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9月29日消息(記者 劉文軒)為了方便用戶觀看視頻內容,YouTube 長期提供「CC 協作字幕」功能,可以讓觀眾自願為影片創作者建立字幕。然而今年 7 月,YouTube 發布公告稱,將取消這一功能,當時已經惹來聽障協會的不滿,因為這項功能可以幫助聽障人群了解視頻內容。
然而更為諷刺的是,Google 選擇在「國際聾人周」(9 月 21 日當周)的隔周移除這項功能。
YouTube 在公告中稱,移除這項功能的原因是「使用的人太少」,YouTube 稱,使用該功能的頻道比例低於 0.001%。除此之外,YouTube 表示,不停有人舉報對該功能的濫用和利用這項功能進行詐騙的行為。
其實除了 CC 協作字幕功能外,YouTube 還提供自動生成的字幕,但錯誤率較高,YouTube 提供的字幕製作流程,也因工作耗時,被創作者無視。在協作字幕功能被移除後,YouTube 建議用戶使用第三方工具 Amara.com,並為曾使用過協作字幕功能的用戶提供 6 個月的訂閱費用。
至於 YouTube 給出的理由,雖然濫用行為的確會造成別人的不便,但「使用的人太少」這個理由尚存爭議,而且選在國際聾人周前後執行實在不太合適。目前在 Change.org 連署平臺,響應「勿從 YouTube 取消社群字幕」的人數目前已突破 50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