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時各種呼吸方式的使用時機及動作要領

2021-01-11 8264戶外

水下呼吸是學習水肺

潛水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相信第一次在水下呼吸的恐懼感,對許多人來說還是記憶猶新。那麼,對於水下呼吸,還有哪些知識和技巧是潛水員們應該了解和學習精進的。下面主頁君就告訴你應該了解的水下呼吸精進技巧。


一: 深吸慢吐法


使用時機:


無論在水中或水面,當運動量大,甚至緊張、恐慌、呼吸急促、氣喘如牛時適用。


下潛到水底建立好中性浮力後,即應保持連續不斷、細水長流式深吸慢吐法漫遊海底美麗新世界!


注:也有人採陸地上的自然呼吸方式,但效果如何?只有冷暖自知!


動作要領:


吸氣時以舌尖頂住咬嘴口只留小縫隙,慢慢吸氣入丹田(即小腹)手手 按小腹要有鼓起感覺,即強迫橫隔膜下降,使氧氣能達到深層組織裡。請勿用胸式呼吸法(陸地上的自然呼吸法)猛吸很大口的氣,這樣會因胸骨的壓迫,導致無法吸取較多的空氣,而吸入肺部的空氣也無法久留,更造成初學者隔日會胸痛胸悶的感覺!


吐氣時要將舌尖頂住咬嘴口只留小縫隙,不要刻意用力、慢慢將氣吐出,若吐到想吸氣而空氣仍未吐完時, 可一次吐光不要強忍住慢慢吐完。如此按要領循環呼吸,一切仍以輕柔舒服為原則。


千萬記住不要採取間斷式憋氣呼吸方式!!!


深吸慢吐法在未潛水的日子,可時時找機會練習到成自然反射動作,入水後呼吸就會順暢,請勿想入水後才練習是會得不償失,吸不到三口氣會呼吸不順氣喘如牛的!


初次練習深吸慢吐法時,可採漸進式吸十秒吐十秒,再增加為吸二十秒吐二十秒,直到能吸三十秒吐三十秒為止大功告成!若採胸式呼吸法每次最多只能吸吐兩秒。


二:淺吸長吐法


使用時機:


從水面或水中要下潛水底時用。


動作要領:


何謂淺吸?即像陸地上的呼吸方式,但刻意不吸飽只吸半口氣後,立即改為長吐氣10~30秒。


何謂長吐?保持連續不斷吐氣,吐到胸部已在凹陷(形容詞)有使力吐完的感覺矣。


初學者會潛不下去的原因固然由很多因素引起,但最主要原因還是BCD內空氣未排光,及採取猛然大吸大吐的呼吸方式的結果。

三: 連續吐氣"嗚聲"法


使用時機:


有控制緊急遊泳或浮力上升,二級頭脫落尋回時用。


動作要領:


以舌頭伸出抵住二級頭咬嘴口只留小縫隙,或將嘴唇突出成尖形越尖越好,舌頭兩側向上向內卷,以舌尖抵住唇口只留小縫隙,口吐氣時記得要連續不斷出」 嗚聲 」不得憋氣上升,也不能中斷」嗚聲 」 。口出」 嗚聲 」時要非常輕細不可用力,一切吐氣方式仍以小腹稍有使力的感覺,但不刻意用力 。


口出」 嗚聲 」的目的 : 練習時確保每位學生是在連續吐氣狀態中,不會以鼻子吸氣,也可幫助教練觀察誰不在連續吐氣,更可幫助學生轉移害怕嗆水的恐懼心理,及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嘴出」 嗚聲 」有的人並不認同這種做法,但個人認為只要對學生有益,又能縮短自我體會的時間讓他很快學會,何樂不為?


