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半年前已爆雷,300億窟窿待補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

文|AI財經社 方璐

編輯|孫明

12月22日,四川信託有限公司(下簡稱「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四川銀保監局將聯合地方政府向其派出工作組,加強管控並督促其儘快改組董事會,委託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

根據相關規定,四川銀保監局決定對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採取監管強制措施。自2020年12月22日起,限制這四家股東參與四川信託經營管理的相關股東權利。

銀保監局的通報稱,上述四家股東存在「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情形,且在風險處置過程中拒不配合監管部門開展風險處置」,其行為已嚴重危及四川信託穩健運行,損害了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危害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半年前已爆雷

天眼查APP顯示,四家被採取監管強制措施的企業中除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其餘三家均成立在1997-1998年間,發展長達20多年的企業緣何嚴重違規?12月22日下午,AI財經社致電這四家企業在企查查上預留電話均無人接聽。

早在今年6月,四川信託已經爆雷。6月15日晚間,杭鍋股份(002534.SZ)發布公告稱,購買的四川信託產品發生逾期兌付。

公告稱,2019年12月4日,杭鍋股份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髮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信託產品,金額為5000萬元,期限為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6%,到期日為2020年6月4日。2020年6月11日,四川信託兌付了信託產品20%即1000萬元的本息1038.1萬元;剩餘4000萬元本息未能如期兌付。杭鍋股份的這則公告,坐實了四川信託爆雷的說法。

此後,關於四川信託爆雷的消息便此起彼伏。據中國證券報報導,6月15日,有數百名投資者來到四川信託總部大樓,與四川信託高管、四川銀保監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情況反映。

事實上,今年6月四川銀保監局副處長周杉即對外表示,四川信託利用TOT隱瞞底層資產的資金池,監管已經逐步查實了四川信託違法違規的行為。當時與四川信託高管、股東進行了談話,責令其限期改正,暫停了其部分業務。

6月29日,四川信託發布《致投資者的公開信》,對部分信託產品未能按期分配向投資者表示歉意,並稱對部分到期不能按時分配的信託產品,按約定進行延期,並承諾「力爭一年內通過處置底層資產回收資金,根據資金回收進度及時進行分配」。

四川信託甚至還表示,將處置變現宏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川信大廈等自有資產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式「補充流動性」。然而,後來據四川信託高管對外透露,對於增資擴股,股東宏達集團、中鐵八局並無意向。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此前曾表示,力爭在2020年清收回款80億元。

四川信託究竟違反了哪些規定?據中國銀保監會管理委員會四川監管局官網披露,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而且在監管部門責令其整改後,相關股東居然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嚴重危及該公司穩健運行,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四川銀保監局稱,派出的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對四川信託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相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並要求四川信託聘請中介機構對公司風險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研究制定實施資產保全方案。在全面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制定最終風險處置方案,依法保護信託當事人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四川信託被管控後,後續狀況如何處理?據其官網披露,四川信託作為受託人,與委託人/受益人的信託法律關係不會因此改變。信託產品投資者需根據四川信託官網公告,按規定時間和方式對認購的信託產品份額進行登記,預計登記時間為3個月。

四川信託的窟窿到底有多大?據財新報導,前段時間,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對四川信託截至2020年4月30日的主動管理類項目開展盡職調查,但對於調查結果,四川信託與畢馬威諮詢看法存在分歧。知情人士透露,畢馬威的盡調報告認定的四川信託窟窿約300多億元,而四川信託內部認定的窟窿約250億元左右。

信託業爆雷多起

今年恰是四川信託重組「十周歲」,卻不想「生日」剛過1個月即被強制監管。2010年11月28日,四川信託正式成立,注資35億元,管理信託資產規模逾3000億元,核心業務是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財富管理。總部在四川,服務遍及西部、華北、華東、華南等片區。

實際上,四川信託是在四川省信託投資公司、四川省建設信託投資公司經過長達11年艱辛整頓、重組後所建立。可謂曾歷經淬鍊,如今卻未珍惜成果,一朝失足,斷送市場信任。據報導,四川信託TOT產品規模在200億-300億左右,這些信託產品背後卻暗含借新還舊、期限錯配、短募長投等違規操作。

梳理四川信託10家股東,除前述被採取監管強制措施的四家公司,還有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四川省公司等。其中,四川信託第二大股東為中海信託,由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控股,目前管理信託資產規模超3700億元。

實際上,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經對多家金融機構實施接管。2020年7月份,銀保監會宣布對6家保險、信託機構進行接管,分別是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與此同時,證監會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接管。

與四川信託違規被管控相類似,陷入經營泥潭的還有安信信託。據安信信託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其營收約為1.17億元,比上年同期銳減77.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38.1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004.80%。

