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兩個半球完全分開,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卻是完全分開的,而且左右半球都有其優勢功能。那為何,我們的大腦會有這樣的構成呢?可能,是讓我們在思考判斷的時候,有時候能夠將情感與理智分開,從某一個角度思考,有時候能夠全面地思考。
簡單來說,我們思考並作出判斷的時候,有時,就憑一時意氣,做出了情感上的判斷,有時可能就是論事,做了純粹的理智的判斷,可能,判斷之後不久,這樣的決定就讓我們懊悔了。那該如何做到理性+感性的全面思考呢?
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在他的心理著作中《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 and beyond : spiritual growth)中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會給我們有所啟發。
古代蘇美爾人,在要做重要決定的時候(一般是是否要與巴比倫人開戰),必須謹慎思考,如果他們在喝醉的時候做出「我們去找那些巴比倫人開戰吧」這樣的決定,那麼他們清醒的時候就必須重新考慮:「這可能看起來不是個明智的決定」;如果他們冷靜時決定用策略打敗巴比倫人,他們就會停下來說:「先喝點酒吧」,等他們喝醉了,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喜歡小羅尼亞人,沒有必要和他們開戰。」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在書中寫到,雖然蘇美爾人缺乏現代科技,但是他們有正確的思考方法。
也許,我們該學一學古代的蘇美爾人,在做出判斷和決定之前,用我們的「理性」和「感性」全面地思考,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