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文藝丨《雪飄的日子》品研會作品集錦(1)

2021-02-16 潼關文藝

李永泉

筆耕者——贈潼關張亮

從風雨中走來

略帶幾份疲憊

正值少壯年華

卻又白髮縷縷

走近了才發現

這一切緣於

手中那支從不停歇的文筆

用手中的筆

把珠露兒拾起

匯聚成海而春浪拍岸

又拿起筆

走進飄雪的日子

去勾畫梅的寒香孤韻

文人風骨

書生意氣

把文學融入整個軀體

燃燒自己

照亮他人

譜寫平凡中的大愛大美

章  巧

《雪飄的日子》品研會之際

致張亮老師

故事最易開始在

雪飄的日子

趁著山河未醒

剖開胸膛

把所有的悲愴與深情

甚至於無奈和不屑

晾曬

用隻言片語

詮釋人性存在的價值

用靈魂的光芒

照亮心底幽暗的角落

從此腳步不再沉重

從此決定遠走一程

韓會莉

賀張亮兄《雪飄的日子》出版

放眼潼關雅韻長,輕拈椽筆賦華章。

裁詩逸趣箋箋錦,掬水幽甜寸寸量。

心事三分榮辱淡,流光一抹喜悲藏。

文壇踏浪香逐遠,妙句新詞作馬韁。

李宏弟

〔中呂•醉高歌帶紅繡鞋〕

詩人張亮

修長身段忒勻,熾熱丹心更純。快人快語槍一陣,萬丈豪情率真。(帶)春浪拍汀留印,雪花鋪地封塵,高屋建瓴傲詩林。多臻語,少胡掄,關河傳妙音。

張喜龍

飄雪的季節談《雪飄的日子》

——張亮詩集《雪飄的日子》讀後印象

張亮的現代詩集《雪飄的日子》在庚子年炎炎的夏日已經面世了。我拜讀的時間大概已到了秋季。我這個人雖然對新詩感覺比較遲鈍,但讀罷詩集後,確實被感動了好一陣。我敬佩張亮用敏銳的詩眼、多情的詩心、靈動的詩語為我們描繪的豐富多彩的詩的世界,我為潼關文藝的百花園裡盛開的這朵奇葩而高興。

古人云:「詩言志」,這一點在《雪飄的日子裡》表現得非常突出。張亮的詩,不論是「苦旅尋覓」還是「瞭望警世」,不論是「故土炊煙」還是對親情、愛情的抒寫,每一首詩,只要仔細揣摩,作者或隱晦、或曲折、或直白的「志」,或深思、或鞭撻、或諷喻、或認同、或讚美的「情」,在字裡行間表現得恰如其分。詩作表達的思想感情,積極健康,或發人深思,或使人警醒,或給人溫暖,或催人奮進,在獲得享受的同時得到教益。

張亮的詩,題材廣泛,多姿多彩。似乎街頭巷尾、飲食餐館、機關單位、家庭院落、親屬家眷、自然現象、季節更替、田間地頭、一草一木等等,凡是耳聞目睹後引起的所思所想,不論是寫人還是記事,無論是寫實還是寫虛(想像),不論是議論還是抒情,皆可以入詩。可見,詩人對詩這一體裁的把握與運用,已經達到了嫻熟、自如的地步。

張亮的詩,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苦旅尋覓」輯錄的詩,想像豐富,聯想自然,表現出了一種探索精神;「瞭望警世」輯錄的詩,藉助某一現象,有感而發,針砭時弊,喚醒世人,富有哲理性,表現出了詩人正直、善良的品性;「故土炊煙」輯錄的詩,多數寫的是家鄉潼關的美景美食、文物古蹟,表現出了詩人濃濃的鄉愁和對故土的愛戀之情;「親情呼喚」輯錄的詩,不管是寫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還是寫對女兒的惦念,對外甥、外甥女婚嫁的祝福,形象生動,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多情善感的內心世界;「愛的波浪」輯錄的詩,在更廣闊的背景下,形象生動地詮釋了詩人對愛的理解。