今年以來,安信信託遭遇了多起訴訟,而且金額都不小。今年8月,安信信託收到黑龍江肇源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起訴書,涉訴餘額約為13.50億元;11月27日,安信信託收到原告丹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起訴書,涉訴餘額約為8.62億元;12月19日,安信信託再次成為被告,原告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告上法庭,涉訴金額約為5.38億元。目前,這三起均已立案,正在審理階段。

12月22日下午,AI財經社致電*ST 安信董秘辦未有人接聽。*ST 安信在2020半年報中稱,近年來由於部分信託項目未能按期兌付引發訴訟事項,公司面臨較大流動性風險。停牌後,重組工作組已經在今年4月進駐*ST 安信。

信託強監管趨勢明朗

業內人士分析,像某些信託機構之所以今年遭遇滑鐵盧,一方面與其漠視法規鋌而走險的急功近利心態有關,另一方面正如安信信託在半年報中指出,2020年上半年,信託行業嚴監管的趨勢不斷增強,各項監管政策圍繞治亂象、防風險、補短板、促轉型,推動行業回歸信託本源。

中國信託業務經營狀況整體局面如何?數據顯示,中國信託業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行業信託業務收入191億元,累計實現淨利潤126億元。68家信託公司淨資產6429億元,同比增長7.9%,淨資本覆蓋率182%,監管指標保持平穩,行業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監管部門絕不會放任違規金融機構利慾薰心吞噬社會信任。今年12月5日,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2020第五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上強調,金融業務本質上是公共性質的,金融機構、金融控股公司必須自覺維護公共利益。金融機構的運營必須接受專門機構的監管,必須接受公眾監督,「沒有國家的信譽、人民的信任,金融機構一天也運營不下去」。

