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2020-07-13 J小姐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

電影《小王子》是法國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從上映之日起,就收穫了無數成人的淚水,從票房來看,無疑是成功的。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美麗但眼裡卻沒有光的小女孩,跟隨媽媽穿梭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中,為了進入理想的學校,母女搬入郊外的房子裡生活。本來小女孩按照媽媽為自己定的「人生大計」努力著,卻被旁邊老爺爺的寫著《小王子》童話的紙飛機吸引,如此,小女孩的生活開始改變……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在2015年,我第一次看電影《小王子》,那時候我剛畢業,帶著迷茫和憧憬走進電影院,我看到的是成人世界的荒誕與無趣,以小女孩的媽媽為代表的大人,穿梭在鋼筋水泥之中,盯著孩子完成「人生大計」,這分明就是把自己對孩子的想像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分明就是「自私」的媽媽。

如今,我重溫《小王子》,故事相同,看到的卻不一樣,對我而言,自身的閱歷和年齡的增長讓影片有了新的生命。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01.如果可以,誰想做那個「掌控一切」的媽媽

影片開頭,小女孩正和媽媽在練習入學面試那個「最重要的題目」,「你有上沃斯學院的潛質嗎?」兩母女準備好了完美的答案,想在面試的時候一展風採,可面試老師卻臨時換了那個「最重要的題目」,導致小女孩答非所問,最後暈倒到面試教室內。

由此想到我們自己,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準備,準備畢業、準備找工作、準備面試的題目、準備升職加薪,我們試圖掌控自己的生活軌跡,但事不如人願,每一次準備好的面試題目、工作方案,很快都被面試官或者領導否決掉。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那麼既然事事時時變動,我們為何還要試圖掌控這一切呢?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著強大的不安全感,似乎只有做好準備,一切才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能減少內心的不確定性。

電影中小女孩面試失敗後,媽媽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方案,實行B計劃。她們買了一套廉價學區房,保證小女孩能夠讀沃斯學院。媽媽還為小女孩制定了一套「人生大計」,需要小女孩每天按照計劃,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小時和每一分鐘。

一切都在媽媽的掌控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鄰居老爺爺突然扔到小女孩家裡一個紙飛機。小女孩打開紙飛機,發現上面有一個關於小王子的美麗的故事。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當媽媽發現小女孩和老爺爺成為了朋友後,她將那些小女孩視為寶貝的小王子手繪扔進垃圾桶,看著小女孩做題、看書。

此時,很多人都在批判媽媽對孩子的控制感讓其無法喘息,媽媽也成了荒誕無趣的大人,萬千影迷的指責對象。可是,如果可以,誰想做那個掌控一切的媽媽呢?影片中,小女孩的父親始終沒有出現過,媽媽可能是個單親媽媽,也可能是在「喪偶式育兒」,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失,讓媽媽和孩子都沒有安全感,於是,媽媽試圖在掌控孩子,讓孩子成為「很好的大人」,避免成為自己的副本。這樣的媽媽,你怎麼忍心指責?

我有一個朋友,她畢業之後,來到了杭州,她很努力,白天忙工作,整天泡在文件和客戶的微信或電話中,晚上回到家搞自己的自媒體,直到晚上12點鐘才開始洗漱入睡。有人說,女孩子嘛,沒有必要這麼拼,找個好男人嫁了,什麼就都有了。

我的朋友笑而不語。她說,「如果可以,誰不想輕鬆一點呢?」前幾年她的父親出了車禍,家裡借了很多錢,巨大的債務問題壓在她身上,所以,她一刻也不敢放鬆,時時警醒自己要努力,要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所有的你認為的「女強人」、「強勢的媽媽」,很多時候,都是沒得選,如果可以,誰願意做那個得罪人的、掌控一切的媽媽?如果可以被保護,誰願意在風雨中奔跑呢?

