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七大錯誤科學信息

2021-02-08 哲學園

Juul 電子菸外觀精緻,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嘗試吸食。 圖片來源:路透社


1. 應對氣候變化損害經濟

雖然我們都意識到,地球的氣候變化問題已不可忽視,不過,包括美國總統杜林普在內的共和黨員,如今都以經濟為由,主張不採取行動。在今年 10 月,杜林普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明確表態:「我不願意這樣做,是不想為一些無人真正肯定的事情,犧牲我們國家的經濟利益。」

不過,投資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巨額預算,未必一定是國家經濟的負累。如 Vox 形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最終不僅於經濟有利,而且甚麼都不做才是一個最昂貴的決定。」

第一,政府的國家氣候評估,一份長達 1,600 頁的報告,來自 13 個聯邦機構,清楚指出人為因素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而且已經在食水資源和疾病傳播層面,對美國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二,因氣候變化而來的天然災害,往往才是國家經濟嚴重負擔的源頭。像今年 9 月的颶風佛羅倫斯,巨大風災就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而國家氣候評估報告亦表示,到今個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讓美國經濟損失千億美元。

2. 電子菸不算抽菸

電子菸的潮流,連傳統菸草生產商都始料不及。根據今年 12 月美國健康研究所的一項調查,吸食尼古丁的習慣在青年族群之間增長驚人,趨勢歸因於 Juul 電子菸的爆炸性熱潮。自 2017 年以來,表示過去 30 天曾吸食尼古丁的高中學生增加了一倍,從 11% 增加到接近 21%。

由兩名前吸菸者和史丹福大學設計系學生創立的電子菸生產商 Juul,本身宣稱它們想透過設計新穎的電子菸「改善 10 億成年吸菸者的生活」,然而,從今日看來可能事與願違,甚至變得更加嚴重。由於 Juul 電子菸外觀精緻,像一隻能夠收在掌心的 USB 儲存器,它不但無法幫助戒菸,卻吸引了更多未到法定抽菸年齡的青少年躍躍欲試。

而且,Juul 的尼古丁含量是歐盟標準的 3 倍,在今年 4 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 Scott Gottlieb 便明言,電子菸會對吸食者構成潛在威脅:「這些產品中的尼古丁,足以影響青少年的大腦,導致上癮。」

儘管它愈來愈受歡迎,而且不少人都相信,抽電子菸不算抽菸,對身體無害,但時間漸漸證實,這不過是一個銷售騙局。

3. 尼安德塔人比較次等

當科學家首次發現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簡稱尼人)骸骨,並證實是跟人類略有不同的另一物種時,出於一種人類應該較為優秀的主觀想像,尼人隨即就被妖魔化,被形容成一種駝背、野蠻、愚蠢和原始的史前生物,在各方面都次等於人類。

然而,過去幾年的新研究一直推翻了過去對尼人的敘述,甚至認為尼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表親。而科學家開始了解到,尼人的能力跟人類幾乎一樣,懂得使用工具,製作珠寶,會埋葬死者。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人類很有可能與尼人交配,然後繁殖後代,現今非洲血統以外的人類,其實絕大部分都有一些尼人的基因。

而在今年,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更多證據,認為尼人的頭骨碎片跟同代人類的頭骨碎片數目相若,換句話說,人類未必比尼人聰明,尼人亦顯然不是人類最初所想像的野蠻次等生物。

4. 棉花糖測試

今年 5 月,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Science)」的一篇研究,讓學術界不得不重新審視社會科學領域其中一項經典實驗:棉花糖測試(Marshmallow test)。

在上個世紀,心理學家透過所謂的棉花糖測試,對 5 歲左右的幼童進行自制力評估。實驗過程中,幼童可以選擇馬上得到一粒棉花糖作獎勵,又或者選擇等待 15 分鐘,然後得到兩粒棉花糖作加倍獎勵。

測試結果呼之欲出,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選擇等待的孩子,被認為成長質素更佳,他們的學習能力更高,亦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不過,新的研究卻採用更大量和更多樣化的數據,並且以更嚴格的方式 —— 包括連同家庭背景和智力高低等因素作計算,嘗試提出反駁。專家認為,孩子在 5 歲時的自制力表現,與成長質素完全無關。

