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停的流逝,從沒想過要停下腳步,人生就在時間的見證下慢慢成長、慢慢變老。人這一生一直被追著趕著,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了更多的生活感悟。
20歲時忙著升學考試,希望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有一個不錯的前程。30歲時我們有了家庭和孩子,需要為妻兒賺夠生活費,需要為自己的事業不斷打拼。40歲時孩子大了,事業有了更多的成就,考慮兒女的事業和婚姻大事。
如今70後已經奔五了,很多人忘記了過去的夢想和誓言,犧牲了自由的時間,為了家庭而活著,沒有時間為自己考慮。
人到中年,要學會丟掉這些東西,後半生才能更順利。
1、丟掉不良嗜好
40歲以後,人的身體機能就走下坡路了,就算再怎麼養生,也無法恢復到年輕時。此時身體會變得更敏感,很多隱疾會在這一時間慢慢顯現,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恐怕晚年不會太好過。
我們應該趁著身體還沒衰老,丟掉以往的不良嗜好,讓身體更健康。等到今後養老時,有更健康的體魄,不然就算存款再多、養老金再多,身體垮掉了又有何用?
2、丟下抱怨
年輕時有脾氣也沒什麼,那時候我們還青春,還不懂得人情世故,還沒有經過磨練,遇到不平之事總有一些小意見。可到了中年後,脾性應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平順。
可能前半生我們的事業並不是太好,對婚姻也有很多不滿,但大家還是要保持樂觀心態,別去抱怨上天不公,看似憤世嫉俗,卻沒有具體的行動,不去用雙手改變現有的生活。人到40歲後,大家要懂得忍耐,別在意生活中的那點遺憾,還應該繼續奮鬥。
3、丟掉對子女的嘮叨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也慢慢變老,可很多家長都害怕子女在人生道路上吃虧,希望將自己的過往經驗都傳授給他們,讓兒女的人生更順利。適當的嘮叨並不是壞事,可過度念叨就不太好了。
盲目的嘮叨,只會讓子女的壓力增加,對你有所埋怨,時間長了也會嫌棄你。本是為了子女著想,最後卻讓他們厭煩,這又何必呢?讓他們自己去探索人生道路不是更好嗎?
人到中年後,一定要學會豁達開朗,對一切都能看得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多對自己好一些,這樣後半生才能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