾十個小到一個。星官所佔的區域範圍也不盡相同,在眾多的星官中有31個佔比較重要的地位,就是三垣二十八宿。確認三垣二十八宿發展成中國古代的星空劃分體系的是唐朝。三垣是北天極周圍的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3個區域。紫微垣:相當於現代天文星座拱極星區的大熊、小熊、仙王、仙后等。
  •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
    組成各星座的每顆星星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呢?不屬於十二星座的星星有哪些?星星的稱呼為何是中西混合的?(例如織女星是中國名稱,但西洋名為天琴座α星)為什麼西洋佔星術只管十二星座,卻忽視其他七十六個星座呢?其實在古代,因為星星可以標定出方位與季節,所以觀察星象對於"以農立國"的古文明是很重要的,於是各個古文明幾乎都會把比較亮的星星加以命名,以便觀察與追蹤。
  • 你知道西方的12星座怎麼對應中國十二生肖?
    現在年輕人談論的更多的是星座而不是黃道十二宮。事實上年輕人提到的星座是西方的,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星座,但他們更多地體現在十二生肖上,即十二生肖。鄭博士曾經出版過一本叫《中國12生肖全解》的書,這本書首先以英文版的形式出版,然後被翻譯成中文版、法語和其他語言。在這本書中,鄭博士曾經描述過西方的12星座如何對應於中國黃道帶。
  • 北鬥巡星會 | 每周星座故事(一):北鬥居然是這麼來的
    大熊座的面積約1280平方度(整個天球為41253平方度),是全天面積排名第三的星座(第一是長蛇座,第二是室女座)。北鬥七星是其成員,代表大熊座的尾巴。大熊座中有許多著名的深空天體,例如M81、M82這兩個正在相食的星系。
  • 揭秘 中國古代將軍墓出土西方「星座」戒指!
    考古發現戒指並不足以為奇,有趣的是這枚戒指源自北齊大將徐顯秀,刻紋卻與西方星座有關。實在是讓小C驚異不已。是穿越?是誤會?還是……考古證實,這枚戒指鑲嵌的藍寶石上所鐫刻的花紋,是古希臘神話中半人半神、英勇非凡的赫拉克勒斯。他因完成了12項被譽為「不可能完成」的偉績而受到眾神認同,死後靈魂升入天界,被招為神並成為了星座,也就是「武仙座「。
  • 雜談 | 中國古代的星空文化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金牛座、天蠍座這些來自西方佔卜的十二宮星座,熟悉天文的人也會知道獵戶座、大犬座這些著名星座。它們命名的由來,大多數都是來自於西方的神話。人類先祖的神話給深邃的天空更抹上一層薄霧,天文因此變得更加迷人和神秘。可當我們想知道具體星座的某顆星星名字時,卻發現參宿、心宿、老人等等這些名字與星座根本沒有直接聯繫,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古代星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劃分
    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星官中,有31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星空劃分體系,類似現代天文學中的星。
  • 西方關於麒麟座的傳說
    麒麟,是中國民眾生活中永遠的吉祥物。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井居四靈之首位。
  • 星座真的準確嗎?中國的星座性格刻板印象與歧視
    十二星座的性格屬性從何而來呢?這些性格屬性有事實依據嗎?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陸冠南教授等研究者,在心理學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通過9項研究,探究了西方星座在中國的流行、刻板印象與歧視的現象。研究發現,由於星座的性格屬性而造成的歧視在戀愛交友和招聘中真實存在。與此同時,研究通過20 多萬人的大樣本調查,發現星座的性格屬性並沒有事實依據,星座並不能預測人的性格。通過研究中國的星座文化,本研究巧妙地揭示了刻板印象即使沒有任何社會現實的基礎也可以形成,並影響社會現實。因此,本研究為刻板印象和歧視等領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理論貢獻。
  • 中國古代星宿
    漸漸的,各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對星空的認識。如今的我們似乎很習慣用西方的星座解讀生活,卻忽略了我們中華自己的智慧,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我們頭頂的星空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與探索。 中國古代的對星空的認識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個社會,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能在天上對應的找到,那裡有皇帝,有皇后,有軍隊,還有房屋、馬車……,在天上形成了一個與地面上類似的人間體系。
