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廣為人知的畫作 如何串起了梵谷的一生?

2020-11-20 中國新聞網

  陸紓文

  在梵谷的畫作中,有一幅鞋子的油畫:兩隻鞋雖已穿破,卻仿佛彼此扶持著,要走完餘生的路。這幅作品,被視作溫森特和提奧兄弟二人的寫照。

《鞋》

  可以說,沒有提奧的經濟支持,就不可能有溫森特的藝術生命。在一次雨中散步時,兄弟倆談到世界和他們的未來。兩人盟誓要超越親情,終生相助。正是這種誓言,為我們成就了藝術史上獨一無二的書信往來。

  在最新出版的《梵谷傳》中,法國作家大衛·阿茲奧以梵谷兄弟二人的大量書信為證,重新梳理了畫家的一生。從中我們得以發現,那一幅幅廣為人知的畫作背後,是梵谷生命中的一個個重要片段。

  ——編者

  《靜物:翻開的〈聖經〉》

  《靜物:翻開的<聖經>》

  是父子之間最後的對話,也是最後的爭吵

  1853年3月30日,溫森特·威廉·梵谷出生在荷蘭一個毗鄰比利時的小村莊。父親提奧多魯斯是一位平凡的牧師。十一歲時,溫森特在母親的幫助下畫了一幅生動的繪畫,得到父親的大加讚賞。此後,他每次感到痛苦,就動手開始繪畫。這種由繪畫帶來的喜悅,成為畫家一生的避難所。

  多年之後,十六歲的溫森特啟程前往海牙成為一名畫商。他本可以在這條家族道路上順利地走下去,但一場失敗的愛戀攫取了他的靈魂。在極度的頹廢中,溫森特捫心自問,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命運?答案是否定的。他感到自己必須做一件事情,來滿足心中的渴望。

  在父親的斡旋下,溫森特前往博裡納日,成為一名傳道士。一次下礦井的經歷,讓溫森特內心最深處受到猛烈的震撼,他決定投向藝術創造,創作一系列礦工寫實畫。他留在礦區不停地繪畫,在極端悲慘的景象中重新找到了真實。初戀失意的考驗,在這裡畫上了句號。

  就這樣,溫森特不斷地進行著「一種為窮苦人的窮苦藝術」。大約1885年5月初,他完成了大幅油畫《吃土豆的人們》,宣告了毫不矯揉造作或多愁善感的大畫家的誕生。

  在此之前,1885年3月26日,不幸降臨了他的家庭。提奧多魯斯牧師,這位溫森特曾無限崇拜,後來又無比激烈地鄙棄的父親,在一次心臟病後突然離世。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溫森特看到了倫勃朗和哈爾斯的作品,看到了「彩色」這條繪畫的新路。創作的狂熱牢牢控制著溫森特,但牧師的陰影始終在眼前。1885年10月,溫森特終於準備面對父親去世後一直壓在心頭的問題,他仗恃尋回來的這種自信,進展迅速,一下子就畫出《靜物:翻開的<聖經>》。

  這幅畫很迷人,是父子之間最後的對話,也是牧師和溫森特之間越過墳墓的最後爭吵。翻開的《聖經》,提奧多魯斯牧師的《聖經》,赫然居於構圖中央,像職責一般咄咄逼人;右側立著一個燭臺,蠟燭已經熄滅,標誌生命離去。後面黑色的背景,像生命之謎一樣黑暗,那是誰也把握不住的未來;而在翻開的《聖經》前面,有一本小書斜放在閱讀架上,那是左拉的小說《生活的樂趣》:那檸檬黃的書皮宛若一聲吶喊、一束陽光,或者高出樂隊的一聲小號。黃色,就是生活快樂的顏色。這種顏色即將登上溫森特的繪畫,一直到黃色向日葵的畫作上,宣告一個新世界的來臨。

