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向美少女戀愛遊戲「LovePlus」為什麼會走向衰落?-虎嗅網

2020-12-24 虎嗅APP


5月26日,科樂美宣布上線不過半年多的手遊「LovePlus EVERY」將於今年8月停服。這一消息出乎了所有玩家的意料。在宣布停服的官方推文下,一位日本網友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地回覆:「是錢不夠了嗎?我還能氪啊。」


尷尬的今天:狀況不斷的新作


「LovePlus」是科樂美於2009年推出的戀愛養成遊戲,「LovePlus EVERY」是「LovePlus」系列在手機平臺上推出的最新一部作品。系列製作人內田明理於2015年從科樂美離職出走後,科樂美緊急宣布「LovePlus」系列不會就此終結,並在之後推出了「LovePlus EVERY」的開發計劃,但這款遊戲從誕生之日起就風波不斷。


在經歷兩年的反覆跳票後,「LovePlus EVERY」開服僅僅一兩天就因故障頻出而不得不進入長期停服維護當中,惹來玩家一片抱怨。等到伺服器終於恢復穩定,科樂美迅速推出了全新的聖誕限定套裝「回饋玩家」,而這個套裝需要玩家在遊戲裡氪金至少40萬日元才能獲得,奇高的價格讓苦苦等待的玩家瞠目結舌。


官網發布的停服通告


漫長的跳票也並沒有如同科樂美承諾的那樣讓遊戲「質量更高,更有魅力」。系列新作「LovePlus EVERY」不僅沒有在技術和設計上達到新高度,反而還出現了明顯退步。


科樂美並沒有在遊戲內容上有進一步突破,還是基本沿用了掌機作品的劇本和任務線,只是追加了一個VR模式,同時為適配手機進行了一些再設計。作為系列標誌性特徵的語音識別互動和AR攝影功能被移除,一同被移除的還有在2013年推出的前代手遊「LovePlus Collection」中新加入的角色雪乃玲。甚至連繫列引以為傲的、與現實時間同步的實時陪伴系統都遭到削減——按理說以目前遊戲行業的技術水平,調用系統時間的難度應該比10年前低。


系列雷打不動的3位女主角——寧寧、愛花和凜子,CV分別是皆口裕子、早見沙織和丹下櫻


10年前:共同努力下的良好開端


「LovePlus」是一個運營了超過10年的老牌系列,這其中自然有它賴以維繫的獨到之處。由於是科樂美旗下名作《心跳回憶》的同類型作品,「LovePlus」在項目一開始就直接繼承了前輩在戀愛遊戲上的深厚積累,並且還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相比於著重追求過程的《心跳回憶》, 「LovePlus」簡化了追求的過程,將遊戲的重心放在了確立關係後細水長流的日常上。


在一次採訪中,女主角之一寧寧的聲優皆口裕子提到,自己加入「LovePlus」系列CV陣容的契機就是為「心跳回憶」系列作品配音時。在一次配音工作之後,她接到了正在開發新項目的內田明理的邀請。要知道,相比於本色出演的另一位聲優——時年17歲的早見沙織,皆口裕子當時已經40多歲了。因此,對於皆口來說,參加錄製的每一天都要艱難地「凝聚起身上的每一份可愛」。每到當天的錄音工作收尾時,工作人員總是會問皆口「要不要再多錄一會兒」。皆口每次都會回答:「不用了,今日份的可愛已經用完啦!」


次元壁突破現場:設定上,每位女主角都有自己喜歡讀的書,這本《魍魎之匣》是寧寧的最愛


在聲優的傾情演繹和製作組的不懈努力下,2009年的初代「LovePlus」公布時,科樂美大膽打出了「國民女友!」這樣的廣告。科樂美高調地宣稱,這款遊戲將打破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令遊戲中的角色真正地走進玩家的日常生活,日復一日地為玩家帶來陪伴與慰藉。


