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感性轉向理性,古代西方典雅愛情經歷了什麼?

2021-01-13 孔甲丙

愛情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戀愛的犀牛》中瘋狂的偏執的愛,《紅與黑》裡源生於欲望中的愛。而典雅愛情介於兩者之間,它源於肉慾卻又超脫於欲望,成為精神上的愛慕。

它也十分瘋狂,把愛情當作生活中的全部,但它歸根結底卻是自己改造道德的升華精神的力量源泉。這就是騎士們的典雅愛情。

羅曼蒂克的愛情

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是最早出現典雅愛情的地方。馬克思說:「普羅旺斯民族走在了歐洲發展的前面,在新時代的民族中第一個創造了民族語言。」普羅旺斯發達的經濟與先進開放的文化,為典雅愛情的萌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11世紀的歐洲與民生息,經濟復甦,城市興起,人們終於短暫的擺脫掉戰爭與死亡的陰影。當人們的物質需求被滿足時,精神需求便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曾經歌功頌德的詩歌無法滿足人們,而關於騎士們的愛情故事卻方興未艾——騎士傳奇文學。騎士們成了故事裡的主角,為了心愛的公主而出生入死。

路易斯在《愛的比喻》裡寫,騎士的愛是一種特別的愛情,以謙恭、禮讓、婚外戀和愛的中心化為特徵。

所以典雅愛情中,往往是女尊男卑的,富貴的女子與貧困的騎士,在曲折的求愛道路上,荊棘刺血,烈火焚身。平平無奇的愛情是不值得追求的,越困難曲折的愛,就如克拉越高的鑽石,被人更為喜愛。這種純情摯愛最終成為完善自我的偉大力量。

而典雅愛情往往是婚外戀。一旦敗露便會萬劫不復的愛情,是最曲折而最珍貴的。

騎士必須竭盡全力的保護貴婦人的名譽,哪怕這最終將變成一場單相思,而女子也將能否保守秘密當作評判的標準。比如騎士朗斯洛愛上了騎士王亞瑟的妻子,而為了維穩情人的名譽所遭受到苦難與付出的代價成為愛情故事的主旋律。

這種現代人難以理解的愛情,實質上是對封建政治婚姻的反抗,這並不是夫妻之愛,反而是對夫妻之愛的破壞與背叛,但詩人們卻要加以歌頌。

這就是當時羅曼蒂克的愛情與含義,對禁慾的宗教生活的反抗,追求熱情的、溫暖的、自由的生活,羅曼蒂克的愛情是與婚姻相對立的。

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性愛情

相較於騎士們對典雅愛情的追求,文藝復興時期的典雅愛情的含義產生了很大不同——通過寫作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此時的人們逐步拾回對倫理的思考,中世紀的典雅愛情的女主人公一定是地位高而已婚的婦女,而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開始反問自身:「究竟該不該去愛已婚的女子。」典雅愛情對於這些詩人們,逐漸變成文學創作和完善道德品質的動力。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潮,典雅愛情也不可避免的深受影響。人文主義追求對個人的關懷,維護人的尊嚴,追求現世的幸福。而為創造現世幸福而樂觀進取的精神和反對禁欲主義對這一時期的典雅愛情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時的作品中,人們不再像騎士般通過生死決鬥而向婦人表示愛意,而是將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抒發個人感情來實現自我價值。

換句話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在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上,從向外轉變為向內,因而其感情更加理性化,這也是其相較於中世紀的典雅愛情能逃離感性轉向理性的原因。

14世紀是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封建的生產關係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等地區,適應新時代發展與新興階層願景的生產關係正在蓬勃生長,由此而帶來的是新的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雖然打著復興羅馬文化的旗號,但宣揚的是資產階級的思想。

在中世紀,義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的商業活動就十分興盛,隨著社會發展,社會財富的巨大增長和累積,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堅實的土壤。

同時,以羅馬文化為名,點燃大批人對知識的追求,但本質上是對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的宣揚。物質與文化的雙重幫助下,文藝復興在整個歐洲點燃。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文主義者們將自身的感情與愛情融入到作品中,也就呈現出了文藝復興時期相對理性的愛情觀。

承接時代的但丁

但丁作為最後一位中世紀詩人與第一位新時代的詩人,承接著兩個時代的變化,也成為承載兩個時代文化的詩人。

《新生》描述了但丁對貝雅特麗齊幾近痴狂的愛,仿佛狂信徒對天主的信仰。這是神秘的常人無法理解的把人灼燒成灰的愛。

但丁

《新生》中描寫他九歲時見到貝雅特麗齊的場景:「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精靈,開始劇烈地顫動起來,就連最微弱的脈搏也感覺到震動。」九歲的但丁,在一場世俗的相遇中,便義無反顧的愛上了貝雅特麗齊,仿佛遇見了愛神,餘生都在其愛的光芒中籠罩著。

