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物語——徐昊盆景藝術
原創作者|空港
本文首發「空港的美篇」,中國盆景獲得授權發布
浩瀚神秘的宇宙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
宇宙中的地球是一粒塵埃,地球上的人類更是一粒塵埃。所以,人們為了健康快樂的生活,必須要遵循自然、保護自然、熱愛自然。
樹、石的存在不是簡單化學成分的相遇,而是多彩的生命對大自然的一種致敬。沒有石頭組成的大地就不會有茁壯成長的大樹,沒有大樹的生長大地就失去了勃勃的生機。樹與石相遇,達成一種和諧、共識,彼此成就,並將他們熾熱的激情託付給靈長類。那些熱愛自然的藝術家們頓悟物語,讓那些原本枯燥無味的石頭,變得有滋有味,且賦予生命;讓那些原本有生命跡象的樹木,獲取了思想與靈魂,更找到了它們生存的理由。
許多姊妹藝術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盆景藝術則源於自然生靈,是帶有生命特徵的藝術種類。被人們稱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人們把大自然中植物和山石採摘作為創作素材,再根據自己的藝術構思,創作出各類盆景。在製作盆景的過程中,讓人們領略和感受大自然中的無限風光;拓展我們意境的內涵;去領悟匠心的獨具、風雨的雕琢、陽光的熔煉、歲月的滄桑。所以,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不能用自己狹隘的審美空間去審視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
提到盆景藝術,不得不讓人想到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徐昊先生。
徐昊先生,浙江安吉人,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二十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盆景的研究與創作。2005年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2008年被國際盆景協會(BCI)評為「國際盆景大師」。其作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盆景專業展會大獎,且不計其數地擔任國際及國家級盆景展覽會評委,經常性地參加盆景創作表演和盆景教學活動。主筆《中國長三角盆景》、《松樹盆景造型與養護技藝》等書籍。
三十載的辛勤耕耘,不知收穫了多少汗水與笑容。然而,他仿佛還在盆景藝術的生涯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生命的起點與淵源。他對生命二字的信仰更為深沉。他那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學習境界,使得自己的每件作品、都能準確而巧妙地把握其內在的神韻及意境。真正地做到了「源於自然,高於自然」。他為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的發展和國際盆景交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真不知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徐昊先生,還是他對盆景藝術的愜意成就了自己的盆景事業。讓我們如沐春風,浸染在傳統文化的燦爛國度裡。
品名:《濃蔭》
材料:馬尾松
規格:93×137cm
品名:《天目風雲》
材料:天目松
規格:68×96cm
《天目風雲》的創作思想來源於徐大師家鄉龍王山的天目山脈。他對家鄉的事物曾這樣描述:「來到峰頂,曾經觸摸過的那些松樹依然展現著它們不屈的雄姿,山峰仍舊那麼雄偉險峻。俯窺險絕處,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松樹由於生長在懸崖絕壁當中,歷經百年歲月高僅盈尺,自古就被視為盆景素材中的珍品,而且有一個遠古而響亮的名字一一天目松。……」
品名:《秋之舞》
材料:老鴉柿
規格:55×32cm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植物的外型之所以美,是因為它們蘊藏著一種動勢。」
品名:《雙松修立》
材料:大阪松
規格:98×60cm
品名:《浩然出眾木》
材料:真柏
規格:100×102cm
《浩然出眾木》主幹剛勁有力、雄渾霸氣。在歲月的洗禮與磨勵中演化成舍利,與水線交織一起,讓人感受著風霜的殘酷與生命的頑強。樹體遠近高低錯落有致、主次分明、結構嚴謹。且八面臨風,有蒼翠雄健之範;更有真柏透出的陽剛之美。特別是頂端凸起的舍利幹與樹冠部分的結合,無論形狀與色澤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浩然出眾、引人注目。