02.你只看到了媽媽白天的「嘮叨」,卻沒看到她深夜的眼淚

白天,媽媽和小女孩就老爺爺住院的事情鬧得不太愉快,到了晚上,小女孩像很多耍脾氣的孩子一樣,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媽媽來到小女孩房間的門口,她想要敲開女兒的門,手伸出來,做好敲門的手勢,猶豫了幾秒,又縮了回去。這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無比脆弱的女性,她想要女兒更好,想要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女兒,但又怕傷害了女兒,她甚至有點怕,怕自己唯一的女兒討厭她。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就在前幾天,弟弟給我發了一條微信,「姐,你有空給媽打個電話吧,她想你了。」

我回覆說「想我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或者視頻呢?」

「她怕你煩。」

看到這四個字,我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能想像的到,媽媽肯定是在手機上編輯好了信息,然後刪除;打開微信,想要視頻,然後又關掉。她知道我工作忙,她怕打擾我工作,她怕我嫌她煩。

影片中的媽媽又何嘗不是呢?她一邊盼女成鳳,一邊又希望女兒能過著平常人的幸福生活。一邊給女兒規劃人生,一邊又怕把女兒抓的過緊。一邊嘮叨,一邊又會在深夜流淚。

有人說,大人對孩子要求太多了,孩子的世界就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但是我們對大人的要求又何嘗不多呢?孩子需要自由,大人又何嘗不需要呢?每一個大人都承擔著超負荷的壓力,他們不曾抱怨,只希望多些體諒,多些包容,大人的世界不是荒誕,只是現實面前,人人自危罷了。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03.大人不是魔鬼,他們只是丟了東西的孩子

大人也曾是孩子,只是他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就不敢再表現出自己孩子氣的一面了。他們需要做孩子的完美榜樣,在孩子面前,他們痛了不能說痛,累了又不會喊累,壓力大到將要崩潰,也只是在地下室乘車的時候多呆幾分鐘。

大人不是魔鬼,她經歷了太多生活中的考驗,於是便想讓自己的孩子跳過生活中的「錯」,直接奔向那條正確的路。

大人不是魔鬼,他們只是丟了東西的孩子,在現實面前,他們丟了想像,於是,當小王子拿著自己的畫的「吃完大象的蟒蛇」問他們害不害怕時,他們會說「誰會害怕一頂帽子」,而當小王子把大象的形象表現明確時,他們又說「我建議你還是專業學數學、學歷史、學語文吧」。

大人不是魔鬼,他們只是丟了東西的孩子,在忙碌之中,他們丟了孩童時期的感受,他們忘了自己最初結識新朋友是因為兩個人玩得很開心,愛上一個人是因為看到對方後,內心有波瀾,而現在,他們只會用數字來認識一個人:「多高,多重,有多少存款,有幾個兄弟姐妹,房子有多大」。

現實的無奈讓他們丟掉了寶貴的東西,但是隨著年齡的一點點的增長,他們便會渴望找到原來丟失掉的東西,所以才有了「老小孩」一說。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人老了,就會越來越幼稚,像個孩子一樣。

我們小區有一個「著名」的老奶奶,她三天兩頭的「惹事」,然後讓兒子來收拾「爛攤子」,她有一個三輪車,每次她都會騎著車收廢品、拾荒,前幾天,她的三輪車把一私家車颳了一下,於是便叫她的兒子過來解決。她的兒子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多次看手錶,最後對自己的母親說:「能不能讓我省點心啊,你這三輪車惹過多少事了,以後就跳跳廣場舞,看看電視不是很好嗎?」

這個老奶奶自己獨居,老伴多年以前就去世,兒子已經成家,住在市中心,女兒遠嫁到外地了,所以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她雖然每天都風風火火的,但也難免會看到她孤單的背影和落寞的表情。

