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尋吃,ID:gzlove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XUNCHI's TIME
-
魯迅先生曾說
「喝好茶,要用蓋碗」
三才杯,三才者,天地人
古時用蓋碗喝茶,非一般講究
我們卻在321歲的書院老宅裡
用蓋碗喝起了咖啡
青雲書院,又名梁氏千乘侯祠,至今已有321年歷史。
曾因政府建修馬路要被拆除,幸得有廣東名流梁士詒和梁啓超致電請求,這才保留了下來。
如今青雲書院的大門已不再敞開,轉而在側邊設有三扇小門,其中一扇小門便通往今日的主角——拙見咖啡。
灰磚青瓦的搭建設計,讓這座書院帶有一股獨特的清冷氣息,行走在這裡的每一步,仿佛都是跟前人的超時空交流。
抬手撩開門帘,凝聚在室內的咖啡香氣像是等候了許久,趁著縫隙迫不及待撲散開,直直迎面而來。
穿過咖啡吧檯,裡面別有洞天。
左手邊是內堂,正中央擺著老舊的桌椅,表面遍布歷史車輪滾滾軋下的印記,最能訴說青雲書院的前生今世。
接著來到天井,日光透過厚厚一層雲朵散播下來,光線略為灰霾,但還是能照亮天井中央。
竹桌椅都已失幹水分,從內到外透露著「二手」的味道,稍微倚靠便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像是獻給這座書院裡最好的情歌。
書院皆為舊日光景,只有拙見咖啡是全新的,其中的蓋碗咖啡究竟是何味道,這就來一嘗。
迫不及待讓咖啡師先做一杯蓋碗拿鐵,並提出了深埋已久的疑問:
「為什麼用蓋碗來裝拿鐵呢?是比較好拉花還是會讓口感更豐富、奶泡更濃鬱?」
他歪頭笑了笑,「沒有什麼特殊用處,完全為了應景哈哈」,然後繼續手上的動作,不出幾分鐘就給到一碗醇香四溢的蓋碗拿鐵。
蓋碗拿鐵的品味旅程極具儀式感。
首先得小心翼翼將它移動到天井處,再端著坐在欹斜的竹椅上,找到平衡點後才發出一聲喟嘆。
這裡的「蓋」純粹用作裝飾,如果用「蓋」將拉花輕輕一拂,你就輸了陣勢。
趁熱先啜飲一小口上層的奶沫,順著角度讓拿鐵的奶香與espresso自然滑入喉嚨,如巧克力般絲滑順暢。
應該是中深烘的拼配豆,帶有一絲焦糖甜感。
百利甜咖啡也是值得一嘗,額外加入了月季乾花,賦予了更多來自大自然的香氣和風味。
但我最驚訝是這裡的手衝咖啡只賣30元,要知道在廣州手衝咖啡普遍要40元以上。
特意選了精品咖啡界白月光——耶加雪菲,與市場上絕大多數一樣是水洗處理。
只見咖啡師用大水流衝泡咖啡,芳香感瞬間來了,繼而水流平緩許多,咖啡師解釋說,這是為了保證咖啡餘韻不會過萃。
豐富且均勻的口感,是衣索比亞耶加雪菲最引人入勝的特色,有著與葡萄酒相似的酸味,餘味持久到像是新鮮現煮的柑橘水果茶。
這一番豪飲下來,也從咖啡師處得知許多信息,原來青雲書院現在是由拙見文化公司負責運營的藝術空間,也是他們的辦公地點之一。
而拙見咖啡,是拙見文化公司出於資源合理利用的考慮,將部分閒置空間交給Coffee Cycle主理運營的咖啡板塊。
*沒錯,就是那個做鬼佬豆漿的咖啡師
所以我們來到青雲書院喝拙見咖啡,會看到不遠處的玻璃室內有人在辦公。
有流浪小奶貓陪伴在側,321歲的書院老宅散發著濃鬱的文化氣息,別說來這裡喝咖啡談人生,就算是來幫人打工我也會絕不推辭。
在廣州城裡還能尋得這麼一處古樸書院,庭院栽滿鮮花,竹椅微微欹斜,空氣、溫度、光線都是恰到好處的舒適,心裡不禁泛起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