作品意在筆先,把豐富多變的自然植入胸中,再把內心意願移交自然。抒發自己的感受與領悟,來體現大自然中生命的趣味。以表達那種生生不息向上兮的無止境界,和高昂的精神意態。人生就是這樣,擁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與世界。
品名:《遊子吟》
材料:老鴉柿
規格:80×50cm
品名:《天語》
材料:黑松
規格:105×126cm
「歲寒堅後凋,秀萼山林性。移根黼座傍,可託青松柄。」
《天語》是充分運用自然的神韻,以形象往來逆順的運動趨勢,讓物體形象氣息得以貫通。樹幹蒼古、鱗片龜裂、簇形的針葉自然成片,使之能左瞻右顧、上覆下承、靜中求動、穩中求險、平中求奇,相互呼應成一體。以呈現生命頑強、歲寒不凋之品性。讓人們在這一作品中體驗著歲月不老,我們不走的真正含義。
品名:《登高望桑榆》
材料:榆樹
規格:68×66cm
品名:《雲霞明滅》
材料:赤松
規格:88×106cm
翠綠的赤松與虛無縹緲的雲霞形成虛實對比,更顯作品的巧妙之處。常言道:佛法之道在於覺悟。參悟的靈感在於那一瞬間的柳暗花明與豁然開朗,冥想自省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心胸坦蕩、空於世俗名利,仍天地自在心中。追求一種純粹、一種無私、一種心靈相通。最終以達到心如大海,能容萬物之境。
品名:《筆墨春秋》
材料:天目松
規格:76×32cm
《筆墨春秋》在我們閒暇之餘帶來了詩意般的「奢侈」,有種滄桑的沉醉。
品名:《空山林泉》
材料:虎刺
規格:92×48cm
好一幅《空山林泉》圖。時而有如暖風徐徐吹過,時而有如芳草籟籟作聲;時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時而有如百鳥喳喳齊嗚。幽靜的畫面充溢著清新的味道,真叫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
品名:《高山流水》
材料:真柏
規格:飄長78cm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高山流水》曲高和寡。
作品枯乾奇屈、蒼古矯健、俯身窺谷、穩立山巔。其意巍巍洋洋,走勢抑揚高下。乃高山、系流水,恰似「一簾秋水月溶溶,懶聽琵琶江上……」
品名:《春風度玉門》
材料:小海棠
規格:飄長75cm
《春風度玉門》是浪漫主義與寫意精神的真實寫照。作品枝繁葉茂、海棠盛開、樹幹生動多姿。且神韻自然,意境深遠。不以再現客觀為唯一目的。象徵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我們感受這種故土河山非舊時,春風已渡玉門關的和平年代。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品名:《英姿雄發》
材料:黑松
規格:96×132cm
品名:《楓林春曉》
材料:槭
規格:68×57cm
品名:《相依》
材料:黑松
規格:77×66cm
品名:《望斷南飛雁》
材料:老鴉柿
規格:122×38cm
《望斷南飛雁》出自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作品以清秀體型的老鴉柿作本。構圖簡潔,造型清高風雅。看似以閒情逸緻的文人氣息及空寂意涵的素仁風格來表現南國清秋。其意卻飽含著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深度地表達一種堅強的意志和決心。
該作品簡處自簡、極處自極、靈處自靈。呈現出一幅畫面空靈則境界深遠的景象。赤紅的鴉果主從虛實,隨枝逶迤下垂,非疏非俗。樹杆虯曲回首,結構單純得體。在虛實、疏淡的變化中,表現出了韻律的節奏美與構圖的和諧美。
作品有著樸實無華的親和力,更蘊藏著一種中國精神。激發著人們努力奮進,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品名:《孤影》
材料:天目松
規格:72×76cm
品名:《一縷香魂》
材料:紅梅
規格:87×61cm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一縷香魂》是對紅梅品格的讚美。獨幹主技突出,虯曲延伸。收頂過渡自然,以動生勢。樸拙奇崛、彎曲有序、含苞待放的紅梅搖曳生姿,有著大自然的丰姿綽約。「以動勢之形傳自然之神。」滿足了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審美心理。景有盡,則意無窮。
品名:《望嶽》
材料:五針松
規格:118×92cm
品名:《坐忘》
材料:天目松
規格:96×77cm
