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輕如燕,頰紅如丹——《聲色藝》專訪潮劇演員蟻燕丹

2021-02-12 汕頭網友社區

時光荏苒,距離上次採訪燕丹已經過去兩年多,再次見到她依然是那個身輕如燕、笑靨如花的人兒,可能是舞臺活力賦予她神採飛揚的氣息,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爽朗、陽光。在廣東省第七屆青年演藝大賽(潮劇賽區)上,蟻燕丹憑藉紮實的功底和出色的演繹,再次蟬聯金獎,梨園花香延綿不絕,給廣大戲迷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聲色藝:燕丹,您好!歡迎再次做客潮劇《聲色藝》網刊。在第六屆省青年演藝大賽上,您所演繹的《典妻》還讓人記憶猶新,在第七屆青年演藝大賽上,您再次給了我們驚喜,將古代奇女子劉蘭芝的形象生動立體的呈現於潮劇戲曲舞臺,讓觀眾不僅對《孔雀東南飛》這一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一聞一感動,也讓觀眾對您是愈看愈喜歡。

蟻燕丹:謝謝,我一直覺得用心才能演好戲,所以對於每個角色我都在用心,只有用心去揣摩角色,才能深入到角色的內心,找到角色的靈魂所在。

聲色藝:將《孔雀東南飛》這個唯美浪漫,又使人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改編綻放於戲曲藝術舞臺,你是怎麼做出這個美麗的決定的?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劇目參賽呢?

蟻燕丹:參賽劇目的選擇除了要能揚長避短,又要有能夠打動人心的好劇情,所以選擇起來特別的困難。《孔雀東南飛》一劇恰好能讓我充分展示對人物的演繹,而悽美的愛情故事題材也符合戲劇舞臺上美的話題。該戲是移植黃梅戲的,八年前就看過黃梅戲版的《孔雀東南飛》,一直都有種衝動要去演繹它。在2005年編導比賽時,我就試圖去改編它,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羅懷臻老師的作品真的太完美了,一晃過了這麼多年,我依然對這個戲念念不忘,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實現這個願望,所以就選擇了這個戲參加這一屆的青年演藝大賽,也慶幸把這個戲放到現在才拿來演,因為現在的自己更成熟,也能更好的去把握它。

聲色藝:兩次獲獎的作品演繹了兩個際遇不同的古代女人,闡述了兩種不同的情感,引發了觀眾心弦上的共鳴。這兩個劇目演繹的都是古代典型的兩個女性,您覺得他們有什麼不同,演繹起來有何不同的技巧?

蟻燕丹:上一屆比賽《典妻》讓我拿到了獎項,也讓我在表演和唱腔進一步成熟。《典妻》是個很有感染力的戲,她的親情催人淚下,也深深的感動著觀眾,因為劇情比較順,所以演起來也比較順,比較好演。《孔雀東南飛》是將兩場戲拼成一場的,運用了三個場景,因為要使整個戲比較有完整性,又一定要在規定的二十分鐘表現,所以只好忍痛割捨很多很好的情節,在編排上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濃縮成現在這個版本。劉蘭芝演起來比典妻更難,因為它的情緒變化比較大,每一次轉折都要演到位,比較考驗演員的功力。這次我主要在唱腔上下功夫,主要是細節,節奏,這些都比較難把握。另外,劉蘭芝雖然是歸在青衣行旦,但這整段戲我卻用了青衣,閏門,花旦三種行旦來表現,也容入了我比較專長舞蹈動作。

聲色藝:如今是一個十分注重追求精神享受的年代,對藝術的要求也很高,藝術作品都講求亮點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你認為該劇的亮點在哪裡?

蟻燕丹:我覺得該劇最大的亮點就是青春。這次比賽,這個戲在編導演各方面都是青年編創人員參與創作,比如劇本改編陳鴻飛,導演張樹桐,作曲陳彥桐,都是潮劇青年編創人員,這些人聚在一起創作出了新穎的東西,我們這一組合可以稱得上是青春組合。

聲色藝:相仿的年齡,相同的愛好,這一青春組合定能碰撞出更多的藝術火花,相信你們的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

