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北京某小區內,八點半到九點這段時間裡,我經歷了人生中最刺激的半小時。
前一秒笑成狗,後一秒酸成檸檬精,緊接著整個人又開始瘋瘋癲癲地大喊大叫。
回想那畫面,宛若一個女瘋子。
你要問我為啥?
其實...
都是因為這個男人啦。
是的,秦昊。
第一期硬糖少女303後,《V選好物》又迎來了第二期。
這一期的嘉賓,就是秦昊。
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互動,但整個過程的體驗卻是畢生難忘。可以說好笑中帶著驚悚,驚悚中又夾雜著酸。那感覺,真是奇妙。
好笑是為什麼?
薇婭團隊的小哥好會玩。
趁秦昊不備,突然戴著頭套衝進鏡頭——
找他要籤名!
頂著這麼喜感的造型就算了...
他還提出了奇奇怪怪的要求——
籤!在!額!頭!上!
手動@禿頭男孩,同樣九年義務教育,你為什麼這麼秀?
這活久見的操作,是可以被寫入史冊的。
還有猜詞環節,秦昊最初壓根沒弄懂遊戲規則,就開始一本正經地玩了起來。
本以為他是很精明的,沒想到還有這麼呆萌的一面。
酸是為什麼?
每期節目都是幾個環節,幾個小遊戲組成,過程中多多少少會有些「刁難」的成分,但秦昊不僅能輕鬆應對,而且反手就是一把狗糧。
公開購物車環節,秦昊的購物車又一次證明,已婚男人的購物車幾乎沒有幾樣是屬於自己的。
巨貴的貴婦面膜,給靜姐買的;
還有這一排的口紅,毫無疑問依然是靜姐的;
給另一半選口紅,這種搞死直男的環節,在秦昊這裡也是小菜一碟。即便面對薇婭的靈魂拷問,他也沒在怕的。
薇婭:如果哪天靜姐畫了一個歐美妝,塗了一個死亡黑色唇色,你會說什麼?
秦昊:我太太可以駕馭任何顏色的口紅。
還有網友提問環節,秦昊再一次面對靈魂拷問,但他依然如張東升一般從容淡定。
網友:你最喜歡的女歌手是誰?
這種問題,不答老婆就是喪命,但直接答老婆又太套路。
所以秦昊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直接在直播間裡唱起了老婆伊能靜的成名曲《流浪的小孩》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
會玩!還是秦昊會玩!
那麼,驚悚又是為什麼?
秦昊一來直播間就給大家帶了禮物,可這個禮物卻是......
「一起爬山嗎?」
薇婭給秦昊回禮,秦昊直接抄起相機對著薇婭就是一頓亂拍,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
過程中還冷不丁的對薇婭進行靈魂拷問,「現在跟你學賣貨,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薇婭內心os:不敢沒有啊。
帶入一下薇婭,我已經開始慌了。
當然這還不算啥,大招在最後。
臨走前,秦昊還戴上了眼鏡,整個臉懟在直播鏡頭前,深情地演唱了一首《小白船》。
他來了他來了!請大家做好準備!非戰鬥人員請迅速撤離!
藍藍的天空銀河裡
有隻小白船
船上有棵桂花樹
白兔在遊玩
槳兒槳兒看不見
船上也沒帆
飄呀飄呀飄向西天
渡過那條銀河水
走向雲彩國
走過那個雲彩國
再向哪兒去
在那遙遠的地方
閃著金光
晨星是燈塔
照呀照得亮
晨星是燈塔
照呀照得亮
其實《小白船》秦昊唱了很多次了....
但這麼近距離,這麼刺激的,還是第一次啊。
視頻版在這裡。
我已經在抖了,你們呢?
沒趕上直播,但依然想挑戰下這刺激半小時的朋友,可以去微博看回放哦。
兩期《V選好物》下來,或許很多朋友依然對這個欄目充滿疑問。
不就是直播賣貨嗎?
當然不是那麼簡單。
不可否認在過去一年,直播已極速演變成全民狂歡的颶風口。頭部主播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腰部主播也爆肝發力緊隨其後。
除了薇婭等專職主播外,各領域明星、甚至是行業的大咖,他們或是單純的覺得有趣,或是為了增加曝光,亦或是在演藝工作上遇到了瓶頸,想嘗試一個新的跑道;
不管何種原因,我們能看到的是,明星也紛紛加入了直播帶貨風口。
直播帶貨,一夜風靡。但隨著行業發展,弊端也在逐步暴露。
最初我們單看主播帶貨,難免會覺得無聊、無趣;
後來我們跑去看明星帶貨,又發現他們並不專業,有時甚至還會結巴、冷場;
說好的帶貨,最後都帶了個寂寞。
觀眾的興奮勁兒過了,虛幻的泡沫也就被無情地戳破了。
那怎麼辦呢?
答案很簡單,頭部主播+明星。
這個概念很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由專業的主播帶著明星一起直播。
微博聯合淘寶直播與主播薇婭共同推出的《V選好物》,就是基於這一模式打造的。
微博、淘寶直播、薇婭強強聯手,每期節目都會特別邀請不同的明星來參與商品好物的推薦。
基於微博平臺的社交媒體屬性,再加上強大的熱點打造能力與創新微綜藝玩法的加持,便可給用戶帶來追星、消費熱點、沉浸式購物、全網價格最低,四維一體的全新購物直播體驗。
觀眾愛看了,愛買了,話題和成績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比如第一期,薇婭和流量女團硬糖少女303一同帶貨,不僅帶來上億的成交額,更是引爆無數話題熱度。
再比如這期,秦昊走入直播間與薇婭共同帶貨。
直播累計觀看次數超過1619萬,相關話題閱讀量達8億;引導成交額超3835萬,引導成交件數大於67萬;
熱度是肉眼可見的高,成績也同樣不錯。
流量明星,擁有天然的熱度優勢,負責話題、趣味性的滲透;
主播團隊,擁有專業的儲備知識、超強的行業敏感度,負責節奏、大方向的把控;
把「紅人+明星」放在一起,同時把常規單純賣貨的直播轉換成微綜藝形式,在直播中展現大量定製綜藝化內容;
話題和成績,便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