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古董局中局》暴露了哪些《清明上河圖》隱藏的玄機?

2020-12-28 徐二新

最近,有一部熱播劇《古董局中局》,將我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畫作之一《清明上河圖》推上了熱搜。這幅稀世珍品誕生於宋朝徽宗時期,大約是公元1120年前後。在它誕生的近900年時間裡,被眾多收藏家和鑑賞家品玩收藏,也曾被野心家巧取豪奪,更曾四次出入皇宮大內。這幅名畫的流傳史充滿傳奇、浪漫、暴力和血腥。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清明上河圖》有眾多版本,其中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原版,和明代仇英的臨摹版最為有名。那麼,《清明上河圖》歷經兵火900年,遭遇了幾番劫難?這幅傳世神作中暗藏著哪些不曾示人的玄機?作者張擇端的身世又為何異常神秘?李涵說歷史,今天為您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玄機。

《清明上河圖》歷經兵火,幾遭劫難,流傳900年得以存世,可以說充滿傳奇色彩。而它本身也有許多待揭之謎,作者張擇端的身世就是其中一個。張擇端究竟是誰?他是哪朝哪代之人呢?

關於張擇端的身世,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一些專家學者認為張擇端是北宋人;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張擇端是南宋人;還有專家學者認為張擇端是金朝人。三派學者各有各的證據,卻無法說服對方。終於,經過更多專家學者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考證,認為張擇端就是北宋人。金代的張著曾是《清明上河圖》的收藏者之一。他在畫卷上所留的題跋中,明確說明張擇端是北宋「翰林」,並進一步指出,張擇端遊學於京師,後習繪畫,尤喜畫舟車、市橋、郭徑。因為張著的題跋是最接近於這幅畫的創作時間的,也是關於張擇端身世的最早記載,因而被廣泛接受。

張擇端畫像

《清明上河圖》畫長5.28米,寬24.8釐米米,上面真實記錄了宋徽宗宣和年間,都城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通過這幅畫,可以全面地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圖上首先展現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繪的是上土橋及大汴河兩岸的繁忙景象;後段則描繪了汴京市區的街景。據統計,《清明上河圖》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牲畜208頭。畫中人物形神畢備,毫纖畢現,極富情趣。

對《清明上河圖》有興趣的朋友會發現,畫上缺少了兩種古代市井常見的動物——馬和羊。而細心的朋友從最近熱播的另一部反映宋朝歷史的熱播劇《清平樂》中也能發現,宋朝公主出行的車駕,竟然是牛拉車,而不是馬。只有一些高官在出行時才會騎馬。這是為什麼呢?

馬匹,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羊皮則是製作營帳和軍服的主要原料。當時,遼、金等國在與北宋互通貿易時,馬與羊是不許出口到宋朝的。而北宋當時缺少養育戰馬的草原,因而馬匹極少,騎兵與周邊國家相比更是弱得可憐。

從《清明上河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汴梁街道上的大車都用驢或者牛拖拉,幾乎看不到馬匹。這幅畫可以說是暴露出了宋朝軍事實力的弱項。

當年,張擇端在完成此畫後,獻給宋徽宗,宋徽宗看到此畫愛不釋手,隨即將其收入宮中收藏。但不久後,這幅畫就流出皇宮,被劫掠到了北方。1127年,在靖康之變中,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兵俘虜,北宋都城汴梁被金兵佔領,皇宮內收藏的珍寶字畫也成為金人的戰利品,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圖》。這是該畫第一次流出皇宮。

元朝於1271年建立後,攻破了金朝的都城,《清明上河圖》隨即落入元兵之手,被收入元朝皇宮。雖然被皇宮收藏,但蒙古人是馬背上得來的天下,對文玩字畫並不十分看重,不懂得《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於是將畫扔在庫房裡不聞不問。

幾年後的一天,宮內的一個漢人裝裱匠在無意中發現了這幅名畫。此人雖然只是個裝裱匠,卻對古代畫作頗有研究,當他確定這就是《清明上河圖》真跡時欣喜若狂。也許是貪念作祟,也許是不忍心這幅傳世名作繼續在庫房裡被灰塵掩埋,他開始苦思冥想如何能把這幅畫盜出宮外。

終於,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偷天換日。他請人臨摹真跡,畫出了一幅以假亂真的《清明上河圖》,然後使了個掉包計,將真畫偷出宮外。這幅名畫第二次流出皇宮,流入民間。此後,《清明上河圖》先後被陳彥廉、楊準、鶴坡、徐賻、李東陽等人收藏。

宋徽宗趙佶

收藏者中有真愛此畫的文人名士,也不乏慕其名而起歹意的奸惡之徒。古語有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幅畫因為過於珍貴,還曾還給人帶來過滅門之禍。