蟻燕丹:是的,創作過程是非常快樂的過程,其中也有很多感動的事情。我記得備賽那段時間恰逢一團非常忙,難得有一個晚上可以抽出時間來排練,誰知我兒子那晚又正好沒人帶,沒辦法,我只能把他也一起帶去了排練廳,誰知到排練廳後他又哭又鬧,我沒辦法就只好一直抱著他。一旁的張樹桐導演打著鼓,彥桐幫我拉著弦,我一邊抱兒子一邊練唱;到開始排練時,張導就一手幫我抱小孩,一手打著鼓還一邊給我講解動作;像這種排練方式,應該也是第一次,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們合作起來特別的默契,藉此機會謝謝他們。

聲色藝:您所演繹的「劉蘭芝」唱做並重,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肯定,在唱腔設計方面有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蟻燕丹:唱腔方面最有特色的應該就是把哭泣的聲音作成曲,然後用乾唱的行式與後臺對唱,第一次嘗試這種形式,效果還不錯。

聲色藝:你以嫻熟的演技和對角色的深刻理解,把劉蘭芝從希冀到絕望的心路歷程表現得層次分明,說明你的演藝水平日趨成熟。除了這個,這兩年你還扮演過什麼角色?其中最喜歡哪個角色?

蟻燕丹:這期間我有幸飾演了《春草闖堂》中的春草,《雅娘》中的韻香,還有《成康登基》的成勇等角色,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春草。春草是花旦這個行旦中比較主要的戲,也是我最喜歡的戲,因為她能把花旦所有的程式和活潑機靈的特點都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演起來讓我特別的帶勁。

聲色藝:我們都知道您不僅熱愛潮劇演藝事業,也在編導創方面有一些作品,在這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有沒有什麼新的作品可以跟我們分享下?

蟻燕丹:一直都有在嘗試編導工作。編排的作品有第四屆潮劇節開幕式的《百花爭妍》,編導的作品有第十五屆國際潮團聯誼會文藝晚會的《盼親人》和《潮劇名家薈萃》,2012年汕頭市文聯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文藝匯演《滿懷熱血蕩激情》,還有潮劇院團委綜藝專場的舞蹈《走秀串串秀》和小品《賣狗》等。

聲色藝: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你在編創方面的才華,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能看到你更多更好的作品。如今作為母親的你應該對人生有更新的理解。每次見到你總是很開心的樣子,朝氣十足的,你是如何保持這份樂天的狀態?

蟻燕丹:現在我家寶寶已經兩周歲了,都上幼兒園了,特別的活潑可愛,所以他也是我最大的欣慰,我的性格比較開朗吧,從前就是,現在更是。人來到這世上不開心也是一輩子,開心也是一輩子,所以咱們何必跟自己過不去,我的宗旨是:以笑待人,以誠對人,以愛感人,以心交人。心放寬了,世界也變大了,所以我很幸福開心。

聲色藝:繼續保持快樂做人,快樂演戲,相信無論哪個階段的你都會是最快樂的開心果。對於未來,有何期許?

蟻燕丹:其實我最期望的就是潮劇能越來越繁榮,而且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到喜歡潮劇的行列來。我是一個特別喜愛職業的演員,所以只要是我有能力做好的,我一定會盡我的能力去做好,弘揚潮劇藝術。

許多青年演員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喜歡潮劇。是的,潮劇就像是一顆經歷幾百年風霜的古樹,需要有一代代人來懂它,呵護她,那麼才有她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真心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欣賞潮劇,發掘她的美,她的深厚底蘊。

蟻燕丹,就像是舞臺上曼妙的精靈,為執著的夢想進行一次次華麗地變身,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形象生動立體的人物角色。她在舞臺上快樂的旋轉、跳躍、歡笑……如此淋漓盡致的快樂和灑脫,只因為她真的很熱愛「她」——潮劇。祝願燕丹,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保持嘴角上揚的狀態,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快樂演繹,期待再一次的愉快相約。

