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雷聲不斷:安信信託實控人被拘,四川信託產品面臨兌付風險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0年上半年,安信、平安、吉林、光大、中航、雲南、中泰等幾十家信託公司相繼出現產品逾期兌付事件,而繼安信信託產品爆雷在近期被上海銀保監局處罰之後,四川信託的產品也出現爆雷,其旗下包括申富129號、錦江69號第一期、申鑫74號等到期的多個信託產品出現了兌付逾期情況,導致公司不得不在官網發布《致投資者的公開信》,稱將通過處置變現自有資產來解決眼前的困局。

安信信託挪用客戶資金,實控人被捕

今年4月7日,安信信託發布了關於收到上海銀保監局《審慎監管強制措施決定書》及《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公告稱,2016年~2019年,安信信託違規將3筆信託財產用於股東、8筆信託財產用於兌付其他信託項目、4筆信託財產用於其他非信託目的用途等等,金額共計126.56億元。根據相關規定,上海銀保監局決定對公司採取以下審慎監管措施:(一)暫停自主管理類資金信託業務;(二)限制向股東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分配紅利。同時,上海銀保監局責令公司改正上述違規行為,並處罰款共計1400萬元。

6月初,*ST安信又發布了關於實際控制人被刑事拘留的公告,公告稱,實控人高天國因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而在關於控股股東所持有的部分股份輪候凍結的公告中,則指出上市公司大股東國之傑直接負債逾期金額合計約24.2億元(其中2.98億元已達成和解),另有國之傑對外擔保涉訴金額約39.34億元,其中19.59億元為安信信託相關業務提供擔保。

在安信爆雷後,有不少金融機構也被牽扯進來。據上市公司公告,公司先後與烏魯木齊銀行、自貢銀行、交銀國際信託、長沙銀行、黑河農商行等機構存在訴訟。

此外,據天眼查,安信信託還持有營口銀行(正在積極籌劃上市)4.16%的股權。財務報表顯示,營口銀行2019年末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4%、8.52%、8.52%,接近監管紅線,且明顯低於銀保監會公布的2019年末商業銀行14.64%、11.95%、10.92%的水準。

營口銀行是安信信託的客戶之一。據其2018年報,營口銀行從安信信託購買了147億元的信託產品。在安信信託爆雷後,營口銀行已對安信信託展開起訴。

四川信託爆雷,脫手宏信證券難解渴

相比安信信託,四川信託的爆雷則顯得有些突兀。據相關媒體報導,早在今年3月,市場傳言稱四川信託的TOT(信託中的信託)產品發行遭四川銀保監局按下暫停鍵,5月時還被暫停了資金池業務,不過其後公司回應稱產品仍正常發行。孰料進入6月份,四川信託突然承認有多隻產品無法正常兌付。其後,四川信託的客戶多次赴四川信託總部維權。

此次川信TOT事件,涉及規模有多大?業內人士預估大概在200億~300億元之間。

四川信託在業內排名中遊位置。據Wind數據,四川信託去年營收近32億元、淨利潤6.6億元。四川信託發行產品的收益率較高,從去年7月至今,四川信託發行產品預期收益率為8.2%,僅次於吉林信託、華澳信託等小型信託公司。相比之下,大型央企背景信託公司的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較低,如五礦信託、中信信託同期產品收益率均不高於7%。

同安信信託一樣,四川信託也是民企背景。四川信託大股東為四川宏達集團,其實控人劉滄龍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四川宏達實業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宏達股份(600331.SH)的大股東。自2014年起,劉即牽扯到官員貪腐案中,上市公司股價亦是跌跌不休。宏達股份的二股東為新華聯集團,近期新華聯也出現債券違約現象。

四川信託困局如何解開?

6月底,四川信託官網發布《致投資者的公開信》表示,將儘快處置資產+引進戰投以保證兌付,其中被處置資產就包括了四川信託持有6成股權的宏信證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宏信證券規模仍偏小,其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8億元、淨利潤僅1.86億元,行業排名居後。

信託收益快速下行

業內人士建議客戶拉長配置久期

據信託業協會官網發布的《2020年1季度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簡永軍分析稱,2020年信託行業響應監管號召,持續壓降資產規模,截至2020年1季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較2019年4季度末的21.60萬億元小幅度下降1.28%。其中地產類信託降幅明顯,今年1季度末,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資金總額為2.58萬億,較2019年末下降1249.87億元。

