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產品力決定房地產未來十年增值空間

2020-11-17 房天下

2020年05月11日18:07 來源:中指院

疫情之後,住房消費升級按下快進鍵

一場疫情突兀來襲,影響波及各行各業,房地產行業亦不例外。

宅家生活讓人們對居住有了深層次的思考。「居住的安全性、舒適性、健康性開始影響著人們未來的購房邏輯。隨著疫情帶給整個房地產行業的新思考,而開發商的新一輪洗牌在加速,消費者對產品服務的創新升級需求呼之欲出。

那麼,疫情對房地產行業影響到底有多大?整個行業又將發生哪些變化?什麼樣的企業能在危機中找到機會,從疫情中脫穎而出?何謂好房子?好房子的標準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在消費者埠,「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這一政治敘述深入民心,消費者對房子的需求也正回歸產品本身,對質量和服務也越來越挑剔。而經此一「疫」,長時間居家隔離的人們對居住體驗感受更深,改善居住品質的願望也更強烈。疫情襲來給住宅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這次突如其來的「黑天鵝」,給予了那些精研設計、考究細節的產品贏得市場的一個風口。當住宅成為唯一可以自由活動的場所,人們才會對居住的安全、健康、舒適、功能性、私密性等關注度日益提升。

疫情之後的市場怎麼走?從市場空間來看,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衣食住行四大剛需的其中之一,經過這幾年擠泡沫之後去年也仍然有接近16萬億元的市場規模,房地產行業是不會死的,但企業則不一定。

據中指院數據對百城現居環境的調查分析,大家普遍希望能在健康、安全、舒適、智能等方面有本質上的改善。

疫情重塑安全體系

「2020年黑天鵝事件」,置業者對房屋產品開始重新審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消費者的行為,以及企業的運營方向都將產生巨大影響。疫情之下的客戶置業痛點,不同開發商有著不同的市場選擇邏輯,也表現他們對當下行業巨變的不同思考。但毋庸置疑的是,研究滿足客戶未來健康安全需求的產品,跳脫現有的市場困局。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衝破傳統思維,打造出更受客戶青睞的產品。

I「蝸居」下的戶型重塑——人性化設計在於細節管理

筆者認為:經歷了這段「蝸居時光」,後疫情時代,好的戶型設計至關重要! 

戶型方正、南北通透,高效通風避免病毒聚集。其次玄關現在成為健康家居的第一道「防火牆」,可用來放置口罩等消毒殺菌用品,為家人提供更便利的安全防護,是戶型打造考量第一要素;

書房、客廳、露臺、臥室:原本它是我們一家人休憩、交流的空間,現在的它可以成為家中的「樂活天地」,集會客廳、健身房、影音室、兒童樂園、家庭圖書館、私家花園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動靜分區明顯,這些都是在在基於主人真正的生活需求上,打造出一個高度聚合又能彼此獨立的家庭生活空間。

II. 疫情倒逼 提前跨入5G時代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智能科技設備的引入,更能幫助我們創造更健康的居住環境。

以筆者了解到的,碧桂園研發的智能淨水系統,就能夠通過手機實時查看水質信息、水質超標報警,做到濾芯狀態隨時監控、水質變化盡在掌握。

同樣也是碧桂園最新研發的,全熱交換智能新風系統,通過金屬初效濾網+HEPA高效濾網,淨化率可達99.97%,高效節能,熱交換率可達83.2%。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新風系統噪音低至30分貝,高效運轉的同時,真正為居住者帶來「無感」新風體驗。

5G時代,家居設備實現智能聯網是一個「標配」,通過APP控制消毒開關、調節消毒時間,貼心設計感應監測,人或寵物靠近時將自動關閉燈源,防止紫外線傷人。

III. 智慧社區的物業服務

疫情影響下,人們對非接觸式的操作有了更多的需求。而碧桂園最新在售項目—蘇州碧桂園·星著,通過社區設置人行通道閘、車輛自動識別系統、雲可視對講、社區雲監控等全面實現歸家之路無需接觸,即安全歸家。智能遠程操控,有效減少觸碰和傳染,使生活更安全、更便利!