  《戴草帽的自畫像》

  身處極端逆境中,他看到了愛的大光明

  《靜物:翻開的<聖經>》完成後,溫森特的繪畫仿佛解放了,他的調色板也隨之「解凍」了。他畫出了一系列富有激情的風景畫,隨後前往安特衛普,以便在美術學校完善他的技法。

  他開始只為繪畫活著了,畫得越多,顏料花費就越多,也越要餓著肚子。就這樣,溫森特給自己的身體製造了一場災難。他的牙齒接連崩斷,掉了十來顆;一陣一陣咳嗽,嘔吐出來「一種灰不溜秋的物質」……診斷出感染梅毒後,畫家領悟到自己的生命正走向夭亡。他因此畫出《吸菸的骷髏》。這幅畫在溫森特的生命進程中很重要:死亡不再是一種抽象的意念,而是近在咫尺。

  1886年2月28日,兄弟二人在巴黎重逢。這是提奧期待已久的機會,他要讓哥哥睜眼看一看當代的繪畫,那些前所未見的強烈色彩。印象派畫家讓溫森特了解最大化的色彩震蕩,日本版畫向他證實一種線條噴射似的、近乎「書寫」的藝術。巴黎的課程有了成效。現在他必須動手繪畫,將所學變成自己的本事。

  溫森特於是動手開始畫花卉,根據花的顏色改變背景或者花瓶的顏色,製作他自己的色譜。他也畫靜物,例如那幅著名的《鞋》:兩隻鞋畫得就好像相互支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梵谷兄弟二人彼此扶持的形象。他還開始了一系列的自畫像,兩年間竟多達30餘幅。巴黎自畫像系列令人著迷,它們是這位藝術家身處極端逆境中,重申個人「我」優於世上其他人的吶喊——他做出了選擇,有理由繼續走自己選擇的路。

  正值氣候宜人的季節,他開始郊遊,徒步從蒙馬特爾朝阿尼埃爾村方向行走。他畫出了出色的風景畫:麥田、森林內景、塞納河邊的橋,還有那幅著名的頭戴草帽的自畫像。自畫像侵入強烈的黃色,據溫森特一生的摯友貝爾納爾說,「他看到了愛的大光明」。

《向日葵》

  《向日葵》

  「就是這樣,我像一隻蟬似的在享樂」

  大約1888年2月20日,溫森特坐火車離開了巴黎。阿爾勒是一種誘惑。它坐落在羅納河谷的盡頭,有著橫跨吊橋的水路,讓溫森特聯想到故土荷蘭。畫家在這裡開啟了一場驚人的智力冒險,不間斷地持續了十個月。「颳風天我也必須出去繪畫的日子裡,有時我不得不將畫布鋪到地上,跪著作畫,畫架根本就立不住。」

  之後溫森特暫停了油畫,除了想專心素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旅館的生活實在太糟糕了。他在拉馬丁廣場找到了一棟兩層四室的小樓——黃房子。

  他終於有了一個家。溫森特開始裝修畫室,重新粉刷房子內外,還購買了必要的家具。他立刻著手靜物寫生,集中畫了剛買的咖啡壺、杯子和水罐,以及放在藍桌布上的橙子和檸檬,背景則用略帶綠色的黃色。這些靜物透露出一種寧靜、純粹的幸福,而我們也有機會看到,對於溫森特來說,黃藍配就是幸福和生活的和諧。正是在這些日子裡,溫森特畫了一幅《阿爾勒景觀》,近景畫了一排呈對角線的鳶尾,中景呈現一片接近成熟的麥田,「一片黃色的海洋」,這比什麼都更能表達溫森特的欣喜。之後,這種顏色將開始冉冉上升,一直侵入整個畫面,直到變得跟熔化的黃金一樣灼熱,一樣凝重。

