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每一個讀懂這本書的人,都是戴著面具的大人

2020-12-27 阿帥講歷史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雖然是一本兒童文學,但是卻更能讓成年人受益匪淺。

小王子

2020年4月,《小王子》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2019年8月18日20時許,愛爾蘭都柏林當地時間,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儀式暨1944追授雨果獎頒獎典禮上,《小王子》斬獲「追授雨果獎」最佳中篇獎。

小王子

故事以一個飛行員的視角敘述了和小王子相遇的故事,他在故事一開始告訴讀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個說話投機的人,因為大人都太講實際了。接著,飛行員講了六年前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見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來自另一個星球。飛行員講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為什麼離開自己的星球;在抵達地球之前,他又訪問過哪些星球。

小王子

他轉述了小王子對六個星球的歷險,他遇見了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園、扳道工、商販、狐狸以及我們的敘述者飛行員本人。飛行員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擁有過一段極為珍貴的友誼。當小王子離開地球時,飛行員非常悲傷。他一直非常懷念他們共度的時光。他為紀念小王子寫了這部小說。在到訪地球之前,小王子遊歷了六個星球,每個星球上都居住著一個人,他們分別是國王、愛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這些人構成了書中的成人世界。

小王子

這本書的主旨不僅僅以兒童的視角尋找生命的「本真」,通過童話中展現的奇妙情節發散思維、認識世界,並能從中直觀的認知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更是對成人世界的價值觀的抨擊作者在兒童和成人世界的「二元對立」中,抨擊了虛偽、麻木的成人世界。在對兒童「本真」世界的守望中反觀成人精神世界的功利性。成人的精神世界「儘是『清規戒律 』,儘是現代文明汙染的痕跡,大人們屈從於外部世界的壓力和金錢的誘惑,有的甚至是唯利是圖,喪失了真情」。