總之,詩集《飄雪的日子》主題積極健康,題材豐富多樣,風格獨特鮮明,是一部值得慢慢品味的作品。

我是外行,如果要提希望的話,一是希望作者博覽群書,積澱學識,養心靜氣,進一步提升人文素質;二是希望作者博採眾長,嘔心醞釀,匠心打磨,創作出更多的精品;三是希望作者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形成特色,進一步提升詩的影響力。

李曉波

用心體會生活中的詩味

——張亮詩歌討論會發言稿

張亮先生是我縣眾多文學愛好者中比較執著的一位。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後的業餘時間裡,他用自己的獨特睿智的雙眼,無時不刻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體會生活,從他筆下流淌出的詩句、文字無不浸透著一股詩意的哲理和生活的滋味,這是他用思想靈魂解析和詮釋生活的結晶,也是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在短短幾年時間裡,他相繼出版了他的作品集《春浪拍岸》和《雪飄的日子》,這兩部作品中前者以小小說為主,後者以新詩為主,從他的文學作品和詩作裡,我們不難看出作者面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文學的刻苦痴迷。

因為文學的緣故,有幸與張亮老師結識,繼而成為無話不談的文友。在與張亮老師交往的過程中,他對社會的認識、對生活的觀察,幾度影響了我。我們曾經在我簡陋的房間裡一杯清茶暢談文學,也曾相約幾位好友歡聚在小飯店裡推杯換盞交流感悟。他的思維之敏捷、言辭之犀利、視角之獨特、表述之精準,將他的淵博學識表露得淋漓盡致。正如他在向外人介紹自己時所講的他的名字是「張飛的張,諸葛亮的亮」一樣,在他身上,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張飛的果敢與諸葛亮的聰睿。

閱讀張亮老師的每首詩歌,我認為必須有充分的時間去靜靜地品味,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獨到的思想境界,這不是當前一些快餐文學所能達到的藝術境界。比如作者新近所創作的這首詩:

走進醫院

我的腿肚開始顫抖

路邊挺直的白楊

扭曲變形

那些爽朗的笑聲

猛咳不止

書本上堅強的故事

虛弱無影

她坐在病床上

手足無措,愁躁不安

平時,醫治別人的人

今天卻跌到在手術刀下

仿佛有那麼多的過錯

需要用尖刀強制校正

秋天灰白的光

從窗戶縫隙擠進

我努力構思一縷

眀亮的笑意

好把它遞到她的手心

她的手術就要開始

我使勁摁住心跳

大家知道,一個時期以來,似乎詩歌的文字越炫麗,表達效果就越好。而讀張老師的詩,讓我真正明白了,詩歌用樸素而又簡單的句子,也能寫出好的作品來。例如張老師這一首《意外》。

意外

雨後的土路上

一隻腳印

赫然入目

紋脈清晰

裡面似有路在跳躍延伸

不止一條

不小心

我手指輕踫了一下

道路崩塌

作者用平和的語言,表達了對某種社會現象的譏諷,在別人眼裡也許是一條成功的陽關大道,讓人吹噓得天花亂墜,似乎很讓人動心,但真正當你涉足時,你就會看到其中的不堪一擊,甚至不能用手指去觸碰,因為它會「道路崩塌」,讀起來讓人深思,作者用最少的語言表達出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對於讀者來說,沒有一點多餘和臃腫的感覺,樸素之餘,盡顯精美好的文字,能讓人心靈觸動、顫慄,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和靈魂的共鳴,甚至讓人在自己內心進行深刻反思。其實在他的詩中,我們可以讀到莫言小說的荒誕與虛幻的深刻寓意。沒有經過精心思考的作者是寫不出如此境界的詩句的。

其實,張亮作品之所以有著其他人無法超越的高度,不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從思想高度,究其原因是與作者堅持不懈的學習與自我提高分不開的。據我了解,張亮同志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崗,為的是能夠自己一個靜下心來閱讀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文字,也許這半個小時對於我們來說不算什麼,但日子久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經在張亮老師的書桌上看到他摘錄整理的厚厚的讀書筆記,有的是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文章,有的是用筆記錄下來的哲理短思,這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創作才取得了讓我們為之驚嘆的成績。