就如負責新研究的紐約大學教授 Tyler Watts 表示:「如果兩個孩子都擁有相同的成長環境,他們得到相同的教育,種族、性別相同,家庭背景相似,而且有著相若的認知…… 他們其中一個願意等待,而另一個選擇不等待,有影響嗎?根據我們的研究,可能沒有。」

5. 中美洲移民與天花病毒

天花曾是可怕的世紀絕症,在過去一個世紀造成上億人口死亡。不過,這已經是 50 年前的事,最後一個自然確診病例出現在 1977 年的索馬利亞,到了 1980 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天花被根除。

但在 2018 年 10 月,當時的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Customs Enforcement)發言人卻認為,隨著移民大篷車隊(Migrant caravan)而入境的 4,000 名中美洲移民,可能會將天花病毒帶到美國。Vox 認為,天花病毒的言論在中期選舉之前再度活躍,或有不少政治動機,亦相信在 2020 年大選時,病毒將再次「捲土重來」。

6. 黨派偏見

杜克大學、紐約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以付費內容的形式,分別讓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的 Twitter 用戶接觸更多另一黨派的立場和意見。透過加深了解而放下彼此成見,減少政治分歧,這種一廂情願的觀點被證實不可能實現。研究負責人提到:「我們看不見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聯繫,有減少政治兩極化的跡象。」

事實上,效果幾乎相反,共和黨員在測試過程中變得更加擁戴共和黨,支持民主黨的自由主義者亦然。研究結果反映了另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往往會對政治立場另一方抱持黨派偏見,即使對方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都會選擇充耳不聞。

在心理學理論上,這種道德基礎(Moral foundations)解釋了無論我們提出再有說服力的論點,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往往都是失敗告終。

7. 史丹福監獄實驗

有可能是 2018 年被揭發的心理學學術騙案。史丹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Experiment)曾被稱為有史以來最著名和轟動的心理學研究,提出環境因素如何輕易扭曲人性,使人變得邪惡。

在 1971 年,參與研究的學生,在史丹福大學的模擬監獄中負責扮演「囚犯」或「警衛」,而實驗開始之後一段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只是角色扮演,「警衛」都會濫用自身的有利條件,開始虐待「囚犯」。研究暗示,環境的改變會讓人變得扭曲,無辜的人一旦掌握到權力,就會濫用,相反地,那些陷入無能為力狀態的人,將會屈服於權力,甚至變得瘋狂。

這項經典的「權力遊戲」實驗,自此一直是心理學入門教科書的課題,過去幾十年間,在無數電影、書籍、電視節目以至國會發言中更被廣泛引用,但 2018 年之後,或不應該再使用了,因為這個心理學實驗被揭滲假。

在 2018 年 6 月的一項調查報導中,記者 Ben Blum 提出證據,證明實驗背後的學術造假成分。原來研究助理會用其他原因欺騙那些扮演「警衛」的參與者,讓他們儘量表現得態度強硬,而另外一名「囚犯」更坦然承認,在研究過程中曾經假裝精神崩潰。真相是雙方都按照劇本演出,以便得出這個既權威又戲劇性的實驗結果。

