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豬油時,記住「3放2不放」的竅門,豬油又白又香,放一年都不壞

2020-12-27 心隨彧動的家常美食

每年做臘肉的時候,我們家都會熬一鍋豬油,留著慢慢吃。鄉下買肉比城裡更便宜,但會搭配一些不好賣的部位一起稱,比如豬肝、豬肺、豬頭肉、板油等等,和肉是一個價錢的,不知道這樣買肉是虧了還是賺了。婆婆昨天拿了一塊花油來給我們,讓我熬些豬油來炒菜。婆婆說,冬天吃點豬油,沒那麼怕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豬油炒菜很香,這是真的,炒蘿蔔、大白菜、包菜的時候,我都喜歡用豬油炒,那香味是調料代替不了的。不想炒菜時,來一碗豬油拌麵,或者豬油拌飯,那真叫一個香!

熬豬油,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熬出來的豬油不香還有糊味,白白浪費了這麼好吃的食材。熬豬油時,只要記住「3放2不放」的竅門,豬油又白又香,放一年都不壞。現在把熬豬油的詳細方法分享給大家,喜歡吃豬油的朋友們,冬天可以熬上一罐,真的特別香!

第一步:準備好食材,我用的是花油,這裡大概有兩斤。它沒有板油出油率高,但它的油渣比板油的更香,菜市場賣25塊錢一斤呢。

第二步:準備配料,熬豬油「3放2不放」,放鹽、蔥姜、水,不放油和蒜。蔥和姜只放一樣也可以,但不要放蒜。加水熬豬油,受熱更均勻,沒有糊味,也更加清澈。在盛豬油的碗中加入適量鹽,可以延長豬油的保質期,不需要添加劑,雖然放一年都不壞,但還是建議大家別留太久,對身體健康不利。

第三步:用溫水把花油洗淨,再冷水下鍋,加入一個蔥結,焯水8分鐘,再次清洗一遍。花油有個缺點就是淋巴結很多,要仔細檢查,清除乾淨,方可下鍋熬豬油。

第四步:把洗淨的花油,切成小塊。

第五步:鍋中倒入清水,放入花油,開中火熬。水量大約是豬油的三分之一,多點少點都可以。

第六步:熬煮至水分蒸發,開始出油時,轉小火。

第七步:小火熬至油渣微微發黃時,加入薑片和蔥段,繼續熬。

第八步:熬至蔥結和薑片發黃,豬油就差不多熬好啦!撈出香料丟掉。

第九步:把油渣撈出,用鏟子壓一下,把裡面的油壓幹一些,豬油就熬好啦!

