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筋哥秀書法,隸書靈動飄逸,比他的歌「正經」多了

2021-01-12 書法田園

網絡真是個神奇的東西,它的開放性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比如靠各種惡趣味走紅的玩過達人。幾年前,憑藉抽搐式唱法一鳴驚人的「麵筋哥」就是其中比較成功的一位。

據說原本靠打工和拾荒為生的信陽人程書林,機緣巧合下參加歌曲選秀,因唱了一首《烤麵筋》慘遭淘汰,但他那魔性的演唱卻被網友廣泛流傳,進而成為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紅,進而參加各類活動、發行音樂單曲,成為網絡時代一夜走紅的代表人物。

說實話,小編對於麵筋哥所唱的歌也欣賞不來,覺得他只是迎合了網絡時代大眾獵奇的心理。但看到麵筋哥寫的書法後,便對此有了很大的改觀,覺得麵筋哥還真是有點與眾不同的。

麵筋哥常在網上直播唱歌,有時也會表演一下書法。比如上面這幅隸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於隸書的特徵把握很準確,藏鋒起筆,頓挫行筆,飄逸收筆,寫出了隸書的靈動與動感,讓人先到清代隸屬大家鄭簠的隸書作品。雖然線條還顯得沉實不足,個別字的結構也不盡完美,但能寫成這樣,還是讓人吃了一驚的。

麵筋哥生性豁達,熱心於公益,常為患有疾病的人募捐。他也常用自己擅長的書法送人,比如在疫情期間,在老家隔離的他還用寫書法的方式鼓勵家鄉的工作人員。好的書法,除了需要有高超的書法技巧,更要給人帶來觀感上的享受與精神上的鼓舞。麵筋哥的字,算不上寫得好,但在社會意義上,比書法家的作品更有意義。

在高考前,麵筋哥為參加高考的學子寫下了鼓勵的話——「拾年寒窗,筋榜題名」,他用諧音「筋」來替代「金」,頗有點做作,但相信他對學子們的寄語時出於真心的。

作為一個網紅,能夠產生價值的手段是很多的,可麵筋哥不靠書法掙錢,所以在他的字中沒有市儈的氣息。這在浮躁的社會,是很難得的。保持住書法的單純,是對麵筋哥的一大期待。

如果沒有參加音樂選秀,如果沒有好事的網友將他唱歌的視頻裁剪製作成小視頻,如果沒有網絡傳播如此發達,麵筋哥註定不會名聲大噪、出人頭地。但正是由於他堅持自己粗狂的音色、自我陶醉式的唱法,讓他抓住了成名的機會。

麵筋哥寫歌,用隸書

社會就是這樣有意思,你每天努力活得正兒八經,卻始終平庸不奇,而真正讓你被大家記住的,反而是你的「不正經」。從任何角度看,麵筋哥都是粗鄙的,但其書法卻是很正面的形象。這其中的差異,細想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

