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人物圖鑑 之 李紈

2021-02-13 本心如荷書店
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在《紅樓夢》的十二釵中,李紈看上去存在感很低:容貌才情,有林黛玉、薛寶釵的珠玉在前;打理家務、精明計算,又有探春、王熙鳳的敏捷才幹在後;加上她的身份從一出場便是榮國府長孫賈珠的孀妻,膝下還有一個年紀不大的兒子賈蘭——身為寡嫂的李紈,似乎也並不是《紅樓夢》中盛讚的鐘靈毓秀的「女孩子」中的一位。存在感低,對於李紈而言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曹雪芹雖然在《十二金釵正冊》中為李紈寫了判詞、曲子,但除此之外,前八十回中關於李紈的結局幾乎連一點暗示都欠奉;而高鶚給出的結局裡,賈蘭加官進爵便算是結束,李紈究竟是安享榮華富貴,還是不幸早逝,就沒個正式的交代了。

周敦邦繪紅樓夢插圖中,按高鶚的續寫

將賈蘭中榜、賈家「延世澤」復興作為結局

文中沒了交代,僅剩的一點線索,只能從不甚明白的判詞和曲子中去猜測。因此對十二釵的結局下落有研究興趣的讀者,往往把太虛幻境薄命司的冊子當成懸疑小說的謎題,每一個字都掰碎了嚼爛了地去分析,卻不料有時候太過咬文嚼字,反倒南轅北轍起來。譬如劉心武先生說李紈大約是個吝嗇、薄情的人,最終落得被人恥笑的下場。除了劉心武先生之外,持「李紈刻薄說」的人還有很多,有的人說李紈一生只顧賈蘭加官進爵,對賈府的死活漠不關心;甚至還有考證出來說賈蘭就是巧姐判詞中的「狠舅奸兄」、李紈是幕後主使的,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紅樓夢》第五回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中有《金陵十二釵》冊子,

記錄了書中十二位主要女子的命運判詞

圖為民國時人所繪《十二釵正冊·李紈》

且說劉心武先生的推測也有許多「線索」,不過論及基礎的原因,還是打李紈判詞上來的:因為李紈的判詞有「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的說法。劉心武先生的意思是,這個「笑談」,自然就是被人茶餘飯後當做譏諷的笑話了。但仔細看過《紅樓夢》,就發現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拿現代人的白話來生套《紅樓夢》的用詞。遠的不說,只說年代相近的《三國演義》中,就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說法,「笑談」並不是說被人嘲笑、成為笑話,而是說一切凡俗人等極為看重的「王侯將相、功名利祿」的事情,在漫長的時間歲月中不過是一場他人口中的談笑故事罷了,最終都是虛無的、消散了的。結合《十二釵》曲子中關於李紈的【晚韶華】來看,這一份「功名利祿都是虛妄」的意義就更為明顯了: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鏽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鏡裡恩情」、「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鏽帳鴛衾」,說的都是李紈青春喪偶,她的芳華歲月都在孀居中度過,根本沒有享受過夫妻琴瑟和諧的歡樂。而「夢裡功名」、「帶珠冠,披鳳襖」,包括後面的「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這些,都是賈蘭後來功成名就之後,李紈本應當母憑子貴地安享富貴晚年,卻不幸落得個「昏慘慘黃泉路近」——富貴功名換不得生死,李紈的生命終結在她看到希望的時刻,這種落差令人唏噓。也許她作為賈蘭的母親得以風光大葬,但對於一個已經故去的人而言,再大的排場也不過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絮絮叨叨分說這些判詞、曲子,是為了首先抹去部分讀者尚未及細讀《紅樓夢》,就已經因為各種分析文章而對李紈產生的偏見。事實上,李紈能夠資格被放在薄命司裡《十二釵》的正冊中,正是因為她有著與其他十一位女孩子一樣鮮活的生命力、優雅的才思,也同樣有著極為不幸的命運。