的確,整個遊戲都圍繞著這一點來進行設計。通過調用掌機內置的時鐘,「LovePlus」將遊戲內豐富多樣的劇情事件和現實的時間變化配合起來,從而構建了「長久戀愛中的日常」這一核心體驗。與此同時,對觸控螢幕和語音交互的靈活運用也極大增強了互動感,讓人感到屏幕中的角色真的是有生命、有靈性的,這對戀愛遊戲來說至關重要。


「LovePlus」初代的銷量遠不及當年的《心跳回憶》,最終僅有26萬份,但「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這一理念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給「LovePlus」系列奠定了良好的口碑基礎。在日本,甚至有雜誌專門出了一份特刊,以「玩『LovePlus』算不算一種出軌呢?」為題,講述一位妻子盛怒之下刪除了丈夫遊戲的故事。


在系列的一開始,與現實時間同步的遊戲流程、配合硬體輸入設備精心設計的強交互體驗,以及由多位編劇共同創作的豐富劇情事件,支撐起一個運營超過10年的遊戲系列的三大支柱。對於一個「希望能夠做成帶來長久樂趣的遊戲」來說,初代「LovePlus」開了個好頭。


寧寧的聲優皆口裕子曾出演CLANNAD中的伊吹公子。20歲之後,她很少再出演少女角色,直到在一次配音時偶然間碰上了「老嶽父」內田明理


時不濟命:風雨飄搖中的「愛相隨」


不幸的是,「LovePlus」的開發商是科樂美,而且是2010年代的科樂美。


「LovePlus」在經歷了前兩作的良好開端後,又在3DS平臺上發布了「New LovePlus」和「New LovePlus+」,但由於科樂美內部混亂的管理和頻繁的人事變動,遊戲質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頻繁出現Bug。在3DS上的兩作之間,當時正在擴展手遊業務的科樂美於2013年推出了同系列手遊「LovePlus Collection」,並在系列雷打不動的3位女主之外推出了新的女主角雪乃玲。


相比其他3位女主,雪乃玲更加活潑伶俐的性格受到許多玩家的歡迎。然而,「LovePlus Collection」運營一年即告停服,2014年推出的掌機系列第四作「New LovePlus+」中也沒有追加雪乃玲這個角色。對於系列忠實玩家來說,這樣的做法帶來的衝擊無異於老訓練師聽到「寶可夢」取消全國圖鑑,而且從根本上違背了監製石原明廣在一開始定下的目標:「今後如果能有後續作品展開的話,希望能夠讓遊戲資料繼承下去。」


在掌機上的最後一代作品發布後,2015年,系列製作人、「老嶽父」內田明理從科樂美離職。和他一同離職的原畫師三野太郎,為了徹底跟科樂美撇清關係,避免版權糾紛,甚至將自己的名字都改了。有趣的是,以製作美少女戀愛遊戲出名的內田明理選擇的下家竟然是Yuke's——一家主打猛男摔跤遊戲「WWE」系列的開發公司。


系列原畫師三野太郎從科樂美離職後宣布改名「箕星太朗」


「老嶽父」的下家Yuke's的常見畫風


當然,為了儘可能地利用「LovePlus」這個IP的剩餘價值,科樂美仍然繼續開發了手遊新作「LovePlus EVERY」,結果在反覆跳票和災難般的運營中慘澹收場。和科樂美旗下的其他頂級IP一樣,這個曾經引起熱烈反響的系列遊戲也陷入了晦暗不明的前景之中。


黃昏之後:戀愛遊戲的未來


由於在日本國內達到百萬銷量的《心跳回憶》的大紅大紫,戀愛養成遊戲在上個世紀末開始興起。然而,在20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特定類型的遊戲已經走向沒落,很少再有大廠願意涉足。與此同時,以虛擬角色和玩家之間互相陪伴、照料帶來的情感體驗為核心的整個遊戲大類卻並沒有明顯的衰落——個別的產品總是起起落落,但整個大類市場表現總體還是穩定的。只是,我們確實很少再看到有以「戀愛」體驗為核心的遊戲能夠在市場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在面向男性玩家的虛擬女友這一類型中更是如此。「LovePlus」系列的晦暗前景,正是戀愛養成遊戲黃昏景象中的一角。