大家對麵筋哥的書法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隸書作品欣賞 隸書發展歷程 以及如何練習隸書書法
    ,粗細輕重抑揚頓挫,極富變化,有「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特點,頗有書法藝術美學特徵。因此在當今書法界,有很多隸書名家,他們的作品風格不同,或淳樸廣闊,或流暢奔放,都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耿歧超隸書作品欣賞 看看這些漂亮的隸書書法做,是不是也勾起你想練習毛筆書法的欲望呢?
  • 隸書說:「從古至今隸書所走的路」你知道嗎?這裡全告訴你了
    清代初期王時敏、鄭簠和朱尊等力倡恢復隸書古樸奇批、雄深峭拔的風貌,開闢了碑學的先河,基本上代表了清初隸書的風貌。二是清代中期隸書。至清代雍、乾時期,隨著金石之學的逐步興起,大量碑碣的出土,出現了大量金石考據方面的專家和學術著作。許多解經證史的資料,被越來越多的學書者藉以探求書法藝術,從而導致了清代中期書壇上碑學的逐漸興盛和帖學的衰落。
  • 隸書書法《禮器碑》簡明教程,讓書法學習不再盲目
    作為東漢史上的書法名碑,《禮器碑》在書法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兩漢隸書,在東漢時期使其在字形和筆法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禮器碑》則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它與《乙瑛碑》、《史晨碑》合稱《孔廟三碑》,現存放於山東曲阜的漢魏碑刻陳列館裡。
  • 鄭板橋的書法風格,不是誰想學就能學的,都省省吧
    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能書善畫,書法風格獨特,善畫竹石圖,並且是一位有名的清官,在中國歷史上有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可謂是婦孺皆知。鄭板橋書法,用隸體摻入行楷,自稱「六分半書」,即以「漢八分」(隸書的一種)雜入楷、行、草而獨創一格的「板橋體」。
  •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王增軍:把書法寫成螞蟻爪子,水平是優還是劣?
    啟功是中書協的,他是專業的書法家,所以啟功先生任職中書協就是名副其實,是受人尊敬的專業書法家。但是中書協的其他一些書法家,未必就是在書法專業層面上擁有了讓人服氣的筆墨功力,正是這些「非專業」的書法家進入了中書協,所以從整體上拉低了中書協書法家的筆墨水準,這也是外界對中書協書法家多有抱怨,認為其書法本領不堪配其名的主要原因。
  •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四字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細細品味才見精巧 2019年07月24日 21: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書法家在給人寫字的時候,一般寫四個字的時候比較多
  • 四字書法作品 你喜歡的漂亮書法來了
    中書協會員萬富永行書書法《雲水禪心》作品來源:易從網萬富永老師的書法作品屬於行書,注重運筆流利、用墨、布局、章法的靈動變化,線條粗細相宜,且剛柔相濟,點畫輝映、顧盼。無論是運筆走勢的布控還是藝術思維意識的整合,力求作品的神韻、形質、墨趣、性情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其書法內容表達了他的內心境界,一種儒家思想的表達。
  • 秦劍書法作品賞析
    河北梆子」演出聯盟組委會  秘書長廊坊翰墨齋書畫院院長       秦劍:幼承家學,書法功底深厚,其創作奔放自由,法度嚴謹,厚重而不失飄逸,靈動而不失莊嚴。他注重吸收歷代各家各派之所長,無論是作品的題材、構想、章法意境等諸方面,均能多方接納,為我所用。
  • 雍容華貴、光澤豐麗——聊一聊李隆基隸書風格
    隸書創立於秦代,東漢時期隸書的生命最為旺盛。碑文絕大多數都是用隸書書寫,碑碣於是成為當時隸書的主要載體。熹平四年創立的《石經》就是由大書法家蔡邕用標準隸書書寫的漢隸代表性作品,被譽為「兩漢書法的總結」。這使得隸書的聲名火爆宇內。三國時期,隸書被加以改造,不斷地向楷書演變。這種新生書體受到了社會上廣泛流行。
  • 他的書法瀟灑飄逸,行雲流水,明成祖朱棣:我朝王羲之