但丁將對貝雅特麗齊的愛宗教化成信仰,升華為符號化的愛。這種經過提煉和淨化的愛,是人類自身強大意志與弱小意志的妥協,它讓人宛如玻璃,漂亮、尖銳但脆弱。

甚至在薄伽丘的《但丁傳》中,他用了一整章來描述美麗的女性是如何改變世界並影響英雄,就像貝雅特麗齊怎樣照亮了但丁的整個青少年時代。而但丁的愛,也正好是典雅愛情的單相思、婚外戀與平等性的體現。

但丁見到貝雅特麗齊

文藝復興時期的典雅愛情的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的愛情究竟對後世起到什麼影響,如今依舊眾說紛紜。比如C.S劉易斯認為這一時期的典雅愛情對歐洲的影響是廣泛而積極的,而另一部分文學家則否認典雅愛情的作用。

無可爭議的是女性地位得益於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典雅愛情而有所提高,但依然處於對男性的依附地位。典雅愛情不止追求於自身的道德品質的升華,同樣渴望著女性的美德。

於是,人們對女性的追求不再只停留在美麗的外表,還有良好的美德,這也就意味著,追求女性時同樣要追求她的心靈,贏得她心中的喜愛,這卻少不了對女性的尊重,進而帶來的是女性地位的提升。

但是,當時的婚姻並未完全擺脫封建政治性,婚姻的政治聯姻價值依然遠高於個人價值,女性繁衍的工具價值依然大於作為妻子的實體價值。

同時,女性在財產繼承方面的地位也是要低於男性的。其從家族中繼承的財產僅限於嫁妝,而在繼承丈夫家庭財產時更是受到限制。只有在不違背男性子嗣優先繼承的前提下,才有女性繼承的可能。

相較於中世紀的典雅愛情,得益於物質與文化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的典雅愛情有所發展,其更加理性的表達方式和實現方式,更接近於現代的愛情觀。