戀愛養成遊戲的沒落有幾個客觀原因。首先,市場潮流變化,遊戲和玩家的口味互相引導,到今天,男性玩家更偏好帶有戀愛系統的遊戲,而非純粹的戀愛遊戲。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即使是在特別適宜戀愛遊戲的手遊平臺,美少女戀愛遊戲的銷量也一直不高。相比於專注戀愛體驗的美少女遊戲,更多情況下,廠商的策略是做一個核心系統跟戀愛沒什麼關係的遊戲,比如動作遊戲或塔防遊戲,但是會使用美少女的角色人設,適當地加入好感度的系統。「美少女戀愛」這個元素更多的是作為遊戲的附屬品出現,而且很多時候甚至不會加入戀愛元素,只會有一些相關的暗示——但這樣的遊戲常常會非常受玩家的歡迎。


儘管非常不願意為刻板印象添磚加瓦,但受眾的差異確實是存在的。目前來看,單純的戀愛遊戲在女性玩家中更受歡迎,如今,大廠願意去做的戀愛遊戲一般都是針對女性市場的,因為這麼做在開發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風險更低。內田明理幾年前公布的最新作品企劃也是一個面向女性的作品。因此,擁有更強開發能力的大廠如果要做戀愛遊戲,更願意將資源傾斜給女性向的遊戲項目,而男性向的市場主要被中小型廠商填補,但中小廠商缺少足夠的開發能力做出有分量的作品。


還有一點是本地化的困難。就設計上而言,素質出眾的戀愛遊戲是需要「煙火氣」的,而煙火氣就意味著戀愛遊戲通常是高度地域化的。因此,單純的戀愛遊戲實際上很難通過「出海」取得特別好的成績。《心跳回憶》可能是個例外,但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其他的成功例子非常少。


內田明理還有可能為這片市場帶來變數嗎?


當然,就算在戀愛養成遊戲這個類型中,也不能簡單地說所有遊戲都走向了衰落。黃昏的景象只出現在男性向的美少女戀愛遊戲中,正如上面所說,女性向的乙女遊戲如今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態,只是,這一切都與正在走向終結的「LovePlus」系列沒有了關係,回憶起「LovePlus」,正如翻出10年前寫下的、早已被歲月塵封的泛黃情書。