碧桂園引入多重智能安防系統

IIII. 行業首個——AI+服務

疫情期間科技手段更加有效助力社區做好疫情防控。據悉碧桂園物業服務是目前行業唯一擁有完整的智能物聯產品體系,包括AI開放平臺、社區邊緣伺服器(AI鳳凰魔盒)等平臺的公司,當前已廣泛應用於智能安防、智能門禁系統、車輛出入及車場管理、應急響應管理、消防監控、人工智慧客服、能源管理等方面。

2020年,回歸產品力競爭的元年

房地產價值取決於產品的優劣

「房地產的下半場是客戶體驗的邏輯」。各大房企更需花更多的精力雕琢產品硬實力的戶型,規劃理念,社區園林等等。同時,產品的軟實力,服務力也至關重要。事實證明,產品因素,包括產品定位、產品結構、產品模式等,已成為除資金這一「天生」因素外,影響房企業績的第一要素,產品成為競爭致勝的「壓艙石」。

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可以預見,今後產品創新只會更快,更普遍。產品力,也會成為樓盤價值最為關鍵的因素。

回顧4月3日碧桂園披露今年一季度銷售數據。今年3月,碧桂園權益銷售金額獲得長足恢復,達470.4億元,不僅環比翻倍,連同比都實現4.23%的增幅。據統計,碧桂園一季度共實現權益合約銷售額1008.8億元。

疫情之下,對於房企銷售來說,2月遭受衝擊,3月逐漸恢復,碧桂園也不例外。

但我們看到碧桂園並沒有通過大聲叫賣,促銷,而是適度營銷,靜待時機。這樣從容保持自有銷售節奏,不被市場的「焦慮感」帶偏,與碧桂園「過硬的產品實力」分不開!據悉碧桂園正加快全面推進健康住宅體系升級落地,原則上覆蓋所有新開發的住宅項目。

結語

「疫情」倒逼房企改革,產品力提升迫在眉睫。國家現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總基調,仍然是「房住不炒」,這個定位可能是長期的目標。從企業的角度,首先要研究市場,科學客觀評價本次疫情對經濟尤其是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並及時採取對策。

