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學迷

2020-11-19 銅陵新聞網

我愛科學,科學在我的生活裡無處不在,科學就是我的朋友。

我特別喜歡看科學書。爸爸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科學書,有《科學家故事100個》《給兒童的物理科學書》等。每次我寫完作業,都會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本科學書看。我看書時,恨不得把眼睛貼在書上,沉浸在書海中。看書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有時,我看得正入迷,媽媽會大聲催促我:「快睡覺,要不然明天上課沒精神。」可是,我哪能聽得進去呢?我還是繼續看書,直到媽媽強行關燈,我才不情願地上床睡覺。

我不僅愛看書,還喜歡動手做實驗。學校裡有各種各樣的課外班,但我毫不猶豫地報了科普班。我可以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收穫樂趣,了解到科學的原理和奧秘。有一次,科普課的主題是七色光,老師讓我們分別往兩杯自來水裡加入五滴紅色素和藍色素,對比驗證水在染了色的情況下,是否能產生「彩虹」。結果是紅色水可以產生「彩虹」,而藍色的不可以,這種現象可真神奇啊!

看書、做實驗是我的愛好,看科教方面的電視節目也是我的愛好。有一天,我邊吃飯邊看電視,爸爸用遙控器調頻道,電視上出現了動畫片、體育等節目。忽然,科教頻道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激動地跳起來,指著電視屏幕大喊:「停!停!停!科教頻道,我的最愛。」爸爸按下了確定鍵,科教節目開始播放了。我深深地被科教節目的內容吸引住,連筷子夾住的菜掉在桌子上我都不知道。