【清】費丹旭工筆畫·李紈讀書

要真正了解李紈,首先得從李紈的身世了解起。李紈是榮國府家政老爺長子賈珠的妻子,因為賈珠早逝,李紈便年輕守寡,膝下有一個幼子賈蘭,這是李紈在賈家的身份——一位孀妻,一位長嫂,一位母親。要想知道李紈來到賈家之前的身份,還得有一個賈府之外的人來說起。於是林黛玉進賈府、一一拜見賈府的諸位親人的時候,便順帶道出了李紈的出身: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

李紈是書香門第出身的小姐,家族中男女老幼都誦讀詩書,可以說是家學淵源。李紈的父親對她的期待是以品德為要務、不以才情為主,因此除了普通的讀書識字、學習列女傳這些書籍之外,就教她針線家務這些事務,令她做一個端莊得體、性格和順的女孩子。不過讀者可千萬別被「使他認得幾個字」這種說法給欺騙了:當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賈母老太太提起家裡探春、迎春、惜春三位小姐,說的是「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而當寶玉問黛玉是否讀過書的時候,已經讀過《四書》的黛玉卻自謙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李紈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這個官職是國家最高教育機構的主管和考官,韓愈就曾經出任過國子監祭酒。因此在李紈父親眼中「只認得幾個字」的教育方法,和我們現代讀者字面理解「只認得幾個字」的情況,很大可能是有天壤之別的。

李紈真實的文化水平如何呢?在《紅樓夢》這些鍾天地之靈氣、出口成章的姑娘們之中,可以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她作為一個寡嫂,除了教導兒子賈蘭讀書之外,在姊妹中也主要承擔教習的責任,書中有兩處可以明證:一則是林黛玉初進賈府,王夫人讓她以後同眾姊妹們「一處念書認字學針線」,這些姐妹年齡差不多,只有李紈是長嫂如母,是帶著她們讀書認字學針線的;另一處則是後來到了大觀園裡起詩社的時候,王熙鳳和李紈的笑談:「把姑娘們原交給你帶著念書學規矩針線的,他們不好,你要勸。」可見李紈在賈府的諸姊妹中是可以做啟蒙念書的老師的。

除了才學之外,另一個容易引起讀者誤讀的,是下面這段對李紈的描述:「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在現代人看來「槁木死灰」、「無見無聞」這些詞都是貶義詞,說的是這個人一點生機活力都沒有,甚至有點冷漠無情、自私刻薄的意思。但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文化下,「槁木死灰」的說法根本不是貶義,甚至有褒義的成分。唐代孟郊的《列女操》中就有「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的句子,「古井無波」、「槁木死灰」這樣的詞用來形容孀居的女子,是褒義多於貶義的。不信?且看脂硯齋在「槁木死灰」後面的批註是:【此時處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實罕見者。】經過這一批註,是不是看出作者實際上是在讚許李紈不會「越理生事」,是一為書中罕見的賢德女子?

李紈在人員蕪雜的大家族中,情感倫理上都能做到「槁木死灰」,並不是說這個人缺乏情感、甚至有點冷漠。在書中李紈雖然不是重要人物,因此戲份不多,但她的哭笑真情,卻無不令人感同身受。李紈的身份是與尤氏、鳳姐平輩的,屬於上有王夫人、邢夫人這些老一輩的主母,下有寶玉黛玉這些小孩子,她作為長嫂,平時的行為舉止自然要注意端莊得體。但在李紈端莊得體的舉止下面,始終湧動著她無法言說的悲涼和孤寂,更可憐的是,她的悲涼是無法訴說的:寶玉黛玉這一輩的小孩子們還不能懂得,上一輩的主母自然也難以體諒:有一次大觀園裡吃螃蟹,李紈、平兒、寶釵、湘雲一桌子吃螃蟹喝酒,李紈稱讚起平兒是鳳姐的得力助手,又回想起賈珠來,自己傷心了一會兒:李紈道:「你倒是有造化的。鳳丫頭也是有造化的。想當初你珠大爺在日,何曾也沒兩個人。你們看我還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見他兩個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爺一沒了,趁年輕我都打發了。若有一個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說著滴下淚來。眾人都道:「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李紈的悲傷,其他年輕的姐妹們不但不能感同身受,就算是心裡同情,但當時未出閣的姑娘們也不好提這些夫妻之事,因此只能非常流於形式地勸勸「何必傷心、不如散了」這種官話。整部「悲金悼玉」的《紅樓夢》中,只有在王夫人哭賈珠的時候,李紈才終於能借著機會光明正大、痛痛快快地為自己哭了一場:(王夫人)忽又想起賈珠來,便叫著賈珠哭道:「若有你活著,便死一百個我也不管了。」此時裡面的人聞得王夫人出來,那李宮裁王熙鳳與迎春姊妹早已出來了。王夫人哭著賈珠的名字,別人還可,惟有宮裁禁不住也放聲哭了。李紈不思念賈珠嗎?她與賈珠年少夫妻,十分恩愛,又有一個懂事聰明的孩子。但她的思念是無法言說的,除非王夫人提起賈珠,平時李紈甚至不能隨便提起她思念的丈夫,免得引起老太太、太太傷心。長日漫漫,她的思念便只能寄托在教養賈蘭、做些針線的瑣事上面了。