相關焦點

  • 科學就是要勇於承認錯誤:十大錯誤科學結論盤點
    點擊查看 人們不會迷信權威,但是大部分會相信「科學」。如何科學地飲食?如何科學地工作?如何科學地休息?「科學」兩個字成了人們確認自己正確生活的最大保障。但如果「科學」不正確,那又會怎樣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2018抖音最新七大翻唱歌曲
    在2018年,抖音出現了好多翻唱的中文歌曲,很多網友聽了之後卻找不到,非常苦惱。下面小編就為您整理了目前抖音最火的翻唱歌曲,快來看看是不是你要找的。2018抖音七大熱門翻唱歌曲《我的將軍啊》原唱:半陽 翻唱:M哥《我的將軍啊》抖音M哥帶火,改編自英文歌《watch the pacific》M哥是抖音唱歌達人,不僅外表長相甜美可人,唱歌也是讓人耳目一新,其自帶沙啞的嗓音翻唱歌曲讓人感覺發現新大陸,唱出了不一樣的味道。2.
  •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與信息無關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大學本科理工學科的一個專業,現更名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屬於工學電子信息科學類。根據2012年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原屬於電子信息科學類的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專業與原屬於電氣信息類的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五個專業統一更名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歸屬於電子信息科學類。
  • 信息與計算科學VS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我們該如何選擇
    信息與計算科學VS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這兩個專業,都是帶信息科學這四個字,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相同的,很容易混淆。而事實上,這兩個專業是分屬不同學科的,培養方向和就業方向都不相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一、培養方向不一樣信息與計算科學,從名字上來看,確實像一個計算機方向的學科,但是它的原名卻是計算數學,後來教育部在 1998 年改成了信息與計算科學。該專業強調以信息領域為背景,數學,信息,計算機管理相結合的數學類專業。它屬於數學類,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 論文引用失範的七大表現,你的論文存在嗎?
    營銷科學與創新國際高峰論壇。論文引用失範的七大表現論文引用失範已經成為學術期刊編校實踐中的普遍現象。幾乎每一篇論文都存在著引用失範問題,不同的只是數量多少、程度深淺的差異。遺漏引用是指作者在論文中引用了他人的觀點、表述、數據、圖表、方法、公式等卻未註明來源。
  • 觀花|2020國際信息科學與技術學會亞太地區會議
    >國際信息科學與技術學會(ASIS&T)是全球圖書情報與信息科學領域的頂級學會。本次會議旨在推進信息行為與人機互動領域研究的多學科交叉和發展。用戶與信息的情境化交互包括信息行為、信息實踐、信息搜尋、信息體驗等。人機互動是一個多學科的研究領域,主要研究計算機技術的設計與應用,以及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交互。通過與用戶產生的各種交互來研究他們的信息行為,並在此基礎上生成優化信息消費的有效模式。
  • 「2018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公布,揭秘其如何偽裝科學
    「薯條能治脫髮」「熱檸檬水能治癌症」「醋蛋液能包治百病」……全是謠言近日,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發布的《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謠言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影響範圍和危害有所減少,但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工作仍任重道遠
  • 趣說科學儀器行業 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二)
    本篇將繼續以科學儀器行業的角度,來盤點「2018年十大流行語」當中的「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網絡熱詞能被解讀出哪些意思吧!2018年十大流行語林俊傑可能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10年前發表的《醉赤壁》在今年又大火了一把,「確認過眼神」這句歌詞甚至被評為2018年十大流行語之一。從詞義上講,「確認過眼神」指的是「得到了自己內心希望得到的訊息」,反映了人們面對良莠不齊的海量消息甚至虛假信息時希望得到「確認」、「甄別」的心理。進一步思考,造成這一心理的原因無非是信息不對稱——各方擁有的消息不同。
  • 2018電視劇行業六大趨勢解讀(附七大衛視118部大劇資源)
    2018年七大衛視在電視劇領域持續發力,發布了118部大劇資源。
  • 盤點被證實是錯誤的8個科學理論!
    人們喜歡關注偉大的科學理論。的確,正是這些偉大的理論使我們對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並非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雖然許多理論在當時很流行,但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然而,它們仍然是科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最後麥可遜-莫利用實驗最終證明了光以太理論是錯誤的理論。顱相學理論在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中,主人公研究了她未來對愛情的興趣,發現「與善良相比,她更喜歡代表智慧的大腦部分」。像19世紀的許多學者一樣,勃朗特對顱相學非常著迷。顱相學是通過頭骨的形狀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理學門類——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專業解讀