四: 鼻"嗯"吐氣法


使用時機:


面鏡排水、面鏡平壓用,尤其適用初學者怕水之人或肺活量較小及不懂爆炸式吐氣法的人。


動作要領:


先大口吸氣舌尖吐出抵住呼叫管或二級頭咬嘴口不留縫隙,雙唇當然也要含緊咬嘴不使漏氣,開始慢慢仰頭做連續不斷、慢慢的以鼻子稍用力吐氣,並且出 「嗯」 的聲音此時鼻子有吐氣的振動感出現才對。


為什麼要出 「嗯」 的聲音?通常初學者在做排水動作時,總以為他的嘴巴已按教練指示閉緊,事實上卻因咬嘴含在口裡還不能適應閉緊,自然會留有縫隙導致漏氣的原故,而教練也忽略觀察只是一再示範一再要求重做動作,加重學生失敗及嗆水的挫折感。「嗯」 的聲音出現保証學生絕無法嘴巴鼻子同時吐氣!不信您自己可以馬上試試看。


有的教練對初學者一開始就教爆炸式吐氣法(在水中因有壓力在容易做),除非不怕水,否則徒增學生怕水恐懼嗆水的心理負擔,又拉長學習時程也消耗教練不少寶貴的教學時間,真是兩敗俱傷矣!


爆炸式吐氣法不是不能教,根據個人經驗,初學者十之八九,無法一次順利將水排乾。


在水裡練習時,教練可耳聽學生「嗯」 的聲音,可以眼觀每位學生排水時,嘴巴是否有氣泡跑出來,即可知道誰做不好!


在此建議先岸上練習,以清水灌入學生面鏡內,讓他練習(也可在家練習)排水,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學生不會因擔心水中失衡跌倒嗆鼻而分心,陸上排水有經驗後,下水就不會慌了手腳學習效果奇佳,再者面鏡排水技巧是奠定學生學潛水的竅門之一,也是幫學生排除對水恐懼的利器!

五: 爆炸式吐氣法


使用時機:


在水面或水中面鏡排水、面鏡平壓,水面呼吸管排水用。也適合不穿浮具的救生員仰漂及踩水、水母漂呼吸動作用。


動作要領:


先大口吸氣入丹田(小腹要有稍鼓起感覺),舌尖吐出抵住呼吸管或二級頭咬嘴口,


雙唇也含緊不使有縫隙,含得越緊越好,將集中腹部丹田的空氣用力吐出來,要吐氣的瞬間舌頭內縮使空氣快速大量排出。


六: 龜息呼吸法


使用時機:


水底漫遊、頂尖中性浮力、水層懸浮、

攝影

拍照、洞穴沉船潛水用。


動作要領:


老一輩的潛水者又稱此法為吸半口吐半口法,不管怎麼稱呼最主要要求就是全身必需徹底>>放輕鬆>>>再放輕鬆>>>>完全放輕鬆>>>>達到心念一致忘我鏡界則成功矣!!!

