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戶藩,為何卻誕生出尊皇的「水戶學」

2021-01-08 觀文殿大學士

公元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成功,這可以說是整個19世紀世界上最成功的改革之一,日本從一個落後的、分封的封建國家一躍成為新晉資本主義列強,這個過程相當順利,在幾年之內,明治政府掃清了幕府殘餘勢力和地方武士勢力,徹底形成了大一統的近代民族國家。

這次維新如此乾淨利落,當然不可能僅僅是一些維新志士的功勞,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任何一次大規模社會革命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背景,如果沒有整個大環境,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僅靠部分志士強行推動,那最終只能成為悲劇,這裡最為典型的就是1898年中國的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屬於典型的失敗型改革

那日本做了哪些準備呢?從經濟上來說,明治維新前夕日本的資本主義早就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而從對外交流來說,幕府雖然仍然實行鎖國國策,但一直和荷蘭有一定交流,所以對外也有一定了解;那麼,從思想上,日本社會做了哪些準備呢?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剛剛所說的資本主義發展、對外交流是延續了幾乎整個江戶時代的,那麼在這個基礎上,江戶時代是否醞釀出了新的思想呢?有的,這便是著名的「水戶學」。

水戶藩,位於常陸國(今茨城縣中部及北部),藩廳是水戶城,靠近江戶幕府核心。

所謂的「水戶學」,指的是一種在日本水戶藩(現茨城縣北部)形成的學問,公元1657年(明歷3年),第二代水戶藩主德川光圀在彰考館(史局)自身開始編修《大日本史》,而德川光圀本人和一個中國人有很深的交流,這就是朱舜水,所以這部史書有著濃厚的大義名分論的尊皇思想。

朱之瑜,字魯璵,號舜水,明朝浙江餘姚人,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舜水是他在日本取得號,「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即餘姚江古稱,以示不忘故國故土之情。他力圖反清復明,在清初曾參加抗清活動,也曾助鄭成功北伐;南明滅亡後,他不願降清,遂東渡日本。於日本和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水戶黃門)接觸,其遺臣性格與儒家思想,讓德川光圀深感未有異族統治且天皇萬世一系的「小中華日本」方是中華思想的正統繼承者,遂奮發編纂《大日本史》以揚正統,導致尊王攘夷思想之催生。

在此基礎上,「水戶學」不斷發展,第九代水戶藩主德川齊昭,、設立弘道館作為藩校,大幅度擴展水戶學的內容,自此之後,水戶學以「文武兩道」為宗旨;作為學問,除了儒學,國學等等的思想外,也學習天文學,醫學等等的自然科學,成為綜合的學科。

在水戶藩出現這麼一種思潮,乍一看並不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水戶藩屬於德川幕府的親藩(屬於德川宗派一族的藩),尾張德川家、紀州德川家,以及水戶德川家當時被稱為「御三家」,因為其初代藩主都是德川家康的兒子,所以即使在親藩中都有著破格的待遇。

也就是說,水戶德川家這是德川幕府親信中的親信,和幕府將軍的關係應該是格外好才對,但這個水戶德川家對於早已被虛化的天皇以及朝廷卻很為尊敬。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水戶學」的出現既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又有著諸多因素刺激,水戶藩之所以要編史,實際上是一種責任感:其希望德川幕府能長治久安,畢竟自己也是德川家嘛,當然,也需要穩固水戶家在整個體制中的獨立地位,所以在意識形態上,都有一種責任感。

「水戶藩」屬於親藩

而在編史的過程中,水戶藩又深受明朝遺民朱舜水的影響,朱舜水是著名的儒士,而儒家思想在日本也早有一定市場(當然,日本的儒學相對於中國也有些改變,比如「忠君」思想自然很長時間不被強調,因為日本是將軍管事兒啊),明末的時候,中國的思想界已經出現萌芽,像朱舜水這些先進的思想家呢?對於極端的君主專制就有了些懷疑和否認。

但這一時期,日本在意識形態方面是相當混亂的,12世紀開始,日本出現武士政權,之後不斷蠶食皇室權力,所以傳統的君主專制思想早就禮崩樂壞,結果各路諸侯一直爭鬥,有時候佛教勢力也來加一把手,家臣弒主、親子相殺、下克上、一向一揆(佛教暴動)等各種爛事層出不窮,偶爾還有天皇成功奪權(後醍醐天皇),整個日本大亂,一直到17世紀初期,德川幕府建立江戶幕府,成為日本權威開始,才勉強穩定。

從實力上來說,當時的幕府基本能穩固確定日本權威的地位;而從政治體系上來說,幕府也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體制,穩定的環境,自然需要穩定的意識形態,尤其是如何確定與已經「徹底虛君化」的皇室的關係,成為幕府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當時幕府已經開始著手創建意識形態的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幕府官方也開始編史,當然,幕府的大方針是:伸張幕府執政合法性。編纂者林羅山之子林鵞峰公開告訴編纂者:幕府誕生後, 國家政權掌握在幕府手中,而不再是朝廷,此外,還明確把幕府將軍定位為全國人民必須尊崇者。此外,幕府還把將軍也「神化」,比如著名的東照宮,就是神化德川家康的。

但水戶地方的學問有些不一樣,相對於幕府官方尊敬的是將軍,水戶官方把天皇的地位拔高很明顯,這似乎有些不一樣,水戶藩是想幹什麼呢?

