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做臘肉的時候,我們家都會熬一鍋豬油,留著慢慢吃。鄉下買肉比城裡更便宜,但會搭配一些不好賣的部位一起稱,比如豬肝、豬肺、豬頭肉、板油等等,和肉是一個價錢的,不知道這樣買肉是虧了還是賺了。婆婆昨天拿了一塊花油來給我們,讓我熬些豬油來炒菜。婆婆說,冬天吃點豬油,沒那麼怕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豬油炒菜很香,這是真的,炒蘿蔔、大白菜、包菜的時候,我都喜歡用豬油炒,那香味是調料代替不了的。不想炒菜時,來一碗豬油拌麵,或者豬油拌飯,那真叫一個香!
熬豬油,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熬出來的豬油不香還有糊味,白白浪費了這麼好吃的食材。熬豬油時,只要記住「3放2不放」的竅門,豬油又白又香,放一年都不壞。現在把熬豬油的詳細方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吃豬油的朋友們,冬天可以熬上一罐,真的特別香!
第一步:準備好食材,我用的是花油,這裡大概有兩斤。它沒有板油出油率高,但它的油渣比板油的更香,菜市場賣25塊錢一斤呢。
第二步:準備配料,熬豬油「3放2不放」,放鹽、蔥姜、水,不放油和蒜。蔥和姜只放一樣也可以,但不要放蒜。加水熬豬油,受熱更均勻,沒有糊味,也更加清澈。在盛豬油的碗中加入適量鹽,可以延長豬油的保質期,不需要添加劑,雖然放一年都不壞,但還是建議大家別留太久,對身體健康不利。
第三步:用溫水把花油洗淨,再冷水下鍋,加入一個蔥結,焯水8分鐘,再次清洗一遍。花油有個缺點就是淋巴結很多,要仔細檢查,清除乾淨,方可下鍋熬豬油。
第四步:把洗淨的花油,切成小塊。
第五步:鍋中倒入清水,放入花油,開中火熬。水量大約是豬油的三分之一,多點少點都可以。
第六步:熬煮至水分蒸發,開始出油時,轉小火。
第七步:小火熬至油渣微微發黃時,加入薑片和蔥段,繼續熬。
第八步:熬至蔥結和薑片發黃,豬油就差不多熬好啦!撈出香料丟掉。
第九步:把油渣撈出,用鏟子壓一下,把裡面的油壓幹一些,豬油就熬好啦!
油渣也是寶,千萬別浪費了哦!撒點鹽和香料可以當零食吃,超香的。
這是過濾好的豬油,顏色超漂亮的。
冷卻後的豬油潔白如雪,香氣撲鼻,真想立馬來一碗豬油拌飯。豬油和油渣,大家還知道哪些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每天都會更新精彩的美食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們,請動動您的發財手關注下我吧!歡迎多多的點讚、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