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結局隱藏的含義,是對歷史的尊重

2021-01-10 漫談光影

《長安十二時辰》是近期在優酷獨播的一部網劇,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

這是一部古裝懸疑劇,以一個案件貫穿始終,在十二時辰內,講述不良帥張小敬和靖安司司丞李必聯手捉拿襲擊長安的恐怖分子的故事。

恐怖分子是所有衝突和矛盾的來源。

但襲擊長安城的恐怖分子,遠沒有表面所想的那麼簡單。

《長安十二時辰》

故事層層剝繭,以解謎的形式來推進劇情。

解開一個謎底,又出現新的謎題,劇情循序漸進,從狼衛到龍波,再到右相、太子和聖人。

所有的線索直指最後的答案:誰才是襲擊長安的幕後主使?

不是狼衛,也不是太子、右相和聖人,更不是何老、郭利仕。

是戶部八品主事徐賓。

《長安十二時辰》

徐賓是幕後主使,相信有不少人會覺得這個結局很玩笑,甚至爛尾。

要知道,徐賓在前面的劇情中可是差點被龍波的暗樁掐死,縱使徐賓的大案牘術如何神乎其神,他能算到這一步嗎?

不過,如果你結合歷史的角度來審視故事的結局,就會發現,結局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因為《長安十二時辰》的結局不僅僅是徐賓一個人的結局,還有程參、何老、李必、張小敬,以及右相。

《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作為一部古裝劇,最大的優點是在場景上。

劇中對大唐風貌那種吹毛求疵的高度還原,讓觀眾很容易就代入到故事的環境中。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大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但大多數觀眾都不是歷史學家。

所以,一些歷史劇就很好的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特別是像《長安十二時辰》這類場景還原度很高的電視劇。

而且,要和劇中那些細緻寫實的場景風格相呼應的,是整部劇這種嚴肅正經的風格。

如果這是一部鬧劇,就不需要在場景上這麼下功夫。

《長安十二時辰》

對於這樣一部對場景極其考究的電視劇而言,它必定要做到嚴肅認真,以及對歷史的尊重。

劇中很多角色都能在歷史上找到原型,只是名字換成同音字。

而對歷史的尊重,也隱藏在故事的結局裡。

《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背景時間是天保三年。

在歷史上,是公元744年,此時開元盛世已經結束。

再過11年,就是安史之亂。

唐朝在經歷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國力達到最鼎盛。

然後,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在達到一個最高點後,就會一點點地跌落,直至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就是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大唐將由盛而衰。

《長安十二時辰》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時間正是唐朝一個社會矛盾在不斷累積的時期,見過天下人受的苦的龍波就是一個隱喻。

而社會矛盾累積到一個點就爆發出來,這個點就是安史之亂。

所以才有何老那句,十年之後,必起大亂,長安將兵亂血洗。

也就是說,此時的大唐是不可能再變好,它只會越來越差,直至毀滅。

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的結局是不能美好大團圓的。

這樣才符合歷史的軌跡。

而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

何老歲數已經很大,而且得了瘋病,最後何老選擇離開長安。

張小敬雖然活下來,但沒做將軍,而是像龍波一樣四處遊行。

程參有宰輔的才能,但在靖安司查案的經歷,讓程參對大唐寒了心,程參也選擇離開長安。

《長安十二時辰》

徐賓也有當宰輔的才能,但朝中當官看的不是能力,而是關係。

縱使徐賓才高八鬥,也只能鋌而走險,精心籌劃這場騙局來讓自己扮演救駕的角色,藉此讓聖人看到自己的能力。

可聖人也以官品論人品,不相信徐賓有此才能,最後徐賓也像程參一樣寒了心,打算和這位寵幸奸臣的聖人同歸於盡,這是為大唐好的最好方法了。

而李必雖然入住風閣,但離開了太子,離開了長安,重新上山修道。

這些對大唐有用的人,都選擇離開長安。

而那些對大唐無用,甚至有害的人呢?