在強監管的大趨勢下,今年信託行業迎來大調整,截至10月底,全行業受託管理信託資產餘額20.74萬億,比年初減少8632.68億元。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持續壓降,尤其是地產信託被嚴格控制。政策方面,今年銀保監會出臺了《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及配套文件,加強信託公司股東尤其是主要股東從進入到退出的全流程行為管控。與此同時,還修訂出臺了《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信託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對外表示,下一步行業監管方向為,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營造轉型良好環境;加強治理機制建設,譬如,強化股東資質管理、健全運作機制;優化配套機制建設,提供轉型強力支撐,譬如,推進信託監管數據標準化建設,提高信託行業數據治理水平。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四川信託遭管控背後:「宏達系」入主十年違規操作,留下百億窟窿
    12月22日,四川信託被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實施管控。 今年5月,四川信託產品開始無限期延遲兌付。投資者前往總部川信大廈、以及各地分公司「要說法」。 據財新網報導,四川信託自稱公司資金窟窿為250億元左右,但畢馬威審查後認為資金窟窿在300億左右,還有內部員工曾向「信託圈內人」透露窟窿遠不止300億。
  • 監管部門依法對四川信託實施管控,限制部分股東的股東權利
    針對四川信託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嚴肅市場紀律。 四川銀保監局答記者問 一、監管部門對四川信託股東實施監管強制措施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 四川銀保監局答記者問: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後 現有業務如何處理?
    因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等4名四川信託股東存在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情形,且在風險處置過程中拒不配合監管部門開展風險處置,其行為已嚴重危及四川信託的穩健運行,損害了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危害了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 四川信託「爆雷」新進展 四大股東權利遭凍結
    原標題:四川信託「爆雷」新進展,四大股東權利遭凍結   12月23日,資本邦獲悉,歷時半年,四川
  • 四川信託爆雷迎來大結局:工作組進入 大股東被採取監管強制措施
    四川信託暴雷迎來大結局!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布通知,為進一步推進四川信託風險處置,四川銀保監局將聯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組,加強對四川信託的管控,督促其儘快改組董事會,委託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防止風險敞口擴大,積極採取風險處置措施,切實保護信託當事人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 處置方案已獲批准,四川信託將被接管?
    12月21日,四川信託委託人收到四川公安的一則簡訊,簡訊主要內容如下:1、四川信託風險處置的相關方案已經獲得批准同意,將於近日實施並由相關部門通過官方渠道發布公告。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和實施,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 銀行理財虧損,四川信託爆雷,私募基金失聯,還是把錢存銀行吧!
    二、四川信託爆雷 6月11日原本是四川信託幾個信託計劃的最後兌付日。但是當晚投資者接到的卻是無法兌付本息、產品無限期延期的通知。 6月12日,眾多投資者集聚四川信託總部成都川信大廈37樓討要說法,負責接待的四川信託監事會主席孔維文稱,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目前遇到流動性問題,在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略投資者。
  • 聚焦安信信託|《財新》報導,監管發話,信託雷王將何去何從?
    本文的主角是安信信託,不過不聚焦它的股票而是它的項目踩雷。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秉承一直以來的初心和對投資者的承諾,也是借當下一個契機來引發關注和思考。此次的契機,一個是財新對於安信的深度報導(原文叫做《信託生死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前往訂閱,;另外一個就是7月10號晚的央行有關負責人的答記者問,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
  • 四川信託被管控!銀保監局聯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組 股東被採取監管...
    同時,要求四川信託聘請中介機構對公司風險狀況進行全面評估,並研究制定實施資產保全方案。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後,相關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嚴重危及該公司穩健運行,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 四川信託TOT本質:集數年之雷,引發核爆!
    從歷次的談判可以了解到:1、爆雷之前,四川信託並未在推介材料、信託合同、管理報告等材料中披露底層,而是在2020年6月爆雷後才公布的;2、四川信託的底層資產大多數是爛尾樓盤、安信國之傑等早已爆雷的項目,優質資產佔比很少;3、如果按底層資產兌付
  • 「假黃金丨」套出300億!信託、銀行、保險組團丨「炸雷丨」
    今年上半年,信託產品連續暴雷,富豪們慘遭血洗。6月15日,上海銀保監局公布安信信託31個違規項目,發生了100多億的暴雷違約。四川信託和雪松信託的投資人同在這一天發起維權,四川信託的4000萬元本息違約,資金漏洞可能超過200億元,涉及大約8000名投資人。
  • 信託業雷聲不斷:安信信託實控人被拘,四川信託產品面臨兌付風險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作者:證券市場紅周刊2020年上半年,安信、平安、吉林、光大、中航、雲南、中泰等幾十家信託公司相繼出現產品逾期兌付事件,而繼安信信託產品爆雷在近期被上海銀保監局處罰之後,四川信託的產品也出現爆雷,其旗下包括申富129號、錦江69號第一期、申鑫74號等到期的多個信託產品出現了兌付逾期情況
  • 「財富周報」四川信託被管控,工行理財新任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
    四川信託被管控,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官網發布公告稱,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四川銀保監局決定對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採取監管強制措施,自2020年12月22日起,限制上述股東參與四川信託經營管理的相關股東權利,即不得行使包括股東(大)會召開請求權、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處分權等權利
  • 四川信託4家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資金,監管部門派出工作組
    因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等4名四川信託股東存在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情形,且在風險處置過程中拒不配合監管部門開展風險處置,其行為已嚴重危及四川信託的穩健運行,損害了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危害了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 基金暴雷,代銷銀行剛兌20億窟窿?底層資產是啥?誰才是通道?| 愉見...
    這個「雷」夠大,投資人和資管圈內都驚訝,都各有看點。  投資人驚的是,這可不是年化收益打到7%、8%的信託或私募產品,這大行代銷的固收產品才4.1%,所以眼下4.1%的產品都能雷了?!  資管圈的看點是,大行一拍胸脯,全部主動剛兌了。是的,一個代銷方,挺身而出剛兌了?!
  • 徐瀚退出小雨傘保險經紀;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四川信託遭...
    (上海證券報) 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在試點階段,天津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同步參加長期護理保險。
  • 都是主動管理類信託,中融信託和四川信託有什麼區別?
    四川信託逾期以來,信託公司主動管理類項目飽受質疑,特別是中融信託。部分認購了中融信託主動管理類項目的委託人,被販賣焦慮的媒體嚇得寢食難安。本文從五個維度對中融信託和四川信託進行比較。四川信託的大股東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和三股東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是民企,且是關聯方,分別佔比34.42%和22.16%,已超過50%。2、資金投向中融信託的底層投向是從300多支過會的產品中,挑選優質標的進行分散投資。四川信託的底層投向是投向單個信託計劃中,有的是接盤違約項目,有的是接盤爛尾樓。
  • 2020信託業七大關鍵詞
    今年11月發布的央行穩定報告指出,近年來信託業發展迅速,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信託公司偏離信託本源、合規意識淡薄、風險管控不足等問題。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託業風險加速暴露,少數信託公司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今年上半年,以安信信託風險暴露最為明顯。
  • 業績大幅下滑後連遇暴雷,10億貸款難要回,江蘇信託陷入危機?
    「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公司的職責和義務。不過,今年以來安信信託、四川信託、華信信託等接連爆出兌付危機,信託行業的兌付危機再次被人關注。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江蘇信託」)是江蘇國信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之一,專業從事金融信託業務。
  • 獨家:世茂補危牆,對面是一個幾百億的窟窿
    【這是雪貝財經的第135篇原創文章】世茂補危牆作者:老胡編輯:貝姐許世壇希望能給年長他一輪的潘偉民留足顏面,他執行了一種很傳統的策略:睜眼說瞎話。具體地說,是把一場挑肥揀瘦的企業收購硬描成「強強聯合」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