  1888年5月30日,溫森特來到地中海濱的聖瑪利亞,見證了一次大自然的色彩狂歡。這次旅行,將是一次蛻變。在將近五個月的時間裡,溫森特猶如一輛「繪畫的火車頭」,創造出一系列數量驚人的傑作,可以說都是黃色大調。他全身心投入,沉浸於種種黃色和種種藍色,表現那令人心醉神迷的顫慄。有時他不由地喊叫:「甚至大中午我還在幹,頂著烈日,在麥田裡,沒有一點陰涼,就是這樣,我像一隻蟬似的在享樂。」

  在這個八月,溫森特開始了向日葵系列。他畫向日葵,背景採用淡藍色,繼而,他像其他偉大的創造者那樣,明白不能打折扣,必須將心中的牽念貫徹到底。直到畫這些黃花時,插在一隻黃色花瓶裡,置於黃色的背景中。在此過程中,溫森特還畫了坐落在集市廣場的一家咖啡館露天座夜景:黃色露天座映照著燈光和深邃而美妙的藍色星空——極少幾幅阿爾勒城中心的畫作之一。

  9月16日,在一番整修、布置之後,溫森特終於搬進了黃房子。「這天夜晚,我就睡在這房子裡,儘管還得收拾,但是住進來我感到很高興。」於是,他畫了這幅著名的油畫——拉馬丁廣場的《黃房子》。遺憾的是,黃房子和溫森特在阿爾勒的那麼多記憶點,在1944年激烈的戰爭中悉數消失了。

  《綁繃帶的自畫像》

  這場滿懷期待的會面,被高更轉化為一場精神的騙取

  如果在溫森特的藝術道路上,提奧是福星的話,那麼在一次相聚中,高更就能成為他的剋星。1887年底,溫森特在巴黎參觀「大沸騰」畫展,第一次同高更相遇。他視高更為大師、年輕的新印象主義畫派首領。而高更,不過看透了溫森特對弟弟的影響力,想要利用這種影響力,讓身為畫商的提奧多購買自己的畫作而已。

  次年3月,高更寫信請溫森特在弟弟面前說說情:他已身無分文,病倒在床,準備低價出售自己的作品。溫森特說服了提奧,成為高更的資助人。在阿爾勒,他用一封又一封的書信盛情邀請,但高更總有這樣那樣的緣由推遲行程。等待的時間越長,他的現實感就越弱,於是對高更產生了一種危險的固戀。他把高更想得無比巨大,同時貶低自己的作品,仿佛開始自殘。溫森特操起筆,給高更寫下了他的《書信集》中最令人詫異的一封信——「我覺得比起您來,我的藝術創意太過一般了。我的胃口總像野獸那樣粗俗。什麼我都忽略,不會表現事物的外在美,只因我在作品中,把美的事物畫醜了,而我看大自然很完美,畫出來就粗疏淺陋了。」十年對繪畫的孜孜以求,就這樣幾行字一筆勾銷,化為飛煙。

  1888年10月23日,高更終於抵達阿爾勒。溫森特樂不可支,高更卻沒有那麼興高採烈。在高更有意無意的影響下,溫森特在繪畫中逐漸拋棄了現實主義的世界,跌入抽象主義的深淵。他完全變了,無論看什麼都要通過高更的眼睛,通過高更的觀念、作品和判斷。這場滿懷期待的會面,被高更轉化為一場精神的騙取,並最終毀掉了一顆靈魂。

  聖誕夜,高更離開阿爾勒的前一天,溫森特精神崩潰,隨後操起一把剃刀,從自己的左耳上割下一塊肉。幾周之後,他畫了兩幅自畫像——只見他颳了鬍子,頭上永遠戴著那頂皮帽,叼著和沒叼菸斗各一幅,耳朵包紮著,一副詢問的眼神,有一點點斜視,那神情仿佛在叩問自己如何走到了這一步。

  兩位畫家一年的交往就此結束。這場交往,始於高更的索求,終於溫森特的沉沒。自此,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溫森特,那麼自信,那麼全身心投入藝術的溫森特;色彩已經達到高度的張力,而且高度信賴自己,內心充滿必不可少的喜悅,以便搞好一項事業的溫森特,已經死了。從此,我們要追隨的,幾乎一直到終了,不過是一個影子。