科學是多麼有趣,我喜愛科學,我是小小科學迷。

市映湖小學校園小記者侯澤誠

指導教師張先梅

相關焦點

  • 【巡展】@科學迷 這個展覽來重慶了,千萬別錯過
    【巡展】@科學迷 這個展覽來重慶了,千萬別錯過 2020-06-25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一個風凌渡,迷糊大姐,陰陽眼,科學怪人的故事4
    講一個風凌渡,迷糊大姐,陰陽眼,科學怪人的故事 科學怪人突然把頭伸過來,用手撓了我頭髮一下。 我連連搖頭,不給他撓。 真是,看他這麼大人了,心智還是個孩子啊。 這也,太皮了吧。 調皮搗蛋,一刻也停不下來。
  • 網際網路時代的「迷因」,還是當年的那個迷因嗎?
    我們來自迷因然而,如果迷因這個概念真的可以為研究錯綜複雜的數字文化,以及廣義的文化演變提供新的視角,為什麼學界忽略了它?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致電了蘇珊•布萊克摩爾( Susan Blackmore),一位英國教授,可能是最後一批將迷因學視為科學領域的學者之一。在2008年的TED演說中,布萊克摩爾是一位生氣勃勃的演講者,眼睛明亮,身材纖細,灰色短髮中挑染了藍色。
  • 李秉宸:我是愛看書的「小軍迷」
    我叫李秉宸,是章丘區東山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是我的座右銘。我喜歡運動、吉他、快板、閱讀,最喜歡看歷史類和軍事類的書籍,靠著閱讀的積累,我的作文《科技興國》,獲得了山東省科技作文大賽一等獎。  爸爸說我是一個「小軍迷」,因為我家裡有很多關於軍事方面的書籍,大部分都是我自己挑選的。第一次聽說山東艦的時候,是在去年的一次班會課上,老師告訴我們,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我回家便上網查詢了它的資料,立志長大後要為祖國的繁榮和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 我不是科幻迷,但孩子吵著要買的劉慈欣系列漫畫,我看了三遍!
    平時各種科學期刊、系列漫畫等訂閱的不少。不過內容質量層次不齊,要收藏一套作為科學啟蒙的收藏書,真不容易。上個月,我特地帶著孩子去天河購書中心選書。當孩子看到劉慈欣系列科幻漫畫的宣傳角時,那小眼睛閃著blingbling的小金光。"媽媽,《三體》的作者,電影《流浪地球》,科幻漫畫,看看看,要買這一套!
  • 給孩子的科學漫畫 | 當科學和漫畫產生碰撞,我真的愛上科學了!!
    在領略神奇的大自然的同時,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愛因斯坦獎」獲得者、NASA科學顧問于貝爾·雷弗老爺爺為我們帶來的「給孩子的科學漫畫系列」,正好帶我們一起領略科學的奧秘。大科學家于貝爾·雷弗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快快跟上他的步伐吧!通常,科學和科普未必能兼得。
  • 科學如何鑑別,佛學與科學互為印證
    如果僅僅是過好此生,只是對於此生短短幾十年的了卻,我想對於真正的生死,真正生命的真相是無法完整的。了解生死的含義,或者背後更有深度的緣由,是不僅停留在今生今世的。今生今世只是「人」寄寓在身體上的一個短暫過程。
  • 故事中有科學,科學中有故事 ——《校園三劍客》科普版來了!
    這一回,作者楊鵬專門請到了德國著名科普作家雷納·科特博士,兩人聯手,在《校園三劍客》故事的基礎上,為全世界的小科幻迷們創作了一本《故事裡的科學 校園三劍客 科普版》,獻上一道乾貨滿滿的「科普大餐」—— 《故事裡的科學 校園三劍客 科普版》點擊圖片,立即購買
  • 日本皇室都是科學迷:見證博士的誕生,怪不得日本科學領域如此強
    所以日本到底多重視科學,我們看日本皇室有多麼熱愛科學就知道了!首先提到日本的皇室,那麼我們肯定會最先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明治天皇,一個是裕仁天皇!我們知道明治天皇是因為有個歷史事件叫做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直接讓日本從貧窮落後走向了富強之路!
  • 停播一年後,我覺得《走近科學》並沒那麼爛
    你卻毫不耐煩地來了句: 「這會兒沒空,等我看完《走近科學》「 但節目停播一年後,我卻覺得《走近科學》並不差。 如今,相比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更像是個描述「故弄玄虛」的形容詞。 假如若干年後有部《21世紀流行文化詞典》問世,相信其中一定會收錄這樣的詞條。
  • 這是一場神奇的科學實驗秀
    在這場科學與藝術交相呼應的舞臺劇中, 火爆全網的「中國首隻無殼孵化小雞」 、大口徑趣味「空氣炮」、「人造彩虹」、「大象牙膏」等一系列神奇的科學實驗悉數登場。臺上的演員們與臺下的觀眾連番互動,臺下的小朋友也競相示意和搶答,與演員共同完成實驗。零距離接觸趣味科學實驗,小朋友與科學「玩瘋了!」試演場演出結束後,多名小朋友接受了「明日星辰」的採訪。
  • 《星球大戰裡的科學》中文版上市
    ★前NASA天體物理學家珍妮·卡維洛斯對《星球大戰》的科學解讀。
  • @小科學迷:長壽作家這套兒童科學書出版,別錯過!
    長壽新聞網  記者  張申欣       近日,長壽作家王維浩出版《一年級愛科學      據了解,這套書是專為小學生量身創作的科學童話,內容豐富、知識詳實、故事生動有趣,讓孩子在快樂閱讀的同時,了解病毒、細菌、益生菌,獲得科學知識。
  • 二千多年前釋迦摩尼佛預言科學時代,科學是末法的徵兆?
    人,持表去本,迷虛誤實。以至,縱性貪慾,棄善生惡,故有此大劫!譯文:宇宙真相是,「心」為根本,「物」為幻境。真法唯有內心,「心」創造了萬事萬物。末法大劫到來時,幾乎無人知曉真法(看不清宇宙真相——唯心),人人都被虛妄假象迷惑且誤以為是真實(把物質世界看做真實——唯物)。
  • 《少年科學畫報》為孩子講述科學40年 當年的小讀者也成了專家
    它面向少年這樣一群群朝氣蓬勃的群體,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傳播科學這個充滿創新的主題,讓孩子們了解科學、熱愛科學,讓他們在心裡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她認為,我國目前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針對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尤為重要,《少年科學畫報》堅持了40年,做了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 科學迷必看系列!有資源哦!
    「 如果我在中學以前就看過《美麗化學》,我的化學也許就不會那麼糟糕了。」在這部片子的鏡頭下,化學真的是太美了。這是魔法嗎?不,這是科學。鎂的燃燒,像是一顆星星突然在夜空中爆發,鋰的燃燒,像局部火山噴發。鐵粉的燃燒,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寫照。氫氣的燃燒,則像是一隻紫紅色的四處亂竄的精靈。
  • 來「科學答人」答題了解電影中的科學知識
    《三體》、《流浪地球》、劉慈欣、郭帆、王晉康……這些中國科幻的核心符號將在11月1日亮相第五屆中國科幻大會,為科幻迷們帶來一場互動、視覺展示盛宴。值此良機,"科普中國·科學答人"推出"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知多少?"
  • 《科學小飛俠》二期公布
    在廣告上寫著:「曾經創作過《化貓》、《空中鞦韆》、《釣球》、《C》以及《科學小飛俠》等多部話題作品的龍之子製作部這次終於又將開始中村健治導演的最新作——《科學小飛俠2》的企劃了。我們在此招募希望在TEAM KENJI當中參與作品製作的熱情人才。」並且廣告最下面還有一張寫著「各位,就算沒有被錄用,也請別討厭我哦……」的圖片,顯得異常喜感。
  • 《超自然9人組》迷家般的開頭,迷之結束,中間卻是難以置信的驚喜
    本片真的是非常吸引人,前期多線懸念設置很好,劇情感和氛圍很贊,像磕了藥一樣迷著,然後,然後居然爛尾了!!!然而當我意識到的時候也已經看完了!!!只能說這動畫也算是成功了,10月季度的我確實每周都在跪求O;N更新,動力可謂十足。又想想吧,新遊戲的宣傳片也不可能全劇情給你拍完,所以最後只能大概點出要素,將就收尾。迷之帶感,也有著各種迷之遺憾啊!!!重看多少遍O;N也都是如此感覺。
  • 影迷你好,我是迷影手帳2019
    年初,我做了一本迷影手帳。賣的還可以,也許是印得不多的緣故,54天就賣光了,網店上好評率也高達99.9%。說明我們的質量還不錯。後臺很多人在問,為什麼沒貨了。今年上海電影節的時候,一個朋友對我說,三個月,他哥們已經把迷影手帳用完了……這挺出乎我意料的,本來這本手帳是希望可以用上一年時間,影迷的狂熱還是超乎我的想像。因為我比較懶,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做新的。但是今天柚子君要說,2019年的迷影手帳,已經來了。今年的主題是「致敬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