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科舉制」出現以前,當朝為官者多為郡望高的大姓子弟,抑或外戚貴族。即便不靠朝廷的俸祿,他們也會衣食無憂。那麼,他們會住什麼樣的房子呢?豪宅院邸一般都是標配,有的人還大興土木、爭相攀比。不過歷朝歷代也總有良臣存在,有人不治產業,有人租房,還有人睡在車庫裡。最終皇帝都不好意思了,專門派人為其建造房屋。
官至九卿的魏晉名臣沒有自己的房產
魯芝是魏晉名臣,家裡是西涼大族。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勸說曹爽「挾曹芳去許昌,勒兵勤王」的人就是他。曹爽被誅後,魯芝則被赦免。原因就是:司馬懿欽佩他這種大義凜然、忠貞不渝的氣節。司馬炎建立西晉後仍然對魯芝另眼相看,不但給他封了侯,還升遷為鎮東將軍。當魯芝年老後,特進他為光祿大夫,位列九卿。
魯芝為官除了剛正就是清廉,平時從不置辦產業。這讓奢侈成性的司馬炎都看不下去了,親自派人為老爺子蓋新房。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晉書·良吏傳·魯芝傳》
當然,司馬炎此舉有拉攏曹魏舊臣的嫌疑。他的皇位是篡權而得,而魯芝在朝中德高望重,處理好與他的關係可謂事半功倍。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也能看出來:身居高位的魯芝能如此無欲無求,實屬難能可貴。
西晉有魯芝這樣的高官不置產業,南北朝的清官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儘管身逢亂世,他們的事跡也讓人動容。
北魏左將軍租房度日
北魏莊帝時期,有一個人叫鹿悆(yù),官至左將軍、給事黃門侍郎,深得皇帝的信任。有一次鹿悆去大梁,夜晚住宿之時他的隨從偷了四束禾草來餵馬。他發現此事後大怒,拿了三丈縑帛放到偷禾草的地方才算作罷。從這裡可以看出,鹿悆為人是多么正直。
因為鹿悆屢有戰功,最終被封了侯。地位一天天提升,可他為官清廉、正直的作風卻沒有改變。更重要的是:多年為官,他竟然要以租房度日。
雖任居通顯,而自無室宅,常假賃居止……《魏書·良吏傳》
按照鹿悆的官級和皇帝近臣的身份,租房子住實在讓人「匪夷所思」。也許史書中的記載有些誇大其詞,不過他克己奉公的精神確實值得人欽佩。於是,莊帝隔三差五就賞賜鹿悆金錢和綿帛。
儘管鹿悆的房子是租來的,好歹也算是個住所。有的人居住的環境就更差了,他要睡車庫。
南朝的郡守大人要睡車庫
孫謙歷仕南朝的宋、齊、梁三朝,當過縣令,也做過郡守,實實在在的一地父母官。由於長年戰亂,他的職務變更得也很快。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民眾都非常愛戴他,在即將離任之時,百姓也會自發拿著縑帛等物品來送別他。孫謙當然會拒絕,不要說這些物品,多年來他都沒有為自己留下一套房產。
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梁書·良吏傳》
孫謙竟然會住在官府裝載公車的車庫裡,這確實讓人意想不到。也許,他就跟電視劇《潛伏》裡的李涯一樣,所有心思都在工作上,吃穿住行也都在單位中完成。
結語
歷朝歷代都不乏窮奢極欲之徒,比如西晉的王愷、石崇鬥富,直到今天還被人所不齒。歷朝歷代也同樣有賢臣良將,比如魯芝、鹿悆、孫謙等人。也許他們蝸居在不堪的住所,也許他們以租房度日,這都改變不了後人對他們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