老奶奶奶會在小區裡拾瓶瓶罐罐賣廢品,她會在家裡養流浪貓流浪狗,她會和別人吹牛說自己的兒女多麼優秀。其實,她所在的這些,都是想讓別人看到她,想要得到關愛,而她的子女,奔波在外,無暇顧及,也就有了這樣一個著名的老奶奶了。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大人不是魔鬼,他們只是丟了東西的小孩,他們慢慢的開始去尋找自己遺失的美好,到頭來,還是會被曾經是自己小孩的大人責怪和失望。

或許我們真該對大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懷,讓他們儘快找回自己遺失的美好。

04.孩子終會變成大人,正視成長,才能真正成長

影片中,小女孩在和老爺爺聊天的時候說「大人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古怪,我甚至有點不想再長大了。」此時的小女孩,內心一定非常厭煩她現在一成不變的,被媽媽設計好的生活,她不知道如何逃離這種狀態,她怕會有一天自己變成大人後,也會變成第二個「媽媽」,所以她不想長大。

但長大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事情,小孩子終會長成大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長大,而在於遺忘。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隨著電影的推進,小女孩也慢慢成長了,她在解救被困住的星星時,對商人說:「我會長大,但我不會變成像你一樣的大人。」這個時候,小女孩成長了,她能接受長大的客觀事實,也會在長大的過程中,記住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那麼,小女孩長大後會不會如媽媽所願,成為一個出色的大人呢?究竟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出色的大人呢?

我覺著會的,影片的最後,小女孩與媽媽和解了,她們一起去醫院看老爺爺,她們一起用望遠鏡看星星,她們微笑,她們擁抱,我覺著這就是生活中的熱淚盈眶。

小女孩長大後,也許會成為一個天文愛好者,帶著童年對B612小行星的了解來探索星空;也許會成為一個商人,帶著童年與「那個商人」對峙時的「執拗」來面對一個個多變的數字;也許會成為一個作家,繼續小王子後續的夢。但不管怎樣,她都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大人,正如她自己所說「我不會忘記這些。」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孩子的成長每一天都在發生,每一個孩子都會變成大人,正視成長,才能真正成長。

電影《小王子》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一直批判的大人的世界真的是一無是處嗎?大人真的如你想像的那麼荒誕嗎?

作為孩子,有大人保護,但是大人卻無人保護,他們終究會一個人在世上披荊斬棘,所以,他們又怎能不考慮現實呢?我們強調出色的大人既要有能力保護自己和孩子,又要有童趣和感染力,當然如果能成長為這樣的大人固然好,但若你還不能兩者兼顧,就該放棄前者嗎?如果你同時擁有月亮和六便士,那麼請理解那些一便士要分成六份來花的人。

