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生命之中有生命,宇宙之外有宇宙

2020-10-20 Felicity

摘錄:

時間旅行是可能發生的,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所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所以只要速度夠快,就能夠抵達未來。

假如你有一枚金戒指,一定要珍惜它,這種金屬誕生於數十億年前的一道刺眼強光。

我們的身體是由恆星裡的物質構成,我們的心跳則歸功於這些物質生成時所產生的能量。

特大質量黑洞相當於四百萬個太陽。

每一個星系都擁有多達四千億顆恆星。

宇宙大約存在了140億年,地球至多存在80億年,人類歷史大約300萬年。

小行星最近的一次撞擊發生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可能是恐龍滅絕的原因。大約一億年會發生一次撞擊,假如幸運的話。

人類除了火星之外,葛利斯581d也適合人類生存,但葛利斯離我們很遙遠,有120萬億英裡,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也得航行三十五萬年以上,但人類已經開始啟動一項重大工程,比旅行者一號更快速的,需73年才能到達葛利斯。

疑問:

宇宙的旋轉永遠會持續下去嗎,讓能量與質量,時間與空間無盡的緩慢碰撞?

宇宙的起源是宇宙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因何引起的呢?

宇宙既然會膨脹,那麼是否也會收縮呢?一切會回歸奇點嗎?

假如暗能量使其持續膨脹,宇宙是否會變得又冷又黑呢?

那麼生命之中有生命,宇宙之外是否仍有宇宙呢?