油渣也是寶,千萬別浪費了哦!撒點鹽和香料可以當零食吃,超香的。

這是過濾好的豬油,顏色超漂亮的。

冷卻後的豬油潔白如雪,香氣撲鼻,真想立馬來一碗豬油拌飯。豬油和油渣,大家還知道哪些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閱讀!每天都會更新精彩的美食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們,請動動您的發財手關注下我吧!歡迎多多的點讚、分享,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熬豬油別只會傻傻放鹽!記得多放2味料 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
    熬豬油別只會傻傻放鹽!記得多放2味料 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時間:2020-12-25 21: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熬豬油別只會傻傻放鹽!記得多放2味料 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 豬油拌飯,應該是一種十分經典的傳統小吃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幾乎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
  • 熬豬油時,只會加鹽可不對,多加這2樣,豬油又白又嫩又香
    在日常炒素炒或者在燉素菜時,很多時候加上一點豬油,就算是不加肉,都會讓炒菜或者是燉菜增香許多。記得小時候,家裡孩子多,家裡並不會經常買豬肉和排骨,媽媽就會買上一大塊肥肉,然後把肥肉熬成豬油,炒菜、燉菜時加上一勺豬油,菜吃著就很香,尤其是用豬油拌飯,就算是沒有菜也能吃上一大碗,我們兄弟姐妹就是這樣長大的,那種「媽媽的味道」至今都是幸福滿滿的回憶。
  • 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連油渣都好吃
    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連油渣都好吃 柴米油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一日三餐離不開它們。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就連這些最尋常不過的必需品,都有了新的花樣。
  • 豬油湯圓有表妹?溫州人的「片兒川」?要放酒的「豬油圓」到底是...
    杜陳珠做豬油圓的年頭就跟店齡一樣久。她家的豬油圓,幾乎每天能賣出好幾百個。雖然近些年,她已不怎麼掌管廚房,但一出手,依舊是寶刀未老的模樣。豬油圓的做法很簡單,第一步,清水和糯米粉。「糯米粉不像麵粉越揉越筋道,揉到差不多就可以了。」「糯米粉麼就是市場裡買的,我都是挑最貴的買,客人吃了都說好吃。」
  • 豬油熬蝦蟹粉
    照片共九張,前五張是剝蟹,後四張是將蟹粉用豬油熬成的蝦蟹粉。先從第一張照片說起,是他剝蟹時的自我亮相,帶著花鏡,笑顏逐開,一手拎著一隻大閘蟹,示告天下,伲是剝蟹高手。剝蟹是門技術活,真正高手,如庖丁解牛,目無全牛,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一年一度剝蟹的樂趣有時勝過食蟹,如同木匠打完一件家具,裁縫做成一件衣服,滿滿的成就感,照片中的老兄,他笑得多麼幸福!
  • 一勺豬油=五副藥?吃豬油是養生還是致癌,真相是…
    此外,對預防夜盲症、乾眼症、角膜潰瘍症以及角膜軟化症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入鍋加清水,沒過1/2的豬板油,大火煮至水幹,水快幹時,轉小火,不時用鍋鏟翻翻鍋,避免受熱不均。 3、小火慢慢熬至全部出油,油渣變金黃、體積明顯減小,就可以關火了。
  • 紅燒肉,記住「2不放2竅門」,肉香十足、軟糯入味,不柴不油膩
    做紅燒肉,記住「2不放2竅門」,肉香十足、軟糯入味,不柴不油膩 豬肉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肉類,雖然說現在的豬肉價格不便宜,同等價位可以選擇的肉類有不少,比如說牛羊肉,相比豬肉也貴不了多少錢,但不得不說,還是豬肉起來更為解饞,尤其是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無論是煎、炸、燉、炒,怎麼做都好吃。
  •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不能忘記上海人的豬油
    城裡種不了大豆油菜,自然做不成豆油菜油。我下鄉在農場時,連裡採購員老湯房前屋後種芝麻,也不知熬了多少麻油?而居都市是無土種植,只能熬豬油。豬油哪裡來?來自肉膘,也叫「板油」,業內稱「肥膘」或「白膘」。熬豬油買肉膘也要肉票。市區居民每人每月配給豬肉2元,可買肉1.18公斤。節日吃肉增加,春節加2元,元旦、五一和國慶各加1元。
  • 做紅燒肉,牢記「3竅門2不放」,肉軟嫩不油膩,香味濃鬱,好吃
    做紅燒肉,牢記「3竅門2不放」,肉軟嫩不油膩,香味濃鬱,真好吃聽不少人說豬肉降價了,我激動地跑到超市買肉,結果發現也沒有便宜多少,買了一塊五花肉,花了51塊錢,真是太貴了,已經買了本想分成幾小塊慢慢吃,可家人最近比較饞肉,滿腦子都是紅燒肉、梅菜扣肉、粉蒸肉,全是大肉塊,經過對比,我最終做了紅燒肉,