小王子

《小王子》是寫給成年人的童話,孩子看見的小王子的童真,成年人看見故事裡的另一種意義。

相關焦點

  • 《小王子》:大人就活該不快樂?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每天講完一本書《小王子》
    《小王子》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首先,《小王子》是一個童話,但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童話。它充滿了對人類生活狀態的思考,是一個所謂「哲理童話」。但它沒有講任何大道理。它甚至沒有「娓娓道來」地講任何道理。它與說教無關。一切都蘊藏在這個如詩如畫的故事裡,蘊藏在星星、沙漠和清泉裡,蘊藏在小王子銀鈴般的笑聲裡。它就像真理本身那麼樸素動人。
  • 一直以來,我們從未真正讀懂《小王子》
    這也是一本號稱全世界銷量第二的小書。自誕生以來,不單孩子們喜歡它,大人們也對它愛不釋手。《小王子》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為什麼它在那麼多年裡能夠感動地球上的那麼多人?長大後的你,還能讀懂《小王子》嗎?還有一個外號叫「圓月彎刀」,因為他長了一隻翹鼻子。《小王子》一書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託尼奧小時候生活在一座叫聖摩裡斯的城堡裡,在法國裡昂附近。城堡裡有很大的花園,花園還有閣樓,那是託尼奧的童年天地。在閣樓上,他發現了兩本書,一本書是關於如何製造葡萄酒,他無論如何都看不懂。另外一本,是《安徒生童話》。那一年,他4歲。
  • 《小王子》這本書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如果你要抱著一顆絕對成人的心態去讀《小王子》,奉勸還是放棄吧,這本書很無趣,讀這本書完全是在浪費時間。雖然我們已經長大成年,但真想好好讀一讀《小王子》,建議你還是抱著哪怕僅剩的一點童真去認真體會書中的故事。是的,這本書裡很多內容在一個成年人看來,都是沒有意義的。你只有把自己當一個小孩去慢慢讀這本書,才能察覺其中的秘密。
  • 我們該怎樣讀懂《小王子》 中文版譯者李繼宏專訪
    李繼宏所讀懂的《小王子》:一部存在主義小說一本僅僅3萬多字的小說,竟成為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經典,而七十多年來,依舊有不同的讀者從《小王子》裡讀出新的蘊意,作為讀者的李繼宏,如何看待和讀懂這本書?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王子》既容易懂,又不容易懂。」——這是李繼宏所理解的閱讀。具體到《小王子》,李繼宏介紹,「我最早讀這本書,是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當時剛脫離住學生宿舍的集體生活,一個人在廣州東山區租了房子,還不是太習慣,所以讀《小王子》的時候,對作者通過飛行員這個角色所傳達出來的孤獨感有很深的感受」,李繼宏說自己第一次讀時就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
  • 《小王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單地很小地星球
    《小王子》,一部給大人看的童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一顆孤單的星球,每一個星球上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當有另一個人來臨的時候,如果你不能和對方握手言和地互相妥協好好的生活,那你的星球上註定最後還是只有你一個人。
  • 《小王子》,每個人內心裡住著一個純真的小孩,你有嗎
    每個人內心裡住著一個純真的孩子。長大成人的你還有嗎?《小王子》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書,被翻拍成了動畫電影。 你看過嗎?作者從孩子天真無邪的一面出發,用最樸素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和寂寞、像無根的浮萍隨風搖曳,命運多舛。也表達出作者對複雜物質關係的的批判,對真善美的嚮往和憧憬。
  • 《小王子》:一本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重讀《小王子》:關於「玫瑰」的多種隱喻,長大後的你讀懂了嗎?
    01 我們從未真正讀懂《小王子》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代表作。他以兒童的視角創作了這本被後世定義為必讀經典的短篇小說。整個故事中,作者通過主人公小王子,帶領著讀者做一件事,那就是尋找生命的本真。
  • 《小王子》:一個教育大人的童話故事
    《小王子》,一本寫給成人的童話,在不同的年紀,每重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與體會。越是心靈豐富的人越能品讀其中的美好。而美好的東西總是想與人分享。所以,精心選了個我覺得還不錯的譯本送給一個學生(有條件的話當然最好讀法語原著)。正如我所想像的那樣,她非常喜歡。瞬間,感覺很幸福。
  • 《小王子》不只屬於孩子 導演:我想講給所有人聽
    馬克·奧斯本:這其實不是一種改變,而是我們加入了更多的內容。《小王子》書中的內容依然是存在的,而我希望做的是以一種有趣的形式,圍繞這本書再進行延伸的討論。《小王子》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迷失的中年人,被一個小孩子治癒。所以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找到另一種相似的關係,來豐富這個故事,與書中的想法產生共鳴。
  •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電影《小王子》是法國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從上映之日起,就收穫了無數成人的淚水,從票房來看,無疑是成功的。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美麗但眼裡卻沒有光的小女孩,跟隨媽媽穿梭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中,為了進入理想的學校,母女搬入郊外的房子裡生活。
  •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電影《小王子》是法國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從上映之日起,就收穫了無數成人的淚水,從票房來看,無疑是成功的。在2015年,我第一次看電影《小王子》,那時候我剛畢業,帶著迷茫和憧憬走進電影院,我看到的是成人世界的荒誕與無趣,以小女孩的媽媽為代表的大人,穿梭在鋼筋水泥之中,盯著孩子完成「人生大計」,這分明就是把自己對孩子的想像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分明就是「自私」的媽媽。
  • 《小王子》:那個老少皆宜的故事,你真的讀懂了嗎?
    圖書館書架的一個角落裡,一本古舊卻畫滿優美插圖的藍皮圖書帶我走進了小王子那充滿愛與憂傷的世界。這是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的短篇小說《小王子》。本文以飛行員的角度寫的,紀念他那個回到天堂的朋友——小王子。來自B-612號行星的小王子因與他的玫瑰花兒出現誤會,離開自己的星球。
  • 豆瓣9.0《小王子》:大人的世界荒唐可笑,狐狸的秘密世間所缺
    ——《小王子》節選前言《小王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之一,不僅擁有大量兒童讀者,也有不少成人讀者,我便是其中一個。閱讀它的理由很簡單:所有的大人都是從小孩子一點點長大的,只是,很少有人記得。《小王子》的故事很簡單:書中的主人公,仿佛一個仙童,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點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傷害了小王子,小王子便「離家出走」,他先後訪問6個行星,覺得大人很不正常,荒唐可笑。
  • 【免費電子書】《小王子》——給所有偽裝成大人的小孩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推薦閱讀:一部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全球發行的語言超過100種、保守發行量超過5億本的經典童話故事!《小王子》的魅力已經令好幾代人傾倒,它已不再是一部簡單的意義上的童話了,它是一部有關於愛的寶典,一部有關於責任的宣言。
  • 《小王子》:父親去世,我靠這本書走出傷痛
    這句話讓我的心都碎了。你看,我爸爸也是不聲不響地跑了。他死了我本來挺生氣的,現在看來,或許他就像小王子一樣,因為怕我們傷心難過,所以才一個人趁著夜黑風高,悄悄地走了。親人離開後重讀《小王子》,我才發現,這本不算厚的書,蘊含了那麼多的人生哲學,怪不得出版了78年,還依然經久不衰。全球銷量過億,普及程度僅次於《聖經》。
  • 《小王子》導演:好的電影讓人對生活多一層質問
    《小王子》的文藝和憂鬱屬於法國,馬克·奧斯本之前執導的《功夫熊貓》則是發生在中國山水間的故事,而馬克·奧斯本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是什麼讓馬克·奧斯本能夠如此準確地抓住令他陌生的異域文化的精髓?馬克·奧斯本表示,自己的秘訣是帶著向文化致敬的真心來執導這兩部作品,「《小王子》就像是一首精緻的詩歌,我要呵護它,使它不被刻意填充的情節所打碎。」
  • 《小王子》,用一顆童心推開世界的大門,這是寫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記憶,無論是好是壞,它們都是自己專屬的記憶,沒有人可以偷走。但是當我們的年紀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似乎自己把自己身上的一些寶貴的東西給丟失了,於是我們逐漸變得越來越冷漠,好像不再是熟悉的那個自己。當我們踏進社會的大門,不斷的被薰陶,最終我們也變成了一個大人,一個只有童年記憶,卻丟失了自己的童心的大人。
  • 讀過《小王子》的你,讀懂了裡面關於初心,愛情與死亡的故事麼
    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可以算作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書籍了,目前已經被翻譯成了100多種語言,讀者遍布全世界。我很早的時候讀的中文版,但是那個時候的印象不深了。後來幾年前,我又在一次活動中讀了一次《小王子》的英文版,那個時候好像懂了為什麼《小王子》被稱作是「獻給孩子們以及做過孩子們的大人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