總而言之,張亮詩作是一種值得閱讀和品味的精神食糧,因為有了作者的精心構思,我們可以從中讀出生活中的情趣和哲理,可以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

相關焦點

  • ​潼關文藝丨《雪飄的日子》品研會作品集錦(3)
    飄雪的日子與落雪的日子讀張亮詩集《雪飄的日子》有感貟林統生命中無論快樂還是悲傷,終將隨時光一起逝去。生活中,輕易得到的不會長久,長久的不會來得那麼容易。若記性太好,有時候會是一種負擔;若忘記往事,有時候是幸福的。
  • 品研生活美學的跨界創意
    2014年品研設計總監駱毓芬獲選「巴黎家具家飾展亞洲新銳設計師」,成為首個獲得這項國際殊榮肯定的臺灣設計師。讓她獲獎的代表作品是臺灣傳統竹工藝結合創意設計的「蓬蓬裙椅」,「竹」給人的感覺很有東方韻味,這個領域歐美設計師並不擅長。
  • 繽紛六·一丨青白江區婦聯兒童節活動集錦 帶你回顧青春年華~
    繽紛六·一丨青白江區婦聯兒童節活動集錦 帶你回顧青春年華~ 2020-06-03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辰文藝丨吳如軍:《蝶戀花》·傷月(有聲作品)
    星辰文藝丨吳如軍:《蝶戀花》·傷月(有聲作品) 綠色新聞 | 2020-12-20 12:44:14 星辰在線 | 編輯:陳貝貝
  • 散文┃故鄉的雪飄在心頭
    作者:劉  洪  樂主播:馬踏飛燕        故鄉的雪飄在心頭。尤其是在年來的時候。那舞動的雪花兒真有靈性,揚揚灑灑的,點點片片都化作了鄉愁。        院子裡平安安的鋪實了雪,牆邊屋角的雪堆得更厚。
  • 【閱微堂·分享】為你讀詩:雪一直沒有飄下來
    每晚十點,「為你讀詩」(thepoemforyou)▎圖說圖為法國象徵主義畫家奧迪隆·雷東(1840-1916)的作品《春》。春的步伐已經到來,但是在詩人的世界裡,雪還一直沒有飄下來。幻想在人叢中不會找到你也許因此,雪一直沒有飄下來果樹對於果樹不知是怎麼相愛的圍牆上的麻雀飛去又回來在開花的季節過後每一個走過園子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覺人和人是怎麼相愛的有時隔著比樹更遠的距離雪一直沒有飄下來儘管在許多瞬間沉入了鉛灰色的天空幻想的風使激情發冷
  • 一個人在福州能不能看見雪在飄
    曾有北方人士問我,你們那裡冬天長怎樣,是不是也喜歡睡懶覺,我只能笑笑,窩在被窩裡雖然舒服,窗外如果飄雪,那肯定會最快地爬起床,去看雪的。夏天負責地回答:截止到下午六點半,雪並沒有飄,下午四點半氣溫是零度,手凍得發麻,鼻子嗅到北方的氣息,木板的橋面非常滑,需要很小心地行走;滿山的霧淞很是壯觀,樹枝上儘是水珠,走近一瞧全是冰稜;一個己在鼓嶺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人說,還不會下雪,因為天還不夠冷……
  • 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北國風光, 千裡冰封, 萬裡雪飄。
  • 開票預告丨不出國門聽遍世界!雙集錦演唱會《音樂劇之聲》唱響百老匯西區經典,與你相約春日劇場復甦季!
    由聚橙、聚橙劇院出品的2021雙集錦演唱會——《音樂劇之聲——美國百老匯經典集錦演唱會》&《音樂劇之聲——英國倫敦西區經典集錦演唱會》即將自3月起開啟全國巡演,2020年未能實現的音樂劇心願,2021年將以絕色新聲重塑演繹,十餘部世界經典匯聚同一現場,喚醒春日第一場音樂劇盛世回憶!
  •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作品賞析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的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如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的眾多和動感。
  • 《庚子年春聯集錦》
    梅竹松雪三佳友, 天寒地凍共高潔。 松柏常青經風霜, 梅骨飄香傲冰雪。 人生學友多少情, 竹報平安過春節。
  • 韓國綜藝節目《幻影歌手》第三季演出集錦(4)