首先「水戶藩」總體目的,仍然是為幕府的統治正名,因為當時日本已經亂了很多年了,「下克上」等事件盛行,所以水戶藩希望藉助儒家的君臣正統等級理念,重塑意識形態,而「水戶藩」所謂的「尊皇」,實際上「尊虛皇」,「水戶學」把日本皇室神格化,「神」是「神聖」的,同時也是不管具體事務的,而「幕府將軍」來自於「神的後裔,即日本天皇」的授權,由於「神裔天皇」絕對合法,所以德川幕府的合法性是非常穩固的。

但是,水戶藩需要保護自己的相對獨立性,搬出京都皇室,構造一種與德川幕府有一定差別的國家社會秩序理論,這樣水戶藩的合法性來源就有二個了:第一,是源於德川「御三家」的身份,輔佐將軍管理全國;而另一方面,德川將軍的合法性來自於「神裔天皇」,整個日本的幕藩體制也是「天神」定的,所以德川將軍也必須尊重各藩的獨立性。所以「水戶學」一方面「尊皇」,另一方面也「敬幕」。

所以,水戶藩所構造的,實際上是一種虛君共主的封建體制,這是一種異於君主專制的制度,而有點像中國的先秦制度,對君主專制有一定反思的朱舜水等中國江南知識分子,對此非常讚賞。

此外,「水戶學」的出現還有一個背景,即日本主體民族主義的覺醒。

日本是島國,地緣環境極為封閉,雖然受中華影響頗深,但是卻也相對疏離,日本從不向朝鮮、越南一樣正式成為中國的藩屬國,而有著強烈的主體意識,尤其是擊敗了蒙古人的侵略後,日本保守民族主義盛行;而中國17世紀中期明清變革使得東亞地區傳統文明向心力一時呈現真空,傳統的華夷觀受到極大衝擊,日本主體意識又興起,甚至開始有自身「是華非夷」,「中華正統」的意識,所以「水戶學」就鼓吹日本是「神國」,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這種思想甚至影響至今。

「水戶學」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一方面到了17世紀的江戶時代,封建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日本全國形成了相對統一的市場,加之地緣偏離,所以日本出現了相對統一的民族認同;另一方面,日本封建分封制度成熟,也迫切需要一套成熟的意識形態理論,但日本的封建分封制和中國的君主專制有極大區別,所以日本的這套「水戶學」理論,同中國明清之後的極端君主專制理論有本質區別。

幕末由於西方勢力侵略日本,「尊王攘夷」的思潮再度興起

「水戶學」的本質並沒有太大的進步性,仍然只是一套保守的封建皇國史觀,然而戲劇性的是,幕末日本受到巨大衝擊的時候,「水戶學」又成了志士們的指導思想,「日本民族主義」成為了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定思想(攘夷);而對於腐敗幕府的不滿又轉移到了對皇室的尊崇上(尊王),而明治維新後,這套思想又被軍國主義分子利用,形成了極端民族主義與極端宗教主義(國家神道),這恐怕是誰都沒能預料的。

