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實拍!新《蝙蝠俠》預告全片0個CG鏡頭,電影不會依賴特效

2020-08-30 銀河電影局

新《蝙蝠俠》的預告片的播出,給不少DC粉絲一個大大驚喜。

僅僅靠20%的拍攝完成度就可以剪出一支非常不錯的預告片,這是非常難得的,其中還不乏一些爆炸、飛車撞人的大場面鏡頭,但是這居然完全都是實拍的。

據新戈登警長的扮演者傑弗裡·賴特(Jeffrey Wright)介紹,這支令人驚訝的預告片裡從頭到尾都沒有使用CGI鏡頭,一個都沒有。這全都是導演馬特·裡維斯和攝像師的功勞,因此雖然他們還沒有完成拍攝,他就已經對最終成片非常期待了。

作為一部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最終的成片裡肯定還是會使用CG特效技術的,但是從這部預告片就可以一窺導演和攝像深厚的專業功底了。

「戈登警長」還介紹說,新《蝙蝠俠》中看到的哥譚市本身就將在一定程度上通過CGI技術進行擴充,以增加城市外觀和氛圍上的現代感,讓它感覺更像一個獨特而現實的美國城市。這樣影片可以更好地映射現實美國社會,探討一些現實中犯罪和腐敗的話題。

過去的15年裡,過度使用製造大場面的CGI技術已經成為科幻電影和動作片的一個普遍且備受詬病的問題。

新《蝙蝠俠》的這支預告片之所以能夠沒有使用CG技術就製作出來,正是因為導演在拍攝時就懂得合理地利用拍攝和剪輯上技巧,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這部不過分依賴特效技術的新《蝙蝠俠》,期待能是一個獨特的、令人難忘的版本。