然而李紈的身份也並不僅僅是一位孀妻,她同樣也是一個不過二十歲的年輕女子,又頗有些才情。因此當諸位姐妹都奉元妃的懿旨搬進大觀園之後,在這個與外界凡俗世界相隔絕的「清淨女兒世界」中,李紈平日被迫壓抑的生命力又開始逐漸展現出原有的光芒。李紈在大觀園中出場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參與海棠詩社的創立。建詩社是探春下帖子邀姐妹們和寶玉一起來的,這帖子也送到了李紈那裡,可見李紈素日與這些姐妹們一起讀書寫字,彼此都有文墨來往。像王熙鳳這樣真的不識字、不會作詩的女孩子,探春也不會下帖子去請她入詩社——那可不是令雙方都下不了臺。李紈應邀前來,一進探春的院子就稱讚她:「雅的緊!」她聽到探春想起詩社,興致很高,說自己春天的時候就有這個意思,只不過覺得自己寫詩並不在行,興師動眾地弄個詩社似乎不合適,念頭一閃也就忘了。這一次探春起意要立一個詩社,平時從不出頭攬事的李紈顯得非常活躍,首先自告奮勇地說:「要起詩社,我自薦我掌壇。」

詩社掌壇不是小事,一應安排日期、下帖請人、準備地方桌椅、備具酒席花果、乃至品評抄錄詩詞,都是掌壇的事情。湘雲一時興起說要起一社做東,晚間被寶釵拉著細細算帳,才意識到這個做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不僅要花時間精力,就是財物上也要破費甚多。李紈主動去攬這個既費心力又沒有直接好處的執事,一則是興趣使然,二則也可見她並不是一個對眾姊妹不問不顧的薄情人。自薦掌壇之後,李紈又雅興很高地呼應了黛玉「起個別號」的想法,自稱「稻香老農」,並且貼心地幫迎春、惜春兩位不善做詩詞的姑娘告假,說不要限定她們作詩,而是幫著李紈打理閒雜事務:「一位出題限韻,一位謄錄監場」。正如寶玉說的那樣:「稻香老農雖不善作卻善看」,李紈平時和眾姐妹一起讀書,自然知道有黛玉、寶釵詩才在上,其他人都遠遠不及;探春、寶玉還能寫出幾首不壞的詩詞,但迎春、惜春如果跟他們比起來,肯定是要次次墊底,不僅面子上不好看,心情自然也不會好。李紈的安排,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李紈這位詩社的掌壇,做的是非常盡心盡責。詩社掌壇的責任首先是評詩,李紈雖然作詩天賦比不上薛、林二人,但評詩卻是十分公道。譬如詠白海棠的時候,雖然寶玉首推黛玉的詩作最好,但李紈的評價是:「若論風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黛玉的詩風流別致,但寶釵的詩含蓄渾厚,更符合「詩以言志」的中國詩論。事實上,脂硯齋在看過這幾首詩之後,提筆在這一段寫下批註:【逸才仙品固讓顰兒,溫雅沉著終是寶釵】。可見李紈的評語,和脂硯齋的評價是一致的。