悠悠10年易逝,愛難永相隨。


相關焦點

  • 男性向美少女戀愛遊戲「LovePlus」為什麼會走向衰落?
    與此同時,以虛擬角色和玩家之間互相陪伴、照料帶來的情感體驗為核心的整個遊戲大類卻並沒有明顯的衰落——個別的產品總是起起落落,但整個大類市場表現總體還是穩定的。只是,我們確實很少再看到有以「戀愛」體驗為核心的遊戲能夠在市場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在面向男性玩家的虛擬女友這一類型中更是如此。「LovePlus」系列的晦暗前景,正是戀愛養成遊戲黃昏景象中的一角。
  • 【2DM答疑】為什麼乙女作品禁腐但男性向作品不禁百合?
    和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相反,事實上除了美少女遊戲中的GALGAME這一類別算得上直接繼承自男性向成人遊戲的系譜以外,包含百合,乙女,BL(腐)等領域,基本上都是在針對女性向的作品領域中發展而來的。
  • 養成遊戲經典,本是為宅男開發的遊戲,如今卻成為女性向遊戲模板
    隨著疊紙憑藉暖暖系列和《戀與製作人》,迅速崛起成為國內遊戲市場的中堅力量,越來越多的廠商瞄準了女性群體,開始推出女性向遊戲,而養成、戀愛、換裝則才成為這類遊戲最主要的標籤。不過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些已如今成為女性向遊戲的標誌性玩法,其實是出自一款養成遊戲。
  • 和美少女一起嬉戲 VR平臺戀愛養成遊戲盤點
    話說,前些日子看到有一個日本的調查顯示,超過3成的日本男性都想要和美少女遊戲裡面的人物進行約會,雖然有人吐糟這個數據不科學
  • 造成男性衰落的,其實是男子氣概?
    在女性主義思潮不斷興起的今天,我們如何觀察男性?我們該怎樣從男性的坐標上來思考女性主義一貫思考的問題?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校長格雷森·佩裡新書《男性的衰落》發布,通過對男性氣質的思考,達成對男性所受性別規範的批判,對女性主義的理論脈絡作出補充。
  • 乙女向戀愛遊戲的崛起背後是日本社會問題的暴露丨日本社會
    她在手機上下載了戀愛遊戲--女玩家可以在遊戲中與虛擬男性角色(們)建立戀愛關係。這些虛擬男友們按照 31 歲的伊藤的話來說,它可以滿足「和前男友在一起時無法滿足的事情」:她可以化身成女偵探,在冒險、探案的過程中經歷一段羅曼蒂克史。《Metro PD: Close To You》「在我經歷了疲憊一天之後,聽到他(虛擬男友)的甜言蜜語會很治癒。」伊藤說。
  • DMM推校園美少女戀愛網頁遊戲新作《魔法學園的少女們》
    DMM推出一款全新的校園美少女戀愛網頁遊戲《魔法學園的少女們》,這次拯救了世界的英雄們是魔法學院的美少女們,這是一個充滿少女魅力的魔法學園遊戲,遊戲大量的故事將用語音來傳遞,在遊戲中,玩家將扮演魔法學院的老師,培養可愛的美少女學員,這是一款非常明亮快樂的幻想學園RPG遊戲。目前遊戲已經開啟事前登陸,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到官網進行預註冊。
  • 亞文化:18X美少女遊戲聲優帶你探秘業界
    當然也會有專精美少女遊戲相關工作的事務所,而在那裡將會重點培養一批有「在男性向遊戲中出演」願望的聲優。如今,在新番TV動畫中看到美少女遊戲原作改編的作品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雖然因為未滿18歲而玩不到原作,或者對原作遊戲並不感興趣的朋友,也有可能通過改編動畫了解到此作品。
  • 擋八刀的女大學生與刺巨眼的熊島女孩——從女漢子的崛起看男性的衰落
    為什麼影片推進到這裡,即將演變成為兩個女人的最終決鬥?為什麼看起來無敵的夜王,他的終結者不是男人,而是二丫——一個女人?密爾的索羅斯一直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一直能被復活,紅袍女在他臨死前告訴了答案——光之王復生過他無數次只是為了他最後能履行一次保護二丫的使命!這間接大大增加了二丫的權重。
  • 推薦5款讓你少女心爆棚的乙女向戀愛遊戲合集!
    今天給大家推薦5款讓你少女心爆棚的乙女向戀愛遊戲合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先科普一下,什麼是乙女向遊戲?乙女向遊戲,又稱為乙女遊戲,女性向戀愛遊戲。由女性主人公編織成各種故事,主要面向女性的戀愛模擬遊戲。攻略對象一般是男性角色,少部分遊戲含有女性可攻略角色。
  • 美少女換裝play!解謎戀愛嘿嘿嘿!