大人的世界要複雜的多,願你在紛雜的世界裡,飽有童心,願你擁有六便士,也擁有月亮。

相關焦點

  • 豆瓣8.2電影《小王子》:大人在變成大人前,都是小孩兒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不幸的是,其中記住這一點的並不多。電影《小王子》是法國馬克·奧斯本執導的電影,這部電影從上映之日起,就收穫了無數成人的淚水,從票房來看,無疑是成功的。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美麗但眼裡卻沒有光的小女孩,跟隨媽媽穿梭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中,為了進入理想的學校,母女搬入郊外的房子裡生活。
  • 電影《小王子》:小孩看笑了,但大人都看哭了
    電影《小王子》改編自經典童話,讓人欣慰的是,電影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原著,還為小王子這部童話添加了一個結尾。
  • 《小王子》讓孩子笑,大人哭的電影 讓我們一起拒絕做無聊的大人
    《小王子》一部讓孩子笑,讓大人哭的電影。讓我們一起拒絕做無聊的大人!《小王子》這部電影是根據一本書翻拍的,與那些翻拍小說的影視作品相比,我認為這部電影是翻拍最成功的。在這部電影中加入了小女孩和她媽媽兩個新角色作為對比,反而讓這部作品更加打動人心!
  • 電影《小王子》: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只是多數的人都忘了(父母必看電影)
    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小孩子,只是多數的人都忘了。——《小王子》序言(電影小王子根據原名小說改編)電影開頭小女孩在媽媽陪同下等待一所名牌學校的面試一個飛行員因為飛機故障迫降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在這裡他遇見了身材瘦小、性情憂鬱的小王子。小王子和飛行員講述了他所生活的星球的樣子,他深愛的玫瑰花和到達地球前他所訪問過的其它星球上的人,以及他遇到的小狐狸和蛇。
  • 豆瓣9.0《小王子》:大人的世界荒唐可笑,狐狸的秘密世間所缺
    ——《小王子》節選前言《小王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話之一,不僅擁有大量兒童讀者,也有不少成人讀者,我便是其中一個。閱讀它的理由很簡單:所有的大人都是從小孩子一點點長大的,只是,很少有人記得。這部童話小說在豆瓣的評分是9.0分,豆瓣榜單排名第3,全球發行量5億冊以上,被譯成各國語言102種,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最佳書籍,被拍成電影,搬上舞臺,灌成唱片,算是人類文學史上一個奇蹟。
  • 小孩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的不同,看看動畫電影《小王子》就知道了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平時看電影專注劇情,慢慢地就會發現總有一部電影總有一句臺詞觸動到我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部與小孩子有關的動畫電影——《小王子》。「也許這個世界太像大人太成熟」,電影的開篇就是老頑童飛行員的敘述,他認為他與小王子的故事無法與大人分享,這就為小女孩的出現做出了鋪墊。
  • 《小王子》是寫給大人的還是寫給孩子的?
    他的一生都與飛行和寫作密切相關。在《小王子》出版一年之後,1944年聖埃克蘇佩裡在駕駛飛機執行任務時被德國納粹擊中與飛機一同沉於海底。他是法國人的英雄,頭像被印在郵票和五十法郎的鈔票上。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人的大地》中,他說沉睡不醒的人比比皆是,而這些沉睡的人在童年也曾經是天才,是莫扎特。
  • 《小王子》:一本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看3D動畫電影《小王子》 大人小孩都會被感動
    首映現場布置成為奇幻瑰麗的童話夢境,一眾明星現場上演舞臺劇:多多以影片中「小女孩」的身份聽爸爸黃磊講述《小王子》的故事,音樂人小柯扮演的「國王」威嚴又孤獨,王自健出演「自大的人」令人忍俊不禁,張譯化身精於算計的「商人」,胡海泉賦予狡黠的「蛇」全新的性格定義,馬天宇把那隻著名的、等待愛的「狐狸」詮釋得讓人心疼不已;黃渤配音的「老飛行員」一如既往地發揮了他實力影帝的風格;TFBOYS組合中的易烊千璽飾演的
  • 《小王子》:寫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遇到權力迷戀的國王,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真奇怪」;遇到愛慕虛榮的人,小王子說「這些大人,肯定是十分古怪」;遇到忘記酗酒的羞愧而酗酒的酒鬼,小王子說「這些大人確實真叫怪」;遇到迷戀財富的企業家,小王子說「這些大人們真是奇怪極了」;遇見復刻別人回憶的地理學家,小王子說難以理喻……小王子對於所遇之人的不理解,卻是我們內心中最庸俗、愚妄、盲目、空虛、孤獨的部分,為了追逐權力、金錢、虛榮、事業而失去了生活中真正值得我們珍惜並享受的情感與樂趣
