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公投:送上門的一個州,美國為什麼不要? | 新京報快評

2021-02-23 新京報評論

▲波多黎各的地理位置

當地時間6月11日,被部分當地人稱作「地球上最後的殖民地」的美國境外領土——波多黎各,舉行了一次無約束力的公民投票,投票結果一邊倒:在參與投票的波多黎各人中,支持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有約50萬,選擇獨立/自由結合的有7600多,選擇維持現狀的約6700人。

對此結果,波多黎各自由邦總督羅塞洛顯得很激動,他當眾表示「從今天開始,美國政府再也不能忽視廣大波多黎各美國公民的呼聲」。

一廂情願的公投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政府對此次公投結果表現得十分冷淡,甚至可謂不理不睬。事實上,2012年的上一次公投,儘管61%的波多黎各投票者投票贊成「立州」(立即成為美國一個州的意思,波多黎各現執政黨新進步黨的前身就叫「立州黨」),卻被華盛頓一直「晾」到了5年後的又一次公投。

不僅如此,今年早些時候川普還表示,將進一步削減原本就不多的、對波多黎各醫療和教育的援助。一心「立州」的羅塞洛對此顯然十分不滿。

這一切,需從一百多年前說起。

波多黎各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西戰爭中西班牙戰敗,波多黎各被割讓給美國;1917年,為方便在波多黎各徵兵參加一戰,美國國會宣布授予全體波多黎各人美國國籍;1952年波多黎各成為所謂「自由邦」,這個島上的居民可自動獲得美國國籍,但只有移居美國本土才能獲得美國聯邦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由於不能「立州」,這個島在美國參院無議席(每個州兩席),眾院則只有1個象徵性、無表決權的席位。今年正是波多黎各人獲得美國國籍100周年,現執政黨新進步黨在去年底擊敗主張維持現狀的人民民主黨,認為「時機成熟」,隨即啟動了此次公投。

「窮親戚」急於「傍大款」

波多黎各急於「立州」,很大原因是因為貧窮,想「傍大款」。

2006年,美國廢除該島免稅地位,從此這座340萬人口的島嶼陷入長達11年的經濟衰退周期。2015年,為填補虧空,波多黎各政府開始徵收高額消費稅,其結果非但未拯救經濟,反倒造成一系列惡果:貧困率高達45%,失業率突破12%,政府債務高達740億美元(去年底已停止支付本息,事實上該島財政業已破產),教育和醫療體系崩潰,食品和公共服務價格比美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22%和64%⋯⋯

「立州黨」認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波多黎各不是美國的一個州,無法獲得聯邦各種資助和補貼,因此要拯救這個島就必須「立州」。

但「大款」美國卻並不想認這個「窮親戚」,因為這會讓美國背上沉重包袱。2012年公投後,美國聯邦問責辦公室曾推出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波多黎各「立州」後聯邦政府每年要額外補助該島52億美元,回報則只有20億-40億美元的稅收。

不僅如此,為說服島民支持「立州」,「立州派」的波多黎各政客們,不斷鼓吹「一旦『立州』美國的財富和資源都有本島的份」——這種說法固然會令島民血脈賁張,但想過美國本土公民的感受麼?

還應看到,儘管自1960年以來波多黎各舉行的5次公投,支持「立州」的比例越來越高(前三次都未通過,2012年也只有61%支持「立州」),但此次投票率之低卻創下歷史紀錄:5年前180萬選民中未投票的只有6.5萬,此次投票率卻只有可憐的23%。

數據變化背後的現實是,反對「立州」的波多黎各人,幾乎都抵制了公投;上次公投中十分踴躍的年輕人,如今也被貧困和失業弄得心灰意冷。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意興闌珊的美國政府,面對羅塞洛「為何不給波多黎各人民主權利」的質問,大可理直氣壯地「懟」回去:23%的民意也能算「廣大民眾呼聲」嗎?

