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籍導演歐醜醜: 「讓美麗家鄉點亮鄉親們的致富笑臉」

2021-01-18 多彩貴州網

  80後黔籍導演歐醜醜是一個喜歡講故事的人。她鏡頭下的故事——《阿娜依》、《雲上太陽》、《侗族大歌》都是圍繞著家鄉貴州,圍繞苗族、侗族的生活展開的。

  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以來,醜醜往來於北京以及黔東南的村寨間,感受著城市與鄉村迥然不同的生活。而隨著貴州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她的「腳步」也發生著變化。「貴州高鐵通了,高速公路也實現了縣縣通,原來從貴陽去『黎從榕』的侗寨需要一天時間,而現在只需幾小時,這在原來是想都不敢想的。」

  讓醜醜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在從江岜沙苗寨採風了解到的一幕。「當時寨子裡貧困人口很多,不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不但掙錢辛苦,也遇到了很多困難。」當過幾年醜醜再次來到岜沙,發現出去打工的人少了。「現在貴州發展局面打開了,知名度也大幅提升,鄉親們通過發展旅遊,物質生活過得越來越富足。」醜醜說,貴州非常重視民族文化保護和旅遊發展,儘管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但只要能找到兩者間的平衡點,就可以實現群眾增收和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的雙贏局面,讓美麗家鄉點亮鄉親們的致富笑臉。

  醜醜的電影《雲上太陽》獲得了美國塞多納國際電影節多項獎項。她說電影的拍攝地丹寨是她事業起步的地方之一,當從手機微信公眾號裡第一時間看到萬達集團幫扶丹寨的新聞後心裡特別開心。「我相信丹寨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醜醜的微信關注了很多貴州媒體的公眾號,她說貴州的好聲音她都會第一時間獲悉並轉發。作為一名貴州人,她將繼續通過電影鏡頭,記錄人文貴州、呈現美麗貴州,傳遞真、善、美,為貴州旅遊發展和山裡群眾脫貧致富出力。