  《烏鴉亂飛的麥田》

  不通向任何地方的小徑,「我的路沒有前途」

  溫森特的割耳行為,被診斷為「幻覺和階段性的神經錯亂」。一月初,他出院後給提奧寫信,對自己的精神狀態非常樂觀,稱數日前發生的一切「不過是藝術家的一時狂放」。

  病情不斷反覆。就在溫森特陷入混沌的這段時間裡,聚集了一批前衛藝術家的「二十畫社」發來信函,詢問溫森特能否參加1889年的未來美術展覽會。其間,評論家歐裡埃深受溫森特作品的吸引,撰寫了一篇關於梵谷藝術的文章,發表在《法蘭西信使》雜誌上。一時間,梵谷作品的發現成為轟動事件。

  全巴黎的藝術家都想來看看這個昨天還不知名的溫森特。高更也來了,他看見了溫森特的畫作,在給後者的信中毫不保留地表達了自己的讚賞和肯定。這樣一種承認幾乎治好了溫森特的病。他康復的速度驚人,迅速完成了《杏花》,作為給提奧新生孩子的誕辰禮。

  溫森特收拾行裝。他終於自由了。離開聖雷米精神病院之前,他畫了一幅神秘的《星夜中的柏樹》:柏樹居中燒成黑色,將夜空分割成兩部分,月亮在右側,左側是一顆星星,一條路好似激情在奔騰,遠處一座房舍,如同他發病中所畫的樣子。表面上病態的繪畫,其實是畫家同病魔的告別。

  種種跡象表明,溫森特已經康復了,醫生也給出了「痊癒」的證明。然而命運又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1890年6月30日,提奧給哥哥寄去一封信,訴說資金上面臨的困境。他一定沒有料到,不經意的寥寥數語,給畫家的人生按下了悲劇的秒表。溫森特開始憂慮不安,於是創作出那幅著名的《烏鴉亂飛的麥田》:田野還是阿爾勒的那種黃色,但鈷藍色的天空卻動蕩不安。三條被青草鑲邊的紅土路從近景起始,卻不通向任何地方。黑壓壓一群烏鴉如同送葬飛向遠方,消失在畫幅的右上角。極度孤獨。生活當然是美好的,但是「我的路」卻找不到前途,紅色和綠色的搭配,給他的心帶去死亡。

  於是,1890年7月27日,溫森特朝自身開了一槍。次日夜晚,傷口感染。29日凌晨一點半,他走完了三十七歲零四個月的人生。

  可以說,溫森特是一個孤獨的人,但他的作品卻展現出一種希望,為野獸主義、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打開了先河。在我們回望他充滿苦難的一生時,同樣無法忽略他與畫作相伴時所沉浸的幸福時刻。繪畫帶來的喜悅,是梵谷一生的避難所。