「給」與「不要」背後都是利益權衡

有人可能會覺得,為什麼送上門的一個州,美國卻不要?以前世界強國不都是搶地盤搞殖民嗎?持這種邏輯和思維方式,顯然不符合當下這個時代了。無論多麼強大的國家,都不可能再像十八、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前半期那樣堂而皇之地去侵佔一個地方。而「要」,也不再僅僅意味著獲得,還有責任和義務。

說到底,「給」與「不要」背後,還是一個利益權衡問題。目前,波多黎各名義上擁有美國領土地位,其民眾擁有美國公民身份,這些對美國來說,已經足夠了。美國的算盤或許是,主權在我就夠了,沒必要去攬責任。要主權而不要責任和義務,這或許是美國不想波多黎各成為其一個州的真實「內心想法」。

換句話說,控制波多黎各,比擁有波多黎各更符合美國利益。

波多黎各之所以想公投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擁有美國本土公民擁有的權利,無非是想「過得好一點」;而美國之所以不要,是因為現在的狀態對美國更有利。

事實上,歷史上美國有機會完全「甩開」波多黎各。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在波多黎各國民黨領袖P·阿爾維蘇·坎波斯在蓬塞發動獨立起義,但遭到鎮壓;1950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裝起義,宣布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國,但很快失敗,100餘人被逮捕。

在主權上,美國從來沒有放棄。1952年美國給予波多黎各自由聯邦的地位,實行自治,但外交、國防、關稅等重要部門仍由美國控制。美國該要什麼,不給什麼,其實清醒得很。

美國也曾有總統支持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但「想法」總是付之東流。1977年美國總統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向國會提交了《1977年波多黎各立州法》,主張把波多黎各變成美國的第51州;1982年11月羅納德·威爾遜·裡根總統發表聲明,支持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2011年6月,歐巴馬訪問波多黎各時也表示,無論波多黎各人民作出何種選擇,他都支持波多黎各人民的決定。

但這些,更多的是表面的「政治正確」,難以見到卓有成效的實質行動。為什麼?

答案就在於幾個字:

利益高於一切。

編輯:與歸  實習生 魏顯勇 王琳  校對:郭利琴

推薦閱讀:

城管向高考送水點要水就算為環衛工,被開除也不冤 | 新京報快評

「以車護老」的萊州司機,你的愛心「出軌」了 | 新京報快評

「限塑令」淪為「賣塑令」,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伴娘脫衣襲胸,名為「鬧洞房」實則「耍流氓」!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焦點