其次,這位帶著一群半大孩子的詩社掌壇,還得長嫂如母地關照他們平時的舉止。蘆雪庵聯詩的時候,因為寶玉和湘雲商量著在雪地裡烤鹿肉吃,被李嬸聽岔了,和眾人說他們「商議著要吃生肉呢」,嚇得李紈急忙走出來找他們兩個說:「你們兩個要吃生的,我送你們到老太太那裡吃去。那怕吃一隻生鹿,撐病了不與我相干。這麼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禍呢。」寶玉笑道:「沒有的事,我們燒著吃呢。」李紈道:「這還罷了。」只見老婆們了拿了鐵爐、鐵叉、鐵絲蒙來,李紈道:「仔細割了手,不許哭!」說著,同探春進去了。有些讀者看到這裡,因為先懷了對李紈此人冷漠薄情的偏見,因此覺得這一篇都是推脫責任的話。但倘若不帶偏見地一看,李紈句句說的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個很溫柔可愛的大姐姐:先是聽說寶玉和湘雲商議著吃生肉,她說你們要吃生肉去老太太面前吃——這是拿老祖母的威嚴來壓這個兩個無法無天的小傢伙;後來聽說是烤著吃,烤肉自然是無可厚非的,於是便算了,但是又要叮囑他們千萬別割傷手,「仔細割了手,不許哭」的說法,正如平日媽媽會叮囑孩子「別淘氣亂跑,一會兒摔了不許哭」一樣,不過是是關心的口吻罷了。

最後,作為要準備酒果席面的詩社掌壇,李紈也認真操心著詩社的花銷問題。她很聰明地轉了個彎,去邀請鳳姐做詩社「監社」,實際上是為了讓鳳姐從大觀園的金庫中挪出銀子來作為詩社的經費。鳳姐是個精打細算的聰明人,連丫頭們的月例銀子都要放出去收利錢,問她要錢可不是難上加難,因此鳳姐笑著排揎李紈,說:「這會子他們起詩社,能用幾個錢,你就不管了?」又滴滴答答,算出許多李紈的月例銀子比別人多、吃穿是官中的話,很多讀者乍一看,覺得鳳姐說的有道理,李紈自己有這麼多錢卻不願意拿出來詩社使用,豈不是吝嗇非常嗎?倘若這樣想,就是著了鳳姐的道了:如果仔細看書,就會發現有段時間探春管理大觀園的時候,曾經戳破過大觀園的管理體系不合理:吃穿度用脂粉頭油這些東西,雖然理論上是有管家統一採辦,但他們買來的根本沒法用,小姐們不得不自己花錢重新託人買來。而吃飯這種小事,大廚房裡每天不過是官樣文章的菜蔬,就和吃食堂差不多,如果想要吃點新鮮東西,就得自己花錢請廚房下的人來做。因此邢岫煙在大觀園住了一段時間,每個月按理說多了二兩銀子的例錢,結果反而弄到自己要倒貼、以至於把棉衣都當了。

李紈是一個年輕母親,因為沒有丈夫,房中自然沒有任何額外的經濟收益,全靠份例過活;賈蘭是個小孩子,平時自然又要有許多吃穿的用度支出。家裡那些丫鬟、老媽媽們,也需要時常給些好處打點,這樣才能不失了體面……李紈的月錢實際上是並不寬裕的,賈母作為當家人很知道這一點,因此但凡湊份子玩鬧用銀錢的地方都不要李紈出錢,每個月還多有貼補。而主持詩社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呢?鳳姐說要「一二百兩銀子」,其實不過是個最低標準。寶釵幫湘雲辦螃蟹宴,光螃蟹就二十兩有餘,且不算酒和果品、菜餚,以及給幫忙搬桌子的老嬤嬤、廚房的廚娘打賞的錢。這樣的聚會,按李紈說的一個月有一次,十二個月算下來,二百兩銀子都算少的。而李紈的份例有多少錢呢?鳳姐說她一年有「四五百銀子」,剛剛分析過,肯定不會有這麼多剩下的,滿打滿算,可能有個一二百兩剩餘的就算很好的了。李紈如果把這些銀子都拿去起詩社了,萬一賈蘭有個花錢的地方,作為母親難道囊中羞澀拿不出來?又或是再去找鳳姐要銀子?那顯然都不合適。因此李紈找鳳姐出詩社的銀子,實際上是考慮得非常周全的,並非是因為她個人吝嗇小氣。