相關焦點

  • 藝術界的未解之謎:梵谷一生只賣了一幅畫?
    關於著名畫家文森特·梵谷一直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在他一生中只售出過一幅畫。大多數人認為其唯一售出的一幅畫是便是《阿爾的紅色葡萄園》(The Vinee Rouge),現被收藏於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也有人認為除了《阿爾的紅色葡萄園》外,還出售了一些其他的繪畫和素描畫,雖然被藝術界「正式」記錄和認可的只有這一件,但梵谷一生中真的只賣了這一幅畫嗎?如果了解梵谷的朋友都知道,他直到27歲才開始繪畫,而他在37歲時便去世了,所以在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裡他賣出的畫作不多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此外,使他成名的繪畫作品是他於1888年去法國阿爾(Alles)創作的,也就是逝世的前兩年。
  • 藝術星河——燃燒的摯愛,回味梵谷的那些經典畫作(上)
    在梵谷傳奇又曲折的一生中,留下了太多卓越的作品。梵谷自己稱這幅畫是"表現主義的誕生"。梵谷早期接觸社會下層,對勞動者的貧寒生活感觸頗深。這幅畫,充分反映了他的社會道德感。他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曾寫道:"我想強調,這些在燈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們這雙伸向盤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這幅作品描述的是體力勞動者,以及他們怎樣老老實實地掙得自己的食物。"
  • 六萬多張畫,組成被嫌棄的梵谷的一生《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但一直到影片結束,觀眾也沒有弄明白梵谷之死的真相,但從劇中人物的回憶以及梵谷許許多多的信件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梵谷短暫的一生2015年,受到梵谷藝術魅力感召的一百多名來自十幾個國家的畫家共同為這部電影繪製了65000幅油畫,在數位技術的幫助,才讓這些繪畫作品動起來,成就了一部經典之作。 2017年該片正式上映,這部歷時6年的95分鐘全手繪油畫動畫電影,取材於梵谷近百幅畫作和800多封個人信件,包含了6萬多幀梵谷油畫風格的圖像,製作成本約為500萬美元。
  • 藝術星河——燃燒的摯愛,回味梵谷的那些經典畫作(下)
    紀念梵谷逝世130周年在上一期分享中,我們一起回味了梵谷在1885年-1888年間的6幅經典畫作——《吃土豆的人》《安特衛普的後院》《向日葵》《夜間咖啡館》《夜晚露天咖啡座》《羅納河上的星夜畫面中大量使用藍、橙補色,配合全畫的三原色調,畫面平衡而和諧。這幅畫可以算作是梵谷的一次色彩實驗。畫面以顏色為主導,光影感在畫中被削弱,並具有濃鬱的日本風格。
  • 梵谷畫作裡的泛神論,與莊子的道法自然異曲同工
    莊子主張順從天道,而摒棄「人為」,摒棄人性中那些「偽」的雜質。順從「天道」,從而與天地相通的,就是莊子所提倡的「德」。莊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以有限的生命去極端的追求無窮的知識、利益,而忽略身邊一切的美好這是滯礙鬱滯的。
  • 《梵谷傳》| 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他一生窮困潦倒,只能依賴弟弟資助才能完成繪畫。為省錢他不得不請妓女做模特,後來和她同居。事實上他的畫生前除了個別同行外無人問津,只能由他的弟弟收藏。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兩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死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給了一個相識的妓女。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在真人的基礎之上畫成梵谷風格的畫作
    文森特一生平淡,為人內向,不愛接觸別人,但無疑在藝術上是一位巨人。在當下,梵谷就是美術的代名詞,提及他,我們不得不想起他那些驚世駭俗的作品,以至於後人稱其為後印象派大師。當然,人家是真正的大師!現如今藝術越來越平民化,尤其是伴隨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你們可以在家中看到《蒙娜麗莎》《格爾尼卡》這些美術巔峰,但現如今印象派和抽象派越來越不被普通人認可。
  • 7位油畫家受梵谷「向日葵」啟發,畫了7幅葵花,哪一幅更接近梵谷
    畫了四幅向日葵油畫,梵谷打算用這些畫裝飾高更的房間。梵谷,油畫《向日葵》上面這幅是荷蘭大師的其中一個版本。這張畫一直以來被無數次複製,是廣為人知的向日葵。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幅畫對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有多麼大的啟發作用。
  • 文化|梵谷:了不起的「失敗者」之歌
    作家馮驥才在《巴黎,藝術至上》一書中寫道:「梵谷的一生,充滿世俗意義上的「失敗」。它名利皆空,情愛亦無,貧困交加,受盡冷遇與摧殘。」梵谷,這個藝術史上的驚嘆號——潦倒一生,受盡旁人白眼,其畫作卻在他死後如巨焰照亮夜空,震動整個西方世界。
