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 2021年1月1日起即將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交警將對未規範佩戴安全頭盔的駕乘人員依法進行處罰。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怎樣佩戴才算「規範」?公安交管部門邀請專業人士在此進行詳細解答。
安全頭盔該怎樣選?
如今市場上可供選擇的頭盔多種多樣,究竟該選擇怎樣的頭盔才最合適?國家摩託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主任劉欣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佩戴的較為常見的頭盔包括:摩託車頭盔、運動自行車頭盔、安全帽。在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尚無國家統一標準的情況下,從安全性上考慮,騎乘電動自行車的市民宜選擇佩戴摩託車頭盔。
摩託車頭盔有國家強制標準,達到標準的頭盔內部設置有緩衝層,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碰撞時產生的能量,起到保護作用,選購合格的安全頭盔應認準「3C」標識、並應設置有緩衝層。目前符合國標的摩託車頭盔分為A類和B類。其中A類按照規定重量不大於1.6公斤,主要種類為全盔及半盔,這類頭盔擋風效果、視野效果都較為突出。而B類按照規定重量不大於1公斤,主要種類為半盔,這類頭盔較輕便、通風效果較好,但安全係數略低。此類頭盔較為適合電動自行車騎乘者佩戴。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車專用安全頭盔、施工工地的安全帽都無法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對頭部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因此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應選擇佩戴這兩種頭盔。
頭盔到手 應該這樣佩戴
頭盔正確佩戴的方法分為以下4個步驟:
第1步:打開束帶;
第2步:將頭盔水平於頭上,緩慢收緊束帶直到感覺舒適;
第3步:調整束帶置於耳朵下方;
第4步:束帶調整好之後,拉近束帶緊貼下巴。
需要注意的是,正確佩戴頭盔優先保護的是前額,所以頭盔前沿要壓至眉頭之上,不要露出額頭;在選擇頭盔時,要選尺寸適合的,或者使用頭盔配送的不同厚度的內襯進行調整,儘量減少頭部和頭盔之間的空隙;旋緊頭盔後部的調整旋鈕,讓頭箍給予一定壓力束緊頭部,用雙手試著左右轉動頭盔,以基本不能轉動為佳。
齊抓共管 形成合力
今年4月份以來,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國範圍內的統一部署,公安交管部門在全市範圍內同步開展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倡導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依託市交安辦組織各相關成員單位,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做好頂層設計,共同築牢安全守護屏障,重點加強快遞、外賣、代駕、計程車、網約車、營運客車等行業單位「一盔一帶」規範使用情況的治理。公安交管部門積極同上述行業主管部門或企業建立警企共治機制,通過籤署警企共治聯合公約、建立違法轉遞機制、完善企業管理制度、落實企業獎懲措施等方式,推動企業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提高重點行業從業人員交通安全意識,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和安全事故風險。同時,公安交管部門通過路面巡查勸導聯合公益企業贈送頭盔和深入外賣、快遞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安全引導等形式,督促外賣、快遞騎手佩戴安全頭盔,提升廣大市民依規正確使用安全頭盔的自覺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示範引領 推行見效
安全頭盔應是騎乘者安全出行過程中的必需品,越來越多的騎乘者已經戴上了安全頭盔,但確實還有一些電動自行車主還處於「有車無盔」的狀態。面對騎乘者每天都在增加的客觀情況,如何能讓大家儘快養成自我保護的安全出行習慣?
近8個月以來,各交警支隊不斷聯合人保財險天津分公司等公益企業開展現場宣傳活動,在有獎答題等各類頭盔贈送活動中,全市數萬名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免費領到了安全頭盔。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宣傳活動,交警和多部門工作人員共同示範引導群眾規範使用安全頭盔。
同時,市公安交管局還聯合國家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市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商協會、保險公司及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企業,積極推行「買電動自行車、帶保險、贈頭盔」等銷售模式,從電動自行車銷售、購買、使用等全鏈條推動倡導騎乘正確佩戴安全頭盔。目前,市民在一些電動自行車專賣店購車後,不僅能直接上牌將車騎走,還會獲贈一個安全頭盔和一份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讓市民騎行電動自行車更有安全保障。
國家自行車電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鄭培東表示,保障電動自行車騎乘過程中人們的生命安全,是電動自行車行業管理的重任之一。目前該中心和行業協會一起,正在聯繫更多的具有品牌權威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並聯合保險行業紮實推廣「買電動自行車、帶保險、贈頭盔」等相應服務舉措,配合公安交管部門共同向社會推廣騎乘電動車佩戴安全頭盔。人保財險天津分公司配合公安交管部門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宣傳活動已超過30場,已向市民贈送安全頭盔5000餘個,同時積極參與落實「買電動自行車、帶保險、贈頭盔」的服務舉措。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保險有價,生命無價,騎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能有效減少交通事故中的人身損害程度。
原標題:《專業人士在此進行詳細解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