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2020-12-25 含香書院

歷史是來自過去和當下的恆久對話,並且永無止境的通往未來。

歷史系出身的人,對歷史題材的戲劇總是有一股情懷,倒不是為了要細細的斟酌考據,而是想看看那些曾經讀過的史書文字,躍然紙上化成影像,可視、可聽、可以感受的樣子,那帶來一種短暫的時光旅行體驗。

更重要的是:對話,以歷史作為對話的根本,能看見對話者內在幽微而壯闊的心靈,那與自我、信仰、世界觀,與蒼穹浩瀚雙生同體。知道過去從何而來的人,才能知道將要往何處去。

但我國近來多將古裝歷史作為玄幻、愛情偶像劇的陪襯,也就逐漸消弭了歷史厚度,讓人失了興趣,以致於近年來沒什麼能在記憶裡留下痕跡的歷史好劇,直到去年年中上映的《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借名美劇《24小時反恐任務》的盛唐群像劇出現,讓我久違的燃起對話和求知的欲望。

01盛唐帝國的陰影

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唐代也有千萬種樣子,但大部分人大都會同意,唐代是亞洲古代歷史上最多元開放、也最浪漫的時代。

唐代先祖鮮卑人以遊牧的豪俠習性,開啟繁榮昌盛的商業外交,東西文明隨著金錢和商品交流互通,堆砌出燦爛輝煌的盛唐景象,以此為根源所生長出的浪漫主義,在李白生活的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頂峰。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欲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0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回望歷史,沒有哪個帝國擁有長久的強盛,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而《長安十二時辰》優秀之處在於,它解構了帝國的組成,並且告訴人們,帝國的組成可能是你,可能是我,是你我個人的抉擇,牽動帝國行進的齒輪。

然而就如同所有身處時代的個人,人們意識不到自己之於帝國的位置,無法確知自己的抉擇會造就什麼未來,因此歷史在確鑿的那一刻,往往來自無意識的一個剎那,《長安十二時辰》放大了人的剎那,讓觀眾從剎那窺見盛唐深處的惡與暗,也照見現今時空的自己。

03多元民族的奔放大唐

唐朝得以強盛狂妄的基礎,在於鮮卑遊牧民族的好戰與開闊胸襟,他們以草原子民之姿入主中原,右手拿刀奪取政權、左手提幣來往商販,政治與經濟玩得融會貫通,是歷史上罕有,與外族交好,甚至任用外族為官的中原王朝,唐朝豪爽、強大、開放,以致外族不敢也不必犯唐,只需依附在唐,唐也歡迎他們成為唐本身。

《長安十二時辰》在劇中所構築的盛唐榮景,其實也是如今中國對自我的期許,只是劇中有的一絲遺憾是,外族人比如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他們的形象仍然邊陲、危險、窮苦,只是為了襯託唐而存在。

但實際上,在安史之亂前,他們的族群和大唐緊密關聯,大唐也由他們所構成,內與外之間的距離其實並不那麼明顯,直到安史之亂後,唐朝才由開放轉為封閉,單一民族主義的態勢從此一去不復返,唐以後的王朝再難看到如此多元民族的盛景。

而劇中的外族人,大多是刺客、逃犯、兇手、地痞,僅有少數是傳教士和祭司,這或許折射出現今許多人對於外族的想像──需要被同情、被管理、被壓制,除非你生來尊貴。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圍繞著皇城長安,其中最核心的官場權謀,可能也和中國政治不謀而合,他們同樣擁有一個從不現身、不得冒犯、奢靡而驕的皇帝、或者同樣擁有一個城府深沉、手段高明、權勢通天的宰相、以及卑微生存、想盡辦法也要擠進社會頂端的平民小吏。

外族的危險其實和官場的權力鬥爭息息相關,所謂內憂外患便是如此,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長安十二時辰》說著唐代華麗外表下所隱藏的內憂外患,其實也是在暗自指涉如今的中國,但他們尚無法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看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仍然未知而扁平──只要你還是外人,你就有威脅性。

04鳥瞰城市的位置,即是權力所在

在整個追緝行動中,"長安輿圖"、"推演沙盤"是關鍵的道具,城市的地理方位是戰略基礎,同樣也透露了內外之分。若是長久生活在此處的居民,無論是大唐子民或者外族商販和傳教士,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城市的方位,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然而,初來乍到的人們,僅能使用地圖,按圖索驥的開始,以理解這座城市,這說明了,需要長安輿圖的人,不僅尚不是這座城市的人,更挑戰了鳥瞰者的位置,帶來了威脅。