  • 梵谷生日當天,他的畫在荷蘭博物館被盜了……
    被盜梵谷畫作《紐南春天裡的牧師花園》 這幅被盜的畫作是借展而來,本來藏于格羅寧格博物館,估值達500萬英鎊。 據當地警方稱,盜賊是在30日凌晨3點15分左右擊碎玻璃門,闖入博物館盜竊的。警報響起後,警察趕到現場,但盜竊者和畫作都已消失不見。
  • 刷完《至愛梵谷》,這些美哭的梵谷畫作我連看了5遍.
    全球第一部全油畫動畫影片至愛梵谷
  • 他們為何要用油畫講述梵谷的故事
    而在國際上,這部動畫長片也拿到了無數專業提名——包括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以及動畫界最高獎項之一安妮獎的3項提名,於票房之外,這是對兩位主創多洛塔·科別拉(Dorota Kobiela)和休·韋爾什曼(Hugh Welchman),用油畫這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將梵谷坎坷的一生搬上銀幕的最大認可。
  • 耗時近7年,他們為梵谷畫了一部電影
    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裡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起。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種無限的、深刻的、真實的東西,我也將不再眷戀人間……」從1872年起到逝世,梵谷一生寫下了800多封信,平均下來,大約每周寄出一封,他熱切地渴望傾訴。
  • 梵谷展,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藝術盛宴.
    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裡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進。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種無限的、深刻的、真實的東西,我將不再眷戀人間。
  • 梵谷畫作被盜!警方發現這些細節…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
    據一位藝術品專家透露,這幅畫作的價值可能高達600萬歐元(4680萬人民幣)。最近梵谷的另一件紐南時期作品,在荷蘭一拍賣會上拍出了1120萬歐元(8700萬人民幣)。前有畢卡索傳世之作在英國泰特美術館被人破壞,昨天梵谷的作品又被偷走,讓人不得不去思考一個問題,歐洲博物館的安保系統靠譜嗎? 例如發生在2003年的「廁所事件」。惠特沃斯美術館三件最著名的作品被盜,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分別為梵谷、畢卡索和保羅·高更。幾天後,這些畫作就在附近的公共廁所裡被找到。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
    他曾做過傳教士,28歲「高齡」才決定投身繪畫事業;在8年的創作生涯裡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賣出一幅作品;8年創作了800多部作品,死前一直不被認可甚至被誤解非議,但他對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永遠保持著熱愛,通過他的畫作就能看出來。
  • 梵谷畫中的真實世界!
    跟隨梵谷畫中的足跡,尋找畫中真實的世界是怎樣的。布拉邦特  一切緣起的地方田野鄉間的自然與淳樸,顯得平凡又溫暖。梵谷就是在這裡出生的,這裡也奠基了他一生的性格與審美。這裡是一切的緣起!》、《紅葡萄園》(梵谷在世唯一售出的油畫)、《羅納河之夜》、《聖瑪麗海港》.
  • 她一生從未見過梵谷,卻是他的頭號粉絲,散盡家財為他建起一座博物館
    文森特·梵谷《夜間的露天咖啡座》,1888年梵谷在1888年9月畫下了這幅傳世之作,然而他並不會知道在他逝世多年以後,會有一個叫Helene Kröller-MüllerHelene Kröller-Müller但如果沒有Helene用前瞻的眼光,去發掘這個險些被埋沒的藝術家,恐怕今天的我們也無法欣賞到如此多的梵谷畫作
  • 100幅,梵谷畫的秋天風景讓人淚目...
    梵谷經常在晚上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咖啡館。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谷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面有燈光,是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 司馬缸說|梵谷畫作疫情期間被盜!他和它都經歷了什麼?
    >梵谷的「鐵粉」想以一番大動靜提醒世人勿忘他?扒一扒文森特的情史 和他那些著名的作品一樣文森特·梵谷的感情豐沛、熾熱小缸搞不懂他追過多少對象但愛情對他來說就只有據稱畫中左2者,也和文森特有過一段感情刻骨銘心的感情多以悲劇告終《春天花園》的創作時期正是他的內心備受煎熬之際1883年,梵谷回到荷蘭紐恩繪畫之餘還過起了啃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