    沈粲(1379~1453),字民望,明松江府華亭縣人,明成祖時期,「二沈」兄弟——沈度、沈粲書法名聲極大。被皇帝稱為「我朝王羲之」。然而他的書法作品只不過婉麗工整,為館閣體的範本而已,如今知者甚鮮,可見歷史是無情的,「時名」不一定能經得起歷史的淘汰。然而,他弟弟沈粲的草書卻至今為人們珍愛。史書記載:沈度之弟。善真、草書,飄逸遒勁,自成一家。尤長於詩,有集二千餘首。
  • 學隸書之《鮮于璜碑》與《好大王碑》
    臨《鮮于璜碑》又翻手機APP,比較端正看起來比較「正經」的幾個隸書碑帖比如《曹全碑》《禮器碑》等等都被我寫過一遍了,甚至比較怪異的比如《爨寶子碑》也都寫過,順便都寫了些魏碑了,繞了一圈回來,再寫點什麼呢?
  • 清初隸書大家朱彝尊作品欣賞
    朱彝尊喜好金石之學,以善隸書著稱,和王時敏、鄭簠被譽為清初隸書三大家,取法《曹全碑》,用筆上取其流動飄逸、輕鬆舒展,結體上取其方扁端莊、從容典雅。朱彝尊隸書七言聯,紙本124×29cm×2,瀋陽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老圃地寬花富貴,醉鄉天闊酒神仙。
  • 孫儷曬書法《千字文》改良隸書?引發粉絲怒贊!是炒作,還是才華
    文丨曹鏡明題丨孫儷曬書法《千字文》:究竟有何底氣改良隸書?引發粉絲怒贊才女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孫儷的看法!筆者,便找到她的帳號想要詳細的了解一番平時都發布一些啥內容,其中一條曬出《千字文》的書法作品引發筆者注意,從風格上來講,顯然是隸書,可是又有一定的差別。由此,在該條消息的評論區域,無數的粉絲紛紛留言,稱孫儷改良隸書,是如何的才華橫溢之類的!當然,這話沒有任何毛病!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書法可以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它是一門藝術,蘊藏了一種精神,更是體現了民族的審美傾向。在古代,書法是讀書人一生的追求,就算到了現在,能夠寫得一手好書法,也依然能夠增添個人魅力,為自己多掙得一分臉面。《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
  • 程啟民一生追求弘揚「隸書」書法藝術 至此暮年 壯心不已 愈久彌堅
    1947年出生,老先生自幼愛好書法,在名師權民道先生的影響下,把對書法藝術的研究和創新作為畢生追求並致力弘揚書法藝術,傳承中華文明。 程啟民 如今進入暮年的他,依舊堅持創作,力爭為後人留下更多的隸書作品,而夜以繼日的勤奮工作著。
  • 中國大寫意畫家王鳳年(書法)作品欣賞
    王鳳年先生以歷代名家為師而不拘於一家一戶,他又以傳統為法,兼收並取,從前人的創作技法中直接汲取,為我所用,體現出他冷靜理性的審美追求與執著的生命意態。有人說藝術說到底是一種生命狀態的文化暗喻,這一點,在王鳳年先生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
  • 隸書的特點
    點畫:隸書的點有多種,大致包括豎點、橫點、豎點、橫點、撇點、挑點及捺點等,書寫時多宜落筆重而收筆輕。橫畫:隸書的橫畫一般有平橫和磔橫兩種,橫起筆時用力稍重可調藝筆尖從多角度切入,平橫一般較短較直,收筆較輕,長橫收筆時要逐漸加力然後提起,同一字中橫畫多時可作些俯仰的變化。
  • 頡林書法藝術展12日在晟源藝術館開幕(附:頡林書法藝術集評,晨報專輯以賀)
    每當興之所至,頡林便似覺斯、青主—般,將宣紙置於身之右側書案,—任筆墨奔瀉,頃刻間滿紙繩縈蛇綰一派雲煙,頡林正是在這種迅疾流走,忘情縱肆中,宣洩著激情,表達著審美個性,表達著他對書法藝術本質的深沉的思考。 頡林具有一個藝術家不斷求索的品質。他學王鐸近10年,從王鐸那裡獲益多多。但他深知只有變才能再創新路。他嘗試著在行草書中摻入篆隸點畫的高古圓厚,摻入北碑結字的野逸古拙。
  • 孫儷改良隸書?刷爆的「才女」人設,是炒作,還是才華?你怎麼看
    於是,便有一些不明情況的粉絲,紛紛表示:孫儷改良隸書,好厲害啊!為此,還引發一些書法愛好者的不滿。在字體風格上,多呈扁寬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給人一種十分莊重、大氣的直觀感覺。在這一點上,和孫儷給人的感覺相差不多,都不是那種小家碧玉的風格,可又沒有大漠孤煙的豪放,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典雅整飭。
  • 漢隸三頌之《石門頌》:隸書中的草書
    (來源《書法報》2019年5月15日第19期10版 欄目:讀帖 作者:許強 責編:葉積豔)漢隸三頌之《石門頌》:隸書中的草書■許 強東漢隸書主要分布在兩大區域:一是以山東、河南為中心,二是以陝西、四川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