相關焦點

  • 【潮劇唱腔欣賞】【視頻 】潮劇《十八相送》選段 {人逢喜事心花開} 林燕雲、張怡凰演唱【附帶曲譜】
    長按以上二維碼添加小編或微信號:csdjxzht001潮劇【潮劇名家】【視頻】黃靜華與「蘇三」 (撰寫:郭丹虹)【潮劇名家】【視頻】文武兼工 聲情並茂——記潮劇旦行演員 汕頭戲曲學校唱念組導師周麗璇【潮劇知識知多少】【視頻】潮劇皮影步▶堅持,堅持就會有收穫——記廣東省百花潮劇院文武小生沈東勇90後的潮劇優秀青衣新秀——記廣東省揭陽市潮劇團黃卓君【潮劇唱腔欣賞
  • 潮劇史簡介暨生、旦、淨、醜的知名演員---洪春標資料整理
    尊敬的各位家長:潮劇史簡介暨生、旦、淨、醜的知名演員(40年代至現在)洪春標書料整理2020年9月28日重新整理了從40年代以來潮劇生、旦、淨、醜的演員人名,因跨年代太久,特別是女旦演員過多、遺漏一定很多,所有演員人名後面無備註劇團的都屬於原來廣東潮劇院一二三四五團的演員
  • 香港潮劇演員--陳美雲
    大陸因受「文革」影響,所以陳美雲在潮劇的保護和傳承上比大陸的演員更勝一籌,為潮劇的傳播做出很大貢獻。現在很多潮劇愛好者中,喜歡香港潮劇的很少,大多只記得許雲波這個名字,不過,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香港潮劇卻是佔了很大部分,當時街頭巷尾不多的錄音機裡,播的大都是香港潮劇,因為70年代末至80年代國內潮劇卡式帶出版不多,而香港磁帶大量流入,佔據市場,其製作技術比較精良,音質效果也比較好,而參加錄音的香港演員大都聲音不錯(雖然多數演員演技一般、但當時國內受「
  • 央視元宵晚會的潮劇《觀燈》刷屏,故事背景卻很少人知道……
    來自我市的潮劇名家張怡凰、林初發、蟻燕丹、張樹桐表演的潮劇《觀燈》做為戲曲節目驚豔亮相,這也是央視元宵晚會創辦34年來,潮劇這一古老劇種的首次登臺。....「陳三五娘」作為閩臺最古老的歌仔冊「四部系」,作為潮劇第一個劇本(即明嘉靖《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和「臺灣歌仔戲第一劇本」(據《臺灣電影戲劇史》記載),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場景、語言、風俗和審美觀等,都是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一種藝術形式在誕生和形成過程的文化本質和內涵,這不僅對於研究民間藝術史有重要價值,而且必然對於地方題材的創作產生影響。
  • 潮劇史簡介暨生.旦.淨.醜的知名演員(40年代至現在)
    這一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銳意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50到60年代的黃金年代,各地專業與業餘的潮劇團發展到近200個,出現廣受好評的第一代「五朵金花」。並先後2次進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評如潮。
  • 上午,2019汕頭潮劇藝術周開幕……
    ,中共汕頭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等單位承辦的「2019汕頭潮劇藝術周」開幕式暨「築夢新時代」文藝表演在潮汕體育館舉行,1500名海內外來賓匯聚汕頭,與廣大市民群眾共享這一極富特色和影響力的的潮劇藝術盛會。
  • 氍毹生輝,潮劇金花·吳麗君
    當時,《紅樓夢》在汕頭大觀園戲院,連演了好多晚,場場爆滿。吳麗君曾談論,說《紅樓夢》為自己的唱功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而《紅樓夢》的轟動,也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那時候文戲較少,加上源正的音樂和作曲都質量都比較高,我們又算是承上接下的新演員,所以這戲(《紅樓夢》)一出臺,觀眾覺得比較新鮮,都愛看。
  • 【一流樂隊】潮劇純伴奏《掃窗會之舉目雲山》司鼓:周松發、領奏:黃壯茂、演奏:廣東潮劇院一團樂隊
    這折戲保存了潮劇比較古老的唱腔曲牌,做工嚴謹細緻,是潮劇青衣行當中唱做難度較大的重頭戲。《掃窗會》是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的成名戲。        書生高文舉於窮途潦倒中得到王員外的資助,又將女兒王金真許之為妻。高上京赴試中了狀元,被奸相溫閣強迫入贅。王金真千裡尋夫至京,落入溫氏圈套。後得溫府老僕相幫,深夜到高文舉書房掃窗,夫妻遂得相會。