在壓降規模的同時,信託行業風險繼續增長。據信託業協會數據,2020年1季度末,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626個,環比增加79個,增幅5.11%;信託行業風險資產規模為6431.03億元,環比增加660.56億元,增幅11.45%。同比來看,2020年1季度末信託項目數量和風險資產規模同比增幅分別為61.63%和127.20%。

一邊是信託行業風險項目規模的明顯增長,另一邊則是受貨幣政策邊際寬鬆的影響,產品資產收益率的整體下行。據Wind的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初至今,新發信託產品的月度平均預期收益率已從8%左右,降至當前的6.6%。

附圖 新發行產品平均預計收益率(%)

據Wind的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今,新發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快速下行

《紅周刊》記者留意到,在7月初的一場網絡直播中,中植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允貴、知名財富管理公司大唐財富的首席經濟學家鍾偉均表示,長期來看,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因此建議客戶們拉長配置久期,譬如以往信託、基金的存續期基本以兩年為主,建議當前選擇5年或存續期更長的產品,以鎖定收益。

2019年7月至今,部分信託公司發行產品預期收益率排名(數據來源:Wind)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非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安信信託的生死劫
    截至2020年6月末,安信信託的信託管理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信託產品近800億元到期無力兌付而逾期,而不良資產也高達約700億元。截至2019年底,安信信託帳面的所有者權益是76.3億元。記者從多方獲悉,經四家中介機構輪流進場審計後,目前確認安信信託已經實質性資不抵債,窟窿約500億元。
  • 央行回應「安信信託、四川信託在風險處置過程中如何兌付機構和...
    來源:金融界網站關於安信信託、四川信託在風險處置過程中如何兌付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問題。央行在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幾個風險處置案例相關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正在研究方案,人民銀行也在緊密配合。
  • 盡調已完成,安信信託或將變身上海國資信託公司!
    「四面楚歌」的安信信託陷入全面危機,無力自救。2020年3月末,安信信託啟動重組。據上海信託網了解,目前是由上海電氣牽頭,上海農商行、上海國盛集團、上海機場四家上海市國企一起參與重組,並抽調了部分上海國際信託的員工進駐幫忙。在重組工作組的協調努力下,目前安信信託的部分違約產品已經得到解決和兌付。
  • 兌付危機、業務停滯 信託機構加速「洗牌」
    誠如其所言,據經濟觀察報記者觀察,2020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信託行業不良率持續提升,68家信託機構進入加速「洗牌」階段。例如,安信信託、四川信託、華信信託等接連爆出兌付危機,開始引進戰投化解兌付危機。
  • 安信信託副董事長辭職 實控人女兒出局會是重組前兆?
    業績大幅「變臉」、高管集體出走、百億產品逾期,掉入泥淖的安信信託離重組還有多遠?界面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安信信託(600816.SH)副董事長高超日前已辭職。高超除了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外,還有一層身份為安信信託實控人高天國的女兒,她的辭職難免令外界浮想聯翩。
  • 信託產品該怎樣選擇
    信託產品以其「收益高」「安全性高」的特點,一直受到高淨值投資者喜愛。但今年以來,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個人投資者該如何挑選信託產品?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之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的背景,多家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出現延期兌付。那麼,個人投資者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信託行業風險可控  所謂「打破剛兌」就是買理財產品再也不保本了,產品出了風險後,金融機構不再剛性兌付,虧損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 2020信託業七大關鍵詞
    今年11月發布的央行穩定報告指出,近年來信託業發展迅速,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信託公司偏離信託本源、合規意識淡薄、風險管控不足等問題。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託業風險加速暴露,少數信託公司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今年上半年,以安信信託風險暴露最為明顯。
  • 四川信託遭管控背後:「宏達系」入主十年違規操作,留下百億窟窿
    其中,宏達集團和宏達股份合計持有四川信託54.2%股權,二者實控人同為四川資本大佬劉滄龍,也就是俗稱的「宏達系」。此外,濠吉集團也與「宏達系」有諸多交集,其與宏達集團還共同持有另外兩家公司股權。 百億窟窿誰負責? 今年5月底,四川信託產品陸續出現暴雷。
  • 安信信託罕見漲停,重組公告透露著怎樣的信息?