當前的疫情為地產按下了「暫停鍵」,而這正是房企回歸產品力建設,為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積蓄動力的窗口期。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的地產人居新未來:居住升級趨勢已勢不可擋
    在由華夏時報主辦的房地產投融資峰會上,多名專業人士以「後疫情時代的地產人居新未來」為主題,探討了疫情後的產品需求變化、社區服務的新增內涵與外延、線上銷售等話題,希望可以給同行平穩穿越周期、把握機會提供一些啟示。
  • OMI董事長張海旺:後疫情時代,「產品力」為王
    贏商網《了不起的商業人》之「了不起的品牌創始人」系列,採訪立於時代前沿,代表最新消費趨勢的品牌掌門人,探究行業的本質。隨著消費者年輕化,產品力已成為品牌運營的關鍵點。好的產品會說話,未來的品牌,產品一定要有設計感、品質感,以產品為核心的時代,將加快來臨。
  • 存量時代,數位化如何重塑房地產?
    1.2 後疫情時代,用戶需求變化終端用戶需求的變化決定了產品服務及其提供方式的變化。當前階段,房地產行業終端用戶需求呈現兩大特徵。第一,需求升級。因此,後疫情時代,用戶對於物業服務品質、配套設施完備度、戶型設計(如空氣流通、動靜分離)乃至智能化的需求將更加凸顯。此外,疫情進一步培養了用戶的線上化習慣,特別是在房地產交易領域。
  • CIFF後疫情時代思忖:從家空間到共享空間的演變
    就疫情影響、行業思考、參展理念等多方面,我們邀請其中三位大咖展開討論,看他們如何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過去空間」體現了灣區建設中的工匠精神,城市的建設離不開這種精神所象徵的執著、堅持和追求,擁有這種精神的人用自己的匠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創造了更高的品質,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並以此推動城市發展;「現在區域」可以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並對當下快節奏生活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反思;「未來空間」則代表著未知與無限可能,人們一方面在進入科技時代、資訊時代,另一方面也需要工匠精神的重新回歸來精益求精,創造更健康環保的生活
  • 實錄|2020中國房企產品力TOP100發布會圓滿落幕!
    而今天,隨著市場從賣房市場漸轉向買房市場,企業、行業和消費者都已經對產品非常重視,產品力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尤其是今年8月20日「三道紅線」發布之後,中國房地產的發展邏輯可能會發生巨大改變,將從過去的高增長時代走向高質量時代,後者需要高質量的產品來驅動。
  • 正略鈞策:存量時代,房地產企業如何應對?
    疫情期間,正略諮詢特組織專家團隊推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系列觀察》。針對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正略諮詢已從宏觀層面做出研判(全球應對「黑天鵝」,企業該如何調整步伐?),並對房地產行業整體政策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1.疫情下半場,房地產企業該如何自救?2.新冠疫情影響下,房地產行業何去何從?)。
  • 後房地產時代,我們要做些什麼
    現在房地產行業是什麼局面呢?簡單總結幾條。就是有錢人謹慎投資,剛需者等待時機,無房者甘心現狀。我們知道,房地產產品大多以住宅為主,還有少量的商業和辦公。按照現在的外部環境,在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投資有品質的住宅產品,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人民幣匯率相對於美元這些世界貨幣,大幅度增值,也就是說以人民幣計量的優質資產,是目前熱線最好的選擇。
  • 品質時代回歸,看東原如何鍛造極致全產品力?
    來源: 鳳凰網房產武漢站樓市進入下半場,在中央定調、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房地產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產品、服務等內在競爭力被重新提及,未來房企的比拼進入更高的維度——產品力。早期,「產品力」作為外部的「第一眼競爭力」,以售樓部的呈現形式廣泛被運用,各大房企的售樓部越做越有檔次,交付大區卻天差地別;隨後,為體現更加細節的產品競爭力,各營銷中心開始增添「工法展示」流程,讓購房者更進一步的了解建築工藝與品質。但隨著房地產飛速發展的浪潮推進,資本的裹挾,產品力的體驗卻始終無法從營銷到交房階段實現完美的著陸。
  • 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 房地產行業正穿越周期再出發
    整個行業也摒棄過往速度規模至上的粗放增長模式,轉向追求高質量、有效率的增長,守住財務安全底線,平衡規模與利潤,回歸產品與服務。雖然進入了新的發展周期,但是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認為,參照國際化經驗,按照中國真實城鎮化率,未來房地產市場還有一個比較長的發展空間。
  • 錦城融匯陳詠琪:後疫情時代房地產投融資應注意這幾點
    「2020年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全面的,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房地產行業也受到巨大影響。目前整個行業在逐步回暖中,具體到房地產的投融資,通過項目投資經驗和行業走訪,我們總結應當注意這些方面……」
