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第九兵團沒有棉衣,一支部隊在長津湖被凍成冰雕

2021-01-18 江郎說史

簡介:志願軍中的「冰雕連」十分出名,《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就曾經致敬過冰雕連。冰雕連的照片配上追夢赤子心的BGM,一時間火爆全網。不過很多人連冰雕連是哪支部隊的都不知道,而且冰雕連是哪場戰役中的也不知道。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冰雕連」,看看第九兵團是如何重創美軍,扭轉戰局的。

1:抗美援朝的原因

1945年8月8日,蘇聯方面對日宣戰,同時在五日後於朝鮮東部地區登陸。日本投降後,美蘇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為蘇聯受降區,南部地區為美軍受降區。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方面在莫斯科達成協議,協助南、北朝鮮建立統一的政府。但是我們都知道,美國和蘇聯所屬陣營不同,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這兩大陣營是有嚴重分歧的。

朝鮮半島的統一牽扯到美蘇雙方的利益,因此始終沒有統一。而後南北朝鮮先後宣布獨立,南朝鮮成立了大韓民國,北朝鮮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和朝鮮的主義不同,雙方政權性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沒少爆發衝突。美蘇雙方雖然是敵對勢力,但是並沒有上升到戰爭的地步,反而是以「冷戰」的模式對峙。1950年6月25日,朝鮮開始向韓國發動攻擊,引爆了韓戰。

韓國不敵朝鮮,因此節節敗退。如果坐視朝鮮統一半島,那麼蘇、中、朝三方都是社會主義陣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在亞洲的利益必然會受損。為了遏制紅色國家在亞洲的擴張,美國開始插手韓戰,帶領「聯合國軍」協助韓國攻打朝鮮。同樣的道理,如果坐視韓國統一,那麼必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威脅。為了保衛國家,保衛東北,我國組成了人民志願軍,開始入朝作戰。

2:第九兵團入朝作戰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正式跨過鴨綠江,25日正式解開抗美援朝的序幕。在抗美援朝初期,我國不斷採用遊擊戰、陣地戰來阻擊美軍。第一次戰役時期,我軍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打到清川江,粉碎了聯合國軍在感恩節前夕佔領全朝鮮的美夢。但是美帝國主義並不死心,惱羞成怒的美軍開準備報復志願軍。

為了遏制聯合國軍的攻勢,為了達成戰略計劃,我軍急調第九兵團入朝作戰。第九兵團的是由山東兵團(前身華北野戰軍)、蘇北兵團所組成的一支部隊,最初的司令員是宋時輪(52年8月,王建安接替司令員工作)。這支部隊被緊急調往朝鮮,為了達到「兵貴神速」的效果,第九兵團十萬官兵急行軍趕至長津湖。

由於時間太過倉促,志願軍根本來不及換裝棉衣,導致他們到達前線戰場時都衣著單薄。而長津湖地區溫度十分低,更是趕上了百年不遇的低溫天氣,士兵凍傷的情況非常嚴重。饒是如此,第九兵團還在雪地裡面埋伏了六個晝夜。零下40多度的環境,志願軍都不敢睡覺,因為擔心睡著了就醒不來了。根據劉伯清老戰士的回憶,當時的溫度非常低,戰士們的耳朵被凍傷,一碰就掉,而人卻沒有一點知覺。

3:長津湖血戰

第九兵團在長津湖地區埋伏了六天,就為等美軍過來,就為打他一個伏擊。11月27日,美國的精銳部隊陸戰1師和步兵7師,沿著山間小路行軍。漫長的隊伍就如同一條長蛇,延伸50多公裡。而志願軍趴在雪地裡,一動也不動,直到美軍到跟前也沒有開火。

最後美軍看到了129位志願軍被凍成冰雕,不過他們至死槍口始終對準敵人的方向,依舊保持著作戰姿勢。美軍的指揮官感嘆志願軍的作戰意志,因此敬了一個軍禮,隨即繼續行軍。突然一陣響亮的衝鋒號,茫茫無邊的雪地裡突然冒出無數志願軍士兵,猶如天神下凡一般,向美軍發起了衝擊。

美軍突然就蒙了,他們想不明白志願軍是如何在這種鬼天氣埋伏的,但訓練有素的美軍迅速擺出作戰姿勢,開始與志願軍廝殺。不到一天,美軍被第九兵團切割成五個部分,雖然美軍不斷設法打通各陣地的聯繫,但是都被我軍截斷。之後中美雙方的士兵就在這片冰天雪地裡鏖戰,經過志願軍的努力,全殲美軍精銳「北極熊團」。

