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託暴雷迎來大結局!
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發布通知,為進一步推進四川信託風險處置,四川銀保監局將聯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組,加強對四川信託的管控,督促其儘快改組董事會,委託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防止風險敞口擴大,積極採取風險處置措施,切實保護信託當事人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針對四川信託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工作組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加強調查,積極追償股東及其關聯方非法佔用的資金,堅決懲處違規人員,嚴厲打擊犯罪行為,嚴肅市場紀律。
監管部門發現,四川信託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背離受託人職責定位,將部分固有貸款或信託資金違規用於相關股東及其關聯方。在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後,相關股東拒不歸還違規佔用的資金,嚴重危及該公司穩健運行,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四川銀保監局表示,四川信託公司治理失效,內控機制形同虛設,管理層漠視監管法規,以隱蔽方式大量開展違規業務,風險不斷累積,經營陷入困境,嚴重損害信託產品投資者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目前公司已不能正常開展經營管理活動,對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帶來較大不利影響。為控制事態發展,壓實機構主體責任,督促四川信託加快風險處置,儘快恢復正常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四川銀保監局決定對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採取監管強制措施,自2020年12月22日起,限制上述股東參與四川信託經營管理的相關股東權利,即不得行使包括股東(大)會召開請求權、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處分權等權利。
四川信託被管控後,其作為受託人與委託人/受益人的信託法律關係不會因此而改變。信託產品投資者需根據四川信託官網發布的公告,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對認購的信託產品份額進行登記,預計登記時間為3個月。工作組將對登記份額進行核對確認,並按照「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原則督促信託公司切實履行受託人職責,積極盤活、處置信託風險資產,依法保護信託產品投資者合法權益。
工作組將督促四川信託儘快委託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防止風險敞口進一步擴大。同時,要求四川信託聘請中介機構對公司風險狀況進行全面評估,並研究制定實施資產保全方案。在全面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制定最終風險處置方案,依法保護信託當事人和公司債權人合法權益。
12月21日,四川信託委託人收到四川公安的一則簡訊,簡訊主要內容如下:
根據簡訊表達的意思顯示,四川信託風險處置的相關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於近日實施並由相關部門通過官方渠道發布公告。
然後四川信託員工收到全體員工大會的開戶通知,通知稱,12月22日下午13:00,四川信託召開全體員工大會,成都辦公的中後臺及業務部門員工在公司37樓會議室參會,上海、重慶、廣州、南京、深圳、北京、長沙業務中心、資本運營部、異地財富管理事業部全體正式員工以視頻方式在當地參加。
並且要求參會人員不得攜帶手機等通訊或 記錄設備進入會場,不能錄音錄像。
這是四川信託爆雷以來第一次召開全體員工大會。
四川信託暴雷 TOT產品存續規模250億
四川信託於2010年成立,註冊資本為35億元,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2.04%為第一大股東,中海信託持股30.25%為第二股東,宏達股份持股22.16%位居第三。其中,宏達集團與宏達股份實際控制人均為劉滄龍。
據四川信託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其管理資產規模為2334.76億元,在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中處於中遊。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高達3234.88億元。
2019年,四川信託營業收入23.23億元,同比僅增長4.07%;淨利潤5.21億元,同比下滑29.59%。其自營資產的不良率也從2018年末的4.82%飆升到2019年末的22.21%。
今年5月11日,有市場消息稱,「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停止所有資金池業務,高管的個人護照全部上繳」。
當日深夜,四川信託緊急闢謠稱,「今日,有別有用心者捏造並散播關於『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資金池業務全部停止』等不實信息,嚴重詆毀公司聲譽。」
今年6月份,上市公司杭鍋股份(002534)的一紙公告,揭露出四川信託目前正在遭遇兌付危機。
杭鍋股份於2019年12月4日,斥資5000萬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髮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天府聚鑫3號)信託產品,期限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7.6%,預期收益金額為190萬元,到期日為2020年6月4日。
然而,距離產品到期日已過去12天,四川信託僅兌付了杭鍋股份購買的上述信託產品本息的20%,即1038.1萬元,剩餘4000萬元本息發生逾期。
事實上,除了「天府聚鑫3號」,四川信託還有多個資金池類信託產品出現逾期,包括「申富129號」、「錦江69號第一期」、「申鑫74號」等。
此後,四川信託暴雷消息迅速傳遍市場。
6月15日,數百名投資者來到四川信託總部川信大廈,與四川信託溝通所投資產品的逾期狀況與處理方案。溝通會上,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表示,此次兌付問題是因為4月24日停發TOT(信託中的信託)產品造成的,公司經營層、管理層和股東「要拼盡全力」在一年內解決相關問題。
6月17日,投資者代表和四川信託、地方金融局、銀保監局方面再次進行了協商溝通,劉景峰稱,根據統計,自2020年5月29日第一筆延期項目出現後,到2020年底,這期間涉及到期產品規模為129.9億元,有大部分可能會延期;2021年內到期的TOT產品是103.45億元;2022年內到期的TOT產品是19.22億元。總計存續規模為252.57億元。
由於受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及新冠疫情影響,四川信託TOT項目無法及時償還信託融資,加上4月底TOT項目被全面叫停,導致出現流動性問題。
四川信託董事長牟躍公布了三種處置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出售川信大廈房產。
第二個方案是,轉讓宏信證券股權工作計劃。
第三個方案是,增資擴股及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計劃。
目前來看,這三個方案還沒有實質性進展。
根據四川銀保監局公告透露出的信息顯示,將督促四川信託儘快改組董事會,委託專業機構提供經營管理服務。有消息稱,這一專業機構將來自央企信託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