在城市地圖仍是軍事機密的年代,城市巷戰的指揮者就仰賴沙盤推演,共有108坊的長安城如同一個城市規模的棋盤,指揮者如何落子,和棋子如何行動,掌握了這場推演的勝負關鍵。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作為指揮者的少年司丞李必,是隔空對著位在棋盤對面,隱身幕後的對手,搏一場未知的棋局,為此,他以對方是否需要"長安輿圖",是否熟悉各坊關聯,作為判斷是內憂還是外患的根據。

即使身居高位、即使作為一個大唐"自己人",《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主角群,仍然在尋找自己的歸屬。張小敬的歸屬是和他共患難的"第八團";李必的歸屬是推行新政的太子;狼衛的歸屬是他們搖搖欲墜的家鄉;瞳兒的歸屬從男人轉為自己;崔器則一生都在試圖成為大唐的歸屬。

這些心有所屬的人們,都有願意守護的對象和不可撼動的底線,但那些未必是唐,只是因為和唐有關係,所以交織出盛唐氣象,因為他們,所以唐才複雜而美麗。

05結語

歷史是人所捲起的洪流,有人在,就有歷史。

帝國因人起造、因人華麗、也因人衰敗、因人頹傾,人性是歷史之所以親近的原因,我們讀史,是用來了解自身,也同理他者,而《長安十二時辰》用這些鮮活的角色來述說大唐,開啟了歷史題材戲劇的新篇章,本身也創造了電視劇史上特殊的一道光彩。