相關焦點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生命之外 宇宙之內
    (本文寫於2018.4.7 是大一公選課的一次作業 原文在博客上 今天恰好又看到)當我準備寫下有關近代物理與東方文化的心得時,我又一次在網上看了老師曾在課堂上與我們分享過的《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其分為三個部分:外星人、時間旅行,以及一切的故事。所以與其說這是一份有關物理課的心得,不如說是一篇觀後感來的準確。我也像紀錄片所分成的三個部分一樣一一講講我的所感所獲以及所思。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生命不再 能量永存
    Discovery真是個偉大的頻道,霍金真是個偉大的科學家!本片共分三集,第一第二集都是四十五分鐘左右,最後一集比較長,80多分鐘。三部的內容分別是,外星人,時間旅行,一切的故事。本人最喜歡的是最後一集,因為它不僅像前兩集一樣有意思,而且在此之外還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外星人存在,我完全完全不質疑這個事實。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外星生命之謎
    之前,科學家們已經多次解釋過,尋找外星人實際上是尋找外星生命。霍金認為木衛二上可能存在生命。雖然其表面覆蓋了非常厚的冰層,但是由於木衛二環繞木星的軌道不是圓的,這導致它受到的引力會不斷變化,進而可以使其內部發生變形,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這樣一來,下面的冰層就可能融化,並形成海洋。或許,就像在地球上的熱液噴口所看到的一樣,生命也會出現在木衛二的海底中。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節選
    霍金:了解宇宙之時間旅行、外星人1、遵循自然、社會規律(看不見的手),打破常規的規章制度。2、地球的規則,全宇宙通用。所以著眼地球能夠猜曉其他外星生物的本質,雖然細節可能不一樣:如需要有機體(地球人體內70%的水),生活環境決定身體構造(土地生物有四肢著地);形體各異,本質一樣(優勝劣汰,不斷進化)。3、外星生物:A、單純的外星,地球發現他們利用他們。 B、高級智慧。可能太聰明,也是欲望過度,然後掠奪開發完母星的資源,然後開始尋找其他星球資源。穿越時間,利用蟲洞、黑洞。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宇宙走了一遭
            此片講了宇宙的誕生 生命的起源 時間的三種旅行 人類和宇宙最終命運猜測 這些都是人類所能涉及到的比較頂級的疑惑 感謝霍金的詮釋。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一些發散的想法
    霍金對宇宙起點更感興趣,對發現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實驗更關注(這個實驗好像是丁肇中領導的),也許因為他們是理論物理學家。我想,如果可以達到就像第二集中提到的「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那麼時間會變慢,從而以「更短的」「時間」達到Glises。這樣就可以在Glises看到不同的宇宙,從而對宇宙有更深刻的認識。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宇宙太大,腦容量不夠
    卷福配音的,畫面特效很用心,據說製作期三年霍金的堅持下數次易稿,品質有保障。最主要的是對於我這種智商欠費又沒耐心看霍金著作的人,看影音結合的紀錄片是很好的途徑。        但在三集時間不算短的片子裡,可以感覺到霍金的很多理論沒辦法細緻展現,只能了解個大概。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有感於和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忽然感到如此榮幸可以和史蒂芬·威廉·霍金共度一段相同的時代。回到過去不可能,好在還有穿越未來的希望。其實按照這個神人的理論,也許會晤外星人和時間旅行會同時實現,因為他們看起來是如此的息息相關。關於宇宙,其實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長久以來都這樣想啊,就是它也許可以類比成生物體,而地球在這個生物體裡相當於一個細胞,人類也許是這個細胞內的蛋白質或是其他什麼,當然這個比例可以更小,以此類推。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有據可循的腦洞
    從麥克到擴音器再到麥克的反饋迴路會造成刺耳的噪音,同理,輻射穿過蟲洞周而復始最後會燒毀蟲洞(此處真是驚呆了),從這個角度,再次論證蟲洞無法承載時間旅行;3)質量會影響時間的速度,這個概念早已播撒人間多年,但霍金沒有解釋為什麼只是解釋這是基本法則。
  • 霍金走了,再次聆聽這位科學巨人的TED演講:關於宇宙起源與生命奧義都在這裡
    關於霍金的其人其事,不需要小獅子贅述,你大概也都通過各種影視作品(最有名的當屬電影《萬物理論》)、霍金的著述(《時間簡史》沒有看過大概也有聽過)、還有時不時見諸報端的新聞中了解過了。他說過一句話給人以無限的力量:「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他出生的日子就很神:1942年1月8日。300年前的同一天,伽利略去世。而今天,他離世的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誕辰之日。不管是冥冥之中的天意還是芸芸眾生的巧合,總之這很霍金。有人評價,霍金很少說話,但他一開口,全世界都在聆聽。
  • 和孩子一起,用3部紀錄片+2部電影,了解霍金和他的浩瀚宇宙
    霍金所研究的既是關於宇宙未來命運的大事情也是和每個個人息息相關的小事情如何讓孩子了解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3《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我們推薦給所有熱愛探索、懷有好奇的孩子,認真觀看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這部紀錄片製作耗時3年多,霍金本人在此間曾多次堅持對劇本作大幅修改。
  • 特別關注 | 和孩子一起,用3部紀錄片+2部電影了解霍金和他的浩瀚宇宙
    雖然此後的生命都在輪椅上度過,但他的思維依然可以縱橫宇宙。霍金所研究的,既是關於宇宙未來命運的大事情,也是和每個個人息息相關的小事情。如何讓孩子了解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或許,這些通俗動人的傳記電影,和深入淺出的優質紀錄片,能帶領我們進入他的世界。
  • 霍金:輪椅太小,但宇宙夠大
    當時納粹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霍金和他的兩個姐妹。作為一個物理大神,霍金平日的生活,也沒有人們想的那樣枯燥,相反,霍金是一個熱愛社交的人。他到處旅遊,推銷他的著作,常常參與派對與舞會至三更半夜。離開書桌的生活,霍金一樣活的有聲有色。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Thank you Hawking
    想到霍金就忽然感到很幸福。也許在幾百年之後,孩子們就會在教科書裡讀到他:那個身陷輪椅,但是腦子中裝下整個宇宙整個時間的夢想家,或者,到那個時候,預言家。可以聽到霍金給我講解他腦中的宇宙,他夢中的人類的未來,我感到非常,非常幸福。在這個被戰火,磨難,創傷瀰漫的人類歷史中,有霍金,愛因斯坦,喬治奧威爾,亞歷山大索忍尼辛等等作為人類智慧與良心的見證,讓我感覺就此悲觀的話還是太早了。我能看到希望。
  • 隻言片語:《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時間旅行》
    我對時間痴迷已久,如果有一臺時間機器,我會去拜訪風華正茂的瑪麗蓮-夢露,或是造訪將望遠鏡轉向宇宙的伽利略。或許,我還會走到宇宙的盡頭,破解整個宇宙湮滅之謎。3、為了讓這一切從虛幻變成現實,我們應以物理學家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時間——即第四維。這個問題沒有聽上去那麼晦澀難懂。每個好學的孩子都知道,任何物體都以三維形式存在。一切物體都有寬度、高度和長度。此外,還有一種長度——時間的長度。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科幻科教+災難驚悚+藝術大片
    第2集<Time Travel>是上周在去北京的航班上看的(飛機娛樂節目放這個,東航還是挺有想法的~~)時間旅行的話題近年來熱門得很,第一集<Aliens>比較一般,第3集<The Story of Everything> 簡直就是精彩絕倫,90分鐘完整講述並模擬了宇宙從形成到結束的過程及可能,不光畫面衝擊感遠遠強過90%的災難大片、畫面的藝術感和配樂的精妙都足夠讓眾多導演好好學習的了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跑快點和不完美
    我們目前也許很難改變生命的長度,除了鍛鍊身體外辦法很少,但我們可以去拓展生命的廣度獲取延伸其深度。如同舒克貝塔裡面,人這一輩子如果做了不同的事業,也就相當活了不止一輩子。時空穿越,霍金先生認為只能穿越到未來,那是基於如果可以以接近光速行進,那麼時間會過得很慢,從而間接實現了穿越。
  • 科學家發現,宇宙的深處竟有巨大裂痕,或許宇宙之外還有宇宙!
    科學家發現,宇宙的深處竟有巨大裂痕,或許宇宙之外還有宇宙!說到了宇宙,想必大家肯定都已經不陌生了!畢竟我們現在的科學家們,也把研究對象換成了宇宙!那麼,我們的這個宇宙以外,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宇宙呢?宇宙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平行的,還是相交的呢?
  • 《與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宇宙是個浪漫而危險的地方
    霍金說:雖然我行動不便,還必須通過電腦說話,但在我的意識中,我無比自由。他想像著各種外星生物生存的有趣畫面;他期待乘時空機器去一睹年輕的瑪麗蓮夢露;他天天琢磨著那個叫宇宙的大玩意兒,就像他說的那樣,他其實是個夢想家。
  • 「霍金沒有離開,他只是去宇宙旅行了」
    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被稱為的「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    霍金的子女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