電視劇《古董局中局》中提到,明朝奸臣嚴嵩父子為得到《清明上河圖》不擇手段,歷史上確有其事。

嚴嵩是明朝嘉靖朝的內閣首輔,也就是宰相,後世稱之為墨相。關於墨相,有兩個解釋,一個說他是出了名的貪官,古代管貪腐叫貪墨,因而稱他為墨相。另一個說法是嚴嵩的書法造詣極深,因而被稱為墨相。無論哪種說法靠譜,都脫不開他喜好書畫,為了得到名作不惜手段的罪名。

嚴嵩權傾朝野,又非常喜歡古代名家字畫,當他聽說了《清明上河圖》的消息時,自然想方設法要將其弄到手。據明代李日華所寫的《味水軒日記》記載,《清明上河圖》當時在兵部尚書陸完的手裡,但後來陸完因罪被貶到福建,並死在了那裡。陸完夫人知道《清明上河圖》的珍貴,生怕被人惦記上,於是秘密收藏。

嚴嵩畫像

陸夫人有一個侄子,名叫王震齋。此人可說是個畫痴,得知《清明上河圖》在姑姑家後,多次上門央求欣賞名畫。架不住侄子的軟磨硬泡,陸夫人允許王震齋在自己家裡賞畫,但決不能拿走。王震齋本就擅長繪畫,見不能拿走,便下功夫臨摹了一幅,隨後還四處炫耀說《清明上河圖》在自己手裡。

有個御史叫王忬,一直想巴結嚴嵩。當聽說《清明上河圖》在王震齋手裡後,立刻花高價把那幅臨摹的贗品買了過來,獻給嚴嵩。不曾想,嚴嵩請人品鑑這幅名作時,發現是贗品。嚴嵩認為王忬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於是尋了個機會,給王忬安了個罪名,滿門抄斬。拍馬屁不僅拍到馬腿上,還把身家性命都搭了進去,實在是委屈了這位王御史。

既然有了真畫的線索,得到它的辦法就太多了。嚴嵩最終還是從陸夫人的手裡將《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奪了過來。不知是這幅畫本身戾氣太重,還是老天要懲罰嚴嵩,得到畫不久後,嚴嵩就因兒子嚴世蕃的種種惡行而被彈劾入獄,家產被抄沒,《清明上河圖》也第三次入宮,成為明朝皇室的藏品。

我們都知道明朝是宦官幹政最猖獗的朝代。萬曆年間的大太監馮保附庸風雅,也學那些風流文人收藏古董字畫。馮保不僅從民間搜刮,竟然還把主意打到了宮裡,從宮中偷出了不少古玩,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圖》。

不知是怕別人知道,還是他又轉手送給了他人,馮保倒臺抄家時,竟不見了這幅傳世名作。此後上百年,這幅畫再也沒有出現過。

《清明上河圖》再現人間時,已經是清乾隆時期。浙江桐鄉人陸費墀是已知的清代第一位收藏此畫的人士。陸費墀臨終前,未免名作埋沒,將畫轉給了朋友畢沅。

畢沅曾任湖廣總督,他死後,湖廣各地起義反清。清廷索性將這個黑鍋扔給了已死的畢沅,認為他在任期內沒有管理好地方。最狠的是,清廷還滅了畢沅滿門,家產業全部查抄,《清明上河圖》自然也被清朝皇室掠走。這是這幅畫第四次進入皇宮。

畢沅

後來的故事,人們大致都知道了。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將包括《清明上河圖》在內的一批古董字畫秘密運出清宮,後來又帶至東北。偽滿洲國滅亡後,溥儀打算潛逃日本,並隨身帶了一箱文物精品。當他在瀋陽機場落地,準備轉機時,被早已等候多時的蘇聯紅軍抓走。那個裝有《清明上河圖》等珍貴文物的箱子被孤零零的扔在機場裡。