歷史,在路上。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番外:唐朝生活圖鑑
    你是因為什麼原因入的《長安十二時辰》的坑?是良心的製作?演員的光環?考究的劇本?還是高度還原的場景、服飾?總之追劇理由千千萬,宅妹想帶大家親臨長安看一看。要說《長安十二時辰》中首個出場的美食是啥?就是這摞胡餅了!胡餅類似於現代的燒餅,味道香脆,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吃餅tips:尤其是長安城西北角的「輔興坊」,據說那裡的胡餅出了名的好吃。如果老闆能開上連鎖店,那就妥妥的是唐朝版「稻香村」了。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服飾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之前,我就看了原著,馬伯庸的小說寫得很好,後來電視劇熱播,我覺得服裝設計非常貼近歷史,我們來看看。首先,唐朝的妝容其實不太符合我們現代的審美,我們看看壁畫和畫作留下的樣子,我們可以看看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服飾,這些衣服你都認識嗎?
    《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映,這部電視劇製作精良,場景恢弘大氣,劇情節奏嚴謹緊湊,好評如潮。這部劇裡的服裝,極大程度的還原了盛唐時的風貌,然而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最繁榮,最開明的時代,關於服裝這一塊,遠比電視劇裡展現的更為豐富多彩,下面跟隨我一起穿越到千年之前,領略一下盛唐服飾的風採。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真的是爛尾?其實是尊重歷史?
    去年8月12日,熱播一個多月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迎來大結局,千萬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盛唐時期的傳奇故事。《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死囚張小敬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
    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 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時間:2019-07-26 14:1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太子的歷史原型是誰是繼唐玄宗之後的唐朝第七個皇帝 長安十二時辰是很不錯的一部劇,雷佳音真是個好演員,為了這部戲所有的努力和堅持都值了,易烊千璽這幾集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 《長安十二時辰》,美術很高級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今年這部《長安十二時辰》除了劇情水準在線,精美的畫面更是給了我們意外之喜,總之值得一看。來源 | 文案與美術(copyart)突然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大概是雜草叢生的暑期檔最大的驚喜。
  • 《長安十二時辰》:且看且珍惜
    今年出這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實屬凋零景象中的一點安慰。《長安十二時辰》對服飾的考據《長安十二時辰》很講究。劇情且不說,服裝、道具、打光、對唐朝社會風貌的考據等,就比普通古裝劇上了一乘。它涉及朝廷,但著眼點是升鬥小民。高層鬥爭藏於冰山之下,表面可見的是小人物在長安城中的艱難抉擇。
  • 「長安十二時辰」:12首唐詩見證唐朝的一天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電視劇用繽紛的畫面展現了唐朝的一天。今天,詩詞君來看唐詩版的「長安十二時辰」。
  • 遊「長安」 十二時辰哪能夠?
    而拯救長安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即將被斬首的死囚張小敬身上,他將在短短的十二個時辰裡拯救長安……《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由此展開。劇中,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剛從獄中被放出來奉命查案,可他辦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去吃水盆羊肉。據說,那時的長安人習慣了一清早就去吃水盆羊肉,因為頭湯又清又鮮美。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隱藏的含義,是對歷史的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是近期在優酷獨播的一部網劇,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這是一部古裝懸疑劇,以一個案件貫穿始終,在十二時辰內,講述不良帥張小敬和靖安司司丞李必聯手捉拿襲擊長安的恐怖分子的故事。恐怖分子是所有衝突和矛盾的來源。但襲擊長安城的恐怖分子,遠沒有表面所想的那麼簡單。
  • 長安十二時辰觀光指南
    索性今日左手一本《唐朝穿越指南》,右手高舉領隊小紅旗,帶大家長安十二時辰遊。保證聽過導覽之後你們不僅能一遍看懂《長安十二時辰》,同時不用百度就能在一臉懵逼的小夥伴面前侃侃而談,各種歷史知識信手拈來。行前準備觀看《長安十二時辰》之前,首先要在手邊放上一張「長安城輿圖(地圖的古代叫法)」,不然等張小敬和狼衛一通你追我趕,即使有靖安司打開上帝視角,你也分不清東西南北。
  • 《長安十二時辰》火了 盡顯盛唐氣象 滿溢文化自信
    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要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陷入危局的長安。「靜悄悄」開播的《長安十二時辰》火了,豆瓣評分直逼8.6分。有人說,服裝、道具和布景細緻考究,從衣食住行到社會風物,跟著劇中人從早到晚走過長安108坊,感受了盛唐最好的模樣。有人說,故事情節波譎雲詭,在蒙太奇式的場景切換中,明線暗線交錯,編織了一張引人入勝的敘事網。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他死的最慘 長安十二時辰最新劇情介紹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本劇講述盛唐時期,天寶三年上元節時發生在唐城內的一次刺客行動。主人公張小敬出身唐朝軍人,之後退伍委任唐城地方安保「不良人」,長期協調維護地方安全工作,後因處事不當違反唐律被關押獄中。
  • 《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歷史原型介紹,他們代表唐朝一段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時期,狼衛潛伏京城意圖摧毀長安,靖安司司丞李必臨危受阻止狼衛的惡行,最後與張小敬聯手揭穿背後陰謀,保護了長安百姓和大唐盛世。劇中主角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李必和張小敬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還有聖人、何監、嚴太真和林九郎等,這些都有對應的原型。
  • 《長安十二時辰》裡藏著唐朝宗教政策
    近日,網絡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完結,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4
  • 《長安十二時辰》熱血開播!
    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周一圍、熱依扎等主演的大型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將於今晚(12月2日)登陸貴州衛視「黃金劇場」熱血開播。 該劇講述了唐朝天保三載上元節前夕,繁榮昌盛的長安城面臨空前危機,長安死囚張小敬(雷佳音 飾)臨危受命,與天才少年靖安司主腦李必(易烊千璽 飾)在十二時辰(24小時)內攜手拯救長安的故事。
  • 半夜看《長安十二時辰》,水盆羊肉、火晶柿子…我餓了...
    古裝國產劇《長安十二時辰雷佳音吃播太硬核,《長安十二時辰》一下子變成了「長安美食宣傳片」。大家津津樂道的水盤羊肉、火晶柿子......真的太誘人了......>現在花醬就帶你一起去探秘一下,《長安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個時辰》雜談
    ——《長安十二個時辰》《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小菜鳥平常也是個遊戲迷最近才看了前年大火的這部劇,這部劇剛一上線就收穫了一邊倒的好評。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大唐兵戰歷史——世界中心帝國的締造(上)
    ;                                                壹  近期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長安十二時辰
  • 【劇集觀察】《長安十二時辰》開播收視口碑雙豐收,質感國劇,烽火正長安
    在被譽為口碑風向標的豆瓣,《長安十二時辰》目前的評分為8.6分,截至目前已有近四萬人標記「想看」,三萬多人標記「在看」,是截至目前2019評分最高的內地影視劇。故事是基石,人物是大梁,服化道是外包裝。《長安十二時辰》便樹立起了行業標杆。相對精神內核和故事內容來說,《長安十二時辰》在製作上也下足了功夫。用有歷史基底的人、貨、場,彰顯大唐氣韻。在細節之處透出文化風採,高度還原唐朝的歷史風貌、人文風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