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著很多的文化瑰寶,其中戲曲就尤為著名。戲曲的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據記載,就目前發現的戲曲劇種就有360多種之多,其中非常著名的是中國五大戲曲:京劇、評劇、越劇、豫劇和黃梅戲。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五大戲曲之一的豫劇。
豫劇,中國五大戲曲之一,在開始是在河南省開封市發跡的,它的前身是河南梆子,河南梆子是用棗木梆子進行拍打而得名,豫劇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改革創新的同時還保留和傳承它獨有的東西和精神。豫是河南的簡稱,所以叫做豫劇。
豫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後期,在清朝時期豫劇就已經在開封一帶盛行了,那時由於方言的不同,豫劇的唱法各具特色,豫劇也出現了很多的流派,比如以開封為主的「祥符派」、以商丘為主的「豫東調」、以洛陽為主的「豫西調」和其他的「沙河調」等,它們各自的流派在它們的唱法上面都具有地域特色。
在民國時期,豫劇的名聲越發的響亮,開封很多有名的茶社都邀請豫劇班子的入駐,與當時的京劇俗稱二簧成了非常激烈的競爭局面。之後的豫劇在周圍的地區也非常的受歡迎,在茶社和戲班的境況都十分的好,受到當時老百姓的熱捧。民國十九年的時候,在開封豫劇五大流派逐漸融合,相互吸取對方好的東西使之變得更有競爭力,那時的豫劇進入了繁榮時期。在民國時期,開封府設立了豫聲劇院,豫聲戲劇學社,還對豫劇進行了改革。
在豫劇悠久的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被河南人譽為「豫劇皇后」的陳素真,是中國戲協理事,還是河南省人大代表和文聯副主席,還曾經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等,她有著眾多的名譽頭銜在身。她從小便跟豫劇結緣,在十歲還是小娃娃的時候便已經登臺演出了,她是中國豫劇的第一代女演員,創辦了豫劇的第一個流派,史稱「陳門藝術」代表作有《情系舞臺》等。
常香玉,曾是多屆全國人大代表,同時還有著很多的職務和榮譽頭銜,她的唱腔是非常的字正腔圓,表演方式是剛健清新為主的,極其善於表達人物的內在感情和細膩的心思。她是常派的創始人,其代表作有《人歡馬叫「、《花木蘭》等等。還曾經上過多次電視訪談,一次在鳳凰電視臺的《魯豫有約》,還有兩次在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
被稱為豫劇名旦六大家之一的閻立品,曾在楊金玉和京劇大師梅蘭芳手下學藝,因年少時受過創傷便立志終身不嫁,把一生的時間都投入了豫劇表演事業中,有很多的成就,五十多年來,她身上有著很多的名譽頭銜,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她的代表作有很多,例如《秦雪梅》、《西廂記》、《碧玉簪》等,每個人物在她的演繹下都異常的生動形象。
豫劇的歷史悠久,在豫劇界有著很多著名的代表人物,為豫劇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豫劇被譽為中國五大戲曲之一,是歷史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