溥儀

好在這幅名畫命不該絕,被古代書畫鑑定大師楊仁愷發現。最終,歷經800年的曲折輾轉,這幅傳世名畫被故宮博物院收藏。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真假存疑!《古董局中局》揭秘三處難以解釋的破綻
    近日,一部夏雨主演的電視劇《古董局中局2》正在熱播,劇中撲朔迷離的古董解謎劇情,引起觀眾很大興趣,掀起一股古董熱。《古董局中局2》又叫《古董局中局之清明上河圖》,顧名思義《清明上河圖》是本劇的主角,故事圍繞許願和黃煙煙鑑別《清明上河圖》真假展開。疑點1.清明上河圖上沒有作者張擇端的印章或題字。
  • 《古董局中局2》全網熱播 戲骨舒耀瑄與文物再續前緣
    近日,由費振翔導演,管虎監製,夏雨、魏晨、舒耀瑄等主演的懸疑探秘劇《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正在火熱播出。延續第一部劇情發展,第二部中許願(夏雨)將堅守去偽存真的原則,與勢力滔天的造假集團周旋。劇中,實力戲骨舒耀瑄飾演鑑寶專家鄭教授,從剛結束熱播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飾演瘋癲陳教授再到《古董2》,舒耀瑄用花式演技詮釋著他與「文物」之間的火花碰撞,與夏雨多次對戲的表演更是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 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到底有多少局?
    &34;高質量代表作極多,比如《長安十二時辰》《顯微鏡下的大明》《風起隴西》等等……像《長安十二時辰》被改編為電視劇,有36萬人在豆瓣打出8.3高分,但其實它並不是馬伯庸最經典的代表作,親王最經典的代表作是《古董局中局
  • 老朝奉露真身,《古董局中局2》大結局揭秘
    熱播劇《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故事的最後,藥不然在海底找到爺爺藥慎行的屍骸,替藥家正名,也揭開了佛頭案未解真相,並且,他不惜用生命作為代價引老朝奉出穴,兩季以來的終極謎題有了答案。目前《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是這個系列網劇的最高分。對於網劇主力受眾90後00後年輕觀眾而言,古董、文物距離他們的生活遠之又遠,而劇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古董術語和相關古董知識,對於製作團隊而言,如何拿捏拍攝尺度顯得尤其重要。
  • 《古董局中局2》的「鑑寶指南」丨鮮劇
    比如正在熱播的網劇《古董局中局Ⅱ:鑑墨尋瓷》,講的便是鑑寶鑑人心的事兒。劇裡的人可比老郭你慘多了,分分鐘送命啊!——鑑墨,對應的是馬伯庸同名小說《古董局中局》第二部,鑑定的是國寶《清明上河圖》的真假;尋瓷,對應的《古董局中局》完結篇,鑑定的是五具青花瓷器。
  • 《古董局中局2》夏雨、魏晨、阿麗亞一眾高顏值青年演員集結
    各位追劇小夥伴們大家好,懸疑探秘劇《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火熱來襲,該劇由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集結了一眾高顏值青年演員,這部劇從籌備到殺青便一直備受關注,粉絲們期待值甚高。《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講述了許願在繼續追查古董造假集團「老朝奉」的過程中,意外得知有人直指故宮收藏的《清明上河圖》為假,他不得已一度和「老朝奉」聯手,尋找真相的故事。新出現的青花瓷五罐,則成了許願和夥伴們揭開「老朝奉」真實身份的關鍵。
  • 古董局中局2:上下銜接稍顯意外,老朝奉最後現身,新朝奉將出現
    古董局中局2已經更新完畢,好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比較晚,才得以有機會一口氣追完36集,暢快淋漓。雖然第二部中更換了一些演員,但是主演夏雨還在,演員的演技整體都在線,可以說,劇情依舊很不錯,在這個小眾的影視劇題材裡面,《古董局中局》可以說是做的有內涵、不誇張、不做作,真得很不錯。
  • 《古董局中局2》並未辜負原著,演員夏雨:鑑墨尋瓷是開始
    這段時間播出的電視劇《古董局中局2》的確是吸粉無數,作為一個IP的第二部來說,能有現在7.1的評分已經是不錯了。由演員夏雨主演的《古董局中局2》從一開始就以一個全新的故事構架了觀眾們的世界觀,有的觀眾說這部劇集跟第一部有很大的區別,當然,這完全是一個新的故事,肯定會有一些區別的。
  • 《古董局中局2之鑑墨尋瓷》許願遇到素姐得知清明上河圖的故事
    素姐提了「清明上河圖」,當年有兩撥專家討論組,來探討此畫是真是假,最後一個領頭的一錘定音定了真跡,這個人就是老朝奉。腳上帶著鐐銬素姐的老師當年就差一點進了專家組,他見過清明上河圖,對這幅畫的真假存在很大的疑惑,懷疑是假的,又不敢說出去
  • 古董局中局2的結局是什麼 五脈危機解除許願為自己贖罪
    《古董局中局2》中,許願誤入百瑞蓮騙局,導致故宮的清明上河圖被質疑真假,五脈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意識到自己被騙後,許願一直在想辦法證明清明上河圖的真假,那麼結局他成功了嗎?據悉,許願在調查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最終百瑞蓮陰謀敗露,許願為自己贖罪,成功證明故宮的清明上河圖是真的,五脈的危機也得以解除。