但遺憾的是,美國憑藉強大的火力、空軍掩護、航母支援,最終還是跑了。第九兵團沒能達成全殲美軍的戰略,只是完成了伏擊美軍的計劃。而長津湖一戰,讓美軍意識到了志願軍的作戰意識,尤其是那一排冰雕,極大的震懾了美軍。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志願軍會如此強?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作戰?我想,這也許就是信仰的力量吧。而志願軍在東線、西線全部取得大捷,扭轉了朝鮮戰場的局勢,為停戰奠定了勝利基礎。

相關焦點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冰雕連1950年11月,在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20軍59師177團2營6連,奉命堅守死鷹嶺,第二天戰鬥打響後,六連陣地沒有開火,兄弟部隊派了一名參謀,來到六連的陣地了解情況。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知道,第9兵團是到零下二十多度的長津湖作戰,大家都知道,華東地區的薄棉衣,根本無法抵擋長津湖的嚴寒,那麼,戰士們為何沒有換裝,還穿著華東地區的棉衣呢?
  • 冰血長津湖:美軍王牌部隊「聖誕攻勢」這樣被擊破丨百年百篇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抗美援朝,長津湖這個地名,極具特殊涵義。美軍王牌部隊陸戰1師「聖誕攻勢」被擊破,開始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 晝伏夜行 15萬志願軍率先埋伏於長津湖 1950年11月,韓戰進入第五個月,「聯合國軍」一路向北進犯,直逼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江界。
  • 九兵團輕敵,牙膏用一半就能回國?長津湖四大教訓,金門島已有
    抗美援朝70年大盤點4:華東虎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五大野戰軍,華東軍區原三野部隊打得既悲壯、又傳奇。 說「悲壯」,是因為第二次戰役東線冰血長津湖一戰很慘烈。
  • 電影《長津湖》來了!71年前的立國之戰,每個中國人絕不能忘!
    那場戰爭過後,他們有的回國終老,深藏功與名;有的卻永遠留在了朝鮮的冰天雪地,成了保家衛國不倒的豐碑。正如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所說的那樣:「我們要記得,我們今天的團圓是無數先烈們用生命幫我們實現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團圓,沒有他們,更沒有我們今天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我想,這也是電影《長津湖》主創們的初衷。
  •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
    基本資料:  書名:《最寒冷的冬天Ⅲ :血戰長津湖》  書號:》主要描寫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乃至整個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長津湖之戰。有史學家稱,長津湖之戰是歷史的拐點,是中美雙方王牌部隊改變歷史進程的一場決戰。發源於朝鮮半島的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  63年前在這裡,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身穿單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惡劣天氣下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精銳的陸軍一師展開了一場長達20天的戰鬥。
  • 長津湖最慘烈一幕,戰士被凍成冰雕,吳京同名電影近日開機
    說它慘烈,因為一百多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說它意義更深遠11月23日,挺進到長津湖畔的美陸戰一師部分官兵開始在此安營紮寨,當晚,他們吃著蛋糕,烤著火雞,喝著美酒,借著感恩節為預期不久即將到來的勝利進行慶祝。
  • 冰血長津湖
    △戰士跨越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雪山向長津湖挺進 圖源:抗美援朝紀念館 圖源:中國軍網   在長津湖戰役進程圖上可以看到,新興裡在長津湖東側,與湖西側的柳潭裡遙相對應,各自向南的公路在下碣隅裡交匯,形成公路樞紐。宋時輪給9兵團定下的作戰計劃是:由北向南,首先殲滅最北面柳潭裡與新興裡兩地的美軍,接著再殲滅下碣隅裡的美軍,最後轉移兵力圍殲陸戰1師敢於北上增援的部隊。
  • 抗美援朝冰雕連,129名志願軍凍成冰雕,仍保持舉槍射擊姿勢
    長津湖戰役發生在朝鮮北部最大的湖——長津湖,到目前為止,很多戰爭體驗者也不想回憶那場慘烈的血戰。親身經歷那場戰鬥的遲浩田將軍多年後發出了這種感慨。張鎮浩戰役已經過去了60多年,到現在還讓我刻骨銘心。那麼這場戰爭究竟有多慘烈,為什麼中美雙方對這場戰鬥的記憶如此深刻?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張鎮浩血戰。
  • 冰血長津湖:悲壯「冰雕連」,寒冷比子彈還可怕
    冰血長津湖 | 1950.11.27~12.24 楊根思連精神:三個「不相信」 在抗美援朝紀念館內,一片藍色的現場還原場景吸引了許多觀眾的注意但是當看見入朝部隊如此單薄的衣裝時,他們仍然大吃一驚,立即動員幹部戰士脫下身上的衣帽換給這些部隊,後勤部的不少幹部當場把自己的大衣脫了下來,但數量極少,加上停車時間又短,就連當時脫下的衣服很多都來不及送上列車。」 第9兵團大部分將士穿著大簷帽、膠鞋和單薄的棉衣進入到長津湖地區。張校瑛說,誰也沒想到,1950年的冬天,是朝鮮50年不遇的極寒天氣。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長津湖》開機