相關焦點

  • 「特效」不只是CG!這些實拍「特效」腦洞不服不行
    電影《羅馬》特效製作前後而就在我們通過這些電影重新認識特效應用的時候,另外一些電影又用事實告訴我們,那些原以為是特效的鏡頭,也有可能是實拍!電影《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在經歷了數年的延期之後終於上映,這部電影獲得無數好評的原因之一,是導演喬治·米勒對實拍效果的高度依賴,而不是過多的CG。
  • 盤點諾蘭電影裡的實拍鏡頭:《信條》飛機撞大樓,不是特效
    著名導演諾蘭的好萊塢大片《信條》製作成本高達2.2億美元,在8月6日發布了IMAX版短預告中,寥寥幾句臺詞透露了本片逆轉時空的重大主題,也給觀眾帶來懸念。除此之外,這款預告也展現了該片諸多的商業元素,爆炸與追車戲碼高潮迭起,讓人腎上腺飆升。
  • 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飛船爆炸場景的製作
    Hello, 大家好,愛看電影,愛上創作,我是電影幕後君阿勇。喜歡看科幻題材電影的小夥伴一定對dc系列科幻片印象深刻。不管是超人系列還是蝙蝠俠系列,裡面都有很多超大型的科幻場景。其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各路英雄在進行戰鬥的時候,產生的爆炸和環境的破碎。這些場景往往都需要對整個環境進行三維替換,在後期製作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大量的三維和二維的工作流程。
  • 你看到《信條》的所有鏡頭都是實拍的
    「不用特效、堅持實拍」的風格,已經堅持貫徹10餘年了。 是什麼讓諾蘭導演一直堅持實拍呢?諾蘭導演也在多次採訪中表示,在大銀幕的放大下,觀眾是可以分辨出特效的真假的,「你必須試圖讓觀眾沉浸在你的電影之中,並且相信這就是現實。」
  • 《獅子王》國內票房破3億 全片僅一個實拍鏡頭再現史詩
    但據媒體報導,導演喬恩·費儒表示「真獅版」的稱呼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影片裡的一切都是CGI呈現,全片僅有一個鏡頭是實拍。《獅子王》2019的攝影導演Caleb Deschanel也將配合導演Favreau通過VR在電影中尋找合適的鏡頭,就像是在現實電影拍攝中的吊臂、無人機方式一樣,只不過這種方式是完全虛擬的,甚至根本不用真是的攝像機參與進來。
  • 諾蘭《信條》特效鏡頭比《小婦人》還少
    時光網訊據目前所知,《信條》將是一部非常「燒腦」的電影,涉及到量子力學、逆轉時空等,剪輯難度可想而知。《信條》中文正式預告「很高興能和拉梅首次合作。當她剛來的時候,我就和她開玩笑說,這可能對於任何一個剪輯師來說,都是最難剪輯的一部電影——我不確定她現在對此有沒有異議(笑)。
  • 官方證實《新蝙蝠俠》預告片中法瑞爾出現!不過是企鵝人早期形象
    儘管《新蝙蝠俠》這部電影的全片進度只拍攝了四分之一,但是上周末在DC FANDOME活動上給粉絲們發布的預告片中,粉絲們看到了很多驚喜。在這段兩分鐘的視頻當中,粉絲們首次看見了吉姆·戈登、謎語人和貓女。
  • 你以為的電影特效,其實都是實拍
    我們都知道,電影裡很多場面,都是用電腦特效做的。小到毛髮,大到機甲怪物。而作為觀眾,還真是會把那些實拍鏡頭,誤認為是特效呢~今天君君就給大家漲漲姿勢雖然殺傷力不會特別大,但也危險無比!劇組真是很拼了!最終成就了經典的失重走廊鏡頭。諾蘭,實拍狂魔!
  • 電影史 | 比CG特效更牛逼的電影特效竟然是它
    影片的主創蒙版繪景師Peter Ellenshaw和沃爾特·迪士尼一樣曾是迪士尼產業機器的一份子,為公司的所有實拍電影甚至主題公園的建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由Peter和他小小的繪景團隊(還包括繪景師Jim Fetherolf 和Deno Ganakes)擔綱特效的《歡樂滿人間》是一部夢幻之作。
  • 《信條》成本達2.05億美元,諾蘭這個實拍狂魔,是真不會省錢啊!
    【文/涼涼文娛】《信條》這種等級的電影一定會有大量的CGI電腦特效場面現在電影製作成本佔大頭的都是明星片酬和特效場景,據說電影整部特效鏡頭不超過300個,特效佔比少得可憐只是因為實拍比特效花錢,導演又是諾蘭這個實拍狂魔,對實景和細節的要求近乎完美,那這花費,就更大了!那《信條》中又有哪些實景是搭建的呢?
  • 乾貨 比CG特效更牛逼的電影特效竟然是它
    影片的主創蒙版繪景師Peter Ellenshaw和沃爾特·迪士尼一樣曾是迪士尼產業機器的一份子,為公司的所有實拍電影甚至主題公園的建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由Peter和他小小的繪景團隊(還包括繪景師Jim Fetherolf 和Deno Ganakes)擔綱特效的《歡樂滿人間》是一部夢幻之作。
  • 《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幕後大揭秘!
    劇組用無數的樂高積木堆起影片裡出現的微觀世界,豪華蝙蝠洞的布景有整整半英裡(約0.8公裡)長。哥譚鎮的布景佔地與六個半足球場的面積相當。 由於這部電影環境較暗,拍攝使用了很多背光,製作團隊需要一個鏡頭光暈的新解決方案。在上一部樂高大電影,鏡頭光暈以一種非常傳統的方式處理,要麼在合成中加入實拍素材,要麼依要求在具體的點上由CG生成。「對於樂高蝙蝠俠,我們很早就知道我們想要點更可擴展,更靈活的東西」合成總監Alex Fry說。
  • 電影《死侍》汽車激烈碰撞翻轉鏡頭是怎麼拍攝和製作的?
    Hello, 大家好,愛看電影,愛上創作,我是電影幕後君阿勇。 上一期為大家解析了實拍場景裡汽車爆炸的特效如何製作,並且在製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這一期給大家介紹汽車激烈碰撞爆炸的場景,實拍車戲如何與cg場景結合。 結合這一主題,我為大家找到了死侍經典的開場打鬥場景,裡面就包含死侍在車子裡面與人打鬥的時候汽車相互碰撞翻滾的戲份。
  • 那些你以為是CG特效的實拍短片
    實際上,像這樣通過實景拍攝,卻達到CG特效視覺般的短片,還有更多酷炫案例。為了捕捉到水滴落下過程的精細畫面,製作組設計了2500個開關,控制它們在2毫秒的時間內完成開關動作。每一幀畫面用閃光燈高速同步拍攝,共達20000多張照片,並精確到毫秒和微秒。
  • 關於新蝙蝠俠電影已知的一些消息,預告分析,及個人猜測
    蝙蝠俠電影的導演Matt Reeves,曾執導懸疑驚悚科幻片《科洛佛檔案》(2008年),以及《科洛佛10號》(2016年)《科洛佛悖論》(2018年)等電影的製片人。由他來執導新蝙蝠俠,懸疑的氣氛相信會是電影的調子之一。 2008.
  • 專訪周逸夫:《邪不壓正》,是超1200個特效鏡頭的特效寫實大片
    然而除了幾處較為明顯的「特效加成「,你很難找到太多視效的痕跡。但是,這部電影中有超過1200個特效鏡頭,這大大超出了外界的認知範疇。即便是好萊塢的頂級視效大片,它的特效鏡頭也只是2000個到2500個。而作為一部寫實國產片,卻有1200個特效鏡頭。這些鏡頭「隱藏」在哪?它的存在是否具有絕對的必要性?了解了這些,多多少少對寫實電影成本陡升有了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 拒絕特效,堅持實拍,西瓜視頻揭秘:這才是諾蘭拍過最好的電影
    提起導演諾蘭,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由他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系列電影,備受觀眾喜愛。從1998年的處女作《追隨》,到2018年斬獲三項奧斯卡獎項的《敦刻爾克》,諾蘭這二十年的時間拍出了十部佳作,其中有七部入圍豆瓣Top250榜單,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即將年過半百的諾蘭只要一直拍下去,那麼就能夠承包各大電影榜單。
  • 過度依賴特效,真的好嗎?|《獅子王》影評
    如果對電影有琢磨的觀眾,你會發現電影的許多分鏡頭都跟動畫版的《獅子王》一模一樣。整部電影看下來,也不太能感受到故事有什麼改動。當然,這些東西也都是意料之中。畢竟迪士尼是大廠,它拍電影,不需要像諾蘭這樣的天才導演。它只需要像喬恩費儒這樣執行力高的導演,因為本身他們的電影給導演自己發揮的空間就不是很大。
  • 《正義聯盟》預告深度解析:蝙蝠俠的超能力竟是有錢!
    在電影裡,三個母盒在古代時,分別落在亞特蘭提斯(Atlantis)(海王的王國),亞馬遜新米西亞(Themyscira)(又稱「天堂島」)和人類王國中。蝙蝠俠新戰服正義聯盟裡除了上一部普通蝙蝠衣以外,蝙蝠俠還有一個專門設計來打外星人的盔甲。這個鏡頭裡,簡直就是遊戲《蝙蝠俠:阿甘系列》戰服嘛,而且動起來非常像蝙蝠!!!
  • 導演都害怕的恐怖電影場景「特效」
    現在特效技術越來越發達,很多觀眾都表示,去電影院看的就是特效。但很多導演、演員依然堅持真人實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