  • 《小王子》:豆瓣8.2分的高分治癒電影,帶你回歸童真
    今天麥兜要給大家安利一部非常治癒的動畫電影《小王子》,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原著,這部電影根據原著改編,但又不完全是原著裡的故事,小王子只是電影裡的一條線索,更多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小女孩的媽媽對小女孩寄予了厚望,她希望小女孩能上最好的學校,為此她們排練了很多遍面試官很有可能會問的問題,然而真正面試時面試官卻換了問題,沒有準備的小女孩就這樣被淘汰了。
  • 《小王子》:一個教育大人的童話故事
    個人都可以從中解讀出不一樣的東西。而電影,無非是導演的「讀後感」——只不過他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影像的方式表達罷了。明白了這一點,或許《小王子》迷們,就不用那麼義憤填膺了。也許和許多人相比,我還算不上「迷」,但也為電影的上映糾結過,也害怕它會毀了 我心中的小王子。但同時,又有些好奇,導演會如何將那麼簡單短小而又意像模糊的故事包裝成一部108分鐘的電影呢?
  • 《小王子》中寫給大人的道理
    文段摘自《小王子》圖源網絡|侵刪聖埃克絮佩裡打著寫兒童小說的名號把道理寫給那些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一直以來,《小王子》在全球範圍內經久不衰,無論是把它當作是孩子的睡前讀物,還是把它當作一部趣味性極強的文學作品,我們都說的過去。
  • 《小王子》:每一個讀懂這本書的人,都是戴著面具的大人
    2019年8月18日20時許,愛爾蘭都柏林當地時間,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儀式暨1944追授雨果獎頒獎典禮上,《小王子》斬獲「追授雨果獎」最佳中篇獎。小王子故事以一個飛行員的視角敘述了和小王子相遇的故事,他在故事一開始告訴讀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個說話投機的人,因為大人都太講實際了。
  •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小王子》真人版電影,獻給長大後的你
    一路上,小王子不斷地學習,最後還遇見多到數不清的「玫瑰」。當熟悉的世界逐漸崩盤,長大後才明白,那叫社會化。《The Little Prince》真人版電影宣布開拍根據《Variety》報導,製作團隊「On Entertainment」找來法國漫畫家兼製作人 Joann Sfar 合作,決定將1943年經典文學《The Little Prince》改編為「真人版」電影,重新詮釋法國飛行員和作家Antoine de Saint Exupery筆下的小王子世界,消息一出,隨即引發話題討論
  • 這部電影讓所有孩子笑出聲,也把所有大人虐成狗
    而馬克奧斯朋把它拍成一部電影的時候,卻把《小王子》拍成了一部獻給所有大人們的童話。當我們這些成年人在殘酷成人世界裡掙扎求存,《小王子》便成為所有人回不去的童年時代。它打動我們,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再也無法成為小王子。   去看電影的時候,不要驚訝為什麼孩子們一臉鎮定,大人們卻都哭成了狗,因為電影裡明媚的憂傷感動,不是給孩子們,而是給大人的。
  • 【免費電子書】《小王子》——給所有偽裝成大人的小孩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推薦閱讀:一部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全球發行的語言超過100種、保守發行量超過5億本的經典童話故事!《小王子》的魅力已經令好幾代人傾倒,它已不再是一部簡單的意義上的童話了,它是一部有關於愛的寶典,一部有關於責任的宣言。
  • 《小王子》經典語錄,句句戳中內心:每個大人,都是曾經的小孩!
    【1】「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by《小王子》 「媽媽,你能陪我玩一會嗎?」「寶貝乖,自己玩,媽媽要忙工作!」當孩子悶悶不樂地離開,親愛的父母,你還記得他落寞的背影也曾經是我們的悲傷:「為什麼大人總是那麼忙?總不能停下來陪我們玩一會呢?」初衷。
  • 《小王子》:大人就活該不快樂?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小王子》:小孩應該讀,大人更應該讀,電影版已經告訴你為什麼
    現在的父母都很注重給小孩子看童書,講故事。但是童書千千萬,如何挑選是個大難題。這時候看些經典名著是個明智的選擇,畢竟它們可是歷經時代的洗禮依然被奉為經典,是有原因的。《小王子》肯定是我心中的經典,不過我看到它時已經是大人了,是從大人的角度去感受。想起在2015年時去電影院看了《小王子》的電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