  • 波多黎各全民公投,求成為美國的一個州,結果……
    本文授權轉載自「世界觀」微信ID:world_insight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島,搞了個大新聞。當地時間11日晚,波多黎各舉行全民公決,贊成向美國國會申請「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英國忙著公投脫歐,蘇格蘭忙著公投脫英,偏偏波多黎各玩了一把反潮流,公投要往美國靠攏……很新鮮吶!
  • 波多黎各為什麼不能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那麼,波多黎各和美國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係?作為美國海外領地的波多黎各,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呢?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很多國家、地區一樣,在歐洲人尚未到來之前,原本是屬於印第安人的地盤。但是,這一切隨著航海大發現而改變。1492年,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大陸之後,歐洲殖民地開始了瓜分新大陸的歷程。
  • 要成為美國第51州?波多黎各第六次公投,超一半居民同意併入美國
    如今,全球各界對於今年的美國大選都是相當關注的,無論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還是身為總統的川普,對於兩人來講每張選票都是至關重要的,而美國的五十個州的每張選舉人票都會對大選局勢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美國目前一共擁有五十個州,不過根據此前的消息來看,美國在未來或許將會增加一個州的地區,變成51個州。
  • 國家「菲律賓」主動想成為美國的一個州?還屢被拒絕。
    與美國主動拉攏的波多黎各比起來,同樣在美西戰爭後被劃為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也曾多次申請加入美國,但美國的態度卻冷淡得多。 菲律賓其實在1946年就已經宣布獨立。菲律賓,1565年,西班牙侵佔並統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國佔領。1942年被日本佔領。
  • 得州獨立公投只是序幕,背後有17州力挺,美國內部已撕裂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得州弗雷德裡克斯堡眾議員比德曼計劃提交一項法案,就得州是否脫離美國獨立建國舉行全州公投。得州準備通過獨立公投來決定脫離美國,拉開了美國獨立公投建國的序幕。得州提起的這項訴訟獲得美國17個共和黨州和106名國會議員的支持,而23個民主黨州則支持最高法院駁回得州的訴訟請求。在得州訴訟請求被駁回以後,該州共和黨主席艾倫·韋斯特向美國最高法院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同時他也提出一個十分危險的建議。他聲稱,得州共和黨會一直遵守美國憲法,稱守法的州或許可以「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遵守憲法的州聯」。
  • ...川普|邁爾斯·泰勒|波多黎各|美國_時政|美國國土安全部|丹麥...
    川普說,美國遭遇風暴襲擊的領地波多黎各「骯髒」,應該拿它交換格陵蘭島 —— 這一出賣美國領地的言論,不但無視美國利益,更是對波多黎各人的侮辱!美國國土安全部一名前官員星期三說,川普總統在一次講話中稱波多黎各「骯髒」,並詢問是否可以用格陵蘭島來交換。這位官員是前任川普政府國土安全部官員邁爾斯·泰勒,他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競選總統職位。
  • 美國得州州議員要提「公投獨立」法案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10日報導,讓德克薩斯州民眾公投決定是否要脫離美國的努力,得到了至少一位州議員的支持。得州弗雷德裡克斯堡眾議員比德曼(Kyle Biedermann)說,他計劃提交一項法案,要求就是否脫離美國進行全州公投。
  • 為什麼朱清時這樣的大科學家也會輕信「真氣」這種偽科學
    始皇帝統一六國尚不滿足,想永遠活著,於是一群方士來騙他,說海外仙島有「真人」,長生不死,於是始皇帝就連他自己壟斷的「朕」這個稱呼都不要了,自稱「真人」。可惜,貴為始皇帝,花了大量金錢,除了收穫一堆騙子之外,啥也沒有撈到,死後還被趙高給玩弄了,弄得大秦帝國二世而亡。
  • 提議公投法案獨立脫離美國建國
    由於美國一直以來是一個移民自由的國家,因此讓社會經常充斥這「獨立」的思潮,美國的很多州想要脫離聯邦政府並不少,甚至可以說從美國建國以來一直都有。在疫情之下美社會不斷分裂之際,近日得州打響了獨立第一槍。根據澎湃新聞網所報導,德克薩斯州眾議員比德曼近日提交了一項法案,內容是關於脫離美方而發起全州公投要求。比德曼在聲明當中表示,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失控,早已無法代表得州人的價值觀。因此才會提交法案且允許舉行公投。在得到得州人的支持後,以重審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
  • 打響獨立第一槍,得州議員要提公投獨立法案,想脫離美國獨自建國