  • 中國房地產未來的10大趨勢
    的確,美國早在40年前的1970年城市化率就70%了,即使後續房地產逐步進入後開發、存量為主時代,但2008年後美國的房地產行業對GDP貢獻度依舊高度12.6%,而且2008年後佔比還在適度增長。
  • 十年之後,房地產沒有故事
    驀然回首,當下最熱的新經濟話題中,房地產已經黯然失色。 過去十年,房地產行業發生了什麼? 2020年,開啟的是十年新徵程,也是傳統行業的再進化,每個人都在尋找未來之鑰,每一刻都在走向答案。 2020年,我們關注了「不確定」,但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帶著信心去往未來,並成為下一個十年的新王者,再續十年故事。
  • 後疫情時代,海倫堡憑什麼圈粉?
    憑藉極具前瞻性的布局、堅持有限關聯多元化協同發展戰略,疊加產品力驅動,海倫堡乘風而上,實現了穩健而有質量的規模增長,在品牌價值、產品研發等多方面邁向新的高度,展現出企業強大的韌性與活力。2020年,面對後疫情時代客戶對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海倫堡又對「健康+2.0」進行升級,推出「健康高效空間」、「健康友好氛圍」、「健康智慧科技」、「健康促進管理」的健康生活體系,為十大標準注入更多健康價值因子。
  • 觀點:房地產全民營銷策略著眼現在還是未來?
    筆者的一些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朋友常常會問到「房地產投資還可以賺錢嗎?」這樣的問題,甚至筆者的一些朋友、鄰居、親戚、同事等都會問到這樣的問題,顯然答案非常簡單,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已經走過了全部賺錢的時代,也就是說無論怎麼買房產都穩賺不賠,這個時代不但過去了,還被大量地提前消費。那麼,中國房地產投資進入到一個什麼時代呢?
  • 超級產品力·對話|金科集團聯席總裁方明富:「百變」場景,創造多元...
    > 從住宅供應商到美好生活服務商 房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由增轉存的趨勢已不容逆轉。 房企身份的轉變推動了產品的升級和服務的創新,為適應當代購房群體對生活空間功能的多元化需求,智慧、健康、親子、養老等多種元素被加入住宅產品,加之今年年初的疫情給了人們更多時間思考生活,從室內到室外,人們對居住空間生活品質的要求更進一步提高。 大面寬採光、智能家居配置、公共空間設計、鄰裡關係建設均成為決定客戶購房決策的關鍵要素。
  • 後疫情時代,老字號當「新生」
    這只是他企業「破局」的一步,在新媒介、新產品的投入上,張小泉也完全沒有落下。「近些年來,老字號面臨著新消費觀念的巨大挑戰,如何迎合年輕消費者,給他們好的品牌體驗,是擺在老字號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小紅書、抖音、B站未來會孕育很大的機會和市場,我們未來會更著重於傳播刀具的文化基因,通過這些新興的平臺輸出更多新內容,讓大家對刀具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 ...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 「錦繡系」榮膺「2020年十大輕奢...
    2020年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與築想科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產品力發布會「產品原力——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在上海召開。華宇旗下「錦繡系」摘得「2020年十大輕奢精品產品系」榮譽獎項,華宇集團獲得「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殊榮。
  • 蒙特安維上線小程序,數位化賦能後疫情時代海外房產代理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不僅影響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給各個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其中,房地產行業特別是海外置業領域就受到強制約,房產代理與開發商、客戶經年累月建立起來的連接遭到嚴重破壞。衝擊與重塑是疫情所致影響的一體兩面。
  • 房企高管解碼雙循環新格局下破局之道:創新產品力、品牌運營力成關鍵
    在新形勢和新政策背景下,雅居樂積極拓展城市更新、產城及代建等業務模式,不斷優化多元化布局,同時持續提升產品力,打造高品質產品,以滿足客戶的消費升級需求,與業界夥伴一道,共同促進行業持續穩健發展。朗詩集團副總裁周青認為,房地產行業的「雙循環」雖然不太好理解,但是可以從三個維度去考慮行業的發展脈絡。
  • 貫通最後一公裡:龍湖推出九大增值服務
    增值服務是企業長期驅動的電動馬達:對上市公司而言,可提升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水平;對未上市公司,增值服務未來又將使企業的日常運營多點布局、充滿更多可能性,而變得更獨立於地產周期——這為房企新項目增量紅利消退、存量時代來臨做著準備。  此時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行業萬家爭鳴,究竟哪些企業能善用利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