相關焦點

  • 平板支撐的正確打開方式原來是這樣!掌握動作要領,輕鬆瘦全身
    一、平板支撐的標準動作單看圖片中的這個動作,似乎對手臂的作用力最大。其實,在支撐過程中主要鍛鍊的是腹部肌肉群,所以這個動作是練習馬甲線的最佳選擇。動作進行時俯臥在瑜伽墊上,然後藉助腳尖,和彎曲的手肘支撐起整個身體,使身體呈一條直線。
  • 潛水注意事項 | 用潛水的方式打開海底世界!
    「我不會遊泳能體驗潛水嗎?」小編準確的告訴大家,對於體驗潛水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潛水組織會要求考察參加體驗潛水者的遊泳能力。體驗潛水,一般會做一個水面上的基本知識學習(一般是看一段錄像,配合教練的講解),然後在水下學習一些最基本的動作,然後,潛水教練會帶體驗潛水員在水深不超過規範限制的區域進行體驗潛水。
  • 自由潛水,比深藍更藍丨她在海底8分鐘「不呼吸」
    然而沒有多久,陸文婕就感到水肺潛水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水肺潛水有個難以彌補的缺陷,潛水者可以攜帶氣瓶,自由呼吸的同時會產生很大的氣泡聲,把動物嚇跑。」 2014年30歲生日前夕,陸文婕首次接觸自由潛水——不攜帶氣瓶,只通過潛水者自身肺活量來調節呼吸,屏氣深潛。
  • 腹式呼吸VS胸式呼吸,哪種才是正確的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簡單的說就是吸氣的過程中腹部向外張開,呼氣的過程中腹部向內收縮。腹式呼吸主要是通過吸氣到腹腔後再慢慢吐氣,它能擴大膈肌的活動範圍,增加肺通氣量和肺循環,還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緩緊張焦慮情緒。胸式呼吸簡單的說就是胸廓出現動作的呼吸,吸氣時胸廓上移,肩部上抬,胸部運動大於腹部運動。
  • 水肺潛水最重要的規則:永遠不要屏住呼吸
    水肺潛水員訓練避免肺部氣壓壓傷水肺潛水不同於浮潛或自由潛水。當浮潛者或自由潛水者從水面呼吸並潛到水下時,他肺裡的空氣由於水的壓力而壓縮,當他下降並回到水面時膨脹到原來的體積。肺過度壓傷被稱為肺氣壓傷,如果潛水員屏住呼吸並上升,可能發生在微觀和宏觀層面。肺氣壓傷是一種危險的傷害,因為它能迫使空氣進入潛水員的胸腔或血流。在決定水肺潛水時屏住呼吸是否可以接受之前,請閱讀接下來的內容。防止浮力損失潛水員的浮力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的肺活量。學生潛水者在公開水域進行測試時,用潛水腳蹼等練習,研究肺容積對浮力的影響。
  • 遊泳技巧分享:掌握這些動作要領 輕鬆塑造自由式高手
    今天來聊聊一篇關於遊泳技巧分享:掌握這些動作要領,輕鬆塑造自由式高手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遊泳技巧分享:掌握這些動作要領,輕鬆塑造自由式高手,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2、掌握呼吸呼吸是自由式的重要技巧,因為自由式呼吸時需要轉動,因此這個節奏一定要掌握好。在水中時,應始終將頭部保持在較高的位置,以便於側轉吸氣,而且在划水的過程中就該提前做好呼吸的準備,讓下巴無限接近已完成划水後推手臂那一側的肩膀。
  • 排球的動作要領!
    與其他兩項相比,排球上手發球不是體育課裡的「常客」,又因其動作技術相對複雜,學生們總是「望而卻步」。 排球墊球的動作要領墊球是排球基本技術之一。是接發球、接扣球以及後排防守的主要 技術動作,是組織反攻戰術的基礎。墊球技術的熟練程度和運用 能力,是爭取勝利的重要條件。
  • 什麼是水肺潛水?初級玩家必讀
    沉醉在這片「藍毒」你我都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如果你想要來一次水肺潛水,就一定要有專業人士陪伴你一起。要學會各種潛水設備的應用以及了解潛水前,潛水時的基本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水肺潛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以色列、澳大利亞外海的大堡礁及英國的倫第島和波拜克半島等海岸,都設有使用這種呼吸裝置的 「海底公園」。在那裡,旅遊者可盡情遊覽海底世界的風光。利用這種呼吸裝置,潛水者可對古代沉船進行定位,測量及打撈等工作,為海洋考古學開創了新領域。大多數水肺允許潛水者潛水2小時,因此潛水者可在水下自由往來。
  • 想要鍛鍊腿部肌肉,腿屈伸動作不可少,帶你了解它的要領
    該訓練動作的練習目的是怎樣的,它的正確動作要領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分析一下。在進行腿部相關練習時,很多健身人士會著重先去鍛鍊大腿,正面因為是第一眼就能看到的身體部位,所以說該訓練動作一定不容忽略。3、腿屈伸訓練的動作要領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該訓練動作的動作要領,首先需要使用一種腿部伸展的機器,然後我們坐在座位上,雙腳需要放在機器墊板下面,並且勾住墊板。
  • 導致你遊泳時「氣喘籲籲」的錯誤呼吸方式