    在電子遊戲還不發達的8、90年代,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基本以各種玩具為主,其中這種換裝小本子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有美少女戰士的,有櫻桃小丸子的……儘管那時候沒有周邊的概念,且大多數都是山寨貨,但依然充滿樂趣,特別女孩子們時常玩得不亦樂乎。
  • bilibili遊戲代理女性向偶像戀愛音遊《偶像進行曲》
    今日,bilibili遊戲宣布代理日本女性向偶像戀愛音樂遊戲《ICHU》(日文名:アイ★チュウ)國服,並公布遊戲中文定名為《偶像進行曲》。這是繼《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以下簡稱《夢100》)之後,bilibili遊戲代理的第二款日本女性向手遊。《偶像進行曲》從時下熱門的「idol」(偶像)文化出發,將打歌與造星劇情融合,並邀請到日本29位人氣聲優在遊戲中獻唱。
  • 「今日推薦」和風戀愛題材二次元美少女遊戲《千戀*萬花》
    和風戀愛題材二次元美少女遊戲《千戀*萬花》,是柚子社創立十周年的紀念作。作品亦改編為同名漫畫。2020年2月14日發行了該作的Steam中文版與英文版。遊戲分2個版本:R18(實體版,DMM版) 和全年齡(Steam)。
  • 《美少女戰士》全員回歸,松崗終向「孩子」下手,小小兔要戀愛了
    簡單粗暴的少女動漫-《美少女戰士》一度風靡了整個漫圈,無論是漫畫、動畫都引發了熱潮,無數次的重製和新版都來了,如今劇場版動畫也將開播,童年還不回來嗎?#美少女戰士Eternal#如果有關注的話,估計能知曉《美少女戰士Eternal》即將回歸,劇場版最終預告也放出來了,分上下兩部播出,第一部即將來了哦,誰的「爺青回」!
  • VR的激進性、美少女遊戲的臨界點——Project LUX論
    VR似乎開始步入它走向成熟的道路,它將成為一種全新的媒介,承載未來想像力的革新。在這種全新的媒介上所製作的美少女遊戲,似乎也承載著某種全新的體驗,但是當我們真正帶上VR頭戴體驗之後,卻不斷發出唏噓之聲,在這種所謂的全新的媒介之上製作的全新的體驗,實際上大多數時候都散發著某種非常腐朽的氣息。這不得不讓我們提出如下的問題,VR真的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嗎?VR上的美少女遊戲真的為我們帶來了某種全新的體驗嗎?
  • 從興起到衰敗:Galgame美少女遊戲改編動畫怎麼了?
    維基百科把Galgame定義為一種可以與動畫美少女進行互動的日本電子遊戲,萌娘百科則稱它是主要以具有魅力的女性為賣點類型的電腦遊戲的俗稱。這兩種解釋都有些模糊,前者「動畫美少女」的概念不清,後者則把galgame的平臺局限在了PC端上。gal是girl的俚語表示,Galgame即為美少女遊戲。
  • Key社角色人氣排名:美少女遊戲裡超越小奏和小渚,是他?
    Key社20周年慶紀念之際舉行了一項角色人氣投票,在近日公布了投票結果,小編覺得現在大部分動畫黨心中,肯定單推立華奏、古河渚、友利奈緒、庫特這些動畫年代感不是太遠或經典的角色,準確地說是美少女角色,畢竟這是美少女遊戲,死宅不是單推美少女作為人氣角色就很奇怪。
  • 遊戲論·性/別丨非一般向遊戲批判
    在進入親密行為的畫面時,大部分非一般向遊戲都會使用鏡頭語言與觀看視角。女性形象被推入鏡頭中央,要麼直視鏡頭,目光大膽且充滿挑逗,使玩家辨識出她符號化的主動欲求。男性身體絕少出現在想像性的模擬過程中,即便出現,也會有意隱去面部,以防止玩家代入困難。
  • 為什么女性遊戲玩家受夠了被當做男性的幻想?
    她說,「當然,也許早期的參與者都是男性,因為多年前,所有的故事情節都基於戰爭而且通常都是以男性為中心的,你需要在像PlayStation這樣的遊戲機上玩,這一切都給人書呆子的感覺。但這些正在改變。手機使得遊戲變得更容易玩,數據顯示,雖然更多的鐵桿遊戲玩家仍舊是男性,但女性正在快速追趕。」
  • 神問答|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
    導語: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關於「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對於ID為「迷妹看電影」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讚支持,他是這麼回答的: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韓國電影搶佔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都是造成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