    70周年,由國家電影局主抓,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攝製的電影《長津湖》,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了開機發布會,宣布影片正式開機。值此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開拍這部《長津湖》,譜寫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壯歌,是對歷史的回顧與呈現,是對時下年輕人的一次生動的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是對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歌頌與弘揚。影片是在中宣部和國家電影局的直接指導下策劃創作拍攝的,也得到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與北京、遼寧、河北省委宣傳部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 《彭德懷元帥》,再現了冰雕連血戰長津湖,含淚致敬最可愛的人!
    文|雲少侃娛樂抗美援朝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裡,再現了當年冰雕連血戰長津湖的慘烈!劇情再現彭總:好,宋時輪真不簡單!他打垮了美軍戰鬥力最強的陸戰一師!鄧華:可我們自己的損失也很大!有一個連的戰士,一百二十多人,生生被凍死在陣地上!
  • 紀錄片《血戰長津湖》今晚雲南衛視播出 敬請收看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雲南衛視今晚21:35播出紀錄片《血戰長津湖》,敬請關注!為粉碎敵人的圖謀,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1月25日發起第二次戰役,位於東線的第九兵團奉命前往長津湖作戰。紀錄片《血戰長津湖》1950年11月27日,志願軍第九兵團與美軍最精銳部隊陸戰一師,在朝鮮長津湖地區,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零下30度的嚴寒和美軍強大的火力,都沒能阻擋志願軍九兵團的鬥志。
  • 長津湖戰士被凍成冰雕,同名電影今日開機,吳京易烊千璽出演
    說它慘烈,因為一百多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說它意義更深遠,因為那一戰打敗了美王牌陸戰一師,從此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說它更為觀眾所熟知,因為這一戰在中美雙方和其他外軍史書那裡,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長津湖戰役中悲壯一幕:125名志願軍戰士凍成冰雕,美軍脫帽致敬
    隨後我國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由此打響。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後,對陣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是十分強大,不誇張的講,當中國決定出兵時,國際上幾乎是沒有聲音認為中國能夠贏。至於戰爭結果,如今來看顯而易見。如若問為什麼,在此次實力懸殊的戰鬥中,中國志願軍的超強意志力是不容忽視的。抗美援朝可以細分為很多場具有代表性的戰役,其中長津湖之戰不得不提。
  • ...徐克林超賢導演 吳京易烊千璽主演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長津湖...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25日,由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攝製的電影《長津湖》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了開機發布會。值此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開拍這部《長津湖》,譜寫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壯歌。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劉紹勇表示,拍攝《長津湖》這部影片既是對歷史的回顧與總結,更是對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歌頌與弘揚,「作為軍隊電影製片廠,將《長津湖》打造成精品力作,責無旁貸。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傳承。」
  • 中美都不願提及的長津湖之戰,史達林打小算盤,第9兵團受損嚴重
    長津湖之戰被稱為歷史上最殘酷的十大戰役之一。朝鮮的冬天極冷,長津湖又是北部最大的湖泊,人跡罕至多的都是高山和密林自然條件惡劣。再加上南朝鮮有聯合國軍的幫忙,雙方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這一仗我們打得極為艱難,但如果不是史達林的小心思,或許這一仗的傷亡能減少很多。
  • 血戰長津湖,「冰雕連」誓死堅守陣地,令美陸戰1師膽寒又敬佩
    因此不少人便會聯想到血戰長津湖時,129名誓死也要堅守陣地,直到最後還手握武器保持戰鬥狀態的「冰雕連」。朝鮮半島的冬天,到處都是白雪皚皚。長津湖更是冷得出奇,人走到雪堆裡只能見到上半身。但就是在這個溫度能達零下40度的地方,中美軍隊之間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