    不僅如此,在說明公司積極推進風險化解工作並就此與各方積極協商的同時,安信信託特別強調了風險:截止目前,重組方參與風險化解事項僅為初步意向,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重組方案的內容、法律文件的籤署和實施,均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存在無法達 成重組方案的重大風險。
  • 8.11四川信託會議紀要之後,投資者何去何從,太難了!
    8月11日,四川信託TOT踩雷的投資者,四川銀保監局相關領導和四川信託管理層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溝通和交流會。這個會議紀要已經由多家自媒體報導,這裡不再贅述。從現場情況來看,人頭湧動;火熱的驕陽,沒有阻擋投資維權的決心。正如某位投資者跟道人留言,「川軍」的戰鬥力真不是蓋的。
  • 關於四川信託 投資者最關心的四個問題與解答
    感謝資管裕道人對本文的貢獻 四川信託已經成功取代安信信託,成為了信託界的「網紅後浪」。今天我們就列舉出了四川信託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四個問題,並做了相應解答。由於本人專業性有限,回答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包涵。
  • 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半年前已爆雷,300億窟窿待補
    銀保監局的通報稱,上述四家股東存在「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情形,且在風險處置過程中拒不配合監管部門開展風險處置」,其行為已嚴重危及四川信託穩健運行,損害了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危害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 安信信託重組進入商務談判階段
    安信信託的重組進程有新消息了。12月16日晚間,*ST安信在《控股股東關於安信信託股票交易異動徵詢函的回覆函》中透露,控股股東正在積極參與推進安信信託風險化解重大事項。截至目前,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企業及相關方已基本完成對安信信託的盡職調查工作,相關各方正就本次重組開展商務談判。「除上述情況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不存在處於籌劃階段應披露的其他重大事項。」*ST安信表示。
  • 聚焦安信信託|《財新》報導,監管發話,信託雷王將何去何從?
    據了解,安信信託內部僅有一個部門做通道業務,其他業務均為集合資金信託業務。最近一年換了四個風控總監,不敢籤字的都走了,敢籤字的留了下來。所謂的風控和法律,在安信眼裡就是空氣。不僅如此,在安信的多個項目出現逾期之後,安信卻沒有及時向投資者提醒到期無法兌付的風險。這也充分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內控審計風險處理存在嚴重的問題,存在嚴重的隱瞞或虛假陳。
  • 信託周報(5月18日)
    在信託和消費金融平臺合作趨緊的情況下,光大信託也被曝出收緊與消費分期平臺「桔子分期」在資產端的合作。不過,在近一個月以來,藍鯨財經注意到,光大信託依然發行了3期底層資產為消費金融的信託計劃,其中兩期項目為資金流向小贏普惠的弘祿系列,一期項目資金流向洋錢罐的惠瓴系列產品。相較於此前的消金類項目產品,光大信託的消費金融類產品面臨著收益率顯著下滑、風控措施收緊的情況。
  • 繼集合信託「停擺」半年後,華信信託多款產品難兌付
    第一財經記者在華信信託官網上發現,華信信託多款集合資金信託兌付存在延期。  「由於融資企業無法按期償還融資本息,導致信託產品按信託合同約定進入延期期間。現將兌付方案公告如下,將延長30個工作日兌付本金及收益,延期期間按原合同約定預期收益率計付收益。」華信信託稱。
  • 中國信託業協會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線上主題沙龍...
    為助力行業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支持信託公司進一步提高風險應對和防控能力,中國信託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於2020年11月26日以線上方式舉辦「轉型發展期信託公司風險防控」主題沙龍活動。
  • 用益-信託市場簡報:部分信託項目兌付風險或增加
    部分信託項目兌付風險或增加!2020年一季度同比銳減超過4成,典型房企的各渠道總融資額同比下降了超過15%。部分存量房地產信託項目的兌付風險或將由此增加,有項目開始申請信託展期。目前,國外疫情較為嚴重,業內認為,境外發債同樣不容樂觀,房企需要重視流動性風險,為後續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 股價上演「過山車」,公布重組新進展的安信信託能擺脫退市命運嗎?
    安信信託還在公告中披露了重組的最新進展,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等企業及相關方(下稱「重組方」)已基本完成對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相關各方正就本次重組開展商務談判。公司已發函徵詢實際控制人相關情況,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實際控制人的回覆確認。股價在一元附近徘徊的安信信託會面臨「面值退市」嗎?
  • 若無特色產品 信託未來生存空間就不大——專訪重慶信託副總裁葉凌風
    這20年也是信託高速發展的時期,超20萬億元的體量使信託成為第二大金融子行業。20年裡,這位「70後」信託老兵一直堅守在這個行業,是行業的親身見證者,多個職位的歷練也使他對於行業和公司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2018年資管新規開啟了信託業的新時代,資管機構競爭大潮中信託的機會在哪裡?信託轉型勢不可擋,重慶信託如何看待信託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