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能否吸引觀眾,劇本至關重要。好的劇本,不僅要會講故事,最重要的,還是它能否展現世相之真、人心之善以及人性之美。
《長安十二時辰》獲得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國際傳播獎、中國電視劇單元:最佳攝影與美術獎。故事講述了死囚張小敬在十二個時辰內偵破驚天連環大案的故事,全劇在盛唐時代上元佳節官民同慶的時空裡展開,集復仇、懸疑、動作、權鬥、黑道等諸多元素,故事情節扣人心弦。除了上述原因,該劇的成功還在於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不良帥(相當於總捕頭)張小敬之剛毅驍勇、靖安司司亟李必的睿智沉穩、崔器的魯莽、林小乙的朝氣和英勇、葛老的貪婪冷血、林相的卑鄙怯懦、龍波的偏執瘋狂,都令觀眾信服,他們,分別是劇中的「這一個」。
編導的高明之處,是在細微之處給角色點睛,把他們內心深處的美好挖掘出來,展現出來,無論他是濃墨重彩打造的主角,還是戲份寥寥的配角。
最打動我的,是以下這幾場戲。
為了追查狼衛的下落,張小敬在葛老的逼迫下,不得已出賣了手下的暗樁林小乙。一邊是捨生忘死潛伏探案的部下,一邊是長安城百萬百姓的安危,短短幾秒,一兩個近鏡頭,取捨之間,張小敬內心的痛苦和煎熬,令我感同身受。
逃過追捕的曹破延,在一家剃頭店剃鬚易容畢,打算殺店主滅口,一聲來自小女孩的「阿爺(爸爸)」使他收住了緊握剃刀的手,因為,他的女兒星星也這般年紀。而他,本是殺人不眨眼的狼衛頭領。
心理扭曲的女殺手魚腸逼迫張小敬的戰友之女聞染跳井,也是曹破延和另一個狼衛打掩護,讓跳入枯井的聞染脫逃。
最後一集才暴露的幕後主使徐賓,劫持皇帝,索要宰相的權位。但他賣地賣宅,用盡俸祿,妻子出外幫廚,都是為了批量生產價廉物美的紙,以解官府用紙緊缺的困擾。
編導想告訴觀眾的是,反派,也有動善念的時候;兩害相權之際,正面人物,有時也要作出惡的選擇。
大反派龍波發起報復的初衷,是為當年被軍部拋棄而喪生的兩百多位弟兄報仇,他的心底,一直充滿了對戰友的愛。徐賓謀劃當宰相的初衷,也是為了治理好國家。編導以中立的視角把他們的心魔展現給觀眾看,並且,不作出帶傾向性的結論。
而張小敬的奮不顧身,都是出於對長安的熱愛,對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百姓,尤其是昔日戰友和戰友遺孤的呵護。當年困守烽燧堡之後的死裡逃生、退役後辦案抓人的出生入死,都使他更珍惜生命。對輕賤崑崙奴生命的姚汝能,他反問道:「平白無故地叫一個人去死,很值得驕傲嗎?」尊重生命的理念,是這個角色最有人格魅力的閃光點。
同為古裝劇,《慶餘年》似乎是喜劇。幽默搞笑的臺詞、魔幻穿越的情節,也吸引了大量粉絲,儘管它的內核是一部悲劇。
值得高興的是,2019年的電視連續劇,題材較前幾年寬泛了,現實題材更多,更接地氣。在放映環節,除了上星,更多的電視劇實現了視頻網站首播,由人等劇,改為劇等人。這種變化,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生活節奏加快、娛樂活動多樣、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改變。最近新推出的豎屏短劇《通靈妃》,每集片長一分鐘左右。想來,這種擠出了所有水分的連續劇,以後將越來越多。
影視劇能否吸引觀眾,劇本至關重要。好的劇本,不僅要會講故事,最重要的,還是它能否展現世相之真、人心之善以及人性之美。我想,《長安十二時辰》,做到了以上三點。(孔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