相關焦點

  • 用電影展現貴州之美的侗族導演歐醜醜
    歐醜醜  中新網貴州新聞7月25日電 題:用電影展現貴州之美的侗族導演歐醜醜  作者:趙萬江 曾雪梅  「我想用電影向世界展現貴州的美。」歐醜醜說。從貴州到北京,在接觸到電影之後,自己就有了一個心願,也是自己的一份責任,拍攝電影的初衷就是想把家鄉獨特濃鬱的民族文化,美麗的山水,生活在貴州大山裡淳樸善良的人,還有藏在家鄉大山裡的真善美、愛和感動都通過影片呈現出來。」歐醜醜說。
  • 他為家鄉捐修路燈 照亮鄉親回家路
    寒冷的冬夜裡,一排排整齊的、安裝好的太陽能路燈,成為美麗鄉村道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不僅照亮了鄉親們的出行之路,也點亮了鄉親們的幸福生活,更加溫暖了鄉親們的心。致富不忘感黨恩。何倫偉的父親何品遊是一名老黨員,90歲高齡的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積極支持村裡的各項工作,他經常教導下一輩:「黨的政策好,黨和組織忘不了群眾,群眾也要感黨恩,積極配合工作,一起建設美麗家鄉」。受父親的影響,何倫偉一直牢記「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使命,不忘黨恩先富帶後富,努力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帶領家鄉群眾脫貧致富。
  • 丁金賢:種植羊肚菌 帶領鄉親共創致富路
    可是,當他想到家鄉石板河村的鄉親們收入還不高的時候,他想為石板河村做點事。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裝修生意,毅然回鄉發展羊肚菌產業。    2019年,丁金賢租了鄉親們的30畝地,投資了60多萬元,建了幾十個遮陽網大棚種植羊肚菌。為了能更好地掌握技術,他又跑去河南、四川等地學習種植技術,從一個門外漢成了專家,甚至有培訓他的老師邀請他留下來共同發展,都被他婉拒了。
  • 歐醜醜:《雲上太陽》的貴州印象
    《雲上太陽》是貴州籍青年女導演歐醜醜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以一名年輕法國女藝術家在貴州省丹寨縣的奇緣為主線,表現了中西方文化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碰撞後所產生的和諧、融合。雲上有太陽 黔東南在心裡——貴州籍80後導演醜醜和她的電影之路2011年2月28日,第十七屆美國塞多納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落下帷幕,獲邀參賽的貴州電影《雲上太陽》從145部影片中以「最佳外語片獎」、「最佳攝像獎」和「最佳影片獎提名獎」等3項大獎脫穎而出,成為本屆國際電影節收穫最豐的一部影片。
  • 盧凱:返鄉養牛致富 帶動鄉親增收
    盧凱是興仁市大山鎮豬槽箐村的創業能手,2016年,在外辦紙廠的他選擇回鄉創業,從此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5年多來,他不僅成了村裡的養殖大戶,還帶動了鄰裡鄉親共同增收致富。
  • 仁懷市:培養「領軍人才」 建設家鄉回報鄉親
    「以前家鄉路不通、水不通、網不通,自然條件很惡劣,許多年輕勞動力都選擇外出打工。現在這些制約因素都解決了,憑藉我的技術知識和在外面積累的資源,回村創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柯傑飛說。  2018年初,回到家鄉的柯傑飛經過詳細考察後,在農村產業政策的扶持下,發展起了生豬飼養項目。
  • 黔籍藝人阿索新歌《我從貴州來》全網發行
    近日,由黔籍藝人阿索演唱的歌曲《我從貴州來》全網發行,這首歌曲由黔籍音樂人東郎張超作詞,龍智祥作曲。,家鄉始終是她心中的摯愛和牽掛。阿索引用了這句詩,離開家鄉在外打拼多年,無論她身處何地,家鄉的親人、山水、美食,每一樣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牽掛。阿索一直都希望用一個特別的方式將自己對於故土的熱愛描繪出來。作為一名影視歌多元化發展的藝人,阿索首先想到的方式是——音樂,她想用自己的歌聲,以音樂的力量,去為家鄉歡呼,去歌唱讚美家鄉。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的這個想法得到了貴州知名詞作家東郎張超和音樂人龍智祥的支持和贊同。
  • 三亞育才那受村致富帶頭人蘇江宏:養豬致富不忘帶鄉親
    說起養豬的事,育才生態區那受村黨總支部副書記蘇江宏難掩臉上的喜悅,十幾年辛勤地養豬,在家鄉闖出了一片天地,不僅成為當地的養豬大戶,還成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養豬致富不忘鄉親鄰裡 蘇江宏是土生土長的育才生態區那受村人,2006年從海南農業學校畢業後,放棄在城市裡光明的就業前景,毅然回家鄉,到村委會任文職工作。家裡有600株芒果和十幾頭豬,他的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 Q彈美味的汕頭魚丸:海外潮籍鄉親舌尖上的親情紐帶
    中新社汕頭4月19日電 題:Q彈美味的汕頭魚丸:海外潮籍鄉親舌尖上的親情紐帶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在僑鄉廣東汕頭有「沒有魚丸,不成宴席」的說法。純手工製成Q彈潮汕魚丸一直深受老百姓喜愛,如今更成為連接海外潮籍鄉親舌尖上的親情紐帶。今年72歲的緬甸華僑張家盛老先生19日告訴記者,酥脆清口的魚丸是家鄉特有美食,他坦言小時候魚丸是很難得吃到的美味,只有辦喜事才能吃上,現在吃起魚丸,兒時盼望的心情就湧上心頭。
  • 山村玫瑰花萃取出玫瑰露,「花樣事業」助鄉親們踏上致富路
    山村玫瑰花萃取出玫瑰露,「花樣事業」助鄉親們踏上致富路 2020-08-10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和我的家鄉》原來我一直逃離的家鄉如此美麗
    我和我的家鄉總監製、總導演及導演影片的名字承接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風格從導演和演員陣容來看,也不難看出這是中國電影屆精英的集合。寧浩作為此片的總導演,從質量到口碑上來講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自從瘋狂的系列之後,就奠定了寧浩中國實力導演的地位。《我和我的家鄉》的第一篇《北京人,你好》便是寧浩執導的,雖然故事內容平淡、無奇,但是思路清晰,情感真切。
  • 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原標題: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12月17日,記者見到覃小洪時,他正纏著一頭繃帶,這是他16日晚上忙完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王文成:讓鄉親們都過上小康生活
    他是前任老書記眼中的「好後生」,是村民眼裡的「能耐人」,更是全村的致富帶頭人。他就是太僕寺旗寶昌鎮邊牆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文成。邊牆村變強的故事得從2012年王文成回到家鄉說起。當年的8月20日,邊牆村新一屆村幹部選舉結果公布,事前並不想參加選舉的王文成卻高票當選。「既然鄉親們都信任我,那我就幹一屆。」就這樣,58歲的王文成走馬上任。
  • 【人大代表風採】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報家鄉——記縣人大代表裴明偉
    裴明偉是從辛店鎮走出的企業家,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裴明偉開始奔走在了回報家鄉、助農致富的道路上。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為精準扶貧貢獻一份力量,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是裴明偉最大的心願。他常懷感恩之心,不忘飲水思源,以熾熱的代表情懷,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履職盡責,為家鄉的發展和鄉親的致富精心謀劃、傾心幫扶。
  • 李晶:貴州再次被「點亮」|《我和我的家鄉》影評、觀後感正在徵集...
    李晶:貴州再次被「點亮」李晶,文學碩士、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10月1日開始在全國院線上映,好評如潮。《我和我的家鄉》貴州故事單元《天上掉下個UFO》,由黃渤、王寶強、劉昊明等主演,黃渤那一句貴州方言「UFO」,具有極強的「洗腦」功能,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入貴州這片土地。導演還通過劉昊明飾演的記者說出了那句「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而如今貴州已是「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貴州不再是邊遠窮困山區,而是青山綠水、勤勞致富之地。
  • 回鄉村,做致富路上的「領頭雁」
    生長在深山裡的一根根藤蔓,成了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寶貝」。接下來,我計劃擴大石斛種植規模,依託大婁山脈金鼎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將石斛種植產業打造成特色產業和長效產業,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望著一根根向上生長的金釵石斛,我對未來信心滿滿。
  • 戀鄉人曾富祥:昔日下崗工人,今朝致富帶頭人
    隨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吹遍梅州大地,梅州的美麗山水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讓更多人愛上家鄉,留在家鄉,紮根家鄉,為家鄉的脫貧致富和美麗蛻變默默耕耘,奉獻熱血。 出生於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大埔縣三河鎮匯東村舟角院,今年62歲的曾富祥就是一位戀鄉人,他紮根三河這片紅土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用30年時間,靠勤勞的雙手打造了集文化、旅遊、特色餐飲於一體的綠色富祥農莊,成為鄉村致富的帶頭人。
  • 客都巾幗系列報導之十ll用民宿「點亮」美麗鄉村——記禾肚裡(梅州...
    (林翔 攝)鄉賢回歸締造「梅州速度」「如果投資建設民宿,肯定還有其他地方發展優勢是比家鄉好的,但因為她是家鄉,而且具備未來發展前景。我希望將好經驗帶回這裡,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鄉經濟發展添磚加瓦。」談及為何將禾肚裡落地梅州,鄭春桃這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