    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定義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原名「計算數學」,後被更名為「計算數學及其應用軟體」,1998年最終改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它是以信息領域為背景,將數學與信息、計算機管理相結合的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研究科學及工程技術領域中數學問題的數值求解,特別是計算機數值求解的理論和算法。
  • 合肥高新區在安徽省科學進步獎評選中獲得良好佳績
    此次獲獎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先進位造、高技術服務、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資源環境等七大高新技術領域。  2018年,合肥高新區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思想,加快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建設,加快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平臺和產業轉化平臺,加強原始創新和應用技術開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此次科技技術獎評選,充分展示了高新區在下好「創新先手棋」方面取得部分的成效。
  • 七大OTT牌照商的2018(下):百視通、芒果TV、華數、南方新媒體
    2018年,OTT行業呈現出一種新的業態,不管是政策層面,規模層面,亦或是商業運營層面,都有了新的變化。作為OTT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七大OTT牌照商的發展軌跡和行業息息相關。他們在2018年各自都有哪些規劃與布局呢?流媒體網從合作、事件、人事、終端、數據這5個維度為大家盤點匯總了最新發展動向,以供業界參考。
  • 《權力的遊戲》|七大王國之北境王國
    我是2018年在微讀上接觸到電子書《冰與火之歌》,看了就愛不釋手,隨後就開始追劇,畢竟馬丁老爺子寫作太慢了,說好的要寫可是遲遲不出,無奈只能追劇,看大結局。接下來我的分享會結合書籍和電視劇,如果您只看了其中之一,建議您再看看另一個,畢竟書沒寫完呢。
  • 歡樂冰雪季,道外區將打造七大板塊內容
    首屆冰雪詩詞大會啟幕歡樂冰雪季,道外區將打造七大板塊內容12月19日,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道外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的首屆哈爾濱市冰雪詩詞大會在道外區啟幕。本次活動是2020—2021年道外區冰雪歡樂季的開篇板塊,道外區將圍繞「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體育」等主題,著力打造江上冰雪遊樂園、濱江溼地民俗冰雪文化區、冬捕表演、中華巴洛克街區雪雕及燈籠秀、冰晶雪舞歡樂季文化惠民演出、全民上冰雪百日系列活動等共七大板塊內容,繼續深入挖掘冰雪資源、展現冰雪特色、豐富冰雪活動、繁榮冰雪文化旅遊產業。
  • 寧波初中科學學科實驗測試延期舉行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學學科實施實驗操作測試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的舉措之一,對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科學實驗操作能力,提高科學學科教學質量有很大作用。為確保科學實驗測試的順利實施,寧波市教育局自2018年起開展大量調研和準備工作,並於2020年11月28-29日舉行了全市模擬測試。從模擬測試全過程來看仍存在少許問題。為使各方面準備工作更加充分,確保首次測試更加平穩順利,經研究,決定原定12月26、27日舉行的科學實驗操作測試延期至下學期舉行,具體考試日期另行通知。
  • 多少父母延續了上代的錯誤教育,而「學習型父母」會這樣科學改正
    而在很早之前我就曾發表過許多關於孩子學習教育的文章,針對各種各樣的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給予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法和引導方向,但是通過總結,我還是準備發表今天這篇文章,就是關於總結家長們在教育中出現的一些比較普遍性的錯誤現象。
  • 燕山大學田永君獲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新聞—科學網
    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北京會議中心揭曉,燕山大學教授田永君榮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比天然金剛石更硬人工材料的合成
  • 【Re0】七大魔女信息曝光,色慾魔女太可憐!觀眾:我投敵了!
    在《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 第二季》中,分別象徵著「七宗罪」中傲慢、嫉妒、憤怒、怠惰、強欲、暴食和色慾的七大魔女將陸續登場。除了早已登場的強欲魔女艾姬多娜,在第9集中傲慢魔女緹豐,暴食魔女達芙妮,憤怒魔女密涅瓦,嫉妒魔女莎緹拉也已上線。魔女出現後,觀眾們紛紛表示我已投敵!
  • 暑期去中華世紀壇充電 七大紀實展覽從1978走向2018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實影像大事記展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重點展示1978年至2018年間的優秀紀錄片作品,呈現四十年40部紀錄片。這些真實的紀錄片資料中,體現了中國的變化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