相關焦點

  • 江戶幕府的水戶藩主德川光圀為什麼被稱為「水戶黃門」?
    而該劇主角水戶黃門微服私訪、懲奸除惡的模式也被後來東亞很多電視劇參考借鑑。水戶黃門的歷史原型是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戶家(水戶藩)的二代藩主、德川家康之孫、著名學者德川光圀。但奇怪的是,江戶幕府的水戶藩主德川光圀為什麼被稱為「水戶黃門」呢?
  • 德川將軍家那點事:續命的御三家,保命的御三卿
    御三家,表示尊貴的三戶人家。開始時,是家康第九子德川義直的尾張藩德川家,十子賴宣的紀伊藩德川家以及德川宗家也就是將軍家。更不要說後代夭折率極高的德川家了。為了在有需要的時候給德川宗家續命,家康這是含著淚打了預防針啊。尾張、紀伊之外,另有水戶德川家。他們的封地,按風水理論,乃是死位,所以,不從他們那過繼孩子,而讓他們專為副將軍人選,負責監督將軍別瞎整。
  • 探史尋梅水戶行
    提到水戶,腦海裡首先浮現的詞語就是水戶黃門。沒錯,水戶黃門正是水戶藩的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德川光圀得知朱舜水學識淵博,善理儒政,請至江戶拜為師,協助管理藩政。他接受朱舜水的建議,以儒家禮儀,制定藩規;重實學,實行勸農政策;興教育,廣招賢士;設寺院,進行宗教改革;在朱舜水的指導下,編撰了一部在日本可以和《史記》相提並論的史書,這部史書就是《大日本史》。《大日本史》中所體現的主要思想就是尊王思想和儒教思想,這種思想後來被稱為水戶學。
  • 明朝的一個貢生,為何被日本尊為「國師」?不只是開創水戶學
    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與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諸國在文化上都屬於東亞文化圈的範疇。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講的是秦始皇當年派遣方士徐福帶著三千童男和三千童女,出海尋長生不老藥,最後留在了日本,不少網友因此會揶揄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子孫去祭拜時,德川家族都得親自陪同
    魯迅在《藤野先生》裡提到了一個叫「水戶」的城市,是日本水戶德川家的發源地。很多人都聽說過日本江戶時代第一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水戶德川家的家祖正是德川家康第11個兒子德川賴房,他是水戶藩的初代藩主。
  • 《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原型,日本家喻戶曉的「水戶黃門」是什麼
    就會出來一個「二愣子」在他面前裝腔作勢,之後大佬突然「不經意間」顯露出身份(注意,一定不能是自己主動亮出身份,這太沒牌面了,一般是由這個「二愣子」的上司突然出現,認出了大佬的身份,然後驚慌失措……)。《康熙微服私訪記》裡的打臉鏡頭,大家猜猜這個官員之後的命運是什麼?
  • 《半澤直樹》原作者表示想要寫到100卷 致敬《水戶黃門》
    目前超人氣日劇《半澤直樹》正在熱播中,收視率屢次衝高,近日原作者池井戶潤表示願意寫到100卷,向著有「日本的包青天」之稱的日劇經典《水戶黃門》的目標前進。·《半澤直樹》日劇改編自直木獎獲得者池井戶潤的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和《我們是花樣泡沫組》。
  • 御三家到底是什麼梗?B站官方做出解釋,其實並不只是寶可夢
    動漫的世界存在著千奇百怪的故事,比起來我們的現實可能有的人更傾向於虛擬的動漫故事,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但難免還會在其中探究道理,這也算得上是動漫的魅力之一
  • 「FGO考據向」「德川回天迷宮·大奧」和印籠技能是怎麼回事(上)
    「御三家」起源於江戶時代,指的是具有幕府將軍繼承權的德川氏三支血統「德川御三家」:將軍本家、尾張德川家、紀州德川家。後來由於德川將軍本家絕嗣,又將水戶德川家納入「御三家」範圍內。作為德川血脈中地位最高者,「御三家」擁有使用將軍家「三葉葵」家紋的權利,但相應的也必須履行輔佐將軍執政的義務,在將軍家血脈斷絕時,將會優先從「御三家」尋找合適的後嗣過繼到將軍家,作為下一代的將軍繼承人,其繼承先後順序為將軍、尾張、紀州。在這之中,水戶藩是一個例外。
  • 尊王攘夷!《銀魂》背後真實的日本幕末
    木戶孝允(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長州藩出身,曾拜吉田松蔭為兄,從齋藤彌九郎學習劍術,向江川英龍學習西方軍事學。在尊攘、討幕運動中起領導作用,維新後參加起草《五條誓約》,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進奉還版籍、廢藩置縣,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稱為「明治維新三傑」。幕末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長州尊王討幕派領袖之一,奇兵隊的創建人。
  • 《執劍之刻》德川光國強不強 德川光國技能介紹
    導 讀 執劍之刻德川光國厲害嗎?德川光國是一個性格爽朗的大男孩形象,那麼技能如何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德川光國技能介紹吧!
  • 執劍之刻德川光國厲害嗎_德川光國技能詳解
    執劍之刻德川光國厲害嗎?德川光國是一個性格爽朗的大男孩形象,那麼技能如何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德川光國技能介紹吧! 德川光國背景故事 水戶藩主德川賴房的三子,與緣跟辰影為兄弟,目前正在諸國旅行要完成自己的水戶學,興趣是寫日記。性格爽朗,文雅有氣質。偶爾給人不務正業的錯覺,不過有時臉上也會露出認真犀利的神情。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公元1665年,德川光圀因為敬佩朱舜水的才學派人前去進行拜訪,並且表達了想要聘請朱舜水為日本國師並希望他傳授中國儒學。德川光圀行弟子禮接待,甘願自降身份拜入朱舜水的門下;幕府上下受到德川光圀的影響都將朱舜水視為上賓。在德川光圀聘他為國師的時候,尊以師禮不便直呼名字,朱舜水便用了家鄉的一條河為名字——「舜水」,表示不忘故土,從此以後便有「舜水先生」之稱。
  • 日本小御所會議後,將軍德川慶喜為何不與幕僚商議?原因很無奈
    摘要:日本小御所會議後,將軍德川慶喜為何不與幕僚商議?原因很無奈德川幕府末期,當前前任尾張藩主德川慶恕以及前任越前藩主松平春嶽二人以朝廷的敕使身份,前往二條城向德川慶喜轉述小御所會議的結果,亦即要慶喜辭官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