「悠揚的音樂聲嫋嫋升起,迴蕩在綠水青山中……花開花落間,我仿佛能從音樂聲中感覺得到一條節奏跳躍的線,穿過樹林,越過山岡,飛向無限的遠方……音樂讓我對線條的認識有著別樣的感覺,使我在後來的盆景創作中受益良多。」
品名:《一簾幽夢》
材料:紫藤
規格:100×136cm
一簾幽夢同誰近,盆景人中屬我痴。
品名:《枯松倒掛倚絕壁》
材料:天目松
規格:46×98cm
「在那光禿的奇峰危崖上,是奇松的家園,松樹會深深地紮根於巖縫石隙之中,漸漸地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狂風暴雨中高歌搏擊,它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霜雪降臨時默默堅守,它們知道春天並不遙遠;時光荏苒,它們始終守望著這片專屬的天地,一任歲月滄桑印跡在生命裡,鍛造著那份堅貞的傲骨雄姿,譜寫出一曲曲壯美的生命之歌!」
品名:《白雲生處》
材料:赤松
規格:96×138cm
徐昊大師的作品,創作思路清晰、命名恰到好處。他用心梳理各類盆景的表現形式。以自然為本,以章回為體。有文化底蘊、有人生感悟。內涵豐富、意境深遠。不僅成就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更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意識。
品名:《依峰瀉翠》
材料:天目松
規格:飄長102cm
品名:《唐寅畫意》
材料:天目松
規格:96×98cm
他對松樹情有獨鍾。曾在《我與松樹盆景》一文中這樣寫道:「由於對松樹生境和習性的了解,平時也積累了一些松樹的人文認知,因此在我的盆景生涯中,往往偏執於松樹創作,尤其喜歡天目松盆景。不僅因為它是我家鄉的樹,更因為它那儒雅而不失堅貞的本性……
每當我拿到一件中意的素材時,心中立即會勾勒出松樹的形象,作品的境界及作品想要表達的精神風貌就會在眼前不斷地閃現,我就會邊創作邊想像。整個創作過程就是一個心遊的過程,也是忘我而快樂的過程……」
品名:《雲飛揚》
材料:大阪松
規格:62×81cm
徐昊的盆景作品是物質與生命的本質交流,是自然與藝術的真情對話;是勞動與智慧的完美結晶。
讓我們感知自然萬物,互相依存的微妙關係,蔓延生命與藝術的無限根基。
品名:《春暖》
材料:海棠
規格:62×56cm
品名:《天倫》
材料:實生五針松
規格:80×62cm
「松樹喜歡往高處生長,沿著山脊直達峰頂,成片成林。它們生性豪放,不畏霜雪嚴寒,不懼風吹雨打,總是豁達地伸展勁枝,迎接第一縷陽光的到來」。
品名:《秋色》
材料:花葉絡石
規格:40×73cm
徐昊大師的盆景藝術,綜合性地展現了一個盆景人的政治素養及多層次文化修養;是對美好生活的向望與追求;更是對盆景事業無比忠誠與熱愛的象徵。崇尚自然、懂得感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有時候,我們的努力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被世界而改變。我們為他所能承截的那些曲折、那些記憶,對盆景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付出的努力而感動。
他的盆景作品,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餘韻與懷想。不負韶華,我們都是追夢人!
人的一生既忙碌又悠閒,當我們從痴狂與疲憊中獲取醒悟時,才發現生命其實是一種緣。無論是刻意追求或不曾期待,只要懷有誠實之心、善良之心、感恩之心、且努力付出、無私奉獻、積極進取、那燦爛的輝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
我國的民族文化,既有歷史的輝煌;又有藝術的遺存。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翻天覆地的偉大實踐規劃,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源泉。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工作者與激勵人心、感人至深、溫潤心靈的好作品。
許多人已青絲變銀髮,但他們對藝術的那份執著與熱愛都不會改變。這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品質的沿襲、美德的弘揚。
堅持文化自信!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盆景事業的繁榮是靠社會的重視與支持盆景事業的人。
藝術創作需要想像的翅膀,更需要鑑賞家與評判家。
衷心祝願盆景藝術走到哪裡,盆景人互信的根基就厚植在哪裡;哪裡合作交流的成果就收穫在哪裡;友誼之花就綻放在哪裡。
不求世俗盆中景,為乞人間真善美!
願我國的盆景世界有著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