  • 煮排骨豬骨頭時,記住「2不放3竅門」,肉香味道正,湯鮮香
    相信很多都在準備年夜飯的食材了,比如:香腸、鹹肉、臘肉、鹹魚之類的美食都已經準備了,就等待著子女放假回來一家人團圓,雖然今年的豬肉很貴,但是每家每戶都會買很多肉準備著,現在我們湖南的豬肉是27塊錢一斤,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豬肉價格是多少,(大家可以帶上地區和價格寫在評論區),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一下燉骨頭或者排骨的技巧。
  • 做紅燒肉,記住「2不放2竅門」,肉香十足、軟糯入味,不柴不油膩
    做紅燒肉,記住「2不放2竅門」,肉香十足、軟糯入味,不柴不油膩豬肉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最常吃的一種肉類,雖然說現在的豬肉價格不便宜,同等價位可以選擇的肉類有不少,比如說牛羊肉,相比豬肉也貴不了多少錢,但不得不說,還是豬肉起來更為解饞
  • 炸油條時,切記「1忌2放」竅門,出鍋比手臂還粗,10小時不回軟!
    自己在家不管怎樣做,油條就是膨脹不起,還硬邦邦的不酥脆!小廚為了破解這個難題,連續吃了2個月的油條,終於在擺攤大爺口中得知了其中的秘密!這期毫無保留分享給大家:炸油條時,切記「1忌2放」的竅門,炸出的油條比手臂還粗,酥脆不回軟!炸油條時,切忌千萬不要放明礬或者膨鬆劑等添加劑!
  • 炸豬油時,千萬別直接下鍋炸,多做這一步,炸的豬油瑩白又香濃
    記得小時候,吃的油都是用豬肥膘炸的油,用來炒什麼菜都特別香,尤其是炒青菜真是好吃的絕了!現在想想都念念不忘。現在的人講究健康,吃的油是越來越精細,大多數人現在吃的都是調和油,膽固醇沒那麼高,而豬油和花生油的膽固醇相對是偏高的。
  • 醃正宗四川臘肉,牢記「3不放5竅門」,臘肉金黃不發黴,真香
    又到一年醃臘肉的時節,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四川人就要忙著醃臘肉,準備過年了。四川臘肉聞名全國,在很多地方都是謎一樣的存在,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麼醃臘肉,才能又好看又好吃呢?其實做正宗的四川臘肉,真的不需要太高超的技術,也沒有什麼神秘配方,只要掌握好了關鍵要點,人人都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四川臘肉。
  • 蒸饅頭時,別只加酵母!學會加「2白」,饅頭涼了也不硬,又白又香
    ,小小的饅頭,大大的學識,蒸饅頭看似簡單,實則很講究,許多人在蒸饅頭時,因為細節問題,導致饅頭收縮、開裂,涼了變得特別硬,一點筋道也沒有,內行看門路,外行看熱鬧,經常看到饅頭店的饅頭,個個又白又香,蓬鬆暄軟,你知道是怎樣做的嗎?
  • 做清蒸魚時,記住「2不放2竅門」,魚肉鮮嫩無腥味,越吃越香
    說到清蒸魚,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吃,嫩滑鮮香的魚肉,吃起來特別美味。清蒸魚可以說是魚肉中最簡單的做法了,但這看似簡單的清蒸魚卻不是那麼好做的,如果掌握不好做法,做出來的清蒸魚不僅腥味重,而且肉質發柴、不嫩滑。其實,想要做好清蒸魚是有技巧的,而且有兩樣調料不能放,很多朋友就是因為放了這兩樣調料,導致魚肉不好吃、不鮮嫩。
  • 蒸大米時,記住「2放3竅門」,米飯又香又軟,粒粒分明
    作為地道的北方人,小時候吃蒸大米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蒸大米再也不奢侈了,想吃隨時都可以蒸。因為媳婦喜歡吃蒸米,所以我家經常買大米,蒸大米吃。
  • 多這一步,又脆又香,醃上一缸,放一年也不壞
    入冬天氣轉涼,正是做醃菜的季節,芥菜頭的形狀像圓球,底下長了一個長鬚根,樣子像個疙瘩,而且吃起來有一股辣味,故名之辣菜,在煙威地區被稱為疙瘩頭,最普遍的吃法是用鹽醃製成鹹菜吃,也有的地方將其做成辣菜、辣絲等,吃起來有芥末的衝勁兒,很多人覺得不喜歡。今天分享一個小秘方,做出來的芥菜絲口感特別的好,香脆下飯,早上配粥特棒。喜歡這一口的小夥伴快來圍觀吧。芥菜醃菜有點辣?
  • 做紅燒排骨,記住「2不放2竅門」,排骨軟爛脫骨、味道鮮香無腥味
    紅燒排骨,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做,但做好的排骨不是肉質發柴就是有腥味,其實,想要做好紅燒排骨是有技巧的,不需要加太多的香料,但是一些細節需要格外注意。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紅燒排骨的具體做法,記住「2不放」和「2竅門」,包你在家做出顏色紅亮、軟爛脫骨、鮮香入味的紅燒排骨。
  • 無聊中一點妙法|炸豬油及其他
    上班時偶爾在圓方的正鬥點一樣的蝦籽撈麵,味道卻差了十萬八千裡。正鬥的蝦籽給得吝嗇,當然你要求多加點,店家也不會反對,帳單上多出幾十港幣而已;但重點是面裡少了豬油,缺香氣,且乾澀不潤口,味同嚼蠟。不得不說豬油真是無聊中一點妙法,其潤又香,給平淡菜色增添了一絲魅力。小時候我家是常備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