  • 解讀-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文曲星文曲星,是北鬥星中的第四顆,名稱天權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顆星,民間將魁星與文曲星等同含義看待。都是主宰天下文運的萬乘之尊。道家學派演易卦將天權星定名為文曲星,八宅學派將文曲星定性為水星。中國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運的星宿。大凡科考中榜位列一甲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民間都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歷史上被民間認定為文曲星下凡者有:比幹、包丞、許仙的兒子許仕林。
  • 星星傳說|仰望星空感受中國古老的星宿文化
    抬頭看星星,我們都知道有星座一說,星座運勢、星座護身符等延伸更是不勝枚舉,通過星座研究,打造星座大v,星座主題大號成為現今星座知識流通的一種載體,當然星座漫畫、動漫更是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行星的位置總離不開黃道附近,外國用黃道十二宮記錄,中國則用二十八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廣泛應用於古代天文、宗教、文學及星佔、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
  • 中國東方四大聖人,第一名在西方很有名,中國人卻不是很熟悉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這片偉大的土地上誕生了無數璀璨的文化之星。 這些人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及傳播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但是沒想到這些文化之星的一些思想竟然流傳到了歐洲等地,並受到西方學者的一致認同。
  • 西方佔星學中的四元素分類,跟中國的五行有關係嗎?
    我們知道在古代中國,古人常用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來描述世界萬事萬物的相生相剋與此消彼長,而在西方的星相學中,也使用了火、土、風、水四大元素來概述世界的組成。大家可以想像風是什麼樣子,一般是來的快、變化快、靈動、自由……風相三星座;天秤座,水瓶座,雙子座都屬生命力適中,陽性星座。本位星座天秤座,這個星座的風屬於春天的微風,撫面不寒,柔弱之風,溫暖的風,生命力適中。
  • 中國的星象學「二十八星宿」。你知道它和十二星座有什麼聯繫嗎?
    由於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對於自己的星座還是比較熟悉的。根據西方的星象學,他們將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的軌跡稱為黃道。而黃道所處的平面上正好每30度範圍內就有一個星座,一共十二個星座,因此,也被稱為黃道十二宮。在西方有好多人圍繞著這黃道十二宮進行佔卜之類的,因此,也就形成了星相佔卜學。
  • 簡直就是狐狸精轉世的三大星座女,讓男人念念不忘,朝思暮想
    星座,拉丁名是CONSTELLATION,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恆星的組合。
  • 當有人再跟你談12星座,我們來跟TA聊聊中國的3垣4象28宿1465顆星
    幸而天地間的精神通道尚未斷絕,只是需要在星佔學家的幫助下,人間帝王們方可究天人之際,知天人之意。夜空如此廣袤,星海如此浩瀚,既要觀天,便需對星空加以劃分,對星辰加以命名。古代星佔學家們以想像為線,將若干相近的星辰聯在一起,組成「星官」。每一星官又有專門的稱謂。星官不同於西方天文學中用來指稱一片有著劃定天界的「星座」,它是對一組恆星的稱呼,沒有明確的天界。
  • 十二星座與二十八星宿的來源你都知道嗎?
    古巴比倫人是觀測天空的行家,但他們很明顯不擅長觀察氣候,或者是因為兩河流域並不像中國這樣四季分明,於是他們沒有立四季的習慣,但他們的獨到之處就是觀察太陽運行的軌道很細心,自然也看得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部分的與太陽的關係,他們用更簡單的方式把這四大部分分別平均拆分成三小份,從而把整個黃道分成十二部分,分別用黃道附近的十二個星座來命名,這就是著名的黃道十二宮由來。
  • 全天亮星之夏季星空
    黃河石林的夏季大三角【天津四】所在星座:天鵝座星官:天津視星等:1.25亮度排名:19恆星分類:藍超巨星【織女一】所在星座:天琴座星官:織女視星等:0亮度排名:5恆星分類:白色主序星關鍵詞: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故事,國人都耳熟能詳了。織女,指天帝孫女,善織布的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