奸相林九郎一直好好的,依舊位高權重。

元載這個陰險小人也相安無事。

《長安十二時辰》

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是程參說的。

身邊無可用人才,才是升遷最大的障礙。

《長安十二時辰》的結局並不美好。

所有對大唐有用的人,何老、程參、徐賓、李必和張小敬,不是死去就是離開。

還有徐賓修訂的那本能讓大唐再現繁榮的稅法,以及徐賓的造紙廠都沒能實現。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太子沒有被廢黜,這是一個好的地方,太子是不能被廢黜掉,因為在歷史上,太子沒有被廢黜。

而那些對大唐無用的人,卻活得好好的。

大唐將無可用的人才,這和大唐將慢慢走向衰落的歷史吻合。

這才是這個結局最大的含義,隱藏的是對歷史的尊重。

文中圖片來源於 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真的是爛尾?其實是尊重歷史?
    去年8月12日,熱播一個多月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迎來大結局,千萬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盛唐時期的傳奇故事。《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死囚張小敬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他死的最慘 長安十二時辰最新劇情介紹
    但是在小說原版的結局裡,幕後黑手並不是賀東,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但是因為不能抹黑歷史人物的原因,所以馬伯庸最後·只能把賀東拿來頂了黑鍋。小說《長安十二時辰》是作家馬伯庸最被人推崇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唐代朝堂之上陰謀。在繁華都城長安,一些無形的力量正在暗流湧動,一隻幕後黑手更是企圖借著外族之力,一舉顛覆整個長安城。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揭秘他死的最慘
    優酷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本劇講述盛唐時期,天寶三年上元節時發生在唐城內的一次刺客行動。
  • 這才是《長安十二時辰》真正的結局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完結,主人公們分道揚鑣,配角們語焉不詳,看似沒有一個結局,但又有一個結局,這個結局不是編劇或者馬伯庸寫的,而是歷史寫的
  •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長安十二時辰》雖然這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裡面的人物不少都有其歷史原型,那麼這些劇中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他們在歷史上的結局又是如何?  1、李必(靖安司丞)——歷史原型【李泌】  由易烊千璽所扮演的靖安司丞李必歷史原型是唐朝的李泌。
  • 數據報告|《長安十二時辰》低調開播,高調「出海」
    《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該劇於2019年6月27日在優酷視頻播出。
  • 《長安十二時辰》隱藏劇情:郭利仕的來意,李必沒懂
    由雷佳音、易烊千璽共同主演,眾多實力派演員助陣的《長安十二時辰》低調開播了。儘管開播當天正逢「熱搜吃瓜日」,但坐擁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也不至於連一條熱搜都沒混上。可結果,不僅開播兩天以來一直沒上熱搜,而且獨播平臺首頁的推薦位也沒有放置海報。是沒人看嗎?恰恰相反,《長安十二時辰》已成為豆瓣當前熱度最高的國產劇。
  •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劇情不斷反轉,隱藏得夠深!
    今年夏天的熱播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今天中午十二點大結局,賣了這麼久的關子,終於知道大 Boss 是誰了!「就衝著對長安的還原也要給五星,誠意十足的一部古裝劇。」這是豆瓣上,一位網友對今年爆款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短評,這條短評截至目前點讚人數近萬,可見觀眾對這部劇中歷史還原的高度認可。
  • 《長安十二時辰》「角色」背後真實歷史人物,結局如何?
    談及大結局的設定,12日下午,導演曹盾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坦言,因為很多記憶中的老照片都是黑白色的,而《長安》這個故事到了最後一場戲,該結束了,選擇黑白色也是希望「長安」能像老照片一樣留在大家記憶中。▲《長安十二時辰》結尾變成了黑白色。
  • 長安十二時辰小說最後結局解析 誰是兇手幕後黑手boss主謀
    長安十二時辰小說誰是兇手?幕後黑手boss主謀是誰?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小說結局中,真正的幕後兇手賀東死了,而李泌和張小敬也成功的解除了長安城的危機,李泌想要離開長安去隱居修行,而張小敬卻沒有說自己要選擇去做什麼。
  • 《長安十二時辰》10大細節解析,讓你秒懂隱藏的劇情