  • 《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熱播 古董升級感受國寶魅力
    由費振翔導演,管虎監製,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的《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昨日正式上線。繼多版本大信息量的物料搶先放送後,主題曲《一條船上》也在正式發布,導演費振翔攜夏雨、魏晨、沙寶亮激情獻聲,輕搖滾風格引領網友秒入《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的高燃氛圍中。
  • 馬伯庸《古董局中局》系列大結局!
    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選第四屆中國「圖書勢力榜」文學類年度十大好書。在當下眾多的80後作家中,馬伯庸絕對算一個另類——他筆下既沒有風花雪月,也沒有明媚、憂傷的青春;他反倒是一會揭秘三國,一會又聚焦清明上河圖的真偽(《古董局中局2》),甚至還把當年被盜的慈禧太后墓也寫進了懸念叢生的《古董局中局3》,令眾多讀者看得欲罷不能……如今,《古董局中局》這一桌「筵席」也要散了。
  • 熱播網劇引爆千年懸案,故宮裡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真跡?
    近日,萬眾期盼的《古董局中局》2終於播出了。在《古董局中局》1中破獲佛頭案的大英雄許願,到了第二季,英雄的光環不但消失了,反而還慘得一逼。許願原本是想揪出老朝奉報仇,卻因報復心切反被人下套利用,在公開的媒體中大肆宣揚故宮典藏的《清明上河圖》是贗品,一家外資的香港拍賣公司趁虛而入,並對媒體聲稱自己手裡有《清明上河圖》的真跡,一時間轟動全國。
  • 《古董局中局2》開播了,藥不然、黃煙煙都換人了!
    由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的電視劇《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簡稱《古董局中局2》)於5月10日開播了!從目前幾集劇情質量來論,第二部與第一部相比,並未改觀多少。《古董局中局》第一部因為諸多問題,算是高開低走的一部劇吧。第二部雖然更換了導演,但是劇情依舊不給力。
  • 古董局中局2黃煙煙換人了嗎 阿麗亞出演過哪些電視劇角色
    5月10日,《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終於開播了,但是在這部劇開播之後,大家卻發現這部劇的很多演員都換人了,只剩下主演夏雨一個人沒有被換掉,觀眾們紛紛表示都不知道自己看的還是不是《古董局中局》的續集了,完全像是看了一部新劇。
  • 《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收官 老朝奉揭曉真身|藥不然|古董局中局...
    網易娛樂6月12日報導 由費振翔導演,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的《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開播後熱度持續攀升,現正在全網熱播,會員已於6月10日提前迎來大結局,在許願、藥不然、黃煙煙、方震等人的推動下,老朝奉的真實身份終於在大結局正式揭曉,老朝奉及其得力助手鄭教授和柳成絛均命喪大海,福公號沉船被炸,藥不然也去向不明,成為全劇最大懸念
  • 古董局中局原著老朝奉是誰 老朝奉結局如何劇版做了哪些改動
    《古董局中局》原著一共有四部,分別是:《古董局中局:佛頭案》,《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圖之謎》,《古董局中句3:掠寶清單》,《古董局中局4:大結局
  • 套路劇看夠了,可以看看《古董局中局2鑑墨尋瓷》
    《古董局中局2》已經播完三分之二,如果你看夠了現代偶像劇、古偶劇、注水劇等一切有套路可循的劇,這一部倒是很不錯的選擇。之前看《古董局中局1》時,每次看到許願鑑古,把古董拋來拋去,就像雜技表演,甚是覺得誇張,加上劇情有些拖沓,因此只看了一半就棄劇了。因為劇荒就從《古董局中局2》開始看了,個人覺得這一部拍的更加不錯。
  • 人物劇情全擺設,古董局中局太重科普,劇中硬傷太多主角智商捉急
    一般的電影電視劇這樣的作品,要想達到讓觀眾追看,要麼人物讓人喜歡,要麼是情節引人入勝,《古董局中局》算是另闢蹊徑,這部劇到現在基本上是以古玩知識在吸引觀眾。而在這部《古董局中局》中,自然少不了馬親王關於古玩知識方面的考據,而且一上來放出的就是一個大瓜,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國寶級文物《清明上河圖》的真偽值得商榷。這確實足夠吸引人,但為了引出故事主線,馬親王不惜犧牲許願的智商,讓他稀裡糊塗就進入了鍾愛華和素姐漏洞百出的陷阱之中,甚至提筆寫出了質疑的報導。
  • 《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劇情改編貼合原著 演員陣容大換血
    《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是由費振翔執導,管虎監製,夏雨、魏晨、阿麗亞主演的懸疑劇。該劇講述了許願在繼續追查古董造假集團「老朝奉」的過程中,意外得知有人直指故宮收藏的《清明上河圖》為假,他不得已一度和「老朝奉」聯手,尋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