如果要說李紈的缺點,大約是只擅長做母親、姐姐,卻實在不擅長理家。家裡下人都說李紈敦厚,其實所謂的敦厚,本質上還是不會算帳。鳳姐生病的時候,李紈、探春、寶釵一起理家,婆子們報帳的時候隨便報個數目,李紈聽了就信了,還是探春要求找帳簿對出來,足足差了有一倍。李紈身為榮國府的長孫媳,卻沒有打理家務的才能,於她的身份而言屬於一個小小的缺憾。《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的時候,李紈同姐妹們來怡紅院給寶玉過生日,席間大家掣花籤取樂,李紈的花籤「畫著一枝老梅,是寫著霜曉寒姿四字」,另一面寫的是「竹籬茅舍自甘心」,酒令是「自飲一杯,下家擲骰」。李紈看了,默默笑道:「真有趣,你們擲去罷。我只自吃一杯,不問你們的廢與興。」

大觀園的興盛,孀居的李紈只能陪伴這些天真活潑的姐妹們,做一個過客;大觀園的敗落,敦厚的李紈又難以支撐起頹敗的大局。一個書香門第出身有禮有節的姑娘,一生中「槁木死灰」、「不問廢興」,一則限於身份,二則限於能力——李紈的薄命,也就不在金陵十二釵其他姐妹之下了。

【後記】:

此是解讀《紅樓夢》人物第二回,拋磚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長按上方二維碼,進入「本心書店」讀書群參與討論,或在本文下方留言,討論你想解讀的紅樓人物。

(第一回寫晴雯,因為微信後臺種種原因只能發臨時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讀書群,回復「晴雯」查看)

參與互動的朋友將會有機會獲贈本心如荷出品的《紅樓夢》明信片、《紅樓夢》書籤、《紅樓夢》冰箱貼等紅迷收藏小物件,更歡迎各位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逛逛我們的新品哦~