  • 潮陽潮劇團演員--周麗璇《潮劇唱腔專輯》
    汕頭市文化藝術學校潮劇表演唱念老師;潮陽團團長陳裡的夫人,夫妻倆共同投身潮劇事業,為潮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1979年考入汕頭戲曲學校,應工閨門旦,兼青衣、武旦,師承唱念專家王志龍、朱紹琛、林蘊育等人。
  • 潮汕文化的瑰寶——潮劇
    專家學者對大量的傳統劇目進行了甄別篩選,絕大多數有提煉價值的劇目經過加工,成為潮劇的經典和保留劇目。這批劇目劇本緊湊,立意高,唱詞文雅,文學價值很高;音樂既保留了傳統,也融入了新素材;動作設計與人物塑造緊密相連,並保留了潮劇細膩典雅的特色和獨有的表演程式。此外,也增加編寫了一批優秀的新編歷史劇,如《辭郎洲》、《袁崇煥》等。
  • 林欣:飾演潮劇楊子榮,實現金獎夢想
    傅希如是上海京劇院著名的老生、武生,現為國家一級演員,其扮相俊秀,氣質英武,嗓音清亮圓潤,演唱極富樂感。傅希如專業基礎紮實,文武技藝均規範而有法度,其表演技巧熟練,激情充沛,尤其注重對人物內心的刻畫。對於林欣不遠千裡前來學藝的求學精神,傅希如心中深受感動,因此將京劇《打虎上山》一折原原本本地傳授給了林欣。 「京劇版我也能演。
  • 河夫:以人民的名義,潮劇《孟姜女》與它的演員們
    35×35cm,水墨,河夫,2017 以人民的名義潮劇《孟姜女》與它的演員們文  /  河夫 潮劇《孟姜女過關》是我比較喜歡聽的一齣戲。第一次聽的是廣東省潮劇一團演的,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最經典的版本。吳楚珊演孟姜女,孫暹龍演關官,演阿仁的是許仁敬,演阿義的是吳木泉。
  • 潮汕民間藝術--潮劇
    至於有音無義的襯腔幫唱,在一些小調唱腔中,仍保留著,如《桃花過渡》中,桃花與渡伯對歌,每一段的結尾,都有「黎呀黎」的有音無義的幫唱。3、具有時空意義的鑼鼓科介潮劇的伴樂與潮州音樂有密切關係。潮劇的伴樂包括弦詩、笛套、雜曲、嗩吶牌等,基本上都來自潮州音樂。
  • 潮劇《情斷昆吾劍》在新加坡成爆款!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記者近日專訪了《情斷昆吾劍》劇本創作者黃劍豐,聽他講述「十年磨一『劍』」的幕後故事。童年時期的武俠情結令黃劍豐不止一次地想,能否將武俠世界的故事搬上潮劇的舞臺。2008年,黃劍豐尋思要寫一個長連劇,在思考劇本創作時,童年所看的武俠小說裡很多情節如電影般一幕幕在腦海中一閃而過。最後,黃劍豐選擇了《還劍奇情錄》,打算從其中挑選一個情節搬上潮劇舞臺。
  • 86歲潮劇名旦姚璇秋再唱《掃窗會》,寄語年輕人:功不唐捐
    她告訴記者,從2003年起,自己就「以戲帶人」,從身段、唱腔等各方面,毫無保留地傳授《掃窗會》,開展潮劇傳承工作。 之所以選擇《掃窗會》作為傳承曲目,姚璇秋認為,其為潮劇標誌性劇目之一,較完整地保留了潮劇傳統曲牌、唱腔音樂和表演藝術。
  • 合成器在潮劇樂隊伴奏中的運用 ——以潮劇《望海潮》為例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地方戲曲劇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潮劇,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通過傳承創新而享譽海內外,成為連結海內外潮汕人的親情紐帶。
  • 陳喬:鍾情潮劇終不悔
    紅塵滾滾,瞬息間多少番潮起潮落,外面的世界越來越精彩,回首潮劇園地,卻仍然有這樣一班年輕人,固守著自已的理想,痴情於潮劇,依戀著舞臺,為之傾注了多少青春和熱情
  • 潮劇丑角著名演員--郭石梅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洪春標資料整理2020年3月8日郭石梅(1912-1997)男,潮劇建國後郭石梅扮演的主要角色有傳統戲《蘇六娘》的渡伯和族長、《陳三五娘》的林大和黃九郎、《荔鏡記》(續集)的林大和黃九郎、《辭郎洲》的張義、《王老虎搶親》的祝枝山、《藍關雪》的張千、《四進士》的士傑等,現代潮劇《倆兄弟》的王有才、《奸商馬文明》的馬文明、《楓溪惡霸吳成族》的吳成族、《社長的女兒》的社長、《江姐》的徐鵬飛等(1976年在汕頭地區青年實驗劇團傳承給方展榮
  • 香港升藝潮劇團1976 年電影版《辭郎洲》
    洪春標整理2021年1月4日香港升藝潮劇團