    說起來,這並不是德克薩斯州第一次鬧獨立,原本,美國就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向來崇尚自由、獨立,就算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美國民眾仍然要自由不要命。 一些州更是一言不合就鬧獨立,不過得州一開始並不屬於美國,是墨西哥的一部分,只不過墨西哥獨立之後,大批美國人湧入德克薩斯州,之後才又獨立出來,建立了德克薩斯州共和國,在美國政客高超的運作下,最終成為美國第28
  • 議員提出公投獨立法案,號召民眾脫離美國
    據「環球時報」報導,此前美國一位德克薩斯州福雷德克裡克斯堡的一位眾議員彼得曼對媒體透露,他計劃向眾議院提出一項法案,而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希望在德州進行一次主題為「是否脫離美國」的全州公投。這件事情要從美國的構成角度開始說起,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計由50個州組成,而這些州政府擁有一部分領導權,可以不用完全聽命於美國總統,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相當大的權力,當然對於美國本身來說,也是相當大的潛在不穩定因素。
  • 波多黎各|美國自由邦:彩色是我的秘密
    全世界七個螢光海灘裡,一個在馬爾地夫,兩個在澳大利亞,另外三個最著名的在波多黎各。去波多黎各親眼見一見螢光海的念想,從此在我心裡埋下了種子。3月14號,美國東北部迎來史上最嚴厲的「三月暴風雪」。只有開始下雪的時候,才會懷念陽光。我和朋友開玩笑說,東部人民需要盤算一場「逃離」,逃往溫暖的熱帶。於是,五年前在心底裡種下波多黎各的種子,終於在一個合適的時候生根發芽破土而出了。
  • 美國之後,英國也面臨分裂危機,蘇格蘭:將舉行獨立公投加入歐盟
    2020年對於美國而言,可謂是多事之秋,不僅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難以自拔,而且部分州還在「鬧獨立」。當地時間12月8日,德克薩斯州眾議員比德曼聲稱將起草一份法案,允許對「分裂國家」進行全民公投,以便讓德克薩斯州脫離聯邦政府管轄,獲得獨立國家的地位。 繼美國之後,英國目前也面臨著分裂危機。
  • 【波多黎各】螢光海灘、童話小鎮、雨林探險...不用籤證換鈔的海島假期
    講述了名叫「派」的少年和一隻猛虎在海上漂流,進入了一個空無一人,海面平如明鏡的奇幻之境。故事可能已經忘得差不多了,然而這一片如夢似幻的螢光海卻留在了很多人的記憶裡。雖然我們知道電影裡很多鏡頭都是特效製作的,但《少年派奇幻漂流》裡這片奇幻的「螢光海」是真實存在的,而她就在美國的海上後花園——波多黎各。
  • 許幻山出軌還要半推半就,「送上門的不要白不要」真的好嗎
    我要是許幻山我也只有一個想法:「送上門的不要白不要?」1.林有有:「你還是在乎我的?」許幻山(心裡)回答:「我厲不厲害我自己清楚,反正你這送上門來的也挺厲害。」:「送上門的不要白不要。」第二,送上門來的也是有目地的。一個明知道你是有婦之夫的人還要上趕著倒貼的女人說明沒有道德底線,她在同人圈顯然混不下去,所以轉而選擇已婚男士攻克,所以別做那個傻子,小心人財兩失。第三,送上門不代表你有吸引力。有的人就是需要趕快找一個接手自己的人,你剛好成了那個接盤俠。你的吸引力也許不過就是有點錢,換一個更有錢的可能你就沒有吸引力了。
  • 美國搞分裂?得州議員提出公投獨立法案,想脫離美方獨自建國
    不過美國作為大國,一直以來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結果這次卻突然被報導出,有人居然想在美國搞分裂,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由於美國一直接受自由的理念,導致一部分州在和聯邦政府鬧矛盾後,會生出想要脫離美國自主建國的想法。據環球時報援引ABC報導,德克薩斯州想要出現一場公投,主要是看民眾是否想要得州脫離美國。
  • 戰艦世界|土豪專用船-美國X級巡洋艦波多黎各測評
    表中亨利四世+再裝填指的是其開火60秒,期間使用一個再裝填消耗品。 HE彈和AP彈 類似於阿拉斯加。波多黎各擁有美國重巡的特殊AP跳彈角。這使得她即使面對很多擺出角度的目標時依然可以有效地使用AP彈攻擊,而非依賴她的HE。
  • 得州準備全民公投獨立,加州和阿拉斯加也要跟進,或加速美國分裂
    日前,受到全世界人民關注的美國大選的結果,終於逐漸清晰了起來。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將在明年的1月20日完成總統事務的交接。川普在這場競選中,從一開始的拒不承認選舉結果,到一步步退縮,最終同意政府進行權力的交接,這一步步的過程在外界看來,可謂是相當令人唏噓。
  • 美媒:美國所有50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 為歷史上首次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美媒稱,隨著美國4月11日成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美國全國50個州都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進入「重大災難狀態」。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4月12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4月11日批准懷俄明州為新冠疫情「重大災難狀態」。就在22天前,美國紐約州成為首個進入這一狀態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