相關焦點

  • 紅樓夢第一境界~《傳記之說》李紈之人物原型
    曾在《依託作者之眼,回望紅樓夢的四重境界》中提到,紅樓夢書中,演奏的曲子有十四首。《紅樓夢引子》《飛鳥各投林》是前序和總結;另十二支曲子實唱了十位女子,一位男子,感懷了一件事情。截止到目前,人物原型已溯源了三春、湘雲、鳳姐、妙玉、巧姐,本篇的李紈是第八位。人物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宻。
  • 小聊《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星座之 | 薛寶釵是水瓶座,李紈是金牛座
    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寶玉道:「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只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紅樓夢》第五回列位看官,好久不見。你道是我們這一期「金陵十二釵與十二星座」為何更新如此之晚?
  • "龍之傳承"紅樓夢復原大秀女主角李紈——周子解
    2021年4月「龍之傳承復原大秀 · 遇見紅樓夢」2021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造型發布會將在江寧會展中心舉行,華裳曳動,這是一場穿越古今的大秀,也是一場傳承經典的視覺盛宴。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王熙鳳、秦可卿、巧姐、李紈、史湘雲、妙玉數十位經典角色的完美演繹讓人更加期待此次的大秀。
  • 小讀《紅樓夢》,聊一聊寡婦李紈之可笑與可悲
    大家好,今天繼續來聊一聊《紅樓夢》。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這首詩是李紈的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其中暗點李紈之名,比喻李紈青春喪偶,生下賈蘭後丈夫賈珠就去世了。正如桃李花朵,結了果實,夭夭桃花的嬌豔春色也就走到了盡頭。
  • 小戲骨版《紅樓夢》王夫人撞臉白凱南,被李紈的回眸一笑驚豔到了
    最近小戲骨們又拍攝了一版《紅樓夢》,和之前的版本大致相同,都是同一個團隊,不同的是有些演員換掉了,孩子們也長大了不少,但是演技依然是讓人佩服!這一版本的《紅樓夢》賈寶玉的演員換成了段智文,林黛玉換成了蘇魏舞!
  • 小戲骨版《紅樓夢》王夫人撞臉白凱南,被李紈的回眸一笑驚豔到了!
    最近小戲骨們又拍攝了一版《紅樓夢》,和之前的版本大致相同,都是同一個團隊,不同的是有些演員換掉了,孩子們也長大了不少,但是演技依然是讓人佩服!這兩個演員飾演的賈寶玉和林黛玉和《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中的賈寶玉林黛玉完全不同,顯然這一版本的賈寶玉和林黛玉要大一些!但是在這版《紅樓夢》當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戲份不多!
  • 《紅樓夢》中的扮豬吃老虎:李紈默默無聞,卻成十二釵中唯一贏家
    《紅樓夢》一書,可謂寫出了世間百態,書中諸多人物的命運起伏,對讀者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譬如林黛玉,縱然有「心較比幹多一竅」的超高智商,賽天仙的美貌,可終究還是抵不過過慧易夭、淚盡而逝之結局;再如王熙鳳,是榮國府名聲赫赫的璉二奶奶,可謂呼風喚雨,排隊送禮的人要把門檻踏破,可鳳姐最終卻落得個「生死心已碎,死後性空靈」的慘局......
  • 《紅樓夢》:李紈為什麼在平兒身上亂摸?
    王熙鳳一直在照顧賈母吃螃蟹,自己沒有吃盡興,於是就吩咐平兒去要一些拿回家吃。這個時候,素來隨和的李紈竟然一反常態,說了一句「偏要你坐」,像是命令,也有點撒嬌的意思。說著拉她在自己旁邊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她嘴邊。平兒礙於情面,只好喝了,然後又要走。「李紈道,『偏不許你去。顯見得只有鳳丫頭,就不聽我的話了。』說著又命『嬤嬤們先送了盒子去,就說我留下平兒了。』」賈府是個貴族大家庭,更像一個企業。平兒是丫鬟,也是下屬,對上司的命令不好忤逆,只能硬著頭皮留下來陪著喝酒。
  • 紅樓夢作者對心狠手辣王熙鳳滿懷同情,為何對菩薩李紈無情嘲諷?
    《紅樓夢》作者對王熙鳳同情,對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為閨閣女兒立傳的《紅樓夢》,對年輕女子幾乎都是讚美之詞。對於心狠手辣的王熙鳳,作者都有喜愛和惋惜之情,唯獨對寡婦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作者說王熙鳳積陰功,給女兒「留餘慶」。卻說李紈不給兒孫積陰鷙。第五回,李紈的判詞諷刺她「枉與他人作笑談」。
  • 紅樓夢:李紈沒有大奸大惡,為什麼作者對她極盡嘲諷與詛咒?
    《紅樓夢》作者對王熙鳳同情,對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為閨閣女兒立傳的《紅樓夢》,對年輕女子幾乎都是讚美之詞。對於心狠手辣的王熙鳳,作者都有喜愛和惋惜之情,唯獨對寡婦李紈極盡嘲諷與詛咒。作者說王熙鳳積陰功,給女兒「留餘慶」。卻說李紈不給兒孫積陰鷙。第五回,李紈的判詞諷刺她「枉與他人作笑談」。