    最近一上映就一口氣播了12集的《長安十二時辰》火了,因劇中對大唐長安的滿分還原和緊張的劇情被贊是良心國產古裝劇,截止今日,豆瓣的評分人數超過5萬人,評分高達8.7分。但由於《長安》十分尊重歷史,劇裡用詞對沒看過原著小說,對這段歷史又不太了解的路人來說難免多少有些晦澀難懂,不過不用慌,小扒今天就為大家梳理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10個細節解析,保證你能輕鬆看懂這部劇。第一,靖安司是什麼地方?易烊千璽的身份?靖安司是長安城內的情報中心,也負責長安的安定,相當於今天的安保部門,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則是安保部門的老大。
  • 《長安十二時辰》:且看且珍惜
    《長安十二時辰》對服飾的考據《長安十二時辰》很講究。劇情且不說,服裝、道具、打光、對唐朝社會風貌的考據等,就比普通古裝劇上了一乘。它涉及朝廷,但著眼點是升鬥小民。高層鬥爭藏於冰山之下,表面可見的是小人物在長安城中的艱難抉擇。張小敬相比李唐貴族是小人物,但他也參與到歷史大潮之中,《長安十二時辰》要表現的,就是小人物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 《長安十二時辰》憑什麼這麼炸裂?我們找出了這些細節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已成年的唐代仕女常梳雲朵髻和墮馬髻,而諸如理髮師小女兒及元載侍女都梳著雙環垂髻,歷史感滿滿。說到細節,《長安十二時辰》不僅在服飾和妝容方面用心良苦,在人物形象、臺詞和道具等方面,也參考當時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輝煌至極的大唐盛世。
  •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歷史原型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是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劇情跌宕起伏,非常好看,裡面的歷史人物眾多。那麼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歷史嗎?長安十二時辰歷史原型是什麼呢?一起看看吧。  長安十二時辰有真實故事歷史事件嗎?  其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並不是真實的歷史。
  •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歷史原型是誰 岑參資料經歷怎麼死的
    長安十二時辰程參歷史原型是誰 岑參資料經歷怎麼死的  程參的歷史原型的岑參,是一位書生。歷史上,岑參詩人其從小家境就不是很好,沒有師傅而是跟著兄長學習。但因為他天資聰慧,同齡人小孩才剛學會說話,他就開始讀書了。九歲就能寫詩文,然而可惜到了56歲時,卻客死異鄉。》》》
  • 《長安十二時辰》開播了!
    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終於上線播出了。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必,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說起《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了,這部劇在2019年開播,在開播之後,當時就獲得了很高的人氣,並且在口碑方面,也是有著不錯的成績,如今這部劇開播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快要忘記這部劇的結局了,但是,即便如此,這部劇還是在30多萬人打分的情況下,拿到了8.3
  •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走紅 來陝西感受長安人的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古城旅遊再次火爆全國。有數據顯示,西安博物院作為《長安十二時辰》原型所在地,近一周的瀏覽量環比增長23.29%。陝西歷史博物館何家村珍寶館的半日遊產品,人氣增長60%。同時,西安的人氣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碑林博物館、半坡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遊覽量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陝歷博近期採取限流政策,建議遊客在網上進行提前預約。
  • 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錯誤
    按:這是一個歷史學者觀影追劇的小系列。在2019年的國產歷史劇中,《長安十二時辰》是在還原歷史細節方面做得非常用心的一部,原著作者馬伯庸先生本來就有很高的史學素養,在寫作此小說時為了全面展示長安面貌,下了很多工夫;改編成劇之後,服化道方面與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合作,於設計上參考了大量文物,也使得觀眾耳目一新。
  • 這些細節彩蛋中,藏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歷史真相
    儘管《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並非真實歷史,但這部從細節上挖掘唐文化的精髓,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天保三載的上元燈節,諸多歷史細節和彩蛋的巧妙安排,更讓盛唐氣象和長安風貌活起來。 在細節上的雕琢,並非為了好口碑而刻意為之,再精緻的細節,都要為劇情和人物服務。而《長安十二時辰》在人、事、物上的合一性,才最讓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