    最近的幾期依然延續了從第三期開始的、每兩人分為一組並共同演繹同一首作品的競賽方式。首先為大家帶來的是第五期中、由青年音樂劇演員申在範與青年男高音石仁武共同演唱的羅西尼著名作品《舞曲》(La Danza)。這是一首許多高聲部歌者樂於挑戰的作品,以其節奏快速的跑動與繞嘴的歌詞而著稱。
  • 【逆行天使 共赴時艱】黑河市文藝工作者戰「疫」作品集錦展播十九(嫩江市專輯)
    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每個人都是戰「疫」的逆行天使,需要心手相連、共赴時艱的勇氣和決心。全市文藝工作者心系疫情防控一線,用手中的筆觸、心中的旋律、滿腔的熱情記錄著每個艱難的日夜,每個溫情的瞬間,為疫情防控鬥爭創作出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安民心、鼓士氣,用藝術的力量凝聚人心,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更好地發揮文藝作品的助推力,我們將分期推出不同種類與形式的優秀作品,期待大家的關注和參與。
  • 古詩: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作品鑑賞      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
  • 潼關之最丨最早建成的縣屬金礦——李家金礦
    同年12月25日,治金部陝西省黃金公司在潼關召開設計審査會議,確定李家金礦建設規模。1985年9月破土動工,1986年7月建成投產。總投資299.6萬元,生產規模50噸/日。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李家金礦已成為一個擁有固定資產3544萬元,集採、選、治為一體的綜合企業,並擁有廣闊開發前景的玉石峪大理石材資源。礦部位於李家村鄉馬口村,佔地27330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
  • 【這裡是陝西】潼關古城景區
    潼關古城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黃、渭、洛三河交匯之處,南依秦嶺北靠黃河,距離華山景區僅15分鐘車程。是由陝西華山旅遊集團潼關有限公司投資運營,潼關縣天翼旅遊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旅遊項目。
  • 中國謝氏文藝(總第161期)新詩作品專輯
    藏起的日子晶瑩如雙眸流轉 我不問雪只在風中看白馬過隙一朵飛花逐月     《中國謝氏文藝》編委會成員由具備相當詩詞文學功底或社會名望的宗親擔 任。審稿秉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面向謝氏宗親人士徵集,不限年齡、不限 性別;只要你文採夠出眾、內容有深度;語句精美容易傳播、容易使人產生共鳴; 就可將作品遞交至中國謝氏文藝編輯部。
  • 《三國志14》潼關之戰馬超破局心得 潼關之戰馬超怎麼破局?
    > 逃離塔科夫 | 雲頂之弈 | 使命召喚16 | 破壞領主 | 全面戰爭三國 | 方舟生存進化 | AI少女 | 三國志14 | 帝國時代2 | 怪獵世界冰原 | 荒野大鏢客2 | 火紋風花雪月 最新攻略 毀滅戰士永恆 | 動物森友會
  • 「又見『雪』飄過」,廣州木棉飄絮季又來了
    「又見『雪』飄過」,廣州木棉飄絮季又來了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20-05-14 既讓市花持續在廣州出現,也避免因出現頻密而產生
  • 陝西潼關作家貟林統的小說《合歡樹》近日公開發表
    貟林統近照作者貟林統,筆名,旋風王,男,漢族,1968年2月出生於陝西潼關。1992年開始文學創作;1992年其散文《秋雨》獲中國首屆精短情愛作品大獎賽優選獎;1995年《鄰居》榮獲當代文藝新作匯展優秀獎;1995年6月至12月參加西安《女友雜誌社》和西北大學編輯、記者、文學創作職業培訓班;1996年散文《柿子》獲「王勃杯」全國青年文學大獎賽佳作獎;1997年《童年》獲「希望杯」中華青少年文學藝術作品大展優秀獎;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在河北文學院函授學習;2001年出版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