  • 《紅樓夢》人物關係表,主要人物簡介
    這位作者對《紅樓夢》的人物仔細地理了一下,精確地說出了裡面出現的人物數:總收人數721人,還提到了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人,后妃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人,這兩類加起來有983人。(點擊看大圖)
  • 紅樓夢:為什麼李紈厭惡妙玉,林黛玉也不吃妙玉的醋?
    李紈說不喜歡妙玉的為人?不想理他。兩位女子一個守寡,一個出家,遠離塵世紛擾,都在大觀園,李紈對妙玉沒有惺惺相惜,反倒看不上,是什麼原因?大觀園眾姐妹的頭兒是李紈,黛玉,三春姊妹,寶釵等都比李紈年紀小。李紈的言行直接影響眾姐妹的三觀。賈母安排李紈到稻香村的目的:讓李紈帶領姑娘們學會做人的品德。可見李紈的品德得到大家的公認。
  • 給《紅樓夢》中斂財的李紈算筆帳
    《紅樓夢》裡說到斂財,人們總是立刻想到賈璉夫妻和邢夫人,那王熙鳳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害了張金哥一條性命;扣著丫環的月錢不按時發放,自己拿去放高利貸,簡直可以用「無惡不作」來形容了;賈璉更不消說,「油鍋裡的錢還要找出來花呢」,連老太太的東西都該倒騰出來去當;「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邢夫人又更棋高一招,捏了兒子的短兒,竟向媳婦敲詐。
  • 顰兒為何對李紈放刁,且看她別號是啥?怡紅院之劫,實乃黛玉之劫
    題:黛玉看不上劉姥姥,也看不上李紈這個老農?你聽寶玉怎麼說?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爭似先處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氣,雖種竹引泉,亦不傷於穿鑿。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
  • 《紅樓夢》中李紈這一女性角色有很好詮釋
    在曹雪芹的筆下,有很多女性的角色,《紅樓夢》中的女性也是各有各的特點,我們今天來說說一個叫李紈的女性,這個女性身上蘊含的智慧,體現的女性的光輝,讓很多人都無比欽佩。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李紈的印象不是很好。有人說她為人處世太過冷漠,也有人說他比較吝嗇,比較小氣。然而,評價一位女性,是不能夠這樣妄自揣測的,李紈身上體現的女性的光輝,我們並不能夠忽略。《紅樓夢》對她的記載是:「丈夫早夭亡,僅留一少子」。命運對這位女性是不是有些殘忍。
  • 巧姐被賣,李紈為何袖手旁觀?你看賈母怎麼稱呼李紈的
    雖然《紅樓夢》不是全壁,但在前八十回中,許多人物的命運結局在作者種種伏線下已現端倪,如襲人最終嫁給了蔣玉菡,迎春被虐致死,林紅玉與賈芸結合等等,
  • 她在《紅樓夢》中最神秘,小說人物和原型同姓,曹公寫她肆無忌憚
    每一次讀《紅樓夢》,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每一次觀察書中的人物,都會有新的看法與感受,大家好,我是曉松談史,每天為大家推送不一樣的原創內容。她在《紅樓夢》中最神秘,小說人物和原型同姓,曹公寫她肆無忌憚!她就是李紈,在紅樓夢中是一個存在感非常低的人物,李紈又稱為宮裁,稻香老農,她是榮國府長孫賈珠之妻。賈珠夭亡,倖存一子,取名賈蘭。賈珠死後,李紈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對賈蘭的培養上,這是可以理解的。她對賈蘭的培養是全方位的,不僅督促他讀聖賢書,為科舉考試做案頭準備,還安排他習武。第二十六回,寶玉在大觀園裡閒逛,順著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魚。
  • 論人物構成的偶對和鼎足與《紅樓夢》的敘事結構
    一  人物設置的辯證性與《紅樓夢》敘事結構的宏觀構思《紅樓夢》敘事既高度寫實,又滲透著強烈的哲學意味。這些範疇、意象、表現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偶對性,在小說中的普遍存在,透露出作者在對小說作整體構思之時其辯證思維的滲透。美國學者浦安迪(Andrew H.Plaks)先生說:「《紅樓夢》在結構上有一個特點,似是寓意創作的標誌,即作者濃墨酣暢地以『二元襯補』的模式展開描寫。」人物關係的對立補襯,對小說結構的影響是顯著的。作者在進行人物設置之時,常常是一個人物出現之後,其對子人物便緊隨而來。
  • 紅樓夢女性人物賞析
    到了抄檢大觀園才多方面地描繪出探春這個重要人物的形象。她敏感地預覺到這一醜事的嚴重含義。 李紈,字宮裁,金陵十二釵之一。李守中女,賈珠妻,賈蘭母。 李紈出身於金陵名宦之家,從小受封建禮教薰陶。青春喪偶之後,她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鎖,清靜守節,面對賈府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儼然是一個局外人。
  • 《紅樓夢》中,甄寶玉這個人物為什麼很重要?
    今天的問題來源於《紅樓夢》第二回,因為這一回裡,借冷子興之口和賈雨村之口,出來了兩個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