同時在婦女解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儘管是對高地位的女性的追求,對女性的地位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倫理觀念依然沒有完整的重建,對於婚外戀情的態度依然深受中世紀典雅愛情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庚子雜說——理性最好?感性最棒?
    其中,「理性」和「感性」就是一對很有意思的詞語,值得拿來琢磨一番。首先,「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語,在當前的普遍認知中,內在具有一定的對立性,就像評價一個人十分理性的同時,潛臺詞就是這個人不夠感性。但是又有一點十分特殊的是,「理性」和「感性」這兩個詞又都是較為明顯的褒義詞,用在別人身上,只要不加過於極端的詞語做前綴,就都是誇獎。
  • 西方音樂中的理性與感性如何從鬥爭到調和丨論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徵
    自西方音樂成型以來,理性與感性這對難以調解的矛盾就一直以各種姿態相互對立著,從最早基督教的宗教理性到後來的反宗教人文主義理性,無論是哪種理性都一直與感性的入侵進行著似乎永無休止的鬥爭。可見,西方音樂的源頭可追溯到古希臘的神話中。在神話故事中,太陽神阿波羅崇尚著理性的藝術,而酒神狄奧尼索斯則崇尚著感性的藝術。原來,理性與感性早在神話世界中就已出現。 自公元392年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起,後來佔西方音樂主流的宗教音樂便開始了它的發展歷程。作為宗教重要傳播工具之一的音樂,經歷了一個從「思」到「念」,再到「唱」的發展過程。
  • 今晚《非誠勿擾》,談談愛情中的感性和理性
    今晚(9月26日)《非誠勿擾》,一位男嘉賓的感情經歷引發熱議,愛情中的感性和理性成為了現場探討的焦點話題。另有一位數學老師登臺,用數學語言寫成的情書生動示範了理科生的感性浪漫。 只是猶豫了一分鐘,就錯過了一段感情? 男嘉賓易昊12歲開始習武,現在是廣州一家拳館的總監。
  • 神秘莫測的這個星座,渴望愛情,理性與感性並存
    不論你談論什麼,他都不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對外公開出來,給人一種沉默寡言、神秘莫測的感覺。不過天蠍座的神秘感不是表面上那般的膚淺,他們的冷漠源於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和內心的抑制,這也正是天蠍座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下面就隨神巴巴的小編具體來看一看天蠍座的性格吧!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
    當喜歡的時候,你用盡感性,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愛的時候,你用理性來克制自己,為對方的意願做更多的考慮。但是同樣寫愛情,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卻淡淡然地潑了一盆冷水。請你們從迷狂的傳說中抽離一下吧,愛情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它不是僅僅用感性就可以駕馭的,它還需要用理性去維護,而太過理性,你也別想把握好愛情。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的贏家
    ,只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用理智來克制自己,更多的為對方考慮,甚至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而去適應對方,我們常常會以為愛有多麼痴情熱烈,愛可以讓生者死,死者生,但這或許只是發生在愛情童話裡或者夢幻中,還是請從迷狂的傳說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中吧,愛情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它不是僅僅用感性就能去駕馭的,它還需要用理性去維護,而太過理性你別想去把握愛情。
  • 韓紅:在感性和理性之間
    在圈子裡那麼久了,韓紅難道會不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嗎?她肯定知道,只是她不樂意。她太直、太剛,太過感性,不夠圓滑。感性不一定是要在聽到愛情故事時哭哭啼啼,也可以是選擇不迎合,只聽從自己的內心去做正確、吃力但不一定討好的事。
  • 愛一個人究竟是要理性,還是感性?
    痴迷於愛情中的人,我們常常形容他們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那麼愛情究竟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呢?我認為不同階段側重點也不同。愛情中感性大於理性,而在婚姻中則是理性大於感性。雖然有愛情不一定就能走進婚姻,但愛情還是應該以感情為前提和基礎。
  • 愛情世界裡:感性與理性的較量,勝者為王?這篇解析給你答案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理智與情感,愛情裡的天秤應該傾斜於哪一邊?其答案,不論傾斜於哪一邊,都是基於自身的幸福考量,而幸福在於你的選擇。愛情世界裡的男男女女,就是感性與理性的一種碰撞。比較普遍的現象是:男人代表理性,而女人代表著感性。一段情感關係裡,兩者較量之下,通常答案是:理性是情感主導,感性更偏向於情感依附。
  • 理性和感性
    NO.332 一直以來,感性小人兒佔據我內心居多,理性小人兒偶爾會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今年,我其實已經足夠理性,事情基本看得透。不過,要讓理性在生活裡作為主角登場,他還有些脆弱,走得不穩健,理性撲街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 活在當下 如何感性和理性共存?
    越理性的人,越能聽出李宗盛作品中的感性。也許你也經歷過年少輕狂,錯失過真愛,在深夜痛哭過,然後用理性和堅強將自己偽裝。但有那麼一刻,煽情的旋律和歌詞喚醒你的回憶,再怎麼理性的人,都會被擊垮所有防線,痛痛快快大哭一場。
  • 愛情是感性的,婚姻是理性的,而人是複雜的!
    圖:來自網絡、文:大牛忙因為有了感性,愛情才能溫馨浪漫。為了你,我曾經不計後果,只因為我還愛著你;因為有了理性,婚姻才能長久平安。這些年拒絕了很多人的追求,因為我的心裡,依然只愛著你一個人!以下這些話,你或許聽到過,或許能讓你找回似曾相識的記憶。
  • 《甜蜜蜜》:理性與感性難抉擇,結局張曼玉的眼神你可能沒看懂
    二十多年過去,依舊是經典的愛情電影。同時本文還將分析張曼玉的表演5階段,看她如何利用內部形象的轉變,演出十年跨度,並揭示理性與感性、機會與命運的矛盾糾纏下,該如何抉擇才能不被牽絆、獲得幸福?前面說過人物動機已達成,物質上她已沒有更多追求,這時欲望便又轉向了愛情世界。張曼玉將明知道德上不對,卻割捨不了的、矛盾的失控感演繹得動人心弦。也因張曼玉的演技太過壓制住小婷的扮演者,使觀眾忽略到底誰是&34;。
  • 理性+感性:做個善於思考的人
    那該如何做到理性+感性的全面思考呢?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在他的心理著作中《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and beyond : spiritual growth)中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會給我們有所啟發。
  • 感性的、理性的,英文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感性的、理性的-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0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1) Emotional感性的;使人感動的She's a very emotional person.她是個非常感性的人。She always lets her emotions dictate her decisions.她的決定總是被感情所左右。
  • 為什么女人感性而男人理性呢
    女人感性,男人理性;女人的感性來源於女性的陰柔、內斂、含蓄的特質和千萬年來進化的結果。女性骨子裡的陰柔、內斂、含蓄的特質註定她們無法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來獲取一切她們想獲取的,比如愛情、婚姻、物質、精神等。
  • 張純燁:在主持間平衡感性與理性
    感性並沒有因成長被消減分毫,她只是在主持中,學會用更顯理性的表達方式。 人們大多都會有明顯的理性或者感性傾向,這種傾向時好時壞,而遊走在理性和感性分界線上的張純燁卻從來都沒擰巴過。在《新相親大會》裡當紅娘,她常哭著說出讓人稱讚的愛情觀,到了《我們戀愛吧》做觀察員,她一邊幽默搞笑地活躍氣氛,一邊縝密細緻地觀察分析。自畢業進入江蘇衛視,經過多年的歷練,她的主持技巧日漸嫻熟穩定。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
    就比如,我的身材很好,身體也沒什麼問題,那麼在吃飯的時候,我就不用那麼忌口,可以按照感性「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吃多少,吃多少」,以及我只是投資一個500塊錢的項目,這相對於我幾十萬、幾萬的存款來說,確實九牛一毛,那我就可以看心情去投資了。
  •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生活過成柴米油鹽和風花雪月真的是不可兼得的嗎?所謂感性就是走心看情緒的人,不過腦子的那種;所謂理性就是走腦看利弊的人,不被情緒帶動的那種。所謂柴米油鹽就是過日子,不講究情調;所謂風花雪月就是搞浪漫,最討厭鍋碗瓢盆。所以,通常來講,感性的人比較適合風花雪月,不適合居家過日子,適合做情人,不適合做別人的老公老婆;理性的人比較適合搭夥過日子,不適合膩膩歪歪搞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