    遊泳不同的呼吸方法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更為習慣的呼吸動作是用鼻子吸進呼出。 口吸是很多初學者會使用的方法,通過口腔用力吸氣, 類似於吸食麵條時嘴部用力的動作。
  • 【潛水裝備】潛水必備六種裝備
    潛水專業的潛水裝備簡單來說,潛水裝備可以分為輕裝備和重裝備兩類。輕裝備指的是面鏡、呼吸管和腳蹼,俗稱「潛水三寶」,在浮潛時有這三件裝備就可以了。而水肺潛水則需要攜帶重裝備,指的是浮力調節裝置、呼吸調節器、潛水儀表和氣瓶等。目前的潛水裝備有眾多的款式和顏色,潛水者可以根據潛水的形式、目的、自己的喜好和身體特點來選擇不同特性的裝備。
  • 水肺潛水的歷史發展歷程
    水肺潛水在古代是一項不起眼的運動。在早期的希臘和羅馬,人們習慣於屏住呼吸遊泳或潛水,或者使用中空的植物莖等臨時呼吸器具。這通常是在戰鬥中或從海洋中收集食物和材料時進行的。從那時起,我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於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偉大人物的貢獻,水下潛水從簡單的自由潛水或皮膚潛水發展到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更複雜的形式。
  • 潛水新手全攻略,帶你全方位認識潛水!
    大海,沙灘,珊瑚,魚蝦,想要和它們親密接觸,最好的方式就是潛水了。
  • 【潛水知識】側掛固然好,但你真的需要側掛潛水嗎?
    本文無意貶低或推崇側掛潛水,而是想說明為何採用側掛,它的優勢、劣勢以及對它的一些誤解。此文作於側掛潛水急劇上升期,但可惜,大多數公開信息對於有意採用者提升水下感受毫無幫助。側掛指的是把氣瓶放在身體兩側而非背上的裝備配置方式。這種配置源自洞穴探索者,用以通過低矮洞穴或狹小空間。我本人在墨西哥探索水下洞穴時,也曾試驗並使用側掛裝備多年。
  • 水肺休閒潛水-調節器
    休閒潛水是指觀賞娛樂性的潛水活動,潛水員使用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其中有開放式呼吸系統及封閉式呼吸系統。潛水員開放式呼吸系統相對較簡單,原理是利用呼吸調節器裝置把氣瓶中的高壓縮氣體調節至人類正常呼吸時所需的壓力水平。
  • 潛水時穿的潛水服有什麼作用嗎?
    潛水原本是為進行水下勘查、打撈、水下工程修理等水下活動,近年潛水逐漸發展成為一項受大眾所喜愛的水下運動。以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為目的休閒運動。但是水下活動與路面大不相同,水下溫度也會有偏差。為了防止潛水時體溫散失過快,同時也能保護潛水時免受礁石和有害的海底動植物傷害,那麼配置潛水服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選擇潛水服重要的一點也是需要合身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不合身的潛水服不但不能起到防寒效果,潛水還會兜水,影響潛水時施展動作。
  • 先了解它的動作要領
    那麼對於日常工作以及生活而言也會有一定的幫助,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下鍛鍊肱三頭肌的一個典型訓練動作,站姿屈臂伸,該訓練動作的動作要領和練習目的是怎樣的呢?採用站立的姿勢而不是坐姿去進行該訓練動作的話,可以讓我們使用借力的方式,從而能夠讓我們使用到更重的重量。同樣也可以改變訓練的形式,比如說使用一根和地面連接的繩索或者拉力器去完成相關的動作,能夠極大程度的刺激肱三頭肌肌肉。
  • 了解平板支撐的訓練細節,以及動作要領,能夠加深你對核心的鍛鍊
    那麼今天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平板支撐訓練動作,它的動作要領是怎樣的,怎樣了解訓練細節能夠加深對肌肉刺激?01了解平板支撐的動作要領,讓我們做一個標準的平板支撐,從而加深刺激那一定的時間之內需要持續保持該姿勢,保證全身處於收緊的狀態,並且需要均勻地採用腹式呼吸。支撐的時間越長的話,訓練的效果會越好,也說明我們的核心能力越強。
  • 太極拳 含胸和氣沉丹田是太極基本要領
    從拳學的實踐體悟看,太極拳的要領是做出來的,而不是練出來的,何以此說?因為,要領做對了就有,做錯了就沒有,所以,關鍵是方法的正確。太極拳的修煉,其實質就是掌握和熟悉要領方法的過程,若方法不正確,即使練一輩子也難入功成之門。所以說,把握要領惟方法正確在前,熟悉熟練動作在後。
  • 或許是你沒有Get這些潛水技巧
    身體保持流線型儘量嘗試體驗不同的裝備穿戴及佩掛方式,直到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裝備方式 — 儘量使身體保持流線型,如一條直線平行於水面,平穩地在水中穿梭,能有效地減少空氣消耗。4.簡便出潛儘量讓你所有穿戴的潛水裝備與自己的身體保持緊湊,減少受阻力的面積,如果你在潛水時需要帶上配件(例如:水底記錄版、繩索或其它),請使用專門的配件 — 能放